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1744|回复: 7

[转帖]文物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对话彭中天博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1 08: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文物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对话彭中天博士0 G2 [9 `6 p" L+ q& W# t/ ?" i# n
      谈到文物艺术品的现状,就必然面对流失文物与回流文物的问题。现在大家都在热议圆明园兽首,我们不妨从这里开始。   彭中天:可以,我对兽首事件是这样看的,首先圆明园是皇家的园林兼博物馆,其中收藏着历朝历代的文物珍品,这些珍品被劫掠了,但问题是,我们现在不去关注这些珍品,而去关注一个建筑上的装饰物,这本身就是一个误区。你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我们对于圆明园流失文物有一个清单的话,兽首可能会列在最后面。
: N( a2 g1 T9 c2 O7 T1 K  记者:如果真有这样一个清单,兽首也可能和这些珍品不在同一个清单上面。
6 t5 {* f' U2 f9 N# ?  彭中天:当然有这种可能。
/ R& g. q' q" o  记者:那您认为这说明了什么呢?' p! M, d/ F! `8 s% k  g. P- G! S1 `
  彭中天:兽首流失说明了我们国家在国力不强的时候,文物受到了损失,但请注意,这种损失是有限的,是一次性的,我们目前文物流失的情况要比这种一次性的流失严重得多。实际上,兽首事件还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那就是你想守是守不住的。
* m- y! s( X5 {8 P) K  记者:您是说,像清帝国那样闭关锁国保护不了自己。8 S/ B; n7 ]# U' E
  彭中天:你封闭是不行的,清朝封闭了,管用吗?对于文物来说,道理同样。从大禹治水那个时代直到现在,没有专门靠堵可以成功的案例,你想堵也是堵不住的。比如,你有可能限制国内的文物交易,但你制止得了海外吗?既然你的封闭制止不了海外交易,那文物一定会流失。到了今天,我们的文物管理措施要将堵和疏两种手段结合起来。你要去疏,你不去疏的结果,就是流失。
" v+ P, ^: {% K! M9 ]& Q3 O7 e  现在有一种观点我认为非常错误,那就是有人认为,今天之所以大量文物流失海外,以及大量盗墓走私情况存在是因为放开了文物市场,文物的市场高价拍卖起了刺激作用。实际上,目前我们文物的问题不是高价格的问题,我们是文物价值被海外市场给决定了,我们文物的价格是扭曲的,也是很委屈的,国内市场始终处于跟风状态,对自己的文物丧失了话语权和定价权。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好的业态,缺乏权威的市场主体。
& A% O+ @: w/ l$ d, t+ @& R% l
后学对话:
) i* y/ }" l0 s- C, B  W: j6 `% e我特别注意到彭博士最后的一段话,“文物价值被海外市场给决定了,我们文物的价格是扭曲的,也是很委屈的,国内市场始终处于跟风状态,对自己的文物丧失了话语权和定价权。”这是目前中国文物市场不正常的核心所在。' D5 n  E+ P7 o( R5 l$ n, A

- M' v, g$ i+ u0 t* `7 M
