说到鉴宝人们自然就想到哪些专业的鉴宝专家,现在经常在鉴宝寻宝的电视节目中经常抛头露面的一些专家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辨别真假的专家,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学过鉴别真假的专业知识,以前也没有这门学科,想学也没的学,参假工作后在博物馆面对的都是一些有限的馆藏品,也很少到古玩市场上去历练自己的眼力,主要是碍于面子,又怕把假货当真的去抢救,就像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里一些专家曾经在潘家园古玩市场闹过的笑话一样,怕丢不起这个人。 但是他们是名副其实的考古断代的专家是无可厚非。出来鉴宝辨真假,一是工作需要,二是很是难为这些考古专家,也真有点赶鸭子上架,不得已而为之。鉴起宝来也只能以考古断代和博物馆里的品种为标的,对目前经济大开发挖出来的古物有点茫然,特别对刚出土的新品种,没有见过的古物,碍于面子,也是吃不准闹不明白,不好鉴定,也不敢鉴定,只好昧着良心枪毙。造成专家和藏家的矛盾日益加剧。现在只要提到鉴宝专家,藏友们就没好气。也是鉴宝专家和藏友们缺少交流和沟通的原因所在。
+ d# y7 [" Y9 p. b" Y 实际上真正的鉴宝专家是那些收藏家,虽然他们不是考古专家,也断不准一件古董究竟是哪个朝代,但是他们的确能辨别出哪个是老东西,哪个是新仿的,因为他们经常的混迹在古玩市场,也混迹在博物馆,更混迹在自家的古玩堆里,三点一线,反复比较,有悟性的人还能悟不出个中原委吗。更主要的是他们成千上万的花了钱买了不少假货,有了血的教训,也长了知识,更是长了记性。这是专业人士不具备的教训。没有血的教训就很难知道真的怎样真假的怎样假。也就很难成就名副其实的鉴宝专家。不服气真的不行,谁不服气谁就买假货。/ S) Y9 @- X+ L
很多藏家怕买假货,怕吃亏上当,怕交学费,实际上越是怕的人越是难成气候,学费交的越多知识学的就越多,这是一个很简单道理,也是一个乘正比的关系,一些人却闹不明白,是真的不明白还是在装糊涂,小学毕业生有大学毕业生交的学费多吗?大学毕业生自然没有博士后交的学费多,谁交的学费多,谁的水平就高,这是无可厚非的,也是不可争议的事情。不相信是不行,谁不相信谁就不行。但是一些人就是一个怕,越怕越不行。当然了古玩有他的特殊性,没有悟性交再多的学费也没有用,仍旧是二把刀一个。7 Z9 G$ V& o- u1 ^9 K8 @
所以专业人士不仅怕丢面子,更怕到古玩市场上交学费,一是交不起,二是怕把假货当真的买回家,丢不起这个人,更怕被领导知道了丢了自己的饭碗。因此真正的鉴宝专家的确是那些有悟性的又不怕吃亏上当的藏家。象王立军,马未都,毛晓沪,片儿白和高阿申这样的一些人。
4 r5 x! F. p/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