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1706|回复: 19

鬼工神品:明清ㄨㄚ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9 16: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ㄨㄚ雕刻历史悠久,始于新石器时代。早在旧石器时代,居住在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就以ㄨㄚ雕刻装饰品用于随葬。《史记·微子世家》已记载:“纣始为象簪。”辽、金、元、明、清历代帝王都把ㄨㄚ作为皇家供品,但传世的ㄨㄚ绝大部分出自明清时期,明代的果园厂和清代的造办处都有为皇宫做ㄨㄚ制品的作坊。
( l$ v; D, w2 ~$ O0 h/ h5 N
8 q* C0 f7 D3 P6 {2 Q% n3 U5 S- A明清ㄨㄚ雕大致分类+ ?4 g! g- q8 @

: ]6 X+ w4 t' l5 C9 R按照史料记载及传世的ㄨㄚ雕来看,明清ㄨㄚ雕大致可分为宫廷制品类、人物圆雕类、文玩杂件类及出口类。首先是宫廷制品类,明代的皇家ㄨㄚ由“御用监”制作,明代的牙笏存世不少,当是一品官到五品官朝见时所执。清代的宫廷ㄨㄚ由养心殿造办处的牙作、如意馆制作。牙作和如意馆招募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其中最有名的是嘉定的施天章、封岐,广东的陈祖章等。
- q4 e% g  a6 F7 I
& k" R* s7 j+ }9 L9 Y6 H  e1 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6: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次是人物圆雕类。明代后期ㄨㄚ人物圆雕作为一种产业在福建漳州兴起。明漳州ㄨㄚ多随形,刻工简练,但注重脸、手和衣带的表达。清代的人物圆雕数量众多,题材多样,其中大型的用整支ㄨㄚ雕的人物多是乾隆朝以后的作品。
5 f  v- T7 j1 U' n+ l1 r
4 |2 G: S8 V! v  第三是文玩杂件类。存世的明清ㄨㄚ文玩杂件数量众多,其中包括笔筒、臂搁、挂屏、插屏、笔架、笔洗、笔、鼻烟壶、装饰瓶、香筒、虫罐、如意、针筒,各类碗、盘、盏、碟、盒、杯、壶、镜背、镜框、挂件等等。
/ a# I9 M; r  ]$ }' [/ B
5 g% N6 v  p, Y6 g$ o,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6: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是出口类。明代ㄨㄚ出口的中心主要是漳州,清代出口的中心主要是广东。乾隆年间及以后,广东出口了大量ㄨㄚ,包括装饰扇、名片盒、首饰盒、象棋、信插、伞柄、镜框,工艺繁复的船、塔、多层球等等。这些出口物件的共同特点是迎合西方人的心理,在工艺上讲究细和繁,稍显精美,但艺术内涵相对贫乏。
' J- W% t: q8 N; c+ ~* a! [/ W  V; t1 L0 V# q
  明清ㄨㄚ雕技法多样 鬼斧神工
  O" p; k/ `0 |7 K6 F+ t. ~! S7 X% C
  我们今天一般遵循认同的传统的ㄨㄚ好坏评判主要围绕“雅”、“细”、“繁”三个字,三字中又以“雅”为首。但事实上很少有哪件ㄨㄚ能同时满足这三点,比如说一件ㄨㄚ太细太繁了自然整体就不会有素静的雅致感,再者各个时期的每一种ㄨㄚ都有自己的独特技法,无法按照“雅”、“细”、“繁”去规定。ㄨㄚ雕刻手法多样,圆雕、浅浮雕、高浮雕、镂雕、ㄨㄚ编织等在ㄨㄚ雕刻中得以普遍运用。从收藏角度而言,一件ㄨㄚ无论在哪个字上能达到上乘都是值得一藏的。
' e# p7 I3 x# ?2 G# M4 ~
3 @+ t: ]3 J' R- q  m; i.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6: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圆雕一般采用整段ㄨㄚ为雕料,雕刻成立体的造型。一般一些桌案摆件和人物类雕像采用这种表现手法。清代的圆雕人物,风格稍显繁琐,比较注重衣褶的刻画,更增加质感。比如ㄨㄚ“持经观音”,手持经卷,闭目而坐,其形容仪范体现出观音菩萨的清净端庄、慈悲的道德风范。坐像虽小,但特别注重衣饰的刻画,线条明显增多,刀法流畅但稍欠浑厚,与明代ㄨㄚ人物风格迥然不同。
' p, L9 s1 M2 ]' T5 ~5 F) \$ Z, k" w- ?8 r0 f3 p+ U! b+ ^
  浮雕,是在平板材上表面立体的多层次的雕刻方式,在造型上有明显的前后层次关系和半立体效果。浮雕是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造型形式,有浅浮雕与高浮雕之分。浅浮雕是阳纹雕刻低于高浮雕而又高于薄地阳文雕刻法,属于平面雕刻,但具有明显的层次感,大多数ㄨㄚ雕刻都有运用此法。高浮雕,是ㄨㄚ雕刻介于圆雕和平面雕之间,属一种半立体的雕刻形式,具有较强的空间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6: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清时期,竹刻技法也被运用于ㄨㄚ工艺中,如竹刻的毛雕法。明代的ㄨㄚ器物,如文具、酒筹等,其上雕刻的文字、图画多用毛雕法,比如现藏于故宫(微博)博物院的“岁寒三友”纹笔筒就是以毛雕法雕竹、梅、兰、石,阴纹细刻如毫发,画面紧凑而不拥挤。
% E( E8 e) I- _2 s' S0 c2 W3 W: t% x6 n. \' y
  其次是镂雕技法。镂雕一般要综合运用拔镂、透雕技法才可实现。镂雕的技法宋代已有,适合于ㄨㄚ球的雕刻,ㄨㄚ球古称“鬼工球”,乾隆时期ㄨㄚ球发展到镂雕13层。镂雕工艺极其复杂,需要艺人有着高超的技术与素质才能完成。制作ㄨㄚ球的工序是:先经锯工开料,次由车工车成圆球,再车成里外自由转动的若干层,由雕工在“板面”的牙球最外一层雕刻花纹,凿工把里层逐层凿成精细的各种图案,最后转磨光亮,配上牙球座子,成为成品。牙球工艺在清代获得了大发展,这种技艺发端于广州,是广州ㄨㄚ雕刻中常用的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6: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至清代,镂空雕不仅仅用于ㄨㄚ球的加工与制作,还被广泛运用于其他ㄨㄚ摆件的装饰。而同时,镂雕与浮雕结合运用,成为清代小件器物雕刻的特征。清代,ㄨㄚ工艺水平已十分高超,技法已十分完备,但也造成了清代ㄨㄚ逐渐走向繁复的趋向。制作装饰精细而略显琐碎,这是清代ㄨㄚ工艺的总体趋向,虽雕工精细华丽,但又稍嫌繁杂,发展至近代尤为突出。, p* o# C$ M% b6 f" K; e

