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1879|回复: 3

王季烈(1873—1952) 清光绪甲辰(1904年)科进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1 18: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季烈(1873—1952) 清光绪甲辰(1904年)科进士,官学部郎中。业余昆曲家,民国初年在天津入审音社。1927年由北京迁居大连文化台(今中山区白云街9号),1931年11月废皇后婉容曾住进王季烈府上二楼,12月再迁旅顺肃亲王府。他在大连居住10年,著有《螾庐未定稿》2卷,《螾庐未定稿续编》(1937年石印出版,由金州门人孙宝田书写并跋)及《螾庐剩稿》。王季烈博究经史诗文,精通曲律,上世纪30年代曾组织螾庐曲社,著有《螾庐曲谈》等。: s% p9 T( `3 N( {) s! [. c1 _# S
王季烈,字晋余,号君九,又号螾庐,1873年9月7日出生于江苏省长洲县(今苏州市)。出身于晚清苏州的一个士大夫家庭,是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鏊的后裔。他的父亲王颂蔚在朝廷任三品官,有文史考证著作多种,是蔡元培参加会试时的恩师。王季烈的母亲谢长达是近代著名女教育家。她志在振兴中华,创办振华女校,在家庭内则严课子女,教以义方,励以大志。在这个家族中,不仅在王季烈一辈弟兄姐妹中有王季同(号小徐)、王季点、王季绪王季玉等科技专家、教育家,下一辈后代中更涌现出王守竞王守武王守觉王淑贞何泽慧何怡贞等一批我国科技界泰斗。王守武、何怡贞等在回忆自己的成长时都提及谢长达的良好影响,其中王淑贞与何泽慧弟兄姐妹8人都是经振华女校蒙学教育而培养造成的人才(该校小学部招收男生)。
) e: U! ^, K" m' W; C* L; q6 p# @6 j
仕途
/ @' i3 u6 J1 _5 [' M% a王季烈在1894年中举后到浙江兰溪作幕宾。两年以后到上海江南制造局,与傅兰雅合作翻译了《通物电光》一书。他通过自学,钻研西方传来的近代物理学,将藤田丰八翻译的教科书重新编写,并定名为《物理学》。该书的上、中、下册先后在1900和1903年由江南制造局刊行。
9 o1 k: G# [3 B- v3 B! H/ B3 L  p1900年王季烈到汉阳制造局,受到著名洋务派重臣、教育家张之洞的器重与资助,进京考上进士,并在张之洞的保举下进入学部,任专门司郎中,兼京师译学馆的理化教员并做过一年监督。王季烈在清末是拥护君主立宪的,成立资政院时他是钦选议员之一。在学部期间,他主持编印了《物理学语汇》,同时又兼任商务印书馆理科编辑,翻译、编写了多种理、化教材,并在北京创办五城学堂。
- @2 _* O! @7 R! W) @* n& D1 t辛亥革命后,他反对袁世凯,拒绝出仕袁氏政权,在天津办乐利农垦公司及华昌火柴公司。1918—1920年间应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叶恭绰之聘为交通部筹办子弟学校。该类学校取名“扶轮”。扶轮小学在京、津、唐均有,扶轮中学仅有天津一所。王季烈在天津时即办业余昆曲社“景璟社”,意在景仰沈璟(沈是明代戏曲家)。王季烈与刘富成合著《集成曲谱》等多种著作。20世纪二、三十年代间,几经政治波折的王季烈脱离了自然科学领域,专心于昆曲研究。
, ~, @9 Z/ t6 ]5 n, ~, E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叔通(与王季烈是同科进士)邀请王季烈进京,参加筹备文史馆的工作,王季烈即北上,赴京后不久即瘫痪在床,于1952年逝世于北京. l% y2 x) \8 u/ Y: X1 o

, Z7 J+ K1 F. n  \% T6 [) p4 G5 J教育思想! b% c" y0 h* `* T0 M. Z( w
王季烈贯彻张之洞式的西学中用的教育思想。他一方面主张族内子弟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要他们在中学毕业后“入外人所设学校以求高等学问”,另一方面又指出“欧西之物质文明确胜东亚,而其精神则未脱其野蛮之积习,以金钱万能之故造成社会上种种罪恶,以扩张权势之故牺牲国际间无数民命”,他讽刺那些崇洋媚外的人“恨不能哲其肤而碧其睛,庶几谓他人父”。3 u; R4 ^# u. C. R, c0 t
3 Q' h5 q2 _. E! e  w