大批历史只有两三百年的明清瓷器,价格远远高于历史上千年的唐宋瓷器,这是一种非常反常的现象。海外文物市场的操控者,利用他们手中对市场价格的控制权,人为地对明清瓷器进行炒作,不正常的拔高了明清瓷器的市场价格。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市场行为,而属于全球经济战的一个组成部分了。无论在海外哪个国家,尤其是西欧、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他们的博物馆中,明清以前的中国高古瓷器都被放在最显眼、最重要的位置。显而易见,他们非常清楚中国的高古瓷器和明清瓷器的真实价值应该是怎样的。正因为如此,他们利用中国现行文物政策的缺陷、利用中国现行文物鉴别模式的缺陷,有计划的、大规模搜集文物价值和收藏价值极高的中国高古瓷器,堂而皇之的以现代仿古工艺品的名义出境。而在此同时,将他们淘汰下来的普通明清瓷器,以文物回流的美名充斥到中国各地文物市场中去。这些明清瓷器在当年他们是以极低的价格购买或盗窃过去的,现在以比高古瓷器还高数倍的价格返销回来,明目张胆的疯狂掠夺中国的国民财富。* F. n+ b* L- g' u2 U% ~

9 `$ y% V+ Q* N4 x0 Y* P$ v3 b
圆明园兽首最近这些年来,价格一年比一年高,正是海外文物市场操控集团的大作。一件只有一两百年历史的近代工艺品,凭什么可以被炒作到如此天价?这其中的玄机难道不值得国人深思吗?再联想到英国人迈克·哈彻砸碎几十万件明清海捞瓷,谁都可以清楚看到,这些明清瓷器在他们眼里从来就不是什么文物,而只不过是能获取利益的近代工艺品而已。4 }2 m# a% b- `" A& s
% }1 i- Q  c% G7 j
我们万万不可低估海外文物市场对我们业已展开的这场经济战,艺术品是处在消费品金字塔顶端的顶级消费品。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收藏品消费已经越来越迅速的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中。近年来各地电视台层出不穷的推出各类收藏节目,各大明星、名人纷纷介入收藏领域,都是这种收藏文化大众化发展的一个信号。现阶段国内已经号称有几千万收藏大军了,瓷器收藏是仅次于书画收藏的主流收藏项目。按此趋势发展下去,不出十年,仅仅古代陶瓷收藏的市场份额就不会低于万亿人民币。这样大的一个市场,如果价格操控权还被海外控制着,后果不堪设想。
- Z4 J6 y' L+ K1 [" ]
记者:您认为,文物流通并不是文物流失的理由?
& p( R6 Z0 k) l* X  彭中天:对。我的观点很简单,不流通即流失。我们现在只有《文物保护法》,这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文物流通法》,这才是关键。因为文物正在流通以及文物存在市场需求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没有适合的法律来规范,其结果只能是一个字:乱。
& q7 A) b, `7 @  在最近10年,中国的文物发掘可谓历朝历代之最。城市化和基础建设是历史上从来没有的,地下宝物纷纷出土。但是,由于我们政策的限制,产权不清楚,一些具体的措施也不利于文物保护,造成了很多问题。比如说,施工单位发现了文物,如果报告文物部门的话,那就要停工,等着文物部门慢慢发掘,费用由施工单位出,对施工单位是没有好处的,那施工单位会怎么办?结果往往就是在挖出文物以后赶快处理掉,不报告了。又由于出土文物在国内交易是非法的,那些已经在个人手上的文物就会走私出去,然后再回流回来,转一圈儿就合法了——现在是政策逼着文物出去转这一圈儿。
( r5 C6 s2 A7 b9 ^  V# `; H- \  记者:其实对于文物与文物市场的问题,我们一直有一个自我限制,那就是强调文物的特殊性。
3 i7 m% M( _5 K) b, C" r+ h# i7 i  彭中天:文物当然有特殊性,但问题在哪里呢?那就是在目前的监管体制之下,文物流失与流通处于近乎失控的状态,而在整个过程中,国家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你既然没有任何好处,又管不住,为什么不改呢?' p. s1 l. o7 X$ m" b) q
  我曾经计算过,按照深圳海关5%的抽查率,以10年时间查获文物走私数量为计算依据,再结合海关总署的数据进行推测,这10年时间,我们走私出去的文物是800万件。尽管不一定准确,但数字一定很惊人,这一数字超过了当年侵略者的掠夺。我们在谴责侵略者,但自己流失出去的文物,这样的责任谁来承担?
