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楼主: 无边落

藏乐集(收藏原来是这般如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 13: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 17: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完。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 22: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但没经历,还好,分享,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3 23: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藏乐集(收藏原来是这般如此)

2011年9月2日(星期五)
) n+ P" }- `6 ^  Z% ?# Q7 b# r  l( \! I3 c, [7 x: l
感冒了,嘴里没味儿,我决定到面馆吃碗炸酱面。4 c4 m( y4 F1 _, d6 p( n! F
! e7 H6 x6 K2 K! h) x2 m1 L! @# B
就在面馆师傅煮面的当口,我发现餐桌上有一只白瓷烟缸。明知道这玩意儿是件再普通不过的新东西,我想都没想,就不自觉地把烟缸拿了起来,并反复打量之,就好像在研究一件不知道真假的康熙青花。从服务员看我的眼神当中,我发现她今天晚上迎来了一位精神不太正常的吃客。因为,决没有哪位吃客会对一只普通的烟缸翻过来调过去地看,并且还那么专注、那么好奇。
( b* o) e! h9 B/ R+ H  i! |
; g9 s" i  h) M0 Q( l# d- X晚上,我跟涛老师约好:明天是周末,早晨逛摊儿去。
3 C$ r5 J; a$ d8 z3 {- V0 `% C. ?" d0 |* [+ J5 a
[ 本帖最后由 无边落 于 2011-9-3 23:2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3 23: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藏乐集(收藏原来是这般如此)

2011年9月3日(星期六)
8 C; _3 \! v& Q+ G) z! S$ R# c& v% c" e6 S
早晨一睁眼,不好!感冒加重了,嗓子疼得厉害,不停地咳嗽。
% T) a' ]  p* R$ G去医院吧。$ c% P6 c! f. x6 C) `4 a8 R

