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被带走的能源局官员 |
曾经显赫的国家能源局,几乎是一夜之间,人人自危。 从前局长刘铁男被带走调查后,国家能源局12个职能司,有4个司的领导被带走调查:核电司司长郝卫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王骏、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以及电力司副司长梁波被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此外,国家能源局副局长许永盛也因涉嫌受贿犯罪而被检察机关带走调查。 昨天,刘铁男还被公诉受贿罪,金额为“千万级”。起诉书没有提及情妇,但“被情妇扳倒”的绯闻早已天下皆知。 曾经手握能源大权的“能源沙皇”们,顷刻间沦为阶下囚。 三里河云集了不少部委大院。能源局就在国家发改委大院里。2013年5月11日下午,刘铁男与妻子郭静华在大院里被中纪委带走,拉开了一场影响至今的“能源系统反腐风暴”。 当这些官员被带走调查时,传言不胫而走。有传闻称刘铁男拥有25个银行账户、1900万澳元存款、9公斤金条和25只罕见钻石,总值超过8.7亿元人民币。 也有传闻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被带走时,家中发现上亿元现金,钞票叠起来的高度约等于44个姚明,执法人员从北京一家银行的分行调去16台点钞机清点,当场烧坏了4台。 以至于有人根据传闻写下段子“这些贪官员藏匿大量现金对国家遏制通胀功不可没。” “生杀大权” 除了正部级的刘铁男,其他5个司长、副司长都不过是正厅、副厅甚至只是正处级,以官衔来看,算不上“大老虎”。 然而,这些官员级别虽然不高,但个个手握生杀予夺的审批大权,他们的一支笔,往往能决定上亿乃至上百亿项目的生死。有时候,他们连“封疆大吏”都不放在眼里。 有退休官员对媒体回忆称,刘铁男曾说,“人家请咱们,咱们不要出去吃喝,副省长请我,我根本不理他们,如果要是书记省长请我吃饭,我觉得这个面子还是得给的”。 与这个报道相证的是,据报道“2012年初,时任省长徐守盛、副省长韩永文专程到国家能源局会见刘铁男,重点推介常德电厂项目;同年6月,时任省长徐守盛再次会见身在湖南调研的刘铁男,推介常德电厂项目。在此一月之后,能源局才下发路条。” 刘铁男“狂”果然有资本的。据一位发改委内部人士表示,虽然能源项目的上马最终要由发改委发文,但具体审批项目由能源局办理,事实上主要取决于刘铁男点不点头。“项目单位不做工作他是不会画圈的,因而在他手里积压了大批项目。” 能源项目属于资本密集型,投资数额一般都很大,动辄数百亿,同时,全国的项目太多,而负责审批的,“主要是几个人在批,权力比较集中”。那些需要上项目的地方政府和企业,不得不想尽办法讨好能源局官员,尤其是刘铁男。 2012年5月11日至12日,刘铁男带队赴重庆调研当地能源发展和保障工作。10多天后,能源局正式下发重庆万州发电项目、安稳电厂扩建和合川二期第二台机组等3个新建电源项目共398万千瓦的路条。此前,该项目被拖了一年之久。 跑的人多了,都得等着官员们“接见”。在能源局办公大楼的楼梯口外,安放着几张装有靠背的椅子,上面坐着到这里“跑项目”的人。 正部级的刘铁男连前任局长都不放在眼里,惹得其倒台后,前任局长出来骂其是极品。 但也有低调的。有知情人说,钱多得“点坏4台点钞机”的魏鹏远属于正处级副司长,平日穿衣朴素,骑自行车上班。 官职不高,低调,并不代表手中没权力。魏鹏远在能源局煤炭司主要负责煤矿项目改造、煤矿基建的审批和核准。“不见得有那么大含金量”,但在煤炭价格飞涨的黄金年代,只要能“参股”煤矿,就能带来滚滚财源。而深耕煤炭领域多年的魏鹏远,不愁没有机会。 梁波所在的电力司负责拟订火电和电网有关发展规划、计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承担电力体制改革有关工作,衔接电力供需平衡。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电力系统了解到,电厂项目从筹划到建设获批,一整套手续至少需要耗时两年。梁波如果拖着,就能将工期延开好几个月。 “官场之道” 然而,这些手握重权的能源局官员们都深谙官场之道,知道哪些项目要快批,哪些可以拖着。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在2013年1月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一位西南省份地方能源局负责人公开放炮:“XX市的书记是政治局委员,你们批XX市的项目快;XX自治区党委书记是中央委员,你们的审批速度也快。