. a3 ~8 x* G1 `6 S7 U, S& G  我有一个观点,那就是,未来和过去都要关注,但最重要的是守住当下。现在管理上有问题,没有管好是肯定的。如果不想办法,怎么奢谈过去,又有什么脸面对未来,以后我们的子孙追今天流失的文物会比今天我们追兽首还要难。6 j% f4 T$ P! K( `1 |
后学对话:" P  Q- N4 Z4 m# v& X* f8 A
现在许多人不愿意承认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最近这十年间,大批地下文物已从来没有过的规模大量被发掘出来,流向社会。这也极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大规模文物出土高峰期和混乱期。“在最近10年,中国的文物发掘可谓历朝历代之最。城市化和基础建设是历史上从来没有的,地下宝物纷纷出土。”最可怕的环节还不仅仅是这种大规模的出土,或者说是缺乏有力的出土文物管理,而在于我们对其他许多出土文物根本不承认。这才是目前最可怕、最让人忧心的核心所在。
9 O& I! s' G7 p# }/ d9 B. f如果我们今天有一种科学的机器检测手段,价格便宜、检测方便、结论可靠,那么,我相信绝大部分出土文物会被留存在国内、而不至于流失国外。遗憾的是,我们目前没有这样的科学检测手段,而传统的目鉴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大批珍贵的出土文物流失就是出现在这个环节。彭博士说“我曾经计算过,按照深圳海关5%的抽查率,以10年时间查获文物走私数量为计算依据,再结合海关总署的数据进行推测,这10年时间,我们走私出去的文物是800万件。”这个数据可能是有根据的,而“走私”这种说法恐怕还不确切。确切的说法,绝大多数文物应该是以仿古工艺品的形式,正大光明出口的。因为这些东西在国内根本没有人认,而国内市场不认可那就意味着是新仿、仿古工艺品。否则,800万件文物可以走私出去,我们的海关那不是摆样子的吗?事实上我国的海关大多是尽职尽责的,真正市场认可的文物是很难大批量走私出去的。而作为仿古工艺品,即使是集装箱发货,他们也只能放行。原故宫博物院陶瓷专家李辉柄老师曾说过,看到用集装箱装运出口的古陶瓷,他告诉海关说这些都是真品,可没人信。如果属实,这是非常令人震惊的。: z" Q* J$ o8 P8 @% |. J
我们一直在强调当年八国联军在我国掠夺了多少文物出去,这是个事实,但绝大部分海外文物不是掠夺的,而是当做仿古工艺品、赝品流失出去的。例如,日本拥有的四件半黑釉曜变盏,是当年掠夺的吗?磁州窑、长沙窑精品是当年掠夺的吗?元青花是当年掠夺的吗?显然都不是。那是怎么出去的?就是自己不认当做仿品赝品流失出去的。
% M: r( i5 e! S5 p5 o3 x* A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有一个很大的差异。中国人的思维受黄土地文化的影响,受土围子文化的影响,比较保守,眼光主要盯着自己土围子里面的一些东西。土围子外面的东西一般不去接触、也不想去接触。西方人思维受蓝海洋文化影响,受流动性文化影响,比较开放。无论自己明白不明白的,都喜欢探个究竟。所以,大量我们不认的东西,西方人却有兴趣去探讨、去研究。因此,许多奇珍异宝流落到国外也就一点不稀奇了。
( _: _. F" t% v- [* T  s1 [, b显而易见,大量古代陶瓷精品流落到海外,核心问题在于我们的思维模式,只要这种思维模式不改变,文物精品流失的现象就还会继续下去。
7 Q$ T' W% [. w- y  Z% A* {
记者:兽首事件还带给我们一个感受,那就是我们对海外流失文物的控制显得很无力。
6 Z' ?+ V* I. K8 e% {, B  彭中天:这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由于我们文物管理体制落后,而且很不科学,没有一个统计,没有档案,比如兽首,偌大的中国,全民沸腾,律师过去,结果一个回合就被斩落马下,什么原因?
! S7 L6 t" v0 a# B9 n7 {/ u. I  记者:我想可能是我们的律师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缺乏经验,另外也比较仓促。" a4 f+ |1 {4 `3 z7 S
  彭中天:我们的律师是没有准备充分。在国内,我们是习惯用情、理、法的顺序说事,先讲情,情讲不通,再讲理,理讲不通再讲法……在国外的顺序是法、理、情,首先是用法律说事,而在法律的层面上,那就要讲证据。我们的律师有证据吗?证据充分吗?6 S5 C6 `( V2 u9 q; c
  记者:证据问题确实是本次诉讼的一个难点所在。1 z! t2 P$ G5 _5 |
  彭中天:我们网上的各种声音,喊得很凶,可是我觉得大家在这种网络表达当中要有反思。我相信很多人在喊的时候,连这件东西是真是假都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用法律的思维来想过这个问题呢?在法律面前,你说是你的东西,是被抢走的,那你要说出是谁抢走的,什么时候抢走的,怎么抢走的,来龙去脉是什么样的……你要拿出证据来。你拿不出证据就不是你的,这就是法。
$ Q- ^' S0 x2 W! ?+ Y( B8 h6 H, g- x; w; J2 E+ u) m9 K8 z: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08: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樓 的帖子

后学对话:6 M. }+ f: J( ?