+ B0 h) s" z$ S3 P' [我赶紧给涛老师打电话,告诉他我要去社区诊所看病,要晚点儿去地摊儿了。# Q5 l$ ]! v/ W! {8 @- i
起床,洗漱,看病,拿药,吃饭,吃药,开车。
1 i% V7 t) Y5 Z  [# @* Y$ T
0 g' I4 _" Q( G! Q" r) m等我到了地摊儿市场,已经9点多了。
+ R9 b& {; K6 ^6 w涛老师已经走了,因为他还要去老天桥古玩市场照顾他自己的古玩店。
: }- N/ ?$ @: k8 G, b7 N
3 K& @; ^! n4 |% }3 r: @那我就自己转吧。
2 L* t2 i% ^& l" P; A5 p" s; z" }! U我决定今天不能白来,一定要买一个称心如意的宝贝带回家。
  F* O/ k2 v, x4 h0 n' f
5 O* B/ F  w/ a  `; S/ C- i+ s( n从第一个地摊儿开始,我重点关注笔筒。说心里话,这个地摊儿市场总共有100多个摊位,并且我还是一周来两次,大部分的瓷器笔筒我都看了好多回,甚至背下来了。没什么好玩意儿,都是些器型一般、造型普通、釉彩普通的笔筒,对我没什么吸引力,看着就不想买。
1 [1 J6 o$ K* d3 b& S5 N& u7 k8 y" l" S
我无精打采地转着。6 q: \/ ]$ ?8 r. |: f1 Y& {  }
没有陶瓷笔筒,我对竹木笔筒也开始关注起来。算多一个选择吧。
, ?4 q: i0 K" q3 c$ a3 ^+ g* q/ J8 d2 h* d
突然,我发现了一只红木笔筒,上面有一首小诗吸引了我。嘿!别看只有十几个字的小诗,字里行间竟然还包括了我的姓名,并且姓名还一点儿不差。神了!
2 h) F4 H$ m+ Z7 W; ?莫非这是缘分?真想买呀。/ e, D% B. g& ^7 d# t
可这次我很理智,先把笔筒看仔细再说。' n% N; K( E! @
最后,我决定还是不买了。新品,造型一般,还是机器雕刻。
  n/ F3 R% ?& B1 `0 i7 s2 z) d6 s2 t; l& ^: D* s  ~
眼看所有的地摊儿我都转得差不多了。5 O% B. b( q8 B* @( y9 k/ ]
3 Z9 q6 A  w0 j" ^! M2 S
又是突然,我这次是真的眼睛一亮。一只漂亮的八棱红木笔筒出现在我的面前,造型新颖,整个笔筒外侧镶有精致的竹黄山水人物雕刻。这可是我第一次看到自己心仪的笔筒。我把它反复摆弄着,生怕笔筒跑了,一边把玩一边琢磨着卖主的要价。+ x" {% f# W" ~' s% f/ }: M. ?, |
# O) n7 @+ x9 z' C" X
我小心地问:多少钱?4 ^* ^3 {1 L% @9 D1 {& }
卖主盯着我,说:6000块!# i+ r1 Z% V/ C' d
我的心里“咯噔”一下。这么贵呀!7 a2 \4 T1 e; d
完了,今天买不成喽!* T) d) i+ i& L. D1 M% d
当时的心情真是复杂,一是没想到笔筒这么贵;二是我真的喜欢;三是我第一次买笔筒确实不想花这么多钱。
3 Z" `( ^& M  E7 x& d7 U( s3 I
/ u5 j$ V7 A$ a5 B我还没有什么砍价的经验。
  G! z: V+ x+ l7 \$ u# a. v: @* k“500卖不?”我问。
" j2 `* Z3 t  j* ^; A7 U卖主当即把我数落了一顿。“你看这么好的材质,这么好的雕工,这么好的工艺,这么温润的包浆,到哪儿找这么好的笔筒去!”。0 g) d4 ]: g6 z9 `9 e
唉!的确好!真好。可是我真买不了了。0 Z& M: _8 k$ [: j" p
最后他要4000块,我只能出1000块。价格相差太大。没买成。
) q4 ?1 J9 _( f
- S( p8 N2 i8 v4 C, J- r9 }! m没买成虽然遗憾,但我并不失望,至少在这个市场里,我觉得还是能够发现宝贝的。) V. j  Z; j7 ]4 u! F  t4 p% n, C
& `1 ^/ n+ a( |8 I' T, h
这个卖主还有一个碧玉笔筒,价格更是吓人:50000块呀。买不到这个我也无所谓,因为我不太喜欢。
" v( [: B# Y5 a# ?; w2 B- t4 A6 _/ O) u" }
淘宝难啊!天时、地利、人和、Money,一样都不能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5 09: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一帘幽梦b 于 2011-9-1 13:28 发表 + K6 ^9 M6 D/ r; M: @9 N) n

+ y$ S, y% k/ Q, D8 T
) M1 r8 L' K6 R; G; s: l欢迎多多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5 09: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藏藏 于 2011-9-1 17:21 发表
% c, \1 \7 L* S# M- W读完。很
* |/ [9 F1 ]: N

2 @3 X5 Q3 j3 X- [2 D谢谢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5 09: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古城泉韵 于 2011-9-2 22:52 发表 ) X3 ?# J3 J! W1 d# P1 m
喜欢,但没经历,还好,分享,赞一个。
8 h3 r, _! R: `* ^. L9 c

! I/ j1 ~* |6 J/ p; c希望多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5 17: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藏乐集(收藏原来是这般如此)

2011年9月5日(星期一)4 S5 n+ {# k( w. V, b

7 R( j- N4 k/ D* }7 H这两天我开始精读我的陶瓷读物了。
: N* H3 `6 k. H# ~那本《怎样购买陶瓷》就放在我的挎包里,随时有时间就掏出来翻两页。别看书不厚,可真的很有分量,加上我那只兼顾打电话和“自卫防身”用的“双功能”重磅手机,都放在挎包里,好沉哪!我在心疼我的真皮名牌挎包了。我的“凯撒”呀!3 `1 ?" n$ O/ ?# k6 U1 ~
2 h- P. L: l2 \1 P
虽然书才有100多页,内容却很丰富。我觉得每一页的内容对我来说都很重要。可看来看去,大部分内容总是记不住。看来,还是实践少啊,看的、摸的瓷器不够数量,就是够数量了也不知道真假。我想要是实践多了,这本小书的内容在我来说肯定不在话下。. R5 H/ _; y' Q7 [' V# I
慢慢来吧!+ N# r! W4 r/ ?7 Z! _; R