我们这个省一没政治地位,二经济状况差,你们就拖着项目不给批复,什么道理?!” 这位地方能源局官员的发言收获一片掌声。“我的官帽也不是你能源局给的,我就是要把我们的憋屈说出来!”这一幕,让其时在座的能源局官员颇为尴尬。 但同样,能源局官员们的“官帽”也不是地方官员们给的,所以尴尬归尴尬,都不当一回事。反正谁都心知肚明,无论有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签不签,就看人家意思”。 不受约束的权力,很容易就被他们换成各种好处,或者,拿来“换命”。 刘铁男历来喜欢拖着项目不批,待价而沽。但他被举报后,能源项目审批的步伐和节奏明显加快,在卸任局长前夕更集中签发了一批项目。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信息显示,自2012年年12月到2013年2月底,即刘铁男在能源局长任上的最后3个月,新审批的能源项目不完全统计在50个以上,涉及水电、风电、煤矿、热电厂、油气管道、电网输送项目等。当中既包括能源央企的投资项目,也有地方政府的规划项目。 似乎,刘铁男想通过加快审批项目,换取各方的“同情”,减缓因举报而带来的巨大压力。但由此也可以看出,签与不签,还真只是他们一句话的事情。 然而,刘铁男的“示好”,并不能挽救命运。 在媒体人罗昌平举报的那天,刘铁男正陪同中纪委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王岐山出席中俄能源会晤。正当国内消息满天飞,舆论哗然时,刘铁男在俄国和俄方代表签署了《国家电网与俄罗斯东方能源公司关于2013年供电量和电价的协议》等四项合作文件。 从当时的照片可以看出,站在后面的王岐山一脸不悦地看着刘铁男。 “系统性窝案” 国家能源局前副局长许永盛1998年任国家计委基础产业司处长。这一时期,郝卫平、魏鹏远均曾在基础产业司任职。魏鹏远的资历颇老,但据说是因为“其在2000年前曾因嫖娼被抓,这可能是他长期没有担任要职的原因之一”。 郝卫平一直在电力系统工作,2008年之前是原发改委能源局电力处处长,2008~2013年任电力司副司长,2013年5月能源局重组后出任核电司司长。王骏长期在国家发改委工作。至于梁波,从2000年在电力处当科员算起,在电力司整整工作了14年。刘铁男就更不用说了,从1983年在国家计划委员会工作起,他就在计委、发改委体系里就职,对发改委体系内的能源局了如指掌。 这些长期就职于能源系统的官员们,根深蒂固,盘根错节。与普通行政官员系统不同的是,能源系统更有“技术含量”,不可能像地方政府官员一样异地交流,核心圈子就那么几个人,加上十几年的耕耘。真可谓“针扎不进,水泼不进”。 但,能源局一局长一副局长两司长两副司长被带走调查,被外界广泛解读是“窝案”时,传出的消息,让人管窥其中复杂的关系。 在此之前,电力司历来是能源局的“福地”,许永盛就是从电力司司长升任能源局副局长,郝卫平则从电力司副司长出任核电司司长,王骏则从电力处正处长做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就连资历最浅的梁波也从科员做到电力司副司长。 虽然出身于同一部门,但据行业人士称,郝卫平在电力司期间,与其上级,原电力司司长、现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党组成员许永盛关系并不好,“一直被许打压”。而许永盛与刘铁男关系则非常好,深受刘铁男的器重。刘铁男被双规后,许永盛便罕有公开报道,几乎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 许永盛、郝卫平都在刘铁男被举报后、正式被查前被突击提拔。其中许永盛是在2012年12月任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郝卫平更是在2013年5月,任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司长。 很难判断这6人是否处于同一“集团”,是否事发同一案件。如果不是同一集团同一案件,那么,这几个权力庞大的能源系统官员们,还真是个个“生财有道”,一查都有事。 就在能源系统反腐继续发酵。因涉嫌向能源系统官员输送利益,北京三吉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建平被相关部门带走协助调查。据说“国家能源局近期发生的贪腐案,或与余建平被带走协助调查有关联。” 从巨额骗贷,到审批权,到参股煤矿,再到房地产,等等等等。这些能源系统的官员似乎无孔不入,这,或许是比他们都是刘铁男“同党”更糟糕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