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782|回复: 4

和田玉产量减 市场价每年50%递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7 14: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陈丽伟
8 d$ E0 R  }9 J: p  初见张偹,正值7月酷暑。这个玉石收藏界的名人默默站在星河湾的“海派碧玉展”现场,衣着平凡,与参观者站在一处,丝毫看不出玉石鉴赏大家的架子。在大厅中间的玉雕作品“祥和玉鼎”前,温润的光泽里还带着来自昆仑山深处的沁凉。张偹笑着说:“白居易说‘客来唯赠北窗风’,我身无长物,也学一次古人,以玉待客,美玉消暑。”
, h, R& \2 l# }6 z, z  
* H2 k. h4 `1 c( C/ {1 J%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7 14: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和田不产和田玉  一见面,著名玉器收藏家张偹就向记者解释了一个和田玉收藏中的重大误区,和田玉并不产自和田。
0 j. u2 m0 s$ C7 I; J, B  张偹解释说:“谈到玉石收藏,许多人痴迷于所谓的新疆和田白玉。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因为和田这个地方是不产玉的,真正的白玉产自玉田。白玉有很多种,灰白玉、青白玉、白玉等等。最白的一种是羊脂玉,羊脂玉自古就产量稀少,每年8—9月产自昆仑山里。而我提到的玉田便位于昆仑山之下。”
9 F( ?8 W( f: n6 W$ E: m  针对许多收藏者都认为白玉优于碧玉的情况,张偹向记者解释说:“分辨白玉和碧玉的好坏,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玉里所含‘芝麻点’,‘芝麻点’越少,玉就越好。不是说白玉就一定比碧玉好,差的白玉里面透闪石成分少,那么相对杂质就比较多,跟‘芝麻点’少的碧玉相比,肯定就是碧玉好了。”
& Q$ T7 c- ?9 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7 14: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玉缘”左右价格  和其他收藏品显著不同的是,玉石收藏界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即“人以金求玉,玉凭缘寻人”。这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玉缘”不仅成为玉石收藏界最神秘的传奇,也成为左右玉石价格的一个重要原因。
7 k5 @5 q5 ?; t- G+ s3 q7 a9 N  记者致电身在缅甸、正在寻找“有缘分的石头”的著名玉石鉴定、收藏家何启连。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实际上,品质上佳的和田玉年产量非常稀少,目前市场上的价格以每年50%的速度递增。”同时,他表示:“中国人收藏、佩戴、品玩玉,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是有文化和精神基础的,和其他一些藏品完全等待升值是不同的。中国人从情感上特别认这个东西。所以,和田玉这种有价又有市的藏品,身价还会不断上涨也不稀奇。”
2 H+ O6 w8 v, |- u  所谓“玉缘”是深藏在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精神传统。张偹告诉记者:“不是说多少钱才能拥有一块玉,是有缘才能拥有它。尤其是那些耗费大量材料、人力的极品玉器。我认为已和价格关系不大,因为它的价值已经无需解释了。”
; }) N+ \9 n: C+ {; [5 b0 Q,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7 14: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鼎霸”价值是个谜  这场玉石展览上,当今世界最大玉鼎——“祥和玉鼎”首次亮相。玉鼎由整块新疆昆仑山碧玉制作而成,其毛料净重 13.1吨。为了选料,制作方八入新疆昆仑山系,历时3年才获得此硕大毛料,雕琢成巨鼎后长102cm,宽70cm,高104cm,净重938斤,被称为“鼎霸”。, F) c, L0 Y# ?9 u+ g" R6 u( n
  宝鼎雕琢者的玉石雕刻大师季以顺告诉记者:“在料的切割当中,我们首先打破了原来做的小鼎的概念,从技术和设计上,根据几代玉器大师的经验结合现有的工艺,做了一个突破。原来的鼎都是四四方方的,而这次整个不是。下面带有线条的,从方过渡到圆角,整个器皿的面以前平面的多,而这次做了有立体玉雕的觉。”  m; Z  I7 o  g9 r( a/ U
  对许多藏家关心的玉鼎价值问题,季以顺表示:“评价玉鼎的价值,要从选材、雕琢、成品色泽等多方面考虑。此次我们选择的是昆仑山的碧玉。懂玉的人都知道,昆仑山的玉是中国最好的。雕琢的技术就让藏家门去评论。所以说到具体的价值,我不能妄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7 19: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3 07:57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