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楼主: 珍言

旁观“鉴宝”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5 12: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闲话专家——请专家们对好入座

闲话专家
) W. b9 b3 f: H( `0 u( C1 W/ Y$ D2 _* V; k, c- }. Y
) K+ ^7 e% E) d7 Q: _! u

: H- L2 M! t6 c, h" `$ d; g1 I! u9 V2 @
专家这一词语,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是这样释意的:“对某一门类、某一学科有专门研究,掌握某一门技术的人”。通常人们往往在这一词语的前面加上一个定语,以说明是什么门类、何种学科、研究什么、掌握那种技术的专家。笔者由于嗜好收藏,因此比较关注文物艺术品鉴定专家。1 |% F' O- a3 ^* A8 B4 `, B% n
就文物艺术品鉴定专家类别来说,司空见惯的分类方法是,依据专家研究的文物艺术品种类的不同而分门别类。如瓷器、玉器、木器、铜器、古籍善本、竹木ㄨㄚ等等许多门类的鉴定专家。在每一门类下,还可依据研究的重点时段、重点物品等不同,细分为更明确一点的专家。如明清瓷器鉴定专家耿宝昌,钧窑、汝窑瓷器鉴定专家赵青云,铜器鉴定专家贾文忠等等。这种分类方法比较科学,同时也比较简单明了,让人一看就知道专家所专的是什么,比之笼统的分类更使人对专家产生信任感。笔者就曾对常常见诸于媒体的“ 瓷器鉴定专家”产生过怀疑。试想,中国几千年的陶瓷文化史博大精深,一个人穷其一生也不可能将其研究的处处精到,作到对每一个时段、每一种陶瓷入目能鉴。除去传统的分类方法,时下又有一种根据专家知识层次和所处环境的不同,将文物艺术品专家分为六类:一是馆院派专家。这类专家依据宫廷、博物馆及各大专院校所藏文物艺术品为范本,以各自所涉猎的知识范围为重点,构筑起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支撑起自己的一片天空,影响力最大,影响面最广。这类专家由于位高权重,往往固步自封,对自己没见过的、不能认定的东西常常因为名誉上的考虑,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妄言轻断。同时,由于他们受到接触面的限制,自身理论体系不完善,存在局限的共性,因此初涉收藏的朋友,若依此为指导,往往打眼失手,将大把金钱交了学费。二是实践派专家。此派专家长期在文物艺术品界摸爬滚打,见多识广,经验丰富,鉴赏水平往往要高于其他类别的专家,在自己的收藏实践中极少打眼失手,这也是他们得以傲视他人的基础。但是,他们虽各有所长,却受理论水平和环境的限制,不能将其日积月累的实践经验著书立说,因此很难登上大雅之堂,正所谓“人微言轻”。三是拍卖派专家。这类专家的鉴赏标准与
$ Q: e. v  p- X其他派系均不相同:只要我认为能拍卖出高价的文物艺术品,就是珍品、精品,除此以外都是次的、假的。因为同一种物品,不同的专家往往给出不一致的结论,文物艺术品又不能沿用“一票否决”、“ 少数服从多数”的行政手段,我该听谁的?干脆谁的都不听,只听掏钱主的话,看他们的眼色行事。四是古玩商派专家。这一派系专家,汇集了二、三派系的特点于一身。他们即具有鉴赏的实际经验,又具备迎合收藏者口味的本领。因此因此收藏家宁可从自认为诚实厚道的古玩商手中购藏物品,也不愿意相信拍卖公司去参加竞拍。这也是古玩商派专家能够广交社会名流,积聚财富的原因所在。五是博学广采派专家。这类专家往往穷其一生,把毕生精力全部投入到文物艺术品的研究之中,广采博收。但由于他们涉及面广,不能作到处处精到,要不时修正自我,并勇于对鉴定失误进行自查自纠,是比较令人信服的专家类别。他们以认真细致的严谨治学态度,对所鉴物品都要全面综合观察研究,追根求源,决不会信口开河。这类专家虽然从数量上说很少,但却是文物艺术品收藏步入正轨的中坚力量。论学识,他们积学丰厚;论眼光,他们精深独到;论品质,他们荷出污泥;论作风,他们实事求是,也因此成为不属于其他派系的另类专家的代表人物。六是新生派专家。这一派系专家的最大特点就是:当其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物艺术品略知一二之后,就摇动笔杆,随意生发开去,或拼凑图片著书立说,或催动媒体大肆炒作,俨然以收藏界“大老”自居,飘飘然于鉴赏家行列,纵然错误百出,甚至闹到“乔太守”的份上也全然不知。这个派系的专家,从文博部门到官方媒体,从工薪阶层到以金钱拥起的“富商大贾”式的“收藏家”都不乏其人。他们的话,外行听起来头头是道,高深莫测,内行听起来无异于痴人说梦,胡言乱语。初入此道者,若依此为据非把你引入歧途不可。
  K4 T/ G8 `+ n( s; a/ j1 |; v  s闲话至此,告一段落,请各位藏友、专家千万不要对号入座,空生指责。笔者只是客观审视当今国内收藏界,依据自己接触了解的专家,把所见所闻归纳概括一下而已,没有任何诋毁褒贬之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6 11: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同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8 19: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9 09: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樓 的帖子

真正忽悠我们的往往是专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9 11: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闲话专家——请专家们对好入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0 15: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一些所喂的砖家就是为了钱钱钱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1 16: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2 01: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2 19: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拍卖都不保真,专家的心也受利益趋驶,听知识,多问为什么,才是好学生。专家也有一套,但不迷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3 15: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史树青老先生不过是一个历史学家而已,君不见前几年有史老鉴定题字的字画没人敢要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9 22: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深有感触,可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0 22: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不是神仙,只可能有文凭和职称,很多宝贝不一定见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1 09: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1 18: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主持人狗屁不懂胡乱评价。老专家都成了拿稿费的看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1 19: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2 14: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 18: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 18: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5 15: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8 09: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战斗在一线的专家,考古工作者
' O1 q. o5 ^* Z) T[lovelines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1 20:42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