/ \- P/ @0 G9 X2 U今天下午,抽时间到洋洋古玩城转了一小圈。其实,不算一小圈,只转了三家。
3 [! a9 k7 V$ {; I6 M' B, e第一家的那位店主老兄边抽烟边玩电脑游戏,没理我。
; i0 Y1 @- _" }$ Q8 D第二家的那位店主大嫂在电脑上看佛经讲座,只跟我说了一句话:随便看看吧。
) B) {: O. d3 i+ D
/ p+ I- G' d0 h. [第三家店主是位老先生。我一看这家店,真是兴奋。柜子上摆了好多大大小小的笔筒。笔筒不正是我的主攻目标吗?既来之则安之。我瞄着柜子上的笔筒一个一个地看了起来。$ G$ t1 a5 |$ {) Q. g- A
- k7 p! n3 v* |3 s' A
第一个笔筒,铜的。真有份量。开光刻字,好像阿拉伯文。手指一敲,“当当当”的声音,那叫一个脆!这是个不错的玩意儿。
3 g; h8 _, M# J1 j3 I" M- X) j第二个笔筒,仿古瓷的。外表土里土气,看上去就像汉代的东西。可我一想,不对呀,汉朝那个时候根本没有陶瓷笔筒。这个土得掉渣的瓷玩意儿肯定是个假的。要不它本来就不是个笔筒,而当成笔筒来卖。谁知道呢?
0 ]* {/ M3 k7 l1 g" N. @) K
- |9 ?* A6 N2 _! I( P, V$ t我一个一个地拿起来看着,大部分都是清末民国的笔筒。5 y6 }( K; f" G# z# {
还有一个竹雕笔筒上赫然刻着三个大字:朱小松。不会吧?!“朱氏三杰”的竹雕笔筒能在此现身?我一看,雕工很是一般,有点儿丢朱小松的份儿。“仿的”,鉴定完毕!
. p  E6 n; I* M. @2 h
4 u2 E# `7 \6 }. D: J我回过头,老先生一边抽烟一边看着我,眼里还带着笑意。我赶紧搭讪。我说:您这儿怎么这么多笔筒呢?他说:我非常喜欢笔筒,看上去有文化。我一听,顿时来了劲儿,绝不能放过请教的好机会,就一屁股坐在老先生旁边的椅子上,跟他聊了起来。; U/ `4 i$ {, X) K4 g

7 Q* L* |) u$ ]4 s老先生姓冯,我就一句长一句短地叫他“冯老师”。' w1 [- ~! j* n& f+ R, i
冯老师60多岁,说话南方口音,我一问才知道,他老家景德镇,原来竟是一家陶瓷厂的陶瓷画工,后来到我市的一家陶瓷厂工作。现在他老人家已经退休了,就弄了个收藏小店玩儿。我市的这家陶瓷厂也不幸关门大吉了。
7 Z( l9 M1 x# m% c9 |6 j& g& L
7 q' Q# F& T8 P0 l6 I4 l; g你还真别说,我跟老头挺有缘的。最近遇到的两位老师都是老头:孟老师和冯老师。并且这两位老师的份量都不算轻,都算古董级的了。+ U8 _! I* y/ r9 P4 H8 }
我跟冯老师两人从朱氏三杰谈到珠山八友,非常投缘。当然都是我请教他。他告诉我,在市场上,康雍乾清三代以前的陶瓷笔筒基本绝迹,清三代的也很难找。倒是清末民国的笔筒数量不少,并且还有收藏价值。要留意珠山八友的真品。
3 L5 Z$ K7 O& F9 x6 _0 T  e5 ~" E. |1 d6 t- d
聊天中,冯老师的一句话我是相当地受用,他说:“我刚才看你踅摸笔筒的样子还挺在行的”。哈哈,我心儿里那叫一个美。可我脸上高兴,心里却在犯嘀咕:我的眼力还差得很远哪!% N( Y: D6 |5 I
, W4 K; R  X4 j! \/ h( m) z
冯老师卖的陶瓷笔筒大多几百块钱一只,最多一千多块钱。有一支陶瓷青花大笔筒才1500元,而我刚才在第二家店看的一个相似的陶瓷笔筒竟然标价100000块。这差距,多大呀!!!
9 z0 K5 a; _/ d( E0 c1 M: X7 r
# u0 z) `' P7 w7 @$ g% J我当下琢磨着在冯老师这儿买一个笔筒。可我还没想好买哪一个呢,单位同事就来电话了。我得赶紧走喽。, W1 J3 ?( y7 H" a) r* c) P6 |! ~- o1 v, ]
以后还有很多机会来这儿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5 22: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讲述的原汁原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0: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藏乐集(收藏原来是这般如此)

