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和田玉在市场追捧下价格一路飙升,专家在财富课堂上教你如何收藏和田玉———
! o3 z' h% p; q& \
& y, X. @. I6 }9 h+ S 近年艺术品收藏市场不断升温,和田玉作为其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收藏品种,在收藏者和投资者追捧下价格也是一路飙升,不过很多初玩玉的人甚至连和田玉产地都不甚了解,对其价值更是无从判断。上周六,北青财富课堂邀请到华夏典当行典当师吴天林,他是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的宝石学硕士,又在典当行业工作多年,在课堂上他为读者详细介绍了如何鉴别和评估和田玉,以及收藏、投资和田玉要注意哪些要点。7 s3 [9 a$ Y' z/ D
( y4 f/ j0 R* o8 I* w& {* _2 h ■第一课:和田玉不只产自和田: K- D9 T8 y6 v, k
9 h, @8 d: k( h/ u5 ^7 [ “提到和田玉,很多人都以为只有新疆和田才出产和田玉,其他地方出产的和田玉都是假冒的,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吴天林表示,和田玉是珠宝玉石的基本名称,其中并没有产地含意,“就像大理石一样,咱们不能说除了云南大理之外,其他地方出产的大理石就都是冒牌。”. P# u9 g9 X9 A2 N0 v
! }" k1 ]7 z+ U
吴天林指出,严格地说和田玉的名称应该是“软玉”,软玉主要是由角闪石族中透闪石——阳起石类质同象系列的矿物所组成, “我国是软玉的著名产出国之一,主要产地在新疆和田,所以久而久之人们把软玉统称为和田玉。”" b1 |. ^3 u, t0 O( @) [2 Z+ T
( {7 ?2 c0 g/ Y" K1 }2 r
“大家要了解,无论是和田、青海还是俄罗斯,这些界限都是人类划分的,而玉石是自然的产物,形成时间远远早于人类历史,因此拘泥于产地范围是没有意义的,只要是好玉就值得收藏。”吴天林说。) |+ K \9 ?9 t! h! k4 v6 U
, M _0 k& }' Y" r$ L" l1 K2 W! m
他还告诉读者,业内人鉴别和田玉时会根据产地不同,将产自新疆和田、青海、俄罗斯、韩国的和田玉分别称之为和田料、青海料、俄料或韩料,但这并不是判断一块玉的好坏或价值高低的标准,“例如质地上好的俄料,价格很可能比质地普通的和田料要高,收藏价值也更大。”
: [& t, s V' G. R) C* k* }! [! T- r' }* p6 W
■第二课:如何判断和田玉产地, `$ h- D3 T# K6 d9 m2 [! F
( @% u# f& R) r$ {( Y: k& w5 i 吴天林表示,按产地来区分和田玉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线及标准,而且就连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书上同样没有玉石的产地之分,而是统称和田玉。9 y b+ B5 ^. u, A9 b) K% O
) a( o7 f: k1 P) T, }' j$ B “我们典当行在做业务时,大多是根据经验来判断和田玉到底是产自何地,”吴天林介绍,和田所产的玉石主要特点是质地细腻,色如凝脂;而青海料特点是质地细润均匀,块度大,但凝重质感不足,“青海料透明度要高于和田料,往往在玉质中分布白色团块状‘脑花’、‘絮状棉绺’;青海料的白色呈蜡白色,略有灰暗不正的感觉。”
2 V# d0 _! i" e9 F0 n2 }3 d, T2 a. A& ]! ~ D+ M4 J% p, h2 E" I/ I
他还比较了俄料与和田料的区别,“普通的俄料颜色很白,但是缺乏油性与细腻,给人较干涩的感觉;如果细看内部结构,俄料仿佛是一块块绵斑组成,而和田料呈现的是细粥状,油性很强。”
0 ~( q- }3 w4 U% B7 N* D0 \/ E" V- L+ a7 ~6 t( b
