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858|回复: 11

故宫被关在了大门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8 10: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故宫的“创收能力”强,在故宫工作收入高,已是外界的共识;记者在北京采访时了解到,在许多北京人看来,“供职故宫”就相当于“金领”的代名词。长沙简牍博物馆6 A  d% a9 \% ]
馆长李鄂权说,故宫是中国文博界的代表,现在管理上暴露出一些问题,因为很多不是专业人士也被调到里面工作。  % w7 O0 G, [" l: f2 c: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10: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宫金领”谁都想当。但不是谁都能当的。按常理、常态推测,应该是两种人,一是故宫里有“话语权”的人,另一种是对故宫有“话语权”的人,最有能力和机会把“自己人”调入故宫任职。所以,板子只打在故宫身上,不够公道,故宫的主管部门或其他有权力支配故宫的部门,也要出来说句话。李鄂权所指,很可能是近来频频被曝光的“内部招聘”,民间戏称“萝卜招聘”。凡内部招聘,无一不是收入高、待遇好、活儿轻省的岗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10: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青年报》近日也披露了故宫内部人士透露的相关情况:在有编制的一千四五百余名故宫人里,大致是老职工、内部子弟和社会招聘大学生“三足鼎立”。“故宫从2000年开始比较多地向社会公开招聘科班出身的人,此前,在35岁以上的故宫人里,大学生少,内部子弟、北京人、复转军人多。现在好一些,像我们业务部门里,科班出身的人能占到40%~50%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1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宫是文物荟萃之地,是一个学术机构,业务部门里科班出身的人能占到40%~50%,已经是“好一些了”,可见学术在故宫的地位了。故宫“多重门”发生后,社会公众送给故宫4个字:“斯文扫地”。斯文扫地了,谁上位了呢?两个字,利益;一个字,钱。“内部子弟”不都是冲着这个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10: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的行政化、官僚化,已经说得很多了,故宫这方面的毛病,我相信不会比高校来得轻,还要加上一个“利益内部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故宫守着文物“吃”文物,“吃”也就罢了,还守着文物砸文物呢?文物被异化或“量化”为钱之后,对文物、文化的敬畏之心没有了,谁没有掉过几次钱呢?带着这种心态,文物被偷,被砸,都不会太在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10: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财新网上登出一篇名为《故宫蒙尘记者手记之五“气死奥巴马”》的稿子,称财新网记者在故宫博物院采访时,在一办公区入口看到一块黑板写着一段通告:“震惊中外的‘故宫盗宝案’昨日被首都警方成功侦破……美国找拉登用了近10年,我们抓获‘江洋大盗’只用了58小时。”虽然故宫还未证实其真实性,但是,通告所表现出来这种心态,跟故宫方面一段时间来面对社会舆论的态度,倒是一脉相承的。这种态度,气死的不是奥巴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10:3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在一个村子里看到墙上有一条标语:“没有权力的监督必然导致腐败”——一看就知道写错了,应该是“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才对啊。可是,转念一想,并没有错,而且更符合现实——很多监督不就是“没有权力的监督”吗?包括新闻监督、舆论监督,也是没有权力的监督。你监督你的,他干他的,跟没有监督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11: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自: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11: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徽州府 于 2011-8-18 10:36 发表
0 m" \1 z2 X3 G' P6 Y( H; s 前几天在一个村子里看到墙上有一条标语:“没有权力的监督必然导致腐败”——一看就知道写错了,应该是“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才对啊。可是,转念一想,并没有错,而且更符合现实——很多监督不就是“没有 ...
( c8 d2 J' F  F6 O& D' U) _

8 p8 m. i. P% @( _- r- L$ b1 \' P0 e, s: m' 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8 17: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9 11: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0 17: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在一个村子里看到墙上有一条标语:“没有权力的监督必然导致腐败”——一看就知道写错了,应该是“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才对啊。可是,转念一想,并没有错,而且更符合现实——很多监督不就是“没有权力的监督”吗?包括新闻监督、舆论监督,也是没有权力的监督。你监督你的,他干他的,跟没有监督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3 20:49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