: K, T- i+ O" A" ]+ @2 |1 U( ~: W
      兽首事件只是一个个案,没错,她可以说是八国联军从圆明园抢走的。可是,兽首只不过是一个近代工艺品,无论是文物价值、考古价值、历史价值,都很有限。甚至比不上一件普通的明清官窑瓷器,更不用说宋代五大名窑的精品了。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有一天,日本将它收藏的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国宝(我们的瓷器成了别人的国宝),比兽首珍贵一千倍的黑釉曜变盏拿到国际市场上去拍卖时,我们该说什么。还能说是日本人抢去的吗?还是偷去的?什么时候抢的或偷的?, ~8 M2 j6 |1 q0 I2 _6 L; \
* ^! x6 ]5 |4 h7 A6 L
就算我是杞人忧天吧。我常常在想象着这样一幅令人心碎的画面:
* S  r4 i4 {, U! S" Z% M
( t: }8 K: g& N    30-50年后,古陶瓷的科技检测手段极其发达、而且大面积普及了,其准确性、可靠性已经得到全世界的公认。大量以前我们国内不被认可的古陶瓷,经过科技检测后,被确认为是无可争议的古陶瓷真品。这个时候,我们的后代发现了一个很特殊的现象。我们中国的古陶瓷精品、尤其是那些新奇特异的品种,在国内几乎见不到,而在国外的博物馆中却比比皆是。这个时候他们最大的疑问是:为什么新奇独特的中国古陶瓷品种都跑到国外去了?为什么我们要欣赏一些地方窑口的精品、绝品只能去国外?我不知道我们那时候该怎么回答?难道还能以八国联军当年抢夺过去的作为理由吗?面对我们子孙后代的质询?我们何言以对?$ b3 G( a1 p& @9 V, z

* n( H5 f( K* r1 X, \+ E记者:我接触到一些观点,和您的看法是类似的,他们认为,不论兽首拍卖的结果如何,佳士得都赢了,这是商业上的考虑。 " {* [9 }( \; I* n- S( ?
  彭中天:我觉得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兽首会跑到佳士得呢?2 i! ]9 I3 d( p! t+ [

, b& j+ b5 H, P/ y$ @5 Q2 z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因为佳士得是百年品牌,积累了客户,大家信任他,他用市场行为占领了一个相对的市场制高点,所以兽首才会去,是不是这个道理?- X5 O$ r' D8 m! B$ d" w- Z' e

4 w9 W' A' ^; D7 `2 b3 z1 m" z& L  记者:对。3 ]) C# g8 b$ e" n, R1 _* p/ W5 D

! l* h/ S: `( d" `* Z- ^  彭中天:那好,既然你讲市场,我认为中国人就可以跟他讲市场。我不相信,中国人讲市场会讲不过佳士得。
' S; w* Q1 T# X2 E# O7 ~2 h" t, ]; p4 g% G/ u, o- a* E- |
  记者:愿闻其详。
/ ^( j, Y$ M$ s, d5 D9 e- X6 J1 x4 ^6 x9 e( |4 `
  彭中天:在当前世界经济重新洗牌的情形下,中国有几个独特的优势:第一,中国的文物数量是最多的,这是我们文物的资源优势;第二,是我们整体经济实力的优势;第三,是中国巨大的市场和收藏人群的优势。5 Z% c3 S. Q/ p4 R) @9 @9 k
6 U. v/ j1 R5 W$ \, h- g
  在2008年最佳商业模式的讨论会上,我表达过一个观点。我说,如果我们跳出地球,在月球上面来看中国,那么,你看到的中国可以引为自豪的优势是什么呢?我认为,第一是五千年没有中断的文化和文化孕育出来的资源,这一点全球第一,没有人可以跟我们比;第二,中国正在富裕起来的最大人群与这个最大人群所孵化的市场,同样没有哪个国家能和我们比。那么,如果把一个国家最有优势的资源和最大人群的市场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商业模式是不是就是最佳商业模式呢?我认为,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是最佳商业模式。你一定用最大的优势跟人家玩,不能跟人家玩短的。
5 f* F: X5 j6 b3 ~2 S0 O6 w* Q0 \* q+ Y
  记者:中国应该有世界上最好的文物市场。
$ C% u5 h. j( r/ @) Y6 q9 U4 W5 m, u/ o( A9 A
  彭中天:可以肯定,未来全球文物市场的中心一定回归中国,我们现在最缺的东西是市场业态的提升和生态改善。