2011年9月6日星期二
2 K) y; L; c. c9 m4 D' I8 S, O. H' m9 q* o' F
刚才在网上浏览网页,发现了一盆哇凉哇凉、拔凉拔凉、冰凉冰凉的“凉水”,弄得我乐不起来了。先收藏并全文转摘如下:& d+ n. F- y7 @) ~- P0 V3 Y0 K
$ W! A8 z! K/ K4 s% I* M
《文物鉴定泰斗卷入骗贷案,情何以堪》" W* h9 V4 G' c: r
转自《新京报》 作者:欣然: U. R7 p4 K6 _! M7 l
2011年09月06日7 W) E3 u  _7 K7 P2 n
, |4 C: [, Z0 e2 L, s
中国文物鉴定界的泰山北斗卷入骗贷案,动摇的是整个文物鉴定以及收藏行业的公信。一个行业如果被“大师”们搞砸了,千万别给后人说“祖师爷没赏你这碗饭吃”。) B9 m* P7 T% a! b9 `5 U8 {

" }8 m+ L% v7 H* t6 G  j  据报道,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等5名顶级鉴定专家,为一公司老总自制的“金缕玉衣”、“银缕玉衣”开出24个亿的天价评估,老总据此骗贷10亿。
$ H+ K: {( O1 N* t6 W4 x1 c$ H3 \1 z
9 a. K2 b; n/ W; }6 J5 K& a( k  据说专家们拿了几万的评估费,可评估过程好像有点儿戏——他们连“金缕玉衣”的玻璃罩子都没打开,只围着玻璃柜子看了会就做出了判断。9 i& L9 k8 H5 L9 y# W% t

* X* [$ V: R* `, o  就社会影响而言,中国文物鉴定界的泰山北斗卷入骗贷案,动摇的是整个文物鉴定以及收藏行业的公信,这不能不让人发问,中国民间收藏还有多少鉴定是真的?
& v6 O- U. e0 k2 m1 q# a( {3 W; g- l7 B5 D3 J5 K) ^/ x
  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可谓如雷贯耳的名字。盛名之下,有几人会相信,其做出的鉴定不是秉持专业精神,而只是“隔着玻璃观花”?杨伯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把责任全部推到了已故大师史树青的身上。如果事实如此,那么史树青有责任,但是,如果不是这样,那么真相究竟又是什么?& c( x" k# H  r* `  b

# G2 c9 z- K6 f: Q5 F5 ~  或许,如杨伯达等人并未想到,自己的一个草率鉴定居然会牵扯到“骗贷”数亿元的案件。然而,毫无争议的是,他们的行为违背了基本的学术与科学精神。他们在拿到“出场费”的时候,或许根本没有想到,如此不负责任的鉴定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文物鉴定界泰山北斗也如此不堪,那么,断送的恐怕只是整个行业的声誉。3 ~) y" R5 B* v4 Q- ]

  O: f) A& g3 \6 ~  其实鉴定和评估是两个业务,鉴定决定的是真假,评估师在此基础上估价。这些本来是做鉴定的专家,似乎也没给出一个估价的标准和算法,就凭一两个人随口提出的价格就给出评估价,本身就越了界。; a' p, ^9 T" M/ \- [2 E) H