简历" c4 H" _! x- V; I% D7 n
1873年9月7日 出生于江苏省长洲县(今苏州市)。+ f0 T' c/ o" q% {; v2 K
1894年 参加乡试,考中举人。
7 U3 @1 ~5 D5 B* H1895—1896年 在浙江省兰溪作幕宾。
' P( ~" `: B' A: }! L1897—1898年 在上海任《蒙学报》助理编辑。0 _% o- C! {; k
1898—1900年 在上海江南制造局,参与译著工作。1 u5 p/ y9 p/ ?& N
1900—1904年 到汉阳制造局,入张之洞幕府兼学校教习,1904年赴京考中进士。
9 Q' Y7 u/ M7 m3 M9 K1905—1911年 任学部专门司郎中,兼京师译学馆监督、商务印书馆理科教科书编辑,又任清末资政院钦选议员。
2 Q: C# |* A5 X& Z+ C: u1911—1926年 在天津办乐利农垦公司、华昌火柴公司。为交通部筹办扶轮小学、扶轮中学。
9 e0 C, t- `: \! z$ W' l- i1927—1930年 在大连作寓公,兼做房地产生意。
' j4 G* t* k" s; N) K# l' d( t1 c+ Z1931—1933年 任伪满“宫内府顾问”。
( s$ u. @: V5 s$ ^- l5 Q1933—1949年 居住于大连和苏州,研究昆曲。
! o) R7 M* q- w7 W1949年 底赴京准备参加文史馆工作,因病瘫痪。
4 z! m* \- B% J0 {  I3 [3 U" ~* s1952年3月1日 病逝于北京。
: L, i. \! C6 s! V7 g: I
* S1 i* U) o) M6 k4 c4 w: l
! X) N! I3 z( ~0 }' A  m. u2 }; T
& n: L$ \/ F, Y9 K  i5 `/ i! g
4 y9 k( ~7 s; ^7 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1 18: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段维,字纲伯,号用霖,清代岐山凤凰村人。光绪十七年(1891)举人,二十九年(1903)进士。秉赋聪慧,精勤积学,文笔精美,对于法学尤有造诣。历任法部主事、法部员外郎。他将法学运用于办案之中,摒弃残酷刑律,用法仁恕平和,为归安司寇沈家本赏识。在法部办理盗案,详审细察,明察冤狱。甘肃回民马化龙子孙,久陷囹圄,经他建议勘查,冤情冰释,性命得以保全。四川奏报盗案,株连人员过多,他驳令复审,无辜之民得到甄别。对于地方的办赈兴学,修理孔庙,及征集关、陇文献,纂修《陕西通志》,均热心资助,其著述主要有《梅雪堂文集》、《避乱杂吟》、《青门琐记》诸书。据《岐山县志》记载,他学问深厚、文笔精美,对于法学尤有造诣。在四川担任刑部主事时,四川奏报盗案 ,株连人员过多 ,他驳令复审 ,无辜之民得到甄别。后来在陕西地方上,他办赈兴学 ,纂修《陕西通志》。据宝鸡政协文史委员吴正茂介绍,段维参加了 1904年清朝的最后一科进士考试,殿试成绩是三甲 122名。那一科上榜的陕西籍进士共有 10名,多数是陕南人,岐山籍的进士只有他一个。1905年,随着清政府取消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进士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段维成为宝鸡历史上唯一的末科进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1 18: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云书(1873年-?),汉姓艾,字企韩,号仲森,别号瓮翁,京口(镇江)驻防蒙古正白旗人。清末民初官员。云书是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恩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侍讲。中华民国初年,任正白旗蒙古副都统。还曾任肃政厅肃政史。民国十四年(1925年),改任长江税务总稽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2 06: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4-30 14:44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