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2664|回复: 8

《草原丝路文明:戎狄匈奴青铜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6 18: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概 述
在公元前2千年,从中国长城以北的蒙古高原、阿尔泰地区向西一直延伸到西喀尔巴阡山脉的带状欧亚草原上,生活着众多以畜牧业为主,辅以少量农业的草原游牧民族。为更好地适应草原环境,他们采取季节性迁移。变换夏季与冬季的牧场。
依据现有的文献记载,生活在古代欧亚草原上的主要民族,由东向西大致有:匈奴人、月氏人、塞人、萨尔玛特人、斯基泰人等。但上述这些古代草原民族,并不是单一的民族,而是由多个不同的种族、部落以联盟的形式组合而成的。
而这些名称,都是由草原以外的古代文明国家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对生活在同一时代相同或临近地区游牧民族的总称。
草原游牧民族有着极其精湛的骑射技术,及强大的军事实力,并具有侵略性,以致整个文明世界都对他们心生畏惧,并给了他们一些并不美的称号。
虽然他们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自己,只有口口相传的英勇传说和诗歌,但是他们留下非常伟大的世界文化艺术遗产。
游牧民族的传统骑行服饰包括:一件宽松的束腰外衣、齐腰长裤、软靴、并有着颜色鲜艳的纺织品,以及装饰于腰间的各种动物纹牌饰,装饰着独特风格的鸟兽纹兵器。
他们主流的传统艺术图案,会延用很长一段时间。
在浩瀚无边的欧亚草原里,地理上的距离,不会造成彼此间的文化隔离。
游牧民族快速移动的特点,再加上生活环境的近似,使得广袤的欧亚草原形成了相似的草原文化。随着草原帝国的扩张和商贸往来,也促进了文化交流。
远在汉朝开通丝绸路之前,草原丝路早已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了。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许多游牧民族创造了多元且独具特色的文化。并与草原以南的农耕文化平行发展。期间也因商贸交易、军事战争、以及宗教信仰的传播,而彼此接触,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终至文化间呈现出交融现象。
在长城以北的中蒙边境线一带的地理环境也与南方农耕地区大不相同。有着绵延千里的戈壁沙漠,在戈壁沙漠以北是漠北草原,气候干冷,人口稀少,土地被草原覆盖,从没被人开垦过。再向北大体为森林草原、高山草原,是各种动物生生不息的天堂。
而与中原接壤的漠南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特别是鄂尔多斯高原南部,气候相对温湿,较适合农耕,并受到中原农耕文明的影响,人们过着半农耕、半游牧的生活,生活状态趋向稳定。而且有了相对先进的手工业,人口也相对稠密。
在手工业制造方面,夏至商晚期,生活在北方地区的先民们,不仅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而且还能铸造多种器物。如在分布于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中,除小型青铜饰件外,还发现了大型青铜器,其工艺水平几乎是与同时代的中原地区相差无几;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市朱开沟文化遗存,年代相当于早商时期,所发现的短刀、短-剑均具有北方草原地区的明显特征;商代或更早期都是以生殖崇拜或人物、动物的雏形表现。
到了商代中晚期,多以圆雕动物首作为装饰,比如刀、剑的首端,多铸造出圆雕鹿、羊、马等动物的头部形象。这类装饰动物首短刀、短-剑是蒙古高原所特有的风格,而铜斧等管銎类兵器,在很大程度上则受到了西亚地区管銎兵器的影响。
到了西周时期,出现了车马器,如用来装饰车舆的圆雕动物形饰件;还有出现了以浮雕、透雕手法铸造的动物小型牌饰,它们的特点是动物的肢体、眼睛等部位通常用双圆环作为装饰;
春秋时期是草原风格青铜器较为辉煌的时期,其特点一是以动物纹作为装饰的器物上,动物种类明显多,而且造型更生动,动物的形态也更具像化、生活化。其二,出现了体型更大的青铜铸器,如车辀等,即使是牌饰,体型也有所增大,题材多以虎食鹿、虎食羊等食肉动物猎食场景作为主题。
战国中晚期,小型饰牌的使用逐渐减少,而成对使用的大型饰牌开始流行。饰牌开始注重图案的左右对称,在饰牌表面鎏金的工艺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贵族阶层开始普遍使用金、银之类**制品,其制作工艺高超,种类更为丰富。
秦汉时期的饰牌风格与早期迥然大变,饰牌几乎无论大小外侧均加有方形的边框。动物咬斗的题材开始减少。更多出现的是代表祥和景象的双驼、双牛等图案此时期的饰牌造型规整,表面鎏金的工艺让饰牌更为华丽。
西汉中期以后,匈奴在与中原汉王朝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被汉武帝击败后。北匈奴大部主力被迫西迁,其残部被日益强大的鲜卑所吞并。南匈奴逐渐走上了与汉民族融合的道路,匈奴已失去往日的辉煌。其手工艺也开始走下坡路,铸造的器物变得粗糙,表面鎏金的牌饰已极为少见,牌饰等器物的动物纹样,更多的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
另一方面,北方的草原地域广袤,生活在这里的古老牧猎民族众多,古语有云“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每个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迥异,即使是同一民族,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因而生产出来得器物、饰品,既有草原民族的共通性;又有各自民族的独特风格。