( X1 N' V: O& u: L9 J  而且,国内的文物艺术品鉴定行业的习惯性做法弊端多多,之前艺术品拍卖市场好几件价格过千万、过亿的作品都引起过争论。中国传统的文物艺术品鉴定靠的是专家学者们的学识、眼光和经验,至今还是主流,而更加客观的鉴定方法——比如碳14测年法、成分分析法和热释光测年法等——却很难推广开来。
6 M; T& ]. n, |8 C0 f' y  ~9 @% \; Y& D8 d6 T3 P4 C+ `
  这和收藏市场的生态有紧密关系。因为多年来收藏市场容纳了大量的赝品仿品,已经收藏这类东西的人和进行中介业务的拍卖公司、经纪人都不愿意多花钱走这个程序,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利用种种模糊空间出售来历不明的作品,获得超额收益。0 q6 Y5 l/ d- x' g, T

% l* c) W2 F- x8 P* c$ `# `# q  在此情况下,对艺术品鉴定进行某种规范或许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比如,至少可以规定,鉴定专家应该对自己的鉴定结果负责,如果他无法肯定,也要在鉴定报告上声明此报告不得作为所谓向银行质押、贷款的凭证之类。
# ^1 \4 F4 k: E. S+ o, ~
& e, p2 Y8 \  r  对鉴定专家们来说,也需要更谨慎和职业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因为这牵涉到巨大的利益纠葛,说不定哪天自己会因此成为被告。当然,一个行业如果被“大师”们搞砸了,千万别给后人说“祖师爷没赏你这碗饭吃”。
7 \2 m4 \2 o% F- n: o" O$ v- D; z5 q6 k  t7 ?
收藏界的生态咋这么差呢!- L9 l# v) B) ~$ t# T0 {
收藏有风险,抓货须谨慎。
2 V: N* _4 K4 R" e& [* j$ G此处,严禁“鉴定专家”进入,以免扫了我们收藏者的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22: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且听风语 于 2011-9-5 22:32 发表 # D$ n. I8 l5 b2 b/ K
讲述的原汁原味
" X" X  o" f7 W. G! |- w

: I# ^7 P2 @% F2 S0 g) ]朋友的支持是我写作的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9-7 15: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真实,强烈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21: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藏乐集(收藏原来是这般如此)

2011年9月7日(星期三)9 n8 h5 D& w0 P' d1 z9 d8 P: R
# [5 A* N' @: c/ h/ i3 R8 M
最近,我成了“马扎”了。
, |1 e( l+ Z1 H/ v/ i8 m, e想起马扎,就想起了胡床;想起胡床,就想起了马未都先生的“床前明月光”。) W2 D- T2 Y, W5 E
" C! t2 n  J: A0 H5 |2 K
马未都先生的大作《马未都说收藏》最近成了我的床头书。睡前必须要看一看,躺在床上,什么时候困了,枕书就睡。! M9 O* u% d2 O4 X* ]- c
之前,我是看电脑网络上的《马未都说收藏》视频,现在有了书,我基本上就不看视频了。我是一个传统之人,看书时的感觉那叫一个棒。我想,对于人类来说,即使网络再发达,电脑再先进,百度的内容再丰富,纸质书是永远取代不了的。看书时的惬意劲儿,电脑永远取代不了。“风过有声留诗韵,月明无处不书香”。电脑里永远出不来书香味儿,是吧。4 X/ _* z8 ^) A8 Y/ i' {0 o, E

' Y2 u( }( Q, T马未都说收藏似乎跟张未都、李未都们说收藏不一样。他说收藏不单独说藏品,而是以藏品为媒介介绍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知识、中国的人文。要知道我疑似一个比较传统的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的东西很痴迷。马未都这种说收藏的方式正好击中了我的软肋,所以,陷入他的书里我就欲罢不能了,进而使我不足为奇地成了“马扎”。& F6 ^5 v5 B* B& J& q9 t. ]

4 \! p6 z4 ^9 i3 _( A" s比如,我除了陶瓷和玉器之外,对其它的收藏品根本不感兴趣。可是我特别经受不了马未都先生的引导和诱惑。我本来不喜欢鼻烟壶,觉得这么一个小玩意儿有什么好收藏和研究的,可经过他的一点拨,我竟喜欢上了鼻烟壶;我本来对花里胡哨、浓墨重彩的景泰蓝不屑一顾,因为我更喜欢清馨典雅的风格和情调,可经过他的一分析,我对景泰蓝也倍觉亲切。8 w' a. s: ^1 A9 b- G( ]