, \# x8 `% ~: e7 o
5 v/ u* S6 l( ^
3 M, d( L* N. h& u* e/ B1 Z
1 w+ x$ b  R" m1 }8 M' h0 F* q后学对话:
0 ^2 x  y6 [, ]8 i6 \. M; V& a# B6 i" e) M" n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一定会成为全球收藏品市场的中心,这点我丝毫也不怀疑。除了“第一,中国的文物数量是最多的,这是我们文物的资源优势;第二,是我们整体经济实力的优势;第三,是中国巨大的市场和收藏人群的优势。”这三点外,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珍惜历史、收藏历史的习惯。尤其当历史的传承被断裂之后,所有人在收藏历史的资历面前几乎都是平等的,这就给未来中国的全民收藏打开了一个广袤的空间。简单的说,我们可以看到在以往中国历史上任何时期,一般家庭无论贫富,都有一些“传家宝”的说法。这个“传家宝”,当然是有一定历史的。可是到今天,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我们的家庭里几乎都没有了任何有历史传承的传家宝。而合适的、有意义的收藏品无疑是我们这一代人留给后世最好的传家宝选择。; Q1 w( X+ e5 f- L6 ^

- _( x! X/ d5 r8 I5 [$ J: ?6 R2 F9 |) f5 [( b7 V! G* N

4 x9 t0 R2 O  [    因此,我丝毫不担心中国未来能否成为全球收藏品市场的中心,我担心的是,即便中国成为了这样一个中心,中国真正珍罕独特的文物依然会留在国外,无法回来。就如同日本的几件曜变盏一样,他们早已将其定为国宝了,根本就不允许其出境,更别说进入市场拍卖了。就算你未来有了市场定价权、话语权,那些珍贵的文物早已分布在各国博物馆中,多少钱也不卖,你有什么办法?
8 g9 v. w! E% [+ L7 Q) d: l* C! Y! r9 y6 s5 L: d
/ c. s+ ^( B) P' f8 p
) V) l0 Q5 q1 n% ~
    因此,我们这一代人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如何防止和杜绝珍罕独特的文物,因为我们目前还不认识而被作为仿品、赝品流失出去。这绝对不是杞人忧天。大家都清楚,我们现在的传统鉴别思维就是一点不对就枪毙。也就是说,哪怕其他方面看起来都没问题,可是,只要器型啦、纹饰啦、胎土啦…… 任何一个方面感觉不对、不开门,就会被枪毙。而这某一个方面的不对、不开门,或许是我们没有接触到的新窑口特色,或许是我们以前没有见过的新品种特色。也就是说,这或许就是一件珍罕独特的品种。这十多年来,几百万件文物流失了出去,怎么流失的?在我看来,绝大部分应该都是这么流失的。而这个看法假若属实,那就意味着国外流失的这部分文物中,许多都是中国古文物中珍稀独特的新品种,是国内标准器中没有的新品种。这才是最可怕、最令人寝食不安的大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08: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者:这是一个很少有人提及的观念——文物价值由百姓分享的观念。   彭中天:中华五千年历史遗留下来的东西,都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今天我们的百姓应该每个人有份。人民群众在文物增值过程中的参与权和分享权是我们zf应该着重考虑的,是我们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 A8 |% b0 s) V4 K% v- r0 J
  我们传统的文物市场,是少数人玩的,但是如果用专家的力量,通过一定的标准将文物由资源转化为资产,老百姓就可以参与了。就像企业切割成股票,老百姓就能参与炒股了。当资产与金融相结合进入了艺术品市场,就变成了文物资本,这是一个价值释放的过程,也是大众可以参与、分享的过程,这是一个大好事。而从核心上说,大家所要的不是文物的所有权,而是文物价值的分享权,这个太关键了。
7 W5 n# P( [. d3 a  记者:百姓分享就必然涉及到切割的问题。
. L2 z8 m5 V+ u5 y1 R5 @% l  彭中天:文物艺术品不能切割,但是分享权是可以切割的。100万元的文物,普通老百姓买不起,但切割成1万份,每一份100块钱,百姓不就可以参与分享了吗?