至于产自朝鲜半岛的韩料,吴天林介绍其化学成分与和田玉基本相似,硬度和密度接近和田玉,特点是水头比青海料小,抛光后玻璃光泽不强,略有蜡感;颜色不像俄料那么死白,密度硬度不如俄料,“目前韩料的价格较低,少数商家以次充好时大多使用韩料。”
" P6 J7 v, C6 a( g0 O4 P+ N" \* o/ C
■第三课:如何判断和田玉的价值/ t# C4 q" X$ _) @. v
9 }6 x& s5 ?$ Q" \9 v
“与判断产地相比,如何判断一块玉的价值对初玩玉者更加重要。”吴天林介绍,和田玉主要用来做雕件和各种饰品,其品质好坏主要从质地、颜色、光泽、块度和净度等几个方面判断。
5 F( B: ]% q; s" y7 F2 r; l% `( {5 C3 A- H4 X
他表示,对于和田玉的质地一般要求致密、细腻、坚韧、光洁,少有绺裂;颜色要求柔和、纯正、均匀;光泽方面,品质好的软玉多为油脂光泽,其次为油脂至玻璃光泽;块度越大越好,而净度则越高越好。: x# f( g z' e. @7 [: K7 y
2 g6 b1 `) [; h( E/ U* Q! V
吴天林指出,目前国内藏家偏好白玉,导致一部分初玩玉者认为和田玉颜色越白越好,“实际上评价和田玉首先是看它的质地和结构,然后才考虑颜色。从颜色来说,羊脂白玉最为珍贵,黄玉产量稀少,也是极为珍贵的品种。”
! m0 j. e3 f' P6 d- q% n6 Z0 o @1 ]% q& Q
“对于和田玉藏品,大多数情况下主要考虑其玉质和雕工,然后才是历史价值。”吴天林举例,一件明代青玉扳指的价值,并不会高于一件现代的羊脂白玉扳指。
' H, S" U( y8 K- S
7 I. k5 p! I4 W( y4 e/ ]$ W* c+ J ■第四课:新手藏玉谨防三个误区
8 [0 Y# x9 v1 ]* Z" {( p
2 E. R: I. A7 ^( d* @$ G 随着近年来和田玉价格大幅上涨,收藏和田玉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抱着保值、增值目的的投资者,吴天林对此表示,新手收藏和田玉容易走入三个误区。0 o* g# e; M/ ?: T$ I1 t7 r7 q
8 i1 Y. M+ X4 m, `" M4 x
“首先是重古不重今。玉器不同于古玩,不能简单认为年代越久就越值钱。当今和田玉原料的开采、运输条件都远远好于古代,雕琢技术也胜于前人,当代和田玉的料好、工好,收藏价值并不低于古玉,”吴天林说。) M( y# i+ B! u$ Q
! M9 b4 O; }- l- }& Z8 D" x) }
其次,重皮不重质。吴天林介绍,近年国内和田玉收藏界对和田玉的皮色炒作之风较浓,带枣红皮、虎皮、撒金皮等皮色的和田玉价格居高不下,但他认为好的皮色要配好的玉质才是完美的,重皮不重质是本末倒置,“从收藏角度看,只有皮没有质的原料并不具备较高的增值潜力。”! b! r0 V# F G/ m0 h5 T
. W" X& `$ c9 g0 R6 L “还有一点是重料不重工。玉不琢不成器,这说明再好的玉料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艺术内涵及精湛的雕琢技艺,它只能算是一件半成品,收藏性、鉴赏性都会大打折扣。”吴天林告诉大家。
5 L6 ?# a/ g! R8 V. E3 c
8 c: l' r2 A& v: a3 r6 m. ~
( @/ l& y/ J9 G$ c& `" Z, l 买玉要去正规渠道2 t8 ~+ Z# p" n' O h
+ X1 V! k( Q2 L5 `3 \4 q' F7 n& x3 m
旅游最好多看少买& d# {+ o. B' l9 g& w
% K5 l& e# I% F7 ~3 c9 f
: S: \; s/ A# b7 A! ~9 |+ T
0 }. Q# p7 `- A |% V! |& Z- b6 y4 \# s1 U4 L$ k! j
$ U5 Q D) D0 ` P1 u6 p4 R3 k2 y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