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12040|回复: 72

金秋拾珍—曾侯乙馆·上博·周原青铜器随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31 10: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高云淡、落叶缤纷的深秋时节,再过武汉的曾侯乙馆和上海博物馆。6 W6 Z. n2 h6 P" W( N- x, `
    已是第六次过此二馆了,满眼吉金生辉、灿然夺目。不觉间抬起镜头,摄取两祯青铜重宝的金色身影,化作几片香山红叶,夹入文化之旅的日记本中去。5 m2 B4 Z# k$ R4 }- [4 f: t
    金秋的记忆,还有扬州双博馆举办的周原青铜器重宝特展,也一并整理于下与诸君分享。* n: }8 M5 B) a$ K/ l8 w9 N
; _' Z& G+ f+ q) C8 k9 R4 s
: h  u* y$ L% X' S3 ^! V! Y

4 P6 b. J7 |# b% s
8 R( k1 W6 J- C8 D[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31 15:34:39编辑过]+ {5 W# B* e" \4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1 10: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2 U  {8 Q; y! X% o
( A5 z  i" g' ^/ c. ^

( L5 c9 G. w9 H6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1 10: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 V  \7 H, `3 m6 e
& M) |2 s2 M# i' R7 U) u) `( W, n# i6 }  _6 ~9 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1 11: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历史上铸造工艺最复杂的青铜器和历史上最早的‘冰箱’都在这里面了啊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1 11: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3 z! ~: s% a* a, C) o! I5 k1 G, P' i# l
) z, l8 ?/ q1 k/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1 11: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 i! ]$ x8 m3 k! w+ ^9 A4 Q  m) [. J/ Q
$ j! o/ Q/ O) K8 |( B9 f' 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1 11: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 `/ M2 [- S9 p1 ]$ J9 ?8 H% f  X/ v. o2 U% v. @. J

7 [$ ]4 `6 `/ T( 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1 11: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水晶胆石在2005-10-31 11:02:24的发言:3 T+ S' t8 b/ x4 f" K* W
4 ^8 x! S8 C; u* C8 l, K6 ]$ c
中国历史上铸造工艺最复杂的青铜器和历史上最早的‘冰箱’都在这里面了啊 ~~~~~`
# N* U) N" w# f- ]9 s% {- C! L' _
水晶胆石兄评点得很精确!请继续欣赏照片——
0 N9 n* W: F* I/ ~2 `3 u% i3 E  I* T$ o- x/ x  k) h: X3 W4 `% `

# ~0 H# r' u  V' Q1 a4 V
# V( ~: j% S& O8 b  V3 N% j(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1 11: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6 S0 U; m, V# |& p; n! o6 d  i# H4 a/ O# H1 a

- b, k' o2 M! Z    “上博新馆落成后,迅速在世界上赢得了极好的声誉,影响非常大,主动捐钱、捐文物给我们的海外人士非常多。他们认为,把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留在上博是放心、值得的。”
% q; o4 G. J3 h8 n7 A$ F0 s# i' Y- m6 ?
  “有一次,香港的叶肇夫先生请我去香港看一件他从海外重金收购得来的青铜器,鉴定真伪、优劣。我一看,这件子仲姜盘为春秋早期青铜器,工艺精湛、世所罕见。最令人叫绝的是盘内装饰有立体的鱼、蛙、水鸟等小动物,它们不仅造型生动,而且每一个都能在原地作360度的旋转。这些小动物与盘底的浮雕相映成趣,构成了立体与平面、动与静的完美结合,是以前发现的任何一件青铜盘上都没有出现过的。吃饭时,叶先生讲,以后可能会把这件宝贵的文物捐献给博物馆。我不敢接口,不知道他说的‘博物馆’是指哪家。因为这件青铜器实在太难得、太珍贵了。”$ ^. ~1 n+ h* u2 l3 ~2 I( O) [# J

