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928|回复: 7

女工用线4000米绣出清明上河图 给女儿当嫁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1 15: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她,曾经是一名纺织女工,下岗8年后她“重操旧业”,不过这一次她拿起的是针和线,绣的是中国古代名画。历经漫长的4年后,一幅绣针版“清明上河图”终于收工。这名“绣娘”就是陈梅。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让她开始绣这幅画?她又是凭着怎样的毅力四年如一日地绣完这幅画?
; E7 ]' m* S  J/ ~ 
+ j4 S* {7 Z; k' B.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5: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幅“上河图”绣了四年  昨日下午,在合肥东大街的一处老宿舍区内,记者看到了这幅绣针版清明上河图。
* U9 ?3 z. k5 k6 T/ M: z3 M  这是一幅长4.85米,宽75厘米的画卷:汴京郊野明媚的春光,汴河码头繁忙的船只,市区鳞次栉比的屋宇,还有街道上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全部跃然布上。虽然是一幅临摹作品,但它那精巧的针线、严谨的构图,也别有一番韵味,即使是小小的一个人物,也刻画得栩栩如生。
) h& L1 M% U/ T" Z  回想起整个创作过程,陈梅记忆犹新。“那时候我每天差不多都要绣上10个小时,有时要绣到凌晨一两点钟。刺绣时针扎到手是难免的,连手指都被戳烂了。”
0 v' L% F% ^/ a! K' ?  一幅清明上河图,光线就用掉了4000多米。陈梅说,想要绣出一幅好作品,光有时间投入是不够的。“刺绣很有讲究,首先针法要一致,哪条线在上面,就永远要保证它在上面。其次线头的松紧要准确,线太松绣出的物体不够沉稳,线太紧画面又会褶皱。最后用线不能‘偷懒’,比如要用五种颜色的线来表现颜色的过渡,就不能只用四种,要不然画面颜色过渡就不自然。”
/ y! p: C2 S) z/ 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5: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绣一幅给女儿当嫁妆  陈梅告诉记者,她原来是一名纺织工,一干就是十年。由于企业效益不佳,1999年后她下岗了,之后当过超市营业员、加油站工人。9 q- T5 s+ L( ~8 l8 v
  “可能是和布有缘吧,2007年底,一个朋友看我闲在家里没事,就教我刺绣玩。其实我也没学过,但一摸针线我就喜欢上了。”陈梅说,经过一年的摸索,她的刺绣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时她就想挑战一下自我。“恰好那时我看新闻说外地有个人绣了一幅小的清明上河图,我就决定要绣一幅大的清明上河图。”
9 |& r' o# S# m$ R8 u  刚开始是秘密进行的,陈梅说,“不想让朋友知道最主要还是担心自己没有毅力坚持下去,说出去不好意思。”当清明上河图刺绣作品完工后,陈梅的家中一下子热闹了起来,不少邻居和朋友们纷纷到她家欣赏。
  H4 u) {0 D% Z" Y" c7 r  “我绣到现在,只绣了十几幅画,基本上没卖过,要么自己收藏,要么送给好友。”陈梅说,她想再绣一幅清明上河图,“这是送给我女儿的,她今年18岁,绣好后刚好当她的嫁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1 19: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6 06: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lovelines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6 00: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著名的文物集散地邓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6 13: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上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8 16: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6 20:33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