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1787|回复: 2

浅谈钱币收藏的定位和调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3 15: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钱币收藏我认为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先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和计划,定位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收藏的是否顺利与提高的问题。对于收藏的定位而言:我们要做到切合实际,量力而行,因为钱币收藏的特点是有价值的高、中、低档和不同的品种之分,品种如古钱币,金银币,纸币等,而每一个品种都有不同的档次,因其档次的不同,所需要投入资金的量也不同,一般开始收藏和手中余钱不是太多的朋友,最好是给自己定位在由低端的常见品开始,由普通到稀少,循序渐进,逐步提升。
6 a, o% ^7 V* X3 R  {
    我先谈一下量力而行,众所周知,收藏就是经营富余经济,它寄托和满足个人兴趣与爱好的同时,达到怡心修身,涵养性情,克服浮躁,增长知识,保值增值的目的。做为一种不错的业余爱好,其前提条件是在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适时、适当进行收藏。钱币在收藏品中是与人们接触最多、最广泛的;有古代的,近代的,还有现、当代的,尤其是现、当代的人们都比较熟悉,都曾经持有和使用过;对其真伪和存世量的多少都有一定的了解。因此,钱币收藏是最接近大众化的,相对也是最容易进入的。只要我们的方法和计划得当,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切入点,一般都会取得不错的成绩。比如银行工作的人,选择收藏当代纸币和金属币,充分利用自己接触这些钱币多的有利条件,其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当然就一般情况来说年代越远的价值越高,但最关键的是存世越少价值就越高,比如第三套人民币中的枣红壹角,背绿壹角,贰圆车工,这些年代并不是很久远,现在市场价格却不低,这就是印证了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古钱币中短暂王朝和地方政权铸造的钱币也多有这种情况。在投资方面高端的当然是金银币了,收藏相对起点高,而且现在高仿币市场泛滥,其辨伪难度也比较大。按收藏的难易程度和投资大小排序,我认为应该是纸币相对最容易、投资小,古钱币次之,金银币最难投资也大。当然这个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也是不好排序的。这要看收藏到什么程度,到了高级阶段的时候,古钱币的投资就是最大的了,毕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价值连城的珍稀古钱币。! r7 c! u: X- K  s& K5 y
    做为收藏爱好者,每个人的收入和家庭情况都不一样,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的收藏定准位,如果收入高,手中有余钱,可定位在收藏中、高档钱币层面;反之,定位在收藏中、低档的钱币;一般开始学习收藏最好是从常见品种入手,当自己的眼力,知识提高以后,再根据财力逐步收藏一些中、高档钱币;也可根据当地钱币出土和周围收藏的情况,选择一个不被其他人重视的种类集一个专题,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收藏方向。如反其道而行之,经济比较宽裕的收藏中低档钱币,这种钱币存世量大,虽然收藏起来比较容易,但时间一长,便对手中平淡无奇的钱币觉得索然无味,没有了兴趣。而中高档钱币则不同,高档钱币不是很容易见到,不是人人都有,喜爱的程度就不会下降,而且随着市场的越来越少,自己的兴趣就会越来越高。购买高档钱币除了要有一定的财力和眼力,还要一定的勇气才行,当然也能给收藏者带来满足和成就感。如手中余钱不多的人收藏中高档钱币,一年或几个月才能购一枚钱币,有时还多少会影响到生活和家人的情绪,这还谈什么收藏的乐趣呢?如果能用有限的财力购买一些中低档品,经常小有收获,既能满足自己的爱好,又达到了保值增值的作用,这样自己也就感到满意了。在收藏钱币时还要特别注意如下两点:一、要收藏大开门的,所谓“大开门”就是一眼看上去便是真品无疑,不存在任何争议。二、品相好。因为钱币的品相直接决定价值的高低,同一种钱币美品与差品的价格相差数倍甚至数十倍,收藏时注意钱币的品相,这为以后调整收藏品的品味打下良好的基础,毕竟好品相的钱币大家都是比较喜欢的,转让时自然容易被人接受。   
* T/ R4 s# P. H
