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1676|回复: 9

夏季出游指南:淘金觅宝 盘点北京八大古玩市场!!!(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8 00: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夏季出游指南:淘金觅宝 盘点北京八大古玩市场
! {! f1 H5 D+ L1 _% f1 M+ C
% M( Q% C3 C: X2 j( s* V* ^/ h; P" O6 o
  北京,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5 c$ M* ^* ^$ |  在北京的古玩、旧物、收藏品市场中,不计其数的古旧艺术品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地体现了我国过去几十个世纪的传统文化特色,见证了华夏文明史的演变过程,潘家园、报国寺、琉璃厂、卢沟桥等等。 , ~0 J- t2 N8 C( l5 [' `0 O- j
玉石
  淘金觅宝 北京的古玩市场 # k  Y, W) y, }, ^
  北京的古玩艺术品收藏品市场无论规模大小,还是完善程度,亦或是场所的数量、级别,都处在全国领先地位,且特色独具,其中就不乏一些休闲雅致的好去处。倘若把北京的古玩艺术品市场穿成“串儿”,当个休闲游和购物线路,邀请喜欢收藏的外地和外国朋友走一遭,既陶冶了情操,还可增添旅行情趣。
% @5 `- w5 }3 _. e+ U  古玩,是古代遗留下来的物品,由于其独有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的特征,使其成为一种特殊商品。自打北京和平解放算起,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北京的古玩市场仍旧保留着解放以前的局面。古玩商们大多集中在琉璃厂、隆福寺、老东安市场一带。 8 q4 I; `3 ], w2 D
  古玩商品,在过去的特殊历史时期还处于“禁限”状态,“公私合营”的行业政策让许多私人古玩店铺逐渐淡出了市场,散落在民间的珍品文玩均被冠以 “三统一”的政策之下,即由国家统一收购、统一定价、统一销售,形成了国有文物商店一统天下的局面。而当时北京城算得上正规的古玩收藏品市场也仅仅是十几家文物商店而已,如:北京市文物商店,专门经营古董珍品;中国书店,专营古籍字画旧书等。 4 s, _" }! T+ l1 ~0 ^% f
  毫无疑问,在国内古玩收藏品流通中,国有文物商店占据过主要沟通渠道的地位,在防止文物流失、抢救珍贵文物、获取外汇等方面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7 m5 n) `- t5 `/ C# z  但也不得不看到,这种特殊的“渠道”,也处于“闭门自营”的状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常常只对外宾开放,国人则不能成为买家,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文玩市场的整体健康发展。当时,国内一些激进的古玩收藏爱好者,只有甘冒“违法”之险,独自到民间去收购。 & |# D! E( A2 K9 p; o2 s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席卷、各项市场政策的放宽,和文物收藏品市场政策的深入调整,北京专营古玩的私营业主也渐渐多了起来,古玩商店也渐渐扩大了经营。现如今的北京,除了早期几处颇具规模的传统古玩交易市场以外,更多的古董古玩、旧物用品、古家具等交易市场和专营店也随着北京城区的不断扩大而遍地开花,争奇斗艳。
! b+ w! [* G! n; ]$ A  北京古玩市场的盛与衰
. m1 t9 w8 b! X$ {7 q. M! l" D
各种古玩难辨真假
  中国的普通老百姓能够参与到古玩收藏的领域,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但这一市场的形成和发育,却经历了不少曲折磨难,北京的古玩市场就是一个缩影。 : n* x8 F9 M5 M# `, E5 o+ n
  北京古玩市场的出现,较其他商品市场要晚。其雏形最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形成。在此之前,古玩的买与卖,处在一种非法与合法纠结不清的境况中,古玩生意大都在地下和半地下状态中进行。如上世纪70年代末,北京龙潭公园形成规模不小的鸟市,其间除了卖鸟之外,也开始卖老鸟笼、老笼抓、老鸟杠等。最典型的能称之为古玩的,是清代、民国的鸟食罐,其中不乏精品。一位朋友说,当时一堂乾隆青花鸟食罐卖过50元,买主是香港人。由于这种买卖,龙潭湖鸟市曾被公安局和文物局多次查抄。 8 X) Z4 v$ y+ i( c( f4 G1 Z0 H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农村开始活跃起来,出现了一个奇特现象:河北雄县等地农民,用自行车驮上两个大筐,装着十里八乡收来的老瓷器,十辆八辆结队,半夜出发,往地安门、虎坊桥等文物商店送货。“车队”来得早,这些商店还没开门,门口已经排起长队。在这些队伍旁边,经常“傍”着一群城里人,与农民搭讪、闲聊。这都是北京玩古玩的“先行者”。当时文物商店收货,出价很低,一对“三百件”瓷瓶在几元至十几元不等,收购条件也十分苛刻,稍有伤残,即被拒收。而门外那些“先行者”,则伺机过来谈价,把农民卖不出去的货截留下来。北京最早的一批古玩商,大都记得“追大筐”时代,那应该算是北京古玩市场的“史前期”。 3 W" W; H7 r1 p
