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黑色死神 于 2014-2-20 19:06 编辑 8 i3 D ], P: |; H% X$ j
+ Z' ?5 ^9 D2 b" ~6 z
法国美协主席邀请广东艺术家赴法办展% E0 d+ \2 A, q2 X2 H; S
+ @3 V+ O! ]; g' P) }1 Z. T" i4 K3 @. D( |! c1 n
3 p) H/ O' q( D5 b; y/ L
% F( O( p5 o# @" K Q6 G
1 a9 E+ [0 Q# z/ X. T; L" ~ 米歇尔·金(左二)年初参加许鸿飞在卢浮宫的个展 许悦 摄
]+ e/ N: g) M: @ 寻宝图
9 S1 ]8 ]+ Q& V Y/ f% y3 ^
* x" c+ C& y; O& Z1 B* U* L# [ 羊城晚报记者 许悦0 U' {2 }8 V* a
b3 J2 z8 U. D$ G" P' Z o 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一系列中法文化交流活动也开启了中国艺术家赴法国办展的热潮。今年初,广东雕塑家许鸿飞刚在卢浮宫举办了雕塑个展,这几天,法国美协主席米歇尔·金又亲临广东考察,向广东的油画家发出了赴法办展的邀请。% |: _. V! e4 m0 s/ H' I
$ u9 X5 k( l8 L, F0 R: x1 Z3 v3 _, w3 N
法国向中国艺术家发出邀请
+ o4 T8 i3 J7 t7 \5 N( B
2 b4 [* v: a1 p" n2 x$ U& ~ 这次给米歇尔·金和广东艺术家牵线搭桥的是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在双方的交流座谈会上,米歇尔·金向广东油画家发出了赴法国卢浮宫办展的邀请,日期就敲定在今年的12月初。9 \0 k- I, ^; a8 D* H2 ~' [
9 p9 B; p+ c# `+ l
对于米歇尔·金的邀请,在场的很多广东油画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作品能够在卢浮宫这么一个世界艺术殿堂展出,一直都是艺术家们的愿望。
( C) R) d- N9 {8 w5 q1 ]: R8 ]$ R" @( R S
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会长石金柱透露:“展览届时将在卢浮宫的卡鲁斯厅展出,展厅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商会将会积极促成这次展览,把广东最好的油画家推荐出去。”
1 Z; q4 F" f/ n1 ]( g3 J, K d' q* z/ K% M7 Z
在法国展示推广的中国艺术品能否打动法国的收藏家?米歇尔·金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法国收藏家的收藏不看国界,只看作品。我这次来广东考察后发现,法国人对真正的中国艺术并不了解,所以希望通过展览的形式,把真正的中国艺术介绍给法国。”
( K- \7 R% ^2 n; p# y1 Z7 J! H, x2 O' z; Y- ?, a5 ^5 f9 n' L
中国艺术品市场越来越国际化
: W6 F2 i/ N1 y2 B1 f" K" J$ V
x; F1 r( s" L3 i 中国艺术家开始大规模走出去,中国收藏家也正大手笔买回来。当中最大的手笔,当数2013年秋拍,大连万达在佳士得纽约拍卖会上以2800万美元拍得毕加索的油画《克劳德和帕洛玛》。
% A6 \4 W% ]' Y! y' f% m2 i \$ [+ K; c* ^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以来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正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国际化趋势。一方面,中国艺术品市场不断走出去,另一方面,国际艺术品市场也正走进来、引进来。中国许多藏家的收藏兴趣,已不再局限于中国陶瓷和绘画等传统藏品。”
' X2 M9 ~! j u) v% J
$ U. |/ \# v$ Z' f9 Y “现在中国很多艺术品通过展览、贸易等方式正在走向世界各地,走向世界艺术品市场。随着国际化的展览与交流的常态化,中国的艺术家和世界艺术家的互动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化的趋势。与此同时,中国的收藏家和中国的一些机构、企业越来越多地消费世界优秀的艺术品,这些都是在艺术品层面国际化的一个反映。”
a, M* |- n& U9 u- Q3 t8 r$ R* d: C u8 C
数据
+ Z+ x. {6 L9 n( H" w2 A
, t! B: J4 ?7 ?( i# B( u/ h 2010年以来,苏富比拍卖中国内地买家数量增长了54%& U. o; G9 R m& A6 e; V
% V ]0 m4 p1 A/ O, e, U
530名内地买家3.78亿美元
' M$ M- G+ E p" q* L$ o9 i( q( }! s( l, W
竞拍非中国艺术品" G3 h0 {: d9 n4 n$ p' ?
8 i8 x d$ o# I2 z 刚刚出炉的2013年秋拍报告中,也分析了去年以来海外艺术品市场持续增长的原因,当中一个重要的支柱,就是来自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印尼等的富豪对西方艺术品的兴趣增加。截至2012年的五年里,亚洲客户总计花了逾20亿美元来购买苏富比拍卖的“非本土”艺术品,较上一个五年增加了200%以上。以中国为例,目前许多中国藏家收藏脉络拓宽,更多地对准了非中国艺术品,比如印象派画作、早期绘画大师的作品以及19世纪的欧洲家具等西方艺术品。2010年以来,在苏富比的拍卖活动中,竞拍非中国艺术品的中国内地买家的数量增长了54%,有530名中国内地买家竞拍成功,总计支出3.78亿美元。9 V: y1 Z! i1 C2 E- p
+ Q& F; ~6 P/ Q6 C& t7 [9 L (许悦)转 6 V% k: ]7 o8 C1 }0 A8 t$ [, X. O2 E*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