2 h0 k! ]6 V, q$ a" B5 S& z; W" F# V我曾看过一套书叫《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可是那套书我看了半天,也不知道中国历史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好像仍然是王侯将相、胜王败寇、铁马奔腾、哀鸿遍野。熟不知,看了《马未都说收藏》以后,才知道中国历史更是由从古自今的陶瓷、玉器、家具、漆器、竹木雕刻、青铜器、景泰蓝、鼻烟壶这些大大小小的玩意儿组成的、串接的。正是这些玩意儿赋予了中国历史的深邃博大、精彩纷呈。中国历史正是通过这些小玩意儿在我面前变得那么清晰、那么明了、那么形象、那么透彻。
' {/ L2 r- `( J; f6 k
. O. q4 |- G0 ]$ u0 h中国历史呀,原来你是这么个好玩意儿。& l  ]" R5 e+ ~
正是中国历史,把我引向了收藏的征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21: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情情子衿 于 2011-9-7 15:15 发表 ( `! w  p0 I- @5 t- g2 D4 k
写得好,真实,强烈支持!
: f9 l$ J, I/ n* U

) `; ^% N2 u4 b7 T8 i8 @正是有了您这样的强烈支持者,我才写得这么有滋有味儿。- L. u" h2 J3 `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3: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藏乐集(收藏原来是这般如此)

2011年9月8日(星期四)
- j( i# |% c3 X2 b2 z/ {4 t8 b9 V8 m& E

& V' u# [( p% R/ t( k0 \自从我迷上收藏以来,网络成了我重要的寻宝之地。在网络上,寻宝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在网络上,不但可以看见数不清的各种藏品,而且各类收藏资讯也铺天盖地,学习内容数不胜数。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直接在网上收藏到自己心爱的藏品。6 O0 d* N( L0 l1 ~0 w
- h6 W3 t2 m: Q' C$ w( ]
% p% M+ h- N9 O  t' T7 o# Q2 s
今天对我来说必将又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我成了盛世收藏网的正式会员了。
2 k/ k6 j2 }7 _7 ~7 Z  _$ J! C
5 B: {/ F, d; S这几天没事儿的时候我就在盛世收藏网上瞎溜达,主要是看看店铺里的东西,学点儿收藏知识,偶尔也看看拍卖板块的藏品。有时候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笔筒神马的就想参与一下,可惜的是我的信誉为0,收藏网非常含蓄地告诉我:我没资格参与竞拍。悲哀呀!' n# {) P+ U) i

( N; ?+ s, i& g# p+ G; [8 w- e$ P今天上午,趁着工作的空闲,我赶紧爬上盛世收藏网找信息,想看看我具备什么条件才能获得信誉度。我到相关网页一看,“手机认证”可以得到1分的信誉,而成为正式会员能得到10分的信誉。7 z& Q5 Q( y  h( f
( v2 y! w) r: |. S0 q7 p4 C
OK!我马上到了“管理中心”,先来个手机认证。( C0 c/ U: i, \8 j9 i
很快手机认证就确认了。可是我可怜巴巴地等了半天也没发现我那可怜巴巴的1分的信誉(可能手机认证后需要一定的确认时间)。
! B6 f7 s$ N* h0 X7 t2 M
9 _: E: N3 ~9 ?% T" R& t1分信誉暂时没拿到,我干脆来个10分的,注册成为正式会员吧。
6 d, k0 N) [6 O* ]要成为盛世收藏网的正式会员,第一年必须要缴纳会员费200块。因为之前我没有在网上充过值,等于在盛世收藏网上1分钱也没有,所以,正式会员的会员费没有着落。那我就先给自己充值吧。8 C8 @5 A5 a9 ]6 d" G

