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即将过去,收藏的道路收获了藏品,收获了友情,特别是受到正觉居老师的影响,开始关注桃核的核雕,特别是桃核雕的的猴子,虽然是小众收藏,但是核雕历史悠久,属传统手工艺,多以《核舟记》而知晓于天下,但那只是橄榄核雕。不同的门派、技法遍布全国,出名的南有苏州工,北有沧州工,广东、江苏、河北、山东、山西都有这类手艺,有的还列为文化遗产了。
' L7 `: j. u2 h, W( G' x" k$ `) ~ 核雕以橄榄雕为多,早已形成气候和消费习惯,是文玩杂项收藏的一大类,还有山桃核,碧桃核(毛桃),杏核,等多种果核雕。我则只涉足猴子题材,而且只是桃核,就是桃猴。桃雕核是山桃的核,核小,壁厚,材料遍布北方地区,山西、山东、陕西也很多,今年零零碎碎地收了有几十个桃猴,大小都有,都是老的,猴子是桃核核雕的一大题材,主要是给小孩子们佩戴的,一般拴在裤子上,祈盼孩子聪明、机灵。经年累月摩挲把玩,皮壳颜色红亮,十分耐看。手上的这些个核雕猴,各式各样,无一雷同,单个的居多,还有两个的、多个的,有捧桃的、戴帽的,有蹲有跪的,面目表情更是千奇百怪,不同的构图和刀法是桃猴的价值所在,在民俗、民艺学上的价值,迄今为止还无人系统研究。 桃木辟邪,古已有之,故以桃核佩戴兼有驱鬼避秽之用。也是忽发奇想干脆做成手串吧,绝对的特立独行。按照桃核的大小,串成了一串了,可是有点舍不得戴。原本是单个佩戴的,工匠没考虑到串成串相互磕碰的问题,虽说是质硬,由于有了工艺,还是怕碰坏了,中间穿上隔珠会好些。借此次品藏2014,小秀一下这种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民俗味道。 % J0 Y" k" R; O) W6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