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收藏 《 峽谷飞瀑兔丝缕双龙樽 》 北宋钧瓷珍品鉴赏 瓷器是中国的代名词,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钧汝官哥定为五大历史名窑,钧瓷在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的“窑变艺术”而独树一帜。 “唐钧是钧瓷之根 ,钧瓷之母 。唐钧为根 ,宋钧为叶”。钧瓷始于唐代盛于宋代,北宋是其辉煌灿烂之顶峰 。 北宋官窑钧瓷 钧瓷极其珍贵,是御用珍品,被誉为“国之瑰宝”。它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千钧万变,意境无穷”的神奇窑变艺术雄冠于瓷林。 钧瓷独特的窑变釉色,周身还布满珍珠点、兔丝纹、鱼子纹和曲折迂回的蚯蚓走泥纹等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有着巧夺天工之美。钧瓷灿烂绚丽的奇妙色彩在烧制中自然形成。浑然天成,绝世无双。艳丽釉色的出现改写了“青白瓷一统天下”的瓷器历史。 钧瓷色彩或如美玉,或如蓝天,或如胭脂,或如朱砂,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红;其图像或如群山叠嶂、幽塘帆影,或如雪积南岭、玉暖冰河,或如星辰满天、寒鸦归林,或如仙山环阁、飞云流水。皆惟妙惟肖,如泼墨写意而胜之,其透彻更“似玉非玉胜似玉”。其神妙绝非世间丹青妙手心思所能所至。其色其形皆为天成,真乃道法自然者也。 北宋官窑钧瓷的发色、纹理大小和分布,全凭自然窑变,人为无法事先控制,但钧瓷精品形色却又能恰到好处,令人拍案叫绝。北宋瓷艺水平之高无法想象,更无法超越。 一次入窑素烧900至950摄氏度,二次入窑釉烧而至“窑变”。当还原焰达1250摄氏度以上时釉面自然流淌结晶,形成浑然天成的艺术釉,直至1300摄氏度。温度低了无色彩,温度高了全变黑或白,全品属国家一级文物。 北宋官窑烧窑使用的是“把桩”温度计 。由皇家聘请积累了几十年经验丰富与技巧的烧窑大师来掌控,通常他在窑顶部设一观察口,放入若干小泥棍取出看颜色的变化和软硬来判断,取名叫“火照”。或以吐口水在其蒸发前观看跳动小水珠的高矮来判断,稍微不慎会全部报废。自古流传的七十二道工序哪道稍有不慎即可前功尽弃。常十窑九不成之说,废品率极高(占百分之九十),普品率低(占百分之九点九)珍品率极低(约占不到百分之零点一)。烧钧瓷难如赌石,甚至会出现整窑都是废品。 岁月流逝,沧桑巨变。由于战乱唐代钧窑和宋代官钧的钧瓷绝世秘方不知所踪,成为世代钧瓷艺人难以破解的千古谜团。 宋钧特别是官钧窑的艳丽绝伦而著称于世。窑变釉色自然温润、泘蜡、酥油光真正体现出土与火的精湛艺术。我们看到的宋钧瓷窑变釉色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窑变单色釉:主要有月白、湖蓝、天青。二是窑变斑釉:主要有天然红斑或乳白为主。三是窑变花釉:主要有海棠红、玫瑰紫、葡萄紫、丁香紫。自古以来有“钧瓷挂红,价值连城”,“红若胭脂朱砂者为最”,钧窑紫器,价值万金”。红为贵,紫为最的说法,是许多人判别钧瓷价值的重要依据。其中以窑变花釉艺术价值最高。它最能代表钧瓷自然“窑变”无法控制之神韵。大多精妙的景观层林叠翠瀑布的图案都是由花釉窑变自然形成。精湛的工艺,神奇的绚丽窑变,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宫廷御用稀世珍瓷,仅有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以及世界顶级博物馆才有极少收藏。就连钧瓷故乡河南禹州,全球唯一的钧瓷博物馆只仅藏一 、二件,其价值连城。神、奇、妙 、绝。很多馆藏钧窑的釉面并不具有蚯蚓走泥纹。因釉层的干燥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裂,高温阶段流入裂缝,形成蚯蚓走泥纹,并非每一件瓷品都有此运。这本是制瓷的一种缺陷,却反被人们所爱。由于烧制时瓷器摆放的位置不同,窑温和湿度变化还原不一,釉色配比及胎体冷缩后会形成不可操控千变万化的各种颜色。钧瓷釉是一种典型的二液分相釉,它独特的乳浊性有别于一般的陶瓷釉。它的传统风格就是外表朴实而内秀其中。所谓“华夷光暗滋”的含蓄内敛,道出了宋瓷的本质特点。由于官钧不计成本,便出现不可预知的精彩,受到皇家的追捧 。因其过于珍贵,唐代唐玄宗李隆基( 685年 -- 762 年)下令“钧不随葬”,所以现在墓葬出土的钧瓷文物也甚为稀少。