, n# v, z( P# u4 O* W( V4 C我到我的网上银行(交通银行)鼓捣了半天,也没有给自己充上1毛钱的值。想了半天,才知道我的网上银行没有开通网上支付业务。
9 z7 Q1 d3 {/ [: @9 ^1 {9 d" Z/ O+ X: h4 D
没有办法,我又到交通银行的柜台咨询了一下银行工作人员,并开通了网上支付业务。干点儿啥都难哪,就连花钱都这么难。呵呵!( }% V7 \8 `& L4 E# l

' u7 I! G1 W( |- S回到自己的电脑前,三下五除二,我给盛世收藏网整了1000块钱,嗯!足够我交200块钱会费的了。
8 R3 {# {; e! A! ?/ \4 r( r没一会儿,我就顺利的交了200块钱。再一看,我的头衔颜色转眼间就变成金黄色的了,头衔也从“从九品下”一下子提升为“镇军大将军.正式会员”了!这家伙,坐上火箭啦,头衔一下子不知升了多少级,反正现在的头衔真够威猛的。我的信誉立马达到了11分。可以竞拍宝贝啦!: d6 z' F( L7 V: X6 ^% j. J, R

) T: z- {1 H! Q- c6 t  N( n今天最费周折的是“身份证实名认证”。本来以为这是件很容易的事,输上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就万事大吉了。可是问题出现在了上载的身份证图片上。原来我以为找一张好看的照片就可以了,结果我连续上载了三次,甚至把我的艺术照都发上去了,但我却得到了三次认证都被驳回的通知,理由是:证件不合法。我顿时蒙了,心想我这身份证是新办的呀,有效期还有17年呢。Why?Why?Why?4 e. W9 X0 z# t+ o* K5 k) h

* M" ~, V* z& ~2 u' f1 j没办法,我只好打电话给盛世收藏网喽。结果才知道我发的照片属于驴唇不对马嘴,不符合要求。( Z$ u- c& i& |. f
弄明白以后,我赶紧把我的身份证正、反面两张电子图片发了上去。不一会儿,手机响了,信息来了,认证成功啦!" F  P5 K8 r) l; \! t6 E- e, I/ W
) S6 \! z( S' ]1 t! P, k
所有的认证顺利通过。万事俱备,可以交易了。5 M9 E3 S( K4 U7 X
轻松上阵吧,到网上找宝贝去、拍点儿东西回来。
- T& d3 T- [9 w' c
! r' r9 Z" s# t$ r我发现成了正式会员以后,感觉真的很爽,我看到了原来想看也看不到的信息,并且都是重要信息。比如,可以看到藏友的很多实际信息,通过这些信息,藏友之间可以深入了解,这对买卖双方都很有好处。
7 B8 {, \( }; S0 I+ c& L$ k2 i
2 e2 a$ ~, {. J( o$ ]( X: @& Q在拍卖网页兴高采烈地收罗了一番,参与竞拍了6件藏品(3个笔筒,2个砚台,1个笔洗),虽然这些藏品最后不一定属于我,可参拍竞价的感觉棒极了。
3 @) Q% C: A% _' o4 F: e
7 h& N4 w, C) Q明天,再给自己充值去。' {! |( A! y) U4 _: B  X
搞收藏,需要钱哪!. g: |: s6 U6 X% T) T+ V

# {' m; I+ a4 |3 @# O- t+ R[ 本帖最后由 无边落 于 2011-9-11 18:2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8 23: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不错,文笔幽默,有意思,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0 10: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风淳朴!列入纪实文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0 23: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楼主的文章。坚持哦,说不定以后可以整理出书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1 23: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藏乐集(收藏原来是这般如此)

