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上的舞台
) i/ }3 c- \6 s1 r+ g+ V0 i/ ] 覆巢之痛下的联合,使得“暖冬”一开始呈现出当代艺术界罕见的团结与平等。2009年12月29日至2010年2月3日,“暖冬”计划的四站活动分别在创意正阳艺术区、008艺术区、将府艺术区、东营艺术区举行。艺术家在现场进行行为创作、拆迁的废墟变成开放的艺术交流展区。经过媒体的传播,不少现场成为沸沸扬扬的公共事件:在008,众多艺术家一起在寒冬中身披棉被进行名为“解决”的行为艺术展;所有艺术家手持从废墟中捡来的砖头,组成“砖头党”,眼睛死死盯着远方,静立一小时;当“暖冬”行动受到压力,200多名艺术家一起头戴诡异面具,忽然现身2号线地铁,这场短暂的地铁夜游,也有艺术维权转向“地下”的隐喻。! l1 s( o1 Y& R: B [, m6 y" G: r
大腕艺术家与名不见经传的艺术从业者们的作品被平等地放置在同一片废墟中供人观看,肩并肩携手维权。这样的“景观”曾使“暖冬”格外引人注目。“没有人分大牌小牌,甚至,我们并不强调我们是艺术家,艺术只是我们维护生存权利的一种表现形式。”负责“暖冬”媒体宣传的核心组织者之一肖戈在那时曾不无自豪地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她并没有想到,这种团结与平等何其短暂,分歧与内讧在极端的情境下一触即发。
/ H& D7 f' q" n
, ~/ {& p1 X, N6 p2 h! K! U0 `+ n: @& D,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