宋代艺术偏执狂宋徽宗赵佶(1082 -- 1135)极爱钧瓷之大美。从其独享的官窑中,每年严格甄选36件入宫,其余十余万件一律砸毁。诰封“ 神钧宝瓷 ”禁流民间 。钧瓷享有“万贯家财不如钧瓷一片”之盛誉。 北宋末年,宋金元连年争战,钧瓷业深受其害,遭受灭顶之灾,导致制瓷技艺失传。考虑到山川大地皆有灵性生命,则气候环境变化、瓷土成分变迁等综合因素使得色彩艳丽的宋钧瓷成了历史“绝版”。后朝后代终难仿造,更难望其经典项背 。 目前我国出土与传世及世界顶级博物馆仅存的四十多件宋钧瓷与十多件官钧堪称镇殿之宝,国之重器 。宋钧瓷秉天地之灵气而举世无双,得自然之造化成百瓷之王 。窑变天成,鬼斧神工 ,景如诗画,如梦如幻 ,海市蜃楼 ,天外有天 ,魂牵梦绕,拍案惊叹 ,无法仿造 ,画家嫌笔拙 ,诗人怨词穷 ,纳千年之绝技,汇百家之秘方。古代五大名瓷之一、且驰名中外的钧瓷多次入选用于国家领导人馈赠国际友人的御用国礼 。 北宋钧窑珍藏品鉴赏 我们早年收藏的北宋钧瓷珍品完美体现“ 峡谷飞瀑兔丝缕,夕阳紫翠忽成岚 ”之誉。经业内顶级大咖鉴定,查询有关资料报道甚至顶级拍卖信息,竟数百年来未见此等极品,实乃无能出其之右的罕见珍品,价值极其不菲。 这件北宋古官钧樽(口大为樽、口小为瓶古代盛酒礼器)口径 8.8公分、圈足10.2公分、高36.2公分。双龙口中紧紧衔着樽口,乃伏轼樽衔,横历天下之势。每条龙身上设有七个小乳钉,颈部三道凸弦纹,肩部一道凸弦纹,下方一圈设有八个乳钉。釉色莹润,层峦叠嶂,恍如仙境,活流纹(北宋官钧瓷历经千年腐蚀特有的现象:流水、流砂 ,左右弯曲自然流动感十分诱人 。后人仿不出,只能造出无流动感直下的牛毛纹)更不用说活流沟。破泡空洞再风化严重者便是脱釉、剥釉(双龙柄右侧尾巴大乳钉下发现有两块一、二粒米粒大的厚釉已有脱釉痕迹,更能验证近千年的岁月留痕)。泡青浆、棕眼、缩釉气眼:外呈圆形小口,内呈球状大洞可见臭干黑。蚯蚓走泥纹,冰裂开片纹,古旧痕俱全,釉面葡萄紫色、丁香色 、玫瑰色、兔丝纹比比皆是整器完好无损 ,全品相,是一眼大开门的老货。已能攀得上前半句“ 峽谷飞瀑兔丝缕 ”的诗句 。堪称千年古钧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千窑难遇千载难逢的古官钧绝世佳品 。 藏于深宫大院的国之瑰宝,是全人类的艺术财富,它不可人为复制,是永远的孤品,极具魅力,收藏价值难测。(现市场上不管是几百年前和现在刚出窑的钧瓷,只要器物上出现窑变,层峦叠嶂,大瀑布,森林景观怪兽,都是不可多得的顶级藏品。大书法家启功曾用101幅书法换取一件钧瓷,在䓤翠玉壶春瓶窑变出一只憨态可掬的熊猫跃然于瓶面上,见其价值。 这件《峽谷飞瀑兔丝缕双龙樽》釉面大约有百分之八十为葡萄紫 、丁香紫、茄色紫、胭脂红、火焰红等多种窑变釉色,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天青。月白多处覆盖着许多绚丽光彩夺目天蓝色的活流纹、活流砂。活流沟十分诱人,连樽口内侧图案都十分靓丽极其罕见。汹涌的山泉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宛如一条白色泛绿的玉带气势恢弘震耳欲聋大瀑布直泻潭底。从潭底冒上来升起许多银白色的“礼花”更是壮观。雲彩、重峦叠嶂、奇幻景观,各种姹紫嫣红的色彩多层次呈现在瓷樽上 。 钧红釉的创烧成功开辟了新的美学境界,对后代陶瓷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官钧将钧瓷窑变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经千百年漫长岁月形成口小内大爆釉点。造就出这件瓷樽上有百分之三十几的自然腐蚀坑。钧瓷是唯一有生命的瓷器,传统的钧釉开片是从釉底到釉上面,不易吸入尘垢,而其他陶瓷则恰恰相反会吸入尘垢影响美观。当气温巨变夜深人静闭上眼睛仔细听,偶尔会听到瓷樽发出似琴如铃清脆悦耳的冰裂开片声,似琴似弦 ,似筝似瑟,特别是开裂一刻,众乐齐奏,悦耳动听。一边欣赏着“创过冰河玉凝透,碧莹浅底网**”的景象。一边听着轻灵悦耳似琴如铃的开片声,似如开裂,手感光滑,触之无痕,诡秘神奇,真是一种奇妙的审美意境。钧瓷极品千窑难见,一旦拥有,终生无憾。它不同于人工绘画雕刻艺术,具有特殊的古典美,使人感到瑰丽、丰富、神奇,给人以诗一般的陶醉和醇美的艺术享受。器表凝滑如脂温润如玉的自然包浆,犹如幽蓝夜空,璀璨闪烁,浩瀚美妙,震古烁今 ,代表东方艺术极致之美,真乃旷世奇珍之物 。 曾在2022 年现代名家“ 百强收藏家 ”全国藏品斗宝大赛获得特等奖 ! 刘书文
9 g1 N, m$ _; P2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