2011年9月11日(星期日)" N7 J8 O0 b6 d+ K

) j# a0 x# I5 Y6 |网络,收藏天堂。$ @, Z9 Y; |' Z3 E5 P. `% D0 }/ w
自从迷上收藏以后,同时我也迷上了网站,只要有时间,我就可以随时爬网,跟那些精美的藏品面对面相守在一起,看见自己感兴趣的藏品就认真研究一番,想买的话就下单或竞拍。收藏的幸福感正是来自购买和砍价的过程,参与买卖的成就感只有自己才能真正体会到。以后,我将尝尝卖藏品的滋味儿,也许我挣不了多少钱,但那种挣钱的快感将更加美妙吧。
; \+ f" d: S+ E% e
( S+ N) W5 s6 N! ^* E" \现在我有一种不太好的购买情绪:冲动购买,见什么都想买,收藏已经把我变成一个活生生的购物狂了。所以,现在我的手机短信总是来个不停,有成交信息,有自己的竞拍价格被别人超过的提示,也有卖家让我发送收货地址的资讯。不亦乐乎!% u) S( l' D7 `% B2 b5 v7 ?6 T
) F- W1 G+ `. l: f$ L& C& x0 G& i
网上的个人主页也常常能看到卖家的催款短信,还有一来一往的砍价信息,看到这些信息更加大了我收藏的兴趣。原来网上收藏更是有趣。今天我还在网上对三件藏品出了价呢。还有一位卖主不知什么原因竟然被禁止说话了。严格的网站,可怜的藏友啊!
8 ~# i0 P; p6 M8 c, I7 z$ e0 K6 Z4 {. J: _; ?  i7 l
这个周末有点儿忙,昨天(周六)上午参加一个艺术节的闭幕式,中午大喝一场,晕头转向,下午乘兴陪大家K歌,只唱了一首《大约在冬季》就已经找不到北了。
6 T8 X$ F0 q: J6 F$ v+ G  i8 D/ A5 c, V, z
今天上午又是一阵紧忙乎,中间还有一位朋友给我打电话,他说他正在古玩地摊儿上转悠呢,硬生生地勾引我的“藏”虫。眼看就到11点了,中午我还有一个饭局。我急了,赶紧办完事儿,开车狂奔,直奔地摊儿。
3 m; ]- D4 K( z8 G8 F" g
+ T! Y* [  q( X' ^  _到了一个地摊儿,一只檀木笔筒抓住了我的眼神,想买,我问:啥价?摊主说:1500块。我仔细看了看笔筒,上边一些地方的漆都裂了,我想起了马未都先生的一句话:褒贬是买主,喝彩是闲人。我作为一个买主就得把这只笔筒的缺点说狠点儿。我说你看这个笔筒,上边的漆都裂成这个样子了,500卖不?这位老兄说刚才有一位买家给800我都没卖。他还给我出主意呢,说这个漆裂你拿回去用核桃油处理一下,漆裂就没了。我哪懂这个呀,我说那你为啥不自己先用核桃油处理一下,再拿来卖呢,说不定还能卖个好价钱呢?这位伙计一看我这么说,就直截了当地说:我想好了,要是卖不出去,我就自己留着用。我心说:那你就留着自己用吧。转身而去。1 s8 \+ N' g; _/ V( _
1 G( i5 f2 |5 h" [& _
在另一个地摊儿上,我看到一只铜质笔筒,我拿起一掂,够分量。我又拿起一个镯子,不停地敲打笔筒,那悦耳的声音真是好听。我问摊主多少钱。摊主是位腼腆的小姑娘,她的声音轻轻的、绵绵的:350元。我说200我买了。她低声说:您再加点儿吧。我还没说话,旁边有位老兄说话了:这么新的东西买它干什么?其实,我也发现这只笔筒有点儿新。但是,只要喜欢,我不在乎它新不新。这个时候我追问小姑娘200卖吧。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卖给我了。哈哈,弄了一件,成就感来了。我想那位小姑娘收了我的200块钱,也在体验另一种收获的喜悦吧。
- T3 i, ?7 }1 R& s: Y5 R$ i! c5 r4 y% p) w  U$ |
付完钱,我拿起心爱的铜质笔筒,直奔我的“赛欧”,乘车狂奔而去,吃火锅去了。
5 c5 Z& O4 O# ^' d此时此刻,我还手捧着这只铜质笔筒,手指不停地敲打着筒壁,让我女儿听它发出的美妙的声音呢。
8 t! y, V% a' Y# l$ X: a2 a( ?4 [) `2 E# d
[ 本帖最后由 无边落 于 2011-10-13 08:59 编辑 ]
DSC00163.JPG
DSC00164.JPG
DSC00165.JPG
DSC00166.JPG
DSC00167.JPG
DSC0016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4-30 16:12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