  北京的古玩市场自来有一个传统,就是古玩生意混杂在日用旧货买卖之中,解放前的“鬼市”就是这种状况。也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一个旧货市场在宣武公园北门形成,逢周四开市。因为那时北京按区轮休,宣武区周四休息。整整一条街都是旧货,包括自行车零件、日用杂物,古玩摊儿也混在其中。
" @& N2 ?4 t. Q& x  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古玩艺术品交易量大增,北京于是出现了几个值得注意的古玩市场。首先因管理者对宣武公园古玩市场的挤压,迫使古玩商们向北移动,聚集到长椿街国华商场西侧。这个市场最初和卖菜的杂处,后来竟挤走菜摊儿,有了相当规模。当时在那里摆摊儿的朋友回忆,为防止被查抄,地上铺一块布,上面摆几样东西,一有风吹草动,把布的四角一抓,提起来就跑。 & Z0 {/ p+ S* u3 T
  几乎与此同时,在东城区的鼓楼,也出现了古玩市场,它与卖爆肚等小吃的摊子为邻。不久竟有了质的跨越,市场搭起专设的棚子,古玩摊儿成了古玩店。有位当年在鼓楼做古币生意的朋友告诉我,警察曾一次没收了他几十枚古币,让他到公安局去领,他笑着说:“那时我可没那个胆儿。”有朋友还记得,当时香港电影导演李翰祥经常出没在这里的摊店之间,他是造诣很深的古玩收藏家,有时一天来好几趟,随身还带着一只小猴。这个市场开了几年,却始终没得到文物部门的正式许可。
% m$ |6 N3 R4 {  大约就在这时,由于市场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古玩商突然来了一次“十字军东征”,几乎是集体向东,迁到了朝阳区的沙板庄,这片长满杂草的地方,即现在的北京古玩城的原址。这前后,距沙板庄西北一箭之地的一片土坡上,也出现了一个市场,这就是现在潘家园市场的前身。外地的摊贩提着筐,背着麻袋,每周日到这里摆摊,很快市场规模就发展起来。沙板庄与潘家园遥相呼应,标志着北京古玩市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时,政府的监管部门也从一味查抄,到因势利导,基本上承认了市场的合法性。 - @5 L+ v  p+ y) v* v
  那时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市场,即所谓“朝外大棚”,开在朝阳门外大街,离使馆区不远,专做外国人的生意,商家都有经营许可证,一般商贩不准进入。我曾在这里对一堂(四把)红木屏背椅询价,开价4000元,这对当时的工薪阶层,是个不小的数目。
4 H9 ~+ f# y, `+ W  m; k8 l% H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现在的北京古玩城建成开业,北京的古玩市场从高端到低端,定位齐全,走向巅峰阶段,并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初。这段时间,是市场的黄金时期。 0 m) v* `' E2 P  a  O! l
  在北京古玩城开业的前后,像西城的荷花市场、东城的皇城根、朝阳的亮马、崇文的红桥等古玩市场,也随着“官园”、“兆佳”、“榆树馆”等市场的兴替、嬗变,相继出现。北京的古玩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1 L4 O0 J5 v" W% P. J! Q, ?/ m
  转眼从那时到现在,又过去将近10年。可以说,这10年是北京古玩市场由盛转衰的时期。所谓“衰”,并不是市场数量的萎缩,恰恰相反,这10年所建的古玩市场比此前任何时期都多,如天雅、爱家、分钟寺、高碑店、十里河等。“衰”是“衰”在古玩货源的逐渐枯竭,这是这种市场的特殊属性所决定的。因为古玩不像电视机和服装,可以短时间生产出来。
3 F4 U. h* O' O# w! Z* B; 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 08: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 08: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 13: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 17: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2 14: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去过潘家园,其他的争取最近都去看看,开开眼。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3 07: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东丽 于 2010-8-22 14:53 发表 只去过潘家园,其他的争取最近都去看看,开开眼。呵呵
. r7 ?' d( _1 k7 u$ k% J7 S7 i
报国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3 07: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初去报国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1 15: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2 17: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去过报国寺及潘家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1 22:39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