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images.cnfol.com/articles/601_15714.jpg"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images.cnfol.com/articles/601_15714.jpg" border=0></A> ) ?; Z& q, j2 m8 F4 t* J
<p>
% X7 r/ ]' g, z2 C. F1 l; M* o< > 公元238年 孙吴大帝赤乌元年铸币</P>
- Q, L: Z" z2 i2 ]1 ]6 {6 S& I+ W: p< ><a href="http://images.cnfol.com/articles/602_15715.jpg"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images.cnfol.com/articles/602_15715.jpg" border=0></A></P>
2 z+ l }9 T; x3 A< > 公元前770年银 贝 </P>
. K/ B. o8 d0 S<P> 据说,在美国大约有2000万人收藏投资各国钱币,这个数字接近美国人口的十分之一。也有人在收益率上把钱币投资排在除石油之外的第二位。在中国各地的收藏品市场,甚至在杭州的夜市,都能发现各种铜板、钱币,可见钱币收藏在全世界范围风靡。钱币收藏既能获得丰富的收益,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P>4 x' ^* T' y* F
<P> 赝品泛滥入门慎重</P>
4 R8 ?! h; q' t0 u<P> 记得商报一周年报庆的时候,报社在武林广场搞读者交流活动,请了不少各方面的专家,我身边坐的是浙江博物馆的钱币专家李小萍。中午时分,一位老者兴冲冲地背来鼓鼓囊囊一个大包,从中掏出几个“古钱”来鉴定。每一枚“古钱”都用纸小心地包好,上面还有注明,看样子老者在古钱的收藏上下了不小的功夫。不过经李小萍鉴定后,都是所谓“西贝货”(行话,“西贝”就是“贾”字拆开,同“假”音)。老者有点失落,据说他的包里全是这样的“古钱”,而且还拿出一本书来,说是根据那本书买的。</P># z3 q, G! e) t$ q$ G7 a" s
<P> 最后,老者蹒跚地离去了,我不知他是谁,也不知道他为此付出了多少。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可以根据那本书买古钱币,造假者也可以根据那本书造假。</P>
- ^; p0 P" i& a% T<P> 专家建议入门的投资者投资钱币要慎买古钱币、初期机制贵金属币和代用货币等三个币种。因为初涉钱币收藏的人大多既没有币感,又缺少专业收藏知识,对钱币的鉴别能力弱。</P>
3 H; W' q, M. b3 ?+ { U1 t# y<P> 古代钱币和初期的贵金属币工艺简单,而市价高昂,钱币制假者趋之若鹜,是赝品的重灾区。据说现在的制假者可以在24小时之内就能仿制出假币,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十万元不等。主要采用电子翻版,用原时代的钱币做原料去铸造,然后仿古作旧。工艺水平高超,有时候连专家都很难鉴别,更不用说初学者。</P>
: F9 X n! h* z. U/ V$ N8 P4 ~, Z<P> 代用货币说白了就是一些临时替代货币的“货币”,我们平时玩的游戏币就是代用币。一些比较久远的代用货币具有极高的价值,但是代用货币属于比较“冷门”的币种,“水”比较深,不适合入门者。</P>
7 p0 l' a& m! _$ r- p7 F; n% P<P> 心态放好莫追暴利</P>0 h8 A3 h( N: f+ S" h
<P> 收藏钱币暴富的故事充斥坊间,很多初入钱币收藏的人并没有多少高雅志趣,也不懂得鉴赏收藏之道,大多是听了这些真假故事,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昏着脑袋冲进去的。其实抱着暴富心态的投资者早就可以收手了,钱币市场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企盼自己的钱币藏品快速升值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望,更何况还有买了“西贝货”赔了本的可能。</P>
; H' J/ L* F. { R. o# \7 G<P> 虽然收藏活动有其不容置疑的经济因素,但是钱币收藏贵在鉴赏,抛开铜臭的困挠,钱币收藏是门博大的学问。古人谈收藏,一可养性悦心,陶冶性情;二可广见博览,增长知识;三可却病延年,怡生安寿。每一种钱币都有其特有的故事,初涉钱币的收藏者在认识钱币的过程中,也了解了和钱币相关的特定的发行背景、流通环境等知识,这也许比钱币本身更重要吧。 <BR></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