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1735|回复: 4

砚的别称及由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2 15: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砚,作为文房四宝之一,一直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其看似简单,实则很复杂,有关名砚的历史,多的可以写一部很厚的书。不光如此,砚还有许多别称,这些大多是从古代名家、诗人、书画家的诗句中来的,因为被多数人认可,其名字就算定了,所以砚的别称有很多,略说如下:
正方井田.jpg
石君
        宋代苏东坡曾为婺源龙尾山“罗文砚”(歙砚的一个品种)写过一篇传记——《万石君罗文传》,里面记载:“罗文,歙人也。其上世常隐龙尾山”,并说罗文因“助成文治,厥功茂焉”封“万石君”。“万石君”由此而得名。例如,清代王继香的《七星砚铭》曰:“北斗啖啖孕石君,繁忙上腾昌斯文。”不管是什么材料制作的,也统称石君。例如铜砚、铁砚、竹砚、瓦砚等,都可统称石君。
石友
        古人特别珍惜“情”,读书人都把书斋中的各种珍品,以友相看,所以砚被俗称为石友。宋代王炎有诗曰:“剡溪束楮生,歙穴会石友。”“楮生”指纸,“石友”指砚。广而传之,众皆称砚为石友。
墨侯
        唐代文嵩以砚拟人,曾作《即墨侯石虚中传》,称砚姓石,名虚中,字居默,封“即墨侯”。从此以后,人们便称砚为即墨侯。宋代王迈中《除夜洗砚》曰:“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
墨海
        砚的别称,一般称大的砚台,也有称为海砚的。例如,宋代苏易简《文房四宝》载:“惜黄帝得玉一钮,治为墨海焉,其上刻文曰:‘帝鸿氏之砚’。”这就是传说中制砚的开始。墨海也指大墨盆。清代翟灏《通俗编》曰:“今书大字用墨多,则以瓦盆磨之,谓其盆曰:‘墨海’。”
润色先生
        清代王继香《醉庵砚铭》曰:“昔人号砚曰润色先生,曰岩屋上人,曰铁面尚书,余独取其静而真也,谥之曰静真先生。”“润色先生”,早在唐代女诗人薛涛诗《四友赞》中也提及,曰:“磨润色先生之腹。”称砚为“润色先生”。
墨田
        “墨田”是耕耘的意思,研墨如耕田。田在这里主要表示大,能“种墨”的地方,理解为砚。
砚瓦
        俗称瓦头砚,又叫瓦砚。秦汉时用的建筑瓦当,多采用澄泥治成,后来被人们改制成砚。例如唐代吴融《古砚瓦赋》曰:“勿谓乎柔而无刚,土埏而为瓦,勿谓乎废而不用,瓦断而为砚。”《邵氏闻见后录》曰:“砚瓦者,唐人语也,非谓以瓦为砚,盖砚之中必隆起为瓦状,以不留墨为贵。”
1235059233786.jpg         

  W/ F  n- b9 L9 }0 m

古人多是文雅儒士,对于砚的称谓自然特别富有雅意,因此,还有很多砚的别称,需要大家各自感悟一番。


1 F, T( Y% S8 v) A6 Z% w3 G;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2 21: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发帖  有时间常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6 17: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 08: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1: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7-2 20:55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