春秋战国时期,漠北草原地区先民制造出的手工艺品,其形象均源自森林草原各种野生动物。器物所展现的动物纹样,无论是食肉动物还是食草动物,都有着优美灵动的形态,充满野性与力量的肌肉感。牌饰表面多打磨光洁圆润,少有纹样装饰。这种充满野性的表现,也代表游猎民族自身的豪放性情。
漠南草原北部地区的动物风格虽与漠北草原接近,但南部区域事务上的的牛、马、猪、羊等动物纹样大多体态肥胖,四肢短小,具有明显人工驯化养殖的特征。表明这一区域已经受到了中原农耕文化的影响。
战国晚期至汉代,陕西、宁夏、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10厘米以上的大型牌饰较为常见,而漠北蒙古草原却发现极少。究其原因可能因为南匈奴更多的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更加注重服饰的装饰性,以及铸造工艺水平的提高,这两点为铸造大型牌饰提供了可能。
西汉时期,带有边框的鎏金牌饰大量出现在漠南草原及中原多个地区,包括河北、山西、陕西、湖南、广州等地,这一现象表明南匈奴与中原地区文化相互交融的特点,在匈奴人接受了汉文化的同时,草原文化也影响到了中原的广大地区。另一方面也有中原王朝为安抚北方民族而专门制造赏赐的可能。
张家口以东的承德、赤峰、辽宁地区发现的器物上的动物纹样,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大多具有山戎文化风格。这一区域的动物形态大多较为纤细、不太注重肌肉的力量感。出现了一些形制独特的动物风格,如双马、双虎等头向相背,尾部左右相连的牌饰,还有虎、马、鹿等圆雕的动物附铃挂饰。在很多器物装饰上往往带有宗教的神秘色彩。
宁夏固原、甘肃天水、陇南是西戎故地的主要区域,因其地理位置接近中原地区,文化上受到的影响也更深入,包括冶炼技术的提高,黄金制品的使用,以及上层贵族的生活奢华程度,远比其它草原民族更进一步。
这一带发现的车马饰品也非常丰富,在车马器具上包金十分普遍。这一区域的大型饰牌出现较早,在春秋时期10厘米以上的牌饰数量并不少见,纹饰风格与匈奴牌饰只注重线条的流畅和肌肉的力量感有所不同,更注重牌饰的华美,除表现虎、豹的威猛之外,在牌饰表面还铸出细密的花纹来显示猛兽的斑纹毛发。表面镀锡的处理方法让牌饰变得更为美观,且不易氧化。
鄂尔多斯文化表现的是森林草原各种动物的生活形态。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出动物的行走、蹲立、捕食、咬斗等生活场景,注重动物的肌肉力量感,对动物的面部以及身体比例的描写、刻画细致入微。
而斯基泰文化更多的受到希腊、罗马的影响,其作品的艺术感表达更为强烈,更为抽象、夸张,注重线条和轮廓、透视感。两种文化虽然有着各自鲜明的风格特征,但由于游牧民族有着快速移动性的特点,使其文化具有着诸多关联,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故其作品也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
在位于欧亚草原中间地带的阿尔泰山脉,这里汇聚了众多来自各方的草原游牧民族,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融,也成为东西方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
这次从历经二十余年收藏的千余件藏品中,我们遴选出200余件、套文化特点鲜明,品相又好的精品,经过深入研究后编著成这部图册。
与以往同类图书不同的是,本书收录的藏品,不但品种更加丰富,而且我们在著录时,尽量注明藏品来源,力求做到传承有序,加大了信息量;其二,书中的藏品,既有中国境内众多省市;还有来自境外蒙古人民共和国、日本、伊朗等西亚地区、法国、俄罗斯的藏品,区域大大扩展,这无疑拓宽了我们的研究视野。
希望让更多热爱草原文化的同仁了解它们,能更好地把草原青铜文化的探索传承下去。
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发布
图文为作者提供
内容为《草原丝路文明:戎狄匈奴青铜文化》(李文龙编著 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部分摘选
如愿意接受本**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更多精彩艺术生活鉴赏与创造见证与您分享。 欢迎转发。欢迎关注订阅。 **转载请联系后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6 21: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7 11: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1 17: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8 15: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20 17: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13 16: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3 19: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25 23: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4-3-29 20:13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