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花7万元买来的“镇店之宝”竟然和市场上一件200元的仿古瓷器惊人相似,买家潘某大呼上当,将卖主屈某告上法院要求退货。近日,佛山市禅城区法院驳回潘某的起诉。法院认为潘某拒不申请对标的物进行专业鉴定,仅凭一个类似产品价值来断定本案标的价值,理由有欠充分。
9 g" ?+ D% Z( c+ P; E% z9 U, Q9 F 4 `1 ]: z) b$ [' N2 }8 ?7 z$ t
2004年11月下旬,原告潘某从被告屈某处购买一件荷叶盖罐陶瓷古董,双方约定价款7万元,原告支付3万元、尚余4万元未付。2006年1月27日,因潘某未能支付剩余款项,该荷叶盖罐退回屈某处存放。2007年2月22日,双方签订一份《协议》,注明潘某尚欠屈某款项4万元。$ E8 k+ n/ v+ n/ \' ^
' B& P8 e: v+ \
据原告潘某称,当时在屈某店里购买古董,屈某极力向自己推销该款古龙泉窑荷叶盖罐,并称此为“镇宅之宝”,系其在1980年以五万多元收得,现因建房需钱,愿以朋友价七万元场卖给潘某,并称目前该古董市场价值为30万元。潘某遂信以为真,马上答应签订买卖协议。不久后,潘某在广州康王路源腾仿古市场闲逛时,忽然发现一件仿古瓷器和自己所购的古龙泉窑荷叶盖罐一模一样,价格仅为200元左右。潘某立刻大呼“上当”,一纸诉状将屈某诉至法院要求退货。0 ?5 h7 H- E3 \+ I. H. Y
$ c- Y R1 c* n5 v: @9 v 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法官多次询问原告潘某是否对诉讼标的进行评估,但潘某表示拒绝申请,只向法庭提供了在广州康王路源腾仿古市场仅价值200元的同类荷叶盖罐的照片。对此,被告屈某否认自己从事古玩生意,表示自己只做一般工艺品交流,也从未承诺商品的现值为30万元。+ U% Y3 Q* {5 p8 b) U4 s9 R6 I
- ?) N% U7 H5 S: _ F% G* @6 x7 @. [ 法院判决:应由专业鉴定确认价值$ _, H3 u5 \! o
( M/ w! f, S- T
佛山市禅城区法院审理认为,原、被告之间买卖合同关系合法有效,任何一方均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原告诉称被告“虚构、捏造事实来诱导原告作出购买的意思”无证据支持,依法不能采纳。由于因陶瓷产品的作者、生产年份、产地、色泽、数量的不同,价值可能有天壤之别。原告仅提供一个类似的陶瓷产品,以该陶瓷产品价值200元来断定本案标的价值,理由不充分。; L2 q* A- u# |, u% |( _ ]
) h2 Y8 D: z: z+ i9 y/ q* U; Y 实际上,本案涉讼的荷叶盖罐,其价值应由具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作出判断,但原告经法庭的反复询问,仍不申请对标的物进行鉴定、评估,而导致诉争物价值无法查清,从而也无法判定原告是否遭受损失,及损失程度。原告据此主张“重大误解”要求撤销购买协议的请求依法不能支持。综上,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时报记者 邬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