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 g# e. W1 e: a6 Z. Q/ \
% V c7 T6 B) P4 z, n% {. M/ R2 s继7月初在M111墓中出土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西周时期编钟后,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葬群于近日再次有重大发现。同样在最大的M111墓底,一件保存完好的青铜双面人像于7月18日出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说:“这是同一时期的西周墓葬中,首次发现这一形制的人面像。从形制上看,它和早前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人面青铜面具在面部特征方面类似,但三星堆人面像皆为单面,此次发现的双面形制尚属首例。”: O! c2 P% g# Z" [* c2 q' |4 Y! o
' |' Y6 @. [ h* ]面具或用来“镇墓”8 y3 M% z A; D8 Q
叶家山曾侯墓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淅河镇蒋寨村,面积约4万平方米,墓地时间为3000多年前西周早期,比1978年发现的曾侯乙墓要早500多年。# T8 b' m$ O; D) f8 H# ]. B r
据叶家山墓地考古发掘总领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凤春介绍,叶家山墓保存之好、出土文物之丰、时代特征之明确,都为迄今湖北考古发现之仅有。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称,到昨天为止,历经3年时间,叶家山的曾国西周墓葬群基本完成抢救性发掘,下一步转入考古研究阶段,相信还有更多、更新的考古研究成果公布于世。 H) X2 |6 M$ A/ h
对于新发现的青铜双面人像,黄凤春介绍:“这个双面人像的面部轮廓非常清晰,高鼻梁、大眼睛、颧骨高,眼睛鼓起,眉毛突出,头顶处还有两个角一样的突起,类似人或神的造型。”有专家表示,从考古意义上讲,这一发现更接近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墓葬出土的商代双面神人青铜头像,可能也是某种崇拜物或是保护神。
0 p% G" C2 D1 R7 n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昌平经过近距离观察发现,这个青铜器物“兼有人形和兽的特征”,“它的眼睛上有角,鼻子上有类似老虎的纹饰,还有獠牙,我认为称其为‘神像’更合适。它与三星堆的人面青铜面具和大洋洲双面神人青铜头像有相似之处,但后两者更接近人形。”( ^6 C* N! \5 e& \: y5 ]
叶家山出土的这件青铜器物,摆放在棺的外面、椁(套在棺外的外棺)的里面。张昌平分析,这个位置非常重要,极其特殊,相当于棺内墓主的头顶处,“这显示出墓主人对此物的重视程度,也为揭示墓主人的社会背景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8 p# g1 d- k1 \; s8 k0 ?
对比三星堆人面青铜面具和大洋洲双面神人青铜头像,专家称,三星堆出土了大量这样的面具,可能与当时的宗教活动有关。而大洋洲双面神人青铜头像出土时,并没有处在核心位置。“所以我推测,叶家山出土的这件青铜器物不是一件简单的随葬品,很可能起着‘镇墓’的作用。”张昌平说。
' f3 c C. u" O' \, r $ E) }# B7 a# O; D$ \# b1 C9 _
墓中发现大量兵器3 X, t0 w+ f2 G/ z, g4 t2 Q
近日,叶家山西周曾侯墓葬群中最大规模的M111号墓的二层台上的文物,全部对媒体开放。这些文物中,除了与其他大墓the-Communist-Party-of-China有的青铜鼎、青铜簋、鬲、斛、爵,独有的西周时期的编钟外,还有分布四周的上百件冷兵器,金戈、铜盾、箭镞、车马等十分齐全。$ _+ x" R7 {1 H( T$ |4 Q% r! z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介绍,在叶家山很多古墓发掘中,都能看到数量不等的古代冷兵器,比如M126号墓中的少量兵器,但从这些兵器的数量、种类看,有的墓主人很可能是兵器爱好者,不一定是领兵沙场的军事将领。而作为曾国不同时期最高统帅的3座曾侯墓,他们3人极有可能是军事统领,他们不仅统领三军,而且还有可能御驾亲征、血拼沙场。2011年发掘的M65号墓中,不仅有矛和戈,还出土了青铜面具和钺,而M28、M111号墓中,如此多的兵器,足以佐证3个曾侯都是军事统领。3 a+ A7 x2 w1 t' m* L$ W
此外,7月4日,考古人员在编号M111墓的墓壁二层台发现了1个镈钟和4个编钟。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李伯谦称,这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编钟,“这些新发现的编钟是西周早期的音乐器具,比曾侯乙编钟还要早500多年,它们的发现有望改写世界音乐史。”5 u. \6 \/ P4 r1 F
9 v2 x p* c# w/ ]9 B K) m: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