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杖意执言 于 2022-6-18 09:18 编辑
$ N# k z3 ]) c5 q
: K$ G0 ~1 [$ R& ^; e5 }这类石雕已被考古证明是戉权杖的端饰,该遗址融合了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而此端饰又代表了红山文化,不愧为中原大地,承北接南。
+ N; w; j# B1 G3 ]4 R+ F代表草原文明(有专家也以游牧文明定义)的玉石类球型权杖类器物至商周时期才在中原大地有所发现,比如妇好墓出土的。8 P6 c' J' i- H2 f
商早期以前的中原考古实例,类球型权杖首为空白。
8 `! r4 Y' r5 ]: V, w" H有西来成因的“球”,中国本土的“戉”,在五六千年前的中国大地上同时存在却又有如此清晰又融合的界线,而这两种文明碰撞融合的初始“线”就在西北的仰韶文化,蒙东及辽西地域的考古出土实证较晚(红山文化晚期至小河沿文化,如那斯台遗址及敖汉多头器),圪垯川遗址戉与球型权杖首共存,苏羊遗址地处中原,草原游牧文明的类球型权杖头类器物在四五千年时并未传入也实属正常。
7 q [+ f; ?( w3 T( i5 A& ?
/ @: ~. C A+ d5 q, n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这种文明碰撞融合从五六千年前始直至清代一直是中华文明的主旋律,从未中断。, ^. O$ n8 x x+ S. \, g' l4 n" r
而今的“一带一路”并非简单的经济考量,文化自信、文明融合,欧亚大陆自古相连相通!0 A E* J0 H3 C
/ a- y$ A7 N: c/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