    在收藏钱币的初期,应以广博为主,广博是指广泛收集品种,最好每个朝代和时期的钱币(或具有代表性的币种)都要收藏一部分,广博地收藏对于掌握了解钱币的发展历史、各个时期钱币的铸造特征、以及钱币使用演变过程,会有很大的帮助,透过一枚枚古钱币的制作工艺,可以看出当时王朝的兴衰和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还能通过上手观赏实物,加深影响,将各个时期的钱币特征都熟记于心,这一阶段收藏的目标应该是寻找感觉、锻炼眼力,积累知识,厚积薄发,为今后的收藏打好基础。这个阶段通常是有成功也会有失败,主要因人而异,因为收藏是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做基础的,一定的感性、悟性及灵气做支撑,有一定的悟性及肯动脑筋,勤奋学习的人水平肯定进步得要快一些,同时如果拜个行家为师,经常得到指导,其效果就会更好,失败的概率就几乎没有了。时间长了东西见得多了就会有这种感觉:伪品到手以后可能一下说不出假在什么地方,但感觉就是有些怪怪地,不舒服,往往这种第一印象很重要。这就是辨别钱币真伪的“火眼金睛”,这是需要千锤百炼才能有的基本功。要么行内怎么流行这样一句话,说:“专家不如行家,行家不如玩家”,长期处在市场风头浪尖的玩家才是最具权威的人,因为这些人见得多,无论真、假或高仿的都先要考验他们,他们要是免疫力不强,就没法生存下去,能生存下来、并且有一定成就的人就有很强的免疫力。现在搞收藏我认为要比过去容易得多了,网络这么发达,在网上搜索一下什么都有,在家里就能看到馆藏的文物,将自己看不准的物品图片发到比较专业的网站请教,就会有人跟帖发表看法。我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闭门造车,固步自封地搞收藏,要将自己的收藏融入整个收藏队伍行列中,这样才能够与时俱进,才能有可喜的进步和提高。
    有部分藏友会对某一时期的钱币比较感兴趣,一开始就专门收藏某一时期的钱币,如专集宋钱,专集明钱或清钱等,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收藏选择,但不足之处是钱币知识缺乏整体性及连贯性,对钱币的发展、演变及不同时期的钱币特点缺乏系统的了解,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有些人收藏的时间不短了,可进步不大,特别自信,认为自己收藏水平最高,别人都不行,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不同意见;这种人无论是学习钱币知识还是鉴定钱币真伪时,缺乏理性的分析,教条主义,生搬硬套;要么不能学以致用,标准模糊,胡猜乱疑;要么就是捡漏心切,贪心太重。收藏就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己看不准的就不能买,不能老想着捡漏,不要怕失去发财的机会而买有怀疑和不被大家公认的东西;爱冒险,太贪心就会经常处在高风险之中,就不免有失败。我们应该知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一线货源的基本枯竭,捡大漏的可能已基本没有了,现在只有高手玩家凭着渊博的学识和独到的眼力才能捡到漏(如从常见品中淘到好版别)。不要再相信收古钱可以一夜暴富的传说了,也不要把电视《寻宝》、《鉴宝》节目中的成功大漏看得太近,且不说他们的介绍是否真实,就算真有其事,那也只是万绿从中的一点红,数以万计的藏品中有这么百十件让人肯定的,我认为实在不值得我们高兴呀!为什么这么多人的钱都打了水漂!确实应该想一想我们的收藏市场有没有问题?收藏者自己有没有问题?我们在目前这个还不太成熟的市场条件下到底该如何收藏?都需要我们有个清醒的认识、思考和判断才行。有的人被钱币书带着走了弯路,认为只要看几本书、记住一些特点和价格,就可畅行无忧了。殊不知书本知识与实物有着很大的差异,钱币的各种版别千变万化、各地坑口锈色和传世包浆有着很大的差异,做假手段层出不穷,岂是一两本书所能说清的。有的人可能收藏了几十年,几乎一直是徘徊在初级阶段,如果排除了经济和个人努力的原因,就是他没有能做好适时调整,收藏者应该让自己的收藏月月有进步、年年有提高,当收藏到了一定的阶段后,具备了一定的眼力和相关的钱币知识,以及对收藏的外围和内涵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后,就应该考虑让自己收藏品提高档次,调整时要舍得放弃,出让一些普品、重复品或意义不大的品种,填补一些自己没有的中高档品种,如果做得好的话,还可以从中赚到一小笔资金,达到以藏养藏的目的。有的泉友蔽帚自珍,不舍得出让手里的收藏品,如果经济允许的话,这倒没有什么,如财力有限,这样做只会让你感到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对于普通收藏者来说,可能会迫使你最后难以为继。如果适当出让部分收藏品,用出售钱币的资金再购入新的钱币,这样做让你既通过过手的钱币学到了知识,又少花钱,让财力发挥其最大的作用,这是许多藏家都曾经走过的一条成功途径。
    对我们一般人来说,收藏既不要一枝独秀,也不要贪大求全,更不要抱有别人有的我一定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的心理,这种攀比心理在收藏中是非常有害的,容易让你陷入不切实际的旋涡和丧失理性。我认为爱好收藏是个很有品位的高雅选择,收藏的意义不应该只是占有了多少,仅仅做一个称职的文物保管员,而在于充实业余生活,修身养性,并且要积极地普及收藏知识,影响和培养身边有相同爱好的人正确地对待收藏,要让收藏为我们的生活锦上添花。
  n" d3 P, N$ E
, J9 s5 ~& E, ~
+ h$ Q5 Q2 |- f  L+ s9 F
* j( G- Q; N9 j& J
[ 本帖最后由 58102 于 2011-10-15 11:2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17: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19: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6 16:29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