2 g6 C7 }; w* k  而且,切割还会使得文物价值在相对合理的基础上更高一些。道理在哪里?这就像卖猪肉一样,整卖一只,和把整猪切割之后分开卖相比,切割之后的价格会更高。对文物,道理是一样的。切割之后,百姓并不是要东西,而是要分享东西的价值增长。而如何分享这个权利你是可以选择的。在分享文物权利面前,百姓是平等的。$ _7 R4 h  P( r' N& a1 [
  记者:从理论上看,与拍卖相比,作为交易所,公众的参与度肯定大了很多。
$ z4 m8 L! y$ j* k. }' D, c# W  彭中天:参与人数更多使得文物艺术品的价格更加趋向合理,他也不再是一个人就可以主宰的。按照我的估计,文物艺术品产权交易所这种新业态的出现,将直接导致大众的参与和金融的介入,必将使得现在的文物市场放大10倍以上。' A' w" W2 a. R5 ?& |  y7 [/ l+ s
  记者:现在文物艺术品市场的规模被认为是200亿元左右,10倍的话会达到2000亿元。! a. F7 i/ L) \, ~, V0 l
  彭中天:而且,作为艺术品的产权交易,它是常态的交易,是连续交易,这一点显然是优于拍卖的。  Z0 d! x5 t1 S- n( ~
  记者:用一种交易机制解决今天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各种问题。. Q: a1 b% }7 H! k" {
  彭中天:所以我想,在兽首以及海外流失文物的问题上,不要用小聪明。蔡铭超的举动仅仅是利用了规则,是情非得已所采取的特殊手段,作为爱国,我们支持他,但是作为为中国的大局考虑,更应该做的是使用智慧。智慧是什么?就是在控制强大资源的基础上,掌握全球文物艺术品市场的主导权。这个主导权包括话语权和定价权,你只要掌握了这两点,你就站在了全球艺术品的最高峰。而用这样一种方式与佳士得竞争,焉有不胜的道理?( P7 n! `2 U: q5 S% W  a
8 k6 r% I* L. n- U' e5 u" h

" b/ Y0 C$ z0 ]9 @后学对话:5 L1 t7 v1 `2 Z2 r: L( H
     “中华五千年历史遗留下来的东西,都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今天我们的百姓应该每个人有份。人民群众在文物增值过程中的参与权和分享权是我们zf应该着重考虑的,是我们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彭老师的这个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收藏是少数人的行为”,这种认识早就过时了,早就应该修正了,这纯粹是封建社会、封建观念下的认识。: A. h% [* A9 F3 I  n

: q) M, \& q* E. `4 e; I/ s* U, l* q, w; {9 D
大家都非常清楚,在封建社会,普通百姓处于社会最底层,最起码的衣食住行都没有保障,何谈收藏?在那个时候,不平等的社会结构注定了人与人之间是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是不平等的。所以,收藏只能是统治阶层和贵族阶层少数人的专利,劳苦大众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去享有。但是,社会发展到了今天,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公正、国民平等,无疑都是共同认可并着力推广的基本时代意识。事实上,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家,如西欧、美国,收藏已经是一件大众化的事情了。因此,当我们今天有些人还在那里呓语什么“收藏是少数人的事情”,就实在十分好笑了。一个普通的白领,具备花几千元购买一件名牌产品的实力,也就具备了进入收藏品市场的起步门槛。' F1 i# L0 |: e7 o9 J' K8 W2 e0 ~

# D9 }. D  T5 q* Y6 F4 k4 A1 }3 \+ x1 f: i
彭老师关于文物产权交易的设想也是非常具有创建性的,“文物艺术品不能切割,但是分享权是可以切割的。100万元的文物,普通老百姓买不起,但切割成1万份,每一份100块钱,百姓不就可以参与分享了吗?”这对促进我国的收藏市场平民化、大众化意义重大。但是,现阶段实施起来可能还有一定的难度,但我相信,这样的一种收藏品产权交易体系,在未来是一定可以行得通的。而现阶段,我们倡导大众化收藏、平民化收藏的意义,除了通过收藏文物,能够很好的让我们有一个具体的衔接和传承传统文明的载体外。还有一点,就是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和保留大量不开门、以及暂时不被认可的真品,避免这些文物流落海外。3 u4 O  Y- }3 o4 V+ Q6 \/ `