$ O9 @- e0 w' _( i  “此事我一直念念不忘。两年后,香港回归祖国前夕,我给叶先生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借他的青铜盘两月来上海开个展览,算是沪港两地联办的一项庆回归活动。一周后,回信到了,叶先生在信里说:‘送给你吧……’”
9 H- `5 Y8 }3 q
- F/ o4 W7 H2 w: A2 a  “上海博物馆新馆美名在外,叶肇夫虽然自己还没有来过,却早已晓得情况。没多久,他亲自把这件无价国宝带来上海,捐给了上博。可以想象,这种事在以前是不太可能发生的。”
# d% l3 ^+ A5 J0 f. ?——马承源  《“国之瑰宝”:实现的梦想》电视访谈   时间:2002年09月18日 $ ^! R5 k1 i) {3 P* {. f1 [
) R8 I" q7 x7 ?/ A,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31 11:56:34编辑过]/ B7 G% P0 Z3 o8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1 11: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 I5 c& g+ x7 K+ c! \6 C6 V$ Q5 Q

- e( Z/ I. D. F; f7 c. n    香港太阳集团总裁叶肇夫捐赠。这是一件春秋早期用于盥洗的青铜器。它形体较大,整器风格质朴浑厚。盘壁的两侧有一对宽厚的副耳高耸,其外侧饰有云纹。盘的前后各攀一条曲角形的龙,龙首耸出盘沿,作探视状;龙身躬背曲体似于跃入盘内水中。盘内底铸有浮雕的鱼、龟、蛙等水生动物,鱼为七条一周,龟、蛙为相间排列,此种饰法极具春秋早期的特色。盘的中心是一只带有头冠的雄性水鸟,边上为四条鱼,外圈为四只头上无冠的雌性水鸟,造型生动。最有特色的地方在于,所有的动物可以在原地作360度的转动,这是以前青铜器中绝无仅有的。5 ?( a* h. D8 e# `6 o: t9 d"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1 12: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1 12: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ZZZ188兄支持!请欣赏子仲姜盘龙耳细部特写照片——
# H5 N0 p# U, n5 U) u8 R' Q( B

* G' w- B7 A8 P, U& }" Q  y  p
' D7 R. D9 M* T: d( X" 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1 12: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楼主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1 12: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camel在2005-10-31 12:08:51的发言:
1 j3 i$ n1 F  d3 ~1 g+ v+ ?精彩!楼主辛苦!
# Z# t, [5 F2 Q2 [- P( [
谢CAMEL兄!请继续欣赏:上博藏亚夫方罍全貌及铭文细部—— ) ?" _% |5 k2 s0 z( _& B

8 U, L. ]" Q2 G& w: d
& e$ H! O. N8 y$ M" x' o. H0 z8 Q& \* 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1 12: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 }& \2 ?- a. Q, j# O5 P
* n$ X- K6 }. t5 [# z$ i/ ~9 N- \- T$ i( _/ M; M$ H' H/ D& j- 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1 12: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em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1 13: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玩古人生在2005-10-31 12:34:40的发言:$ `( g! _, |* @8 V
楼主辛苦了![em23]

' u( `2 W$ q$ j; M8 b3 n( [: E( @
[em17][em28][em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1 14: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望江汉——曾侯乙瑰宝再凝眸:镶嵌绿松石盖豆
0 |% u3 M- D4 p& c( |
/ j$ }5 L2 u! y/ U, O. s+ W( |8 ^- [, v% j; M2 B: V( C- f

& E# A9 Z4 I9 E) I: ?. U1 b;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1 14: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巧之中见精致,曾侯乙铭文铜鬲——. k4 |5 A  _8 f
/ d2 f8 ?" A' X/ F; K! q

# `+ B  V. u; }* o
; T/ L6 E  f5 n/ {/ Q% 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1 15: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象是几坑比较完好的东西都在湖北出土, 曾侯乙和九连墩都在湖北~~~~~~其余地方唯一能与他们相比的也就是陕西庄白等寥寥几处坑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1 07:30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