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4064|回复: 2

台北故宫自行分级国宝数万件翡翠白菜非国宝!!!(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6 10: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904131625481.jpg
2 H9 h' h/ c2 L) r0 G2 `0 L. ~# Q      游客到台北故宫必看的“翠玉白菜”和“肉形石”,经台北故宫自行分级,其实只是“重要古物”,而非“国宝”,而“清明上河图”原本只列重要古物,后经审核已将其公告为“国宝”。
. |0 z" p6 \; V) B; R& b  “国宝”与重要古物的最大差别在于“国宝”如果要出借展览,必须经过台当局“行政院”核可。台当局从2005年底开始依照新版文资法实施古物分级制,分“国宝”、重要古物、一般古物三级。保管机关依法可以先针对馆藏“暂行分级”再送“文建会”所属文资总管理处审核。台北故宫自行分级的“国宝”有四万九千余件,“重要古物”三万五千多件。
) p: Y- j  E1 {0 k, l  耐人寻味的是,台北故宫暂行分级送审后结果逆转,除了“清明上河图”被列为“国宝”,另有五件重要古物也“升等”了。更有甚者,赵孟頫“行书赤壁二赋”根本未被提报,审议委员现勘时发现后建议补提报,结果也被列为“国宝”。
( j, V/ f; m* m5 w  目前“文建会”已公告的“国宝”共有十七件、重要古物三十七件,其中台北故宫已被公告为“国宝”的典藏品就有十二件,其中有七件是升等后的结果,比率相当高。故宫被“升等”为“国宝”的文物另有:宋代李安忠的“竹鸠”、李迪“风雨归牧”、倪瓒“容膝斋”、明宣宗坐像、祝允明“书七言律诗”等五件文物。在专家眼中,“翠玉白菜”、“肉形石”为何非“国宝”?
) U6 a, _4 ?0 x: s  台北故宫副院长冯明珠说,把它们列为“重要古物”不带有贬低的意味,她认为它们是“人气国宝”。冯明珠认为,上述“人气国宝”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上的不可取代性,远不及“毛公鼎”等故宫“国宝”,但它们的名气响亮,一日不可或缺。冯明珠说,台北故宫的古物分级相当严谨,各有标准和规范。在专家们心目中,“国宝”指的是“历史上不可取代”、“拥有唯一的文化意涵”、“年代久远”、“独一无二”等。例如:传世的商周青铜器不少,但只有“毛公鼎”刻有五百字铭文,记载了当时的历史,因而独占鳌头。“文渊阁四库全书”,也是全台湾仅此一套,无可取代。传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为唐代摹本,虽非王羲之亲笔却最接近他的真迹,也在故宫“国宝”之列。此外,北宋郭熙“早春图”、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年代久远光是纸质的保存即非常不易,且是当时山水画作的极致,皆为“全球唯一”的珍品。
3 i. a4 L& x2 V% u. C  “翠玉白菜”和“肉形石”皆为清代工艺品,年代不过是清代,论工艺也并非无可取代,故宫尚拥有两三件“翠玉白菜”,最出名的那件主要因古玉专家那志良妙笔生花地添加故事性而走红,乃致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有“毛公鼎”只知道“翠玉白菜”。1 h$ r: Z" y5 ?/ J
" U7 P' P. p% J3 \: G3 C$ h
[ 本帖最后由 yuyoutang 于 2010-7-26 10:0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6 10: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不是慈禧陪葬的翡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6 14: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1 22:27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