. f1 o4 l/ r( l- K* D/ u0 Y

, d% d0 Z  n; `, a$ [/ W& F在目前中国主流的收藏品市场,一件收藏品,只要有一点不对或不开门,就会被视作新仿或赝品。其价格也就一落千丈,基本等同于新仿品、赝品。而这样的东西老玩家、传统正统玩家是不会碰的。但对于大众化收藏模式下的新玩家,就不必有这么多的顾忌了。入门之初,低价收藏这些不开门的东西,碰对了是检漏,碰错了是收藏了一件新仿品。既然大众化收藏认可对仿古工艺品的收藏,那么,收藏了新仿品也很正常。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如果没有明清时代对宋代五大名窑瓷器的仿制和收藏,我们今天对宋代五大名窑的认识、以及我们收藏的五大名窑系列的品种,一定没有现在这么丰富。优秀的、高质量的仿古工艺品是值得收藏的。一旦这样的收藏观念被确立,这样的收藏模式被推广,这样的大众化收藏活动被普及,许多不开门的、暂时还不被认可的珍罕独特文物真品,将被最大限度的保留在国内,从而避免了我们这一代人可能对中华文明遗产造成的千古遗恨。
8 I1 V* t0 q+ t; A* t
9 U% M) R- o7 Z( s* J7 X6 n( E. e
[table][tr][td]  [table][tr][td]    2 v8 o% p8 q; M5 S; d5 r
记者:我知道您有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发布特赦令,可能收藏界很多藏家也在盼望出台这样的法令,但这个观点被您摆了出来。      彭中天:我想,产权的问题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在产权的问题上你不理顺就不能前进。所以我就提出了这个最简单的方法,特赦令的意思,就是把历史的一页翻过去。" C3 k8 ]4 B  I& U
  记者:国家可以这样做吗?) j4 r1 i8 A7 g; `( M
  彭中天:国家颁布特赦令没有错,因为这是你的权力。就像你丢了钱包,虽然你有钱包的合法所有权,但你拿不到钱包,你的权利就落实不了。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悬赏,同时你要赦免前面的罪,不去追究送回钱包的人是怎么得到钱包的。3 y( T; E3 e5 u' w- M
  记者:对于文物来说,这个特赦令怎么施行呢?2 l* i) G. d: L* X1 n' V+ ^! M' j
  彭中天:所谓特赦令就是国家鼓励你把手中持有的文物拿出来,给你合法登记,不论这件文物过去你是怎么来的。你主动登记叫主动献宝,这个献宝是有奖励的,比如奖励文物交易价格的一半。: [$ z" [5 h8 `: F; W1 ~* @
  记者:文物的这个价格由谁说了算?; F/ A7 k( y5 {; J3 D
  彭中天:要由市场说了算。
0 ?& {' J- F7 U2 y! Y3 b  比如说,现在有民间藏家把文物拿出来,献给国家,那么,首先登记——这件东西在哪里国家已经掌握了,然后把这件东西拿到市场上,市场上能卖100万元,那好,奖励献宝人50万元,国家得50万元,第三方埋单——谁喜欢谁买下宝贝,那么产权就归那个购买者,我就给出100万元购买文物的人颁发产权证,文物持有因此就合法了。
7 n2 i) i7 P" i  这个过程的意义在哪里呢?首先,维护了《文物法》的尊严,其次文物的产权清楚了;并且国家得到了好处;再有,你知道了这件东西在哪里,便于管理。这比以前什么都不知道要好很多。
$ O' {+ ], `% T  o( v  记者:推进文物交易的合法化。, G5 _& S6 e* D
  彭中天:文物交易只有浮上水面以后,才能有合法的身份。现在文物是地下交易,这可能比合法交易价格便宜些,但是它的身份是不合法的,交易也是不合法,买卖半天都不知道这东西到底是谁的,对双方都是风险,关键是这种风险在不断地传递,为将来解决问题增加了难度。
& [/ @( R  z* N$ g- h! h3 X" q" r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你能够用什么样的政策将文物交易由暗变明,在由暗变明的同时,还得保证不让文物跑掉,并且回到你设计的交易平台上,能实现这样目的的办法就是好办法。