% O0 ~4 F! e# h' u  另外,ㄨㄚ编织在清代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种工艺是将ㄨㄚ劈丝、磨光后再编织成作品。劈丝是编织中最为关键的一道工序,利用ㄨㄚ细纹的纹理和具有韧性的特点,将ㄨㄚ浸泡在特制的药液中,待其软化后,劈成厚薄宽窄均匀的薄片,牙片薄弱如纸,呈半透明状,再将其打磨光滑呈现出洁白光泽,进行编织,品种有ㄨㄚ席、宫扇等。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北方很少采用这项技术,广州遂成为ㄨㄚ编织品的主要生产地。此项技术耗工费时,制作难度极大,制成品价值相当昂贵。至雍正朝时,雍正皇帝有感于其制作劳民伤财,而功用只是为了奢侈斗富,乃下令禁止制作牙丝制品,从此,这项工艺逐步衰落,直到失传。ㄨㄚ具有良好的恒温性能,ㄨㄚ席比起竹、草等材料制成的席小,更为凉爽宜人。ㄨㄚ编织席,现存世二张,均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I, B5 f/ z! e, E" p) G$ F

6 K3 s0 n1 p5 I, |# J, J,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6: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ㄨㄚ、苏州ㄨㄚ、北京ㄨㄚ三足鼎立' f1 [5 }( T; v1 c( b( p2 Q8 c
$ a. D3 h) T/ `( J1 t' o
  ㄨㄚ雕经过数几千年的发展,清代中期陆续形成了若干个相对集中的中心生产地,主要以广州、苏州、北京为代表,各个中心生产地之间在技术上既有交流,又在题材和形式上保持着各地的风格特色,同时又互相渗透。
$ M0 u" t7 k, E6 g# G9 f
2 k$ E: n5 h2 v; `( m: F* i  其中,广州ㄨㄚ有着悠久的历史,秦汉时期已有了一定的发展,至晋代还出现了ㄨㄚ编织的精湛工艺,明清时工艺与生产规模达到历史高峰。主要是因为清康熙海禁以后,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唯一港口,使得东南亚等地的ㄨㄚ大量输入广州,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为ㄨㄚ工艺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广东ㄨㄚ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其工艺远远超过了其他地方,成为全国之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6: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ㄨㄚ富有装饰性,素以精细工整、玲珑剔透而闻名于世。又加上广州地处南方沿海,气候温和湿润,非常适宜质地细腻的ㄨㄚ精雕细刻,层层雕镂,而作品又不易脆裂。广州的ㄨㄚ以精细的ㄨㄚ球著称,其传承方式以师徒传承、家族传承为主,采取手工作坊的生产模式。从清代“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活计清档”的记载来看,至迟从雍正年间(1723-1735)起至咸丰年间(1851-1861)为止,在这百多年中,广东始终为内廷提供牙匠。在造办处多则6名,少则两名,留下了陈祖章、李裔唐、萧汉振、黄振效,杨维占、陈观泉、司徒胜、黄兆、李爵禄、杨有庆、杨秀、陈琛、莫成纪、杨志、黄庆等15位ㄨㄚ匠师的名字。
% C: K- C3 X% ~+ p4 \/ U& B+ x. J- y$ }$ [2 g, {: I  w% 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6: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次是苏州ㄨㄚ(包括地处江南的南京、嘉兴、杭州、扬州等地)。苏州地区是明清时期的经济文化中心,传统文化深厚,特别是吴派、虞山派、娄山派绘画艺术对ㄨ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故苏州ㄨㄚ一直充溢浓郁的文化气息。苏州ㄨㄚ总体风格典雅醇厚。艺人善于用隐起手法,在隐起适应的面上施展技艺,图案形象生动,意境幽远,布局疏朗得当,给人以恬静之感。对细节的处理非常纯熟,刀法一般采用流畅自如的浅浮雕、阴刻、圆雕、高浮雕,用刀有力简洁,打磨圆滑光亮。题材来源十分广泛,有人物、花草、鸟兽、山水、神话传说等,追求意境的表现,明显受明清文人画的影响。
* |) E) h4 ?$ g3 e8 E/ G
# w& }$ h  q! \& ~. S* R! a+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6: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就是北京ㄨㄚ。辽、金、元、明、清等朝代都在北京建都,帝王们也都把ㄨㄚ列为皇家贡品,所以北京ㄨㄚ具有了雍容华贵的宫廷艺术品格。明清宫廷的ㄨㄚ艺人主要来自江南、广东和北京当地。从外地来的优秀工匠与北京当地的工匠不断切磋,经过不同风格和不同文化趣味几百年的磨合沉淀,最终形成独特风貌,清代乾隆年间的ㄨㄚ名作《月曼清游》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件杰出的作品是乾隆年间ㄨㄚ艺人陈祖章等人根据画家陈政的画稿,用了几年的工夫雕刻而成的。但后来随着清末国力的衰微,为宫廷制作奢侈品的ㄨㄚ匠人纷纷流向了民间,开办作坊,聊以自补。到了光绪年间,北京的ㄨㄚ作坊甚至曾一度面临绝迹的危险。在清末民初时,北京有十几家这样的ㄨㄚ作坊,主要分布在花市大街以南上、下堂子胡同,上、下唐刀胡同及珠市口一带。
, [0 M0 J: ]* j, ]
