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1373|回复: 1

端砚收藏(中华传统工艺名师钟创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 07: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端砚收藏

端砚收藏
中华传统工艺名师钟创荣,男,1970年03月出生于广东省深圳市,本科学历,工程师,1995年进入端砚工艺厂工作,从事端砚石雕工作,并进行工艺品设计与雕刻。造型简练、工艺精湛,儒雅大度是本人的风格特征。2006年创办深圳华艺聚石缘工艺品有限公司。公司以设计.生产.销售端砚产品为主.产品包括砚台、石茶盘、风水摆件、茶洗、鱼缸、石凳等工艺品。
端砚雕刻创作要有好的石材,在深入了解石形、石质、石品花纹后,才能进行构思,因材施艺,以砚石的天然石纹作为“巧雕”,并依托传统技法表现当代主题,使作品蕴含现代和历史两种气息,才称得上是成功的创作。注重作品灵魂的升华,意念为先,外形为副,人工雕琢与自然美的和谐统一,实用、观赏与收藏于一体,“百福归堂”,“官指日月”、“松山居”等作品充分体现了本人的艺术特色。
多年的制砚经验让我深刻体会到石和人一样,看似相近却各有不同。为每一块石打造属于它自己的故事,是本人在端砚创作的的造型、结构处理上的根本宗旨,这样才能让人感到作品你的百看不厌,让人感到作品有无尽的内涵。
端砚是我国的四大名砚之一,它和安徽歙砚、甘肃洮河砚与山东青州砚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砚。其中以端砚位居第一。因其产于广东肇庆市,肇庆古称端州,故有此名。 端砚,得名于它的产地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历史悠久。在唐代端砚可谓盛极一时,据《砚谱》记载,唐太宗曾把褚遂良临写的《兰亭序》铭刻在端砚上,赏赐给功臣魏征。据说此砚是一块像紫云飘浮的紫绿相间的奇石,为贞观七年端州第一批贡品之一,难怪当时的“鬼才诗人”李贺有“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之句。端砚发展到清代,便从全盛逐步走向衰落,端溪砚石的开采也逐渐减少,一些名坑因砚石枯竭或塌方而停止开采。因此,当时刻砚艺人只得以工取胜,端砚的实用价值趋于淡化。近年来,端砚犹如枯木逢春,这朵我国工艺美术领域里的奇葩,在新时代迅速地蓬勃发展,形成一个崭新的高潮。一方面,由于其艺术性、文物性与收藏功能日益凸显,对砚雕工艺与艺术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对砚文化遗产的全面整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
青花在端溪砚石中较为罕见,有人认为它是砚中精品。其“色青黑,细如玉,有花点如筋头大”,但这些花色并不是出现在砚石的表面,我们不能直观地看到,只有“沉水观之”,才“若有 藻浮动其中”(朱竹诧《说砚》),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欲细不欲粗,欲活不欲枯,欲沉不欲露,欲晕不欲结,欲浑不欲破。”还有夹杂在成片青花中间的点滴,色泽同青花相近,形体略大的“玫瑰紫”,更是恰如其分地透过青花的隐约,显得更加娇艳,难怪古人题诗赞赏:“质之美矣,宁用追琢;文之粹矣,目彰不觉;慎而出话,安此良璞。”
端溪砚石中还有极其稀少名贵的石眼。这些天然生长在砚石上如鸟兽眼睛一样的“石核”,呈青绿或翠绿,略带微黄色泽,瞳子碧黑,深浅相间,形体圆正或尖长,质地高洁细润,晶莹有光,十分难得。
到了宋代,端砚的实用和欣赏价值更是两者并重。一些文人墨客除了用端砚研磨以外,还喜欢鉴赏、馈赠、收藏和研究端砚,随之也出现了一些研究端砚的篇章。当时的端砚形制也是名目繁多、千姿百态。端砚从明代开始,就已成为以欣赏为主的艺术了。在继承了端砚方且厚重风格的基础上,又创造出许多新的砚形砚式。如蛋形、神斧形、古琴形、古鼎形,特别是平板砚的出现,更是可供端砚收藏家、鉴赏家们鉴赏品评之物,这也缘于对当时优质砚石的开采。
中华传统工艺名师钟创荣,男,1970年03月出生于广东省深圳市,本科学历,工程师,1995年进入端砚工艺厂工作,从事端砚石雕工作,并进行工艺品设计与雕刻。造型简练、工艺精湛,儒雅大度是本人的风格特征。2006年创办深圳华艺聚石缘工艺品有限公司。公司以设计.生产.销售端砚产品为主.产品包括砚台、石茶盘、风水摆件、茶洗、鱼缸、石凳等工艺品。

天然茶盘

天然茶盘

肇庆端砚

肇庆端砚

茶台

茶台

端砚茶海

端砚茶海

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

端砚茶盘

端砚茶盘

石雕茶海

石雕茶海

茶具

茶具

端砚茶盘

端砚茶盘

端砚茶海

端砚茶海

石茶盘钟创荣

石茶盘钟创荣

砚台

砚台

石头茶盘

石头茶盘

石雕茶盘

石雕茶盘

端石茶海

端石茶海

石头茶海

石头茶海

端砚(麻子坑)

端砚(麻子坑)

端砚石茶盘

端砚石茶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0 21: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10 20:51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