# p- K/ z* G( }  我想,如果我这个办法可以落实的话,那么,藏在地下状态的文物就会浮出水面,哪怕只有三分之一浮出来,与现在相比,都是巨大的进步。
  a# i& K3 X! u. A# \" i后学对话:
5 Y  c6 B1 r( P6 J) \5 \% z; o! ?) e        “文物特赦令”、文物登记,都是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提议。“产权的问题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在产权的问题上你不理顺就不能前进。所以我就提出了这个最简单的方法,特赦令的意思,就是把历史的一页翻过去。”无论是否以特赦令的形式来翻过这一页,文物登记、收藏品登记都非常重要。
' ^" g8 v5 q. w  P  l1 h, a   
. J/ ~  \4 H) ~1 K' H/ \7 U) A9 ^任何藏家,只要自己愿意,都可以向国家申请收藏品鉴定登记。登记前,先由国家权威部门对藏品进行鉴定,收取一定的鉴定费用。鉴定为真品的,还要进行定级,然后,出具鉴定证书和国家文物收藏登记证书。一旦获得了国家等级证书,就等于确认了这件藏品的合法性和收藏规则(例如某些品种不能出口、不能再出售给个人,只能出售给国家或继承,等等)。鉴定为赝品的,也出具证书,确定其可交流性及自由买卖性质。当然,就无需进行文物登记了。一时无法准确鉴定的,可以作为待考品处理,同样发给证书、确定其收藏范围和买卖性质。进行文物待考品登记。
7 G# v  \! F2 r# g5 T* \$ \    " @) P. |* J0 L
这样进行了文物登记后,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所谓的“传承有序”了。否则,不但我们这一代人谈不上传承有序,即使我们的下一代也没有这个专利,那么,“传承有序”就只能是海外收藏家的专利名词了。而目前,海外收藏品市场、或者说是拍卖品市场,正在用这么一个名词来打压中国境内的文物市场。因为,无论你中国民间的藏品有多么好,你不是传承有序的。因此,你的东西就有可能是新仿的、是赝品!当我们国内的老玩家频频用这招来对付新玩家时,没想到国外更老的玩家也会用这招来对付你!要改变这种现状,文物产权的归属明确化、透明化、法律化势在必行,文物登记也势在必行。否则,我国的文物市场将再一次遭受海外文物经济战的残酷掠夺!无需用战争、无需用暴力,完全用游戏规则和市场规律来堂堂正正掠夺你!
1 e9 \+ T$ v' r1 M2 r5 Z    6 [6 U9 w) e$ X
掠夺的手法再简单不过了。你中国造假这么厉害,现在连热释光你们都可以破译了(其实是危言耸听,根本没那事,可人家就要这么妖魔化你的陶瓷仿古,你能怎么样?)所以,我们没办法相信你们中国大陆的文物了。我们只能相信那些以前就存在的、流传有序的文物。你中国的收藏也就这么十几年的事情,不可能有什么流传有序的东西。那么,只有我们有,我们随便一件东西都可以编造一个流传有序的故事,你能够证明这个故事是假的吗?你无法证明。
: t/ [8 r/ K! ], o0 y% F( ]   
( l0 \; v$ E1 Y' d  l. l因此,你不可能有传承有序的东西,只能低价任我宰割。我的都是传承有序的,你必须高价接受。& l# H. V, L5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1 10: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7 09: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7 14: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6 i6 p" v0 _- A中古的胎也太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28 11: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建议,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3 19: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4-30 14:56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