2 T, _3 n+ K0 b( W9 b* n/ g* N4 S8 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6: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ㄨㄚ制品的识别与鉴定
: Z5 |  A4 K4 B7 |% E
4 O. T) Z1 |* ?) |+ a  但凡古董文物都会存在识别与鉴定的问题,ㄨㄚ制品亦不例外。尤其在过去的半年里,春拍市场上有超过60件ㄨㄚ雕破百万元(2010年仅有24件ㄨㄚ拍品破百万元),ㄨㄚ市场的全面爆发,让不少人又开始担心ㄨㄚ制品仿冒品泛滥的问题。
: B' |6 ]- a" O  d8 z) s# [# q$ R9 B' |+ j
  对此,专家给出的建议是先观察ㄨㄚ本身的颜色和断裂纹。古ㄨㄚ雕刻艺术品的表皮会随着年代久远而老化,表面会泛黄,再由淡黄逐渐变成姜黄、深黄,直至浅棕色。随着色泽的变化,ㄨㄚ表面还会出现一根根短头发丝样的浅纹,我们称之为“雀丝”。ㄨㄚ雕年份愈久,雀丝就愈多、愈黑、愈深和愈长,进而就会表现出裂纹。常见的做旧ㄨㄚ器物,有一股烟呛味,表皮有色却无光,无包浆,雀丝的裂痕亦不自然。其次,从雕刻品的艺术风格来辨别。如清初雕刻的观音像,衣纹线条简练,有明代ㄨㄚ的遗风。由于深浅刀法并用,圆浑而挺拔,衣着线条下垂而坦然,给人以沉稳的感觉。近代仿制的观音像,衣纹线条繁复,立体感不强,刀法也软弱。另外,“旧料新雕”也颇为多见,同时也要注意款识辨析,“后加款”的作伪方式频繁;还要提防名家ㄨㄚ作品的仿冒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6 16: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能带点图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16: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xs112112 于 2012-3-16 16:01 发表
4 g3 [! t& D$ l9 \5 X大师,能带点图不
! A( i1 O; @+ C  M
5 a* \$ B# H9 S1 S! B4 z
自己手里没有ㄨ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6 16: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加图.......哪年,,哪地.....哪人
132227lg.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16: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dada2007 于 2012-3-16 16:24 发表
, r4 T  o8 s% _好文 加图.......哪年,,哪地.....哪人

: C' |# K7 N5 n/ ^: A( o/ V( J7 m, B: P2 T' v$ s0 p
看出浮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0 19: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俺是全无人员,现在是个电脑技师,电脑的问题,直接问我,前提是别提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20: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xs112112 于 2012-3-20 19:10 发表   e: ^$ ]9 m* B! x# e/ J; w# F) x
谢谢,俺是全无人员,现在是个电脑技师,电脑的问题,直接问我,前提是别提钱

$ {/ o# A4 W1 l' C( Z' D  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2 14: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版主创立这个版面,让我这个外行看到你们的心得与经验,但是俺还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6 15: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6 21: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4 17:14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