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诚信待友 于 2015-1-26 00:11 编辑 0 i0 s; x) ^1 w X( t
0 Q, ?8 I, W) S& o: Z) L
【原创】本人掘 雕 阴沉木根雕《龙》图 文简介 / Z! i- y1 D* P
诚信待友 2015 01 25 创作于长沙市5 `# }- ^4 R% L5 @
7 M! c. n' C' F) I4 ]0 h3 i/ ^6 A, s( @- A/ m
/ }$ ?5 c( y5 j# J$ i# u7 n
) [" V5 D: Q3 r! @) @ 图1 正视全图
$ [0 K+ S9 Q6 l0 {8 h& ~: v
& c; M; E7 w- E9 w
/ f" a7 t, A( ?+ p1 J 说明: 您所见、为《龙》专做的这木箱,亦全由本人精心制作; 木箱内特别设置了防震与防侧翻等保护装置,即使木箱不慎被倒立,也不会损毁根雕。。。
* s( U( |7 x4 C9 B4 D2 C! { 图2 木箱打开图
4 h2 G4 q2 u: t; s& e1 q5 n& V3 p
" h( F, x) b9 u2 \
$ a7 U' I0 `$ v# p6 l; ?$ ], @6 n
图3 木箱图 注:应朋友建言,今后的根雕作品简介里,将尽量多上传照片。 ) F" x" c p, J9 n- L
+ V3 `- w& U& V: Y
1.“龙”的由来与共识—— 龙是原始人的图腾,更是中华民族信奉的图腾。所谓图腾,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做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他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且可从中获得所愿的力量与技能等。 中国龙一度印上国旗,是吉祥兽。龙是一种非真实的虚幻生物和神异动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具有虾眼、鹿角、牛嘴、狗鼻、鲶须、狮鬃、蛇尾、鱼鳞、鹰爪,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形象。
2 M. G( e9 \9 X 在龙身上寄寓了美好的品质和神奇的传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龙的形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龙的特征愈来愈多,形象日益复杂和威武;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过战争和联合等,信奉龙图腾的民族逐渐成为领导者;龙的图腾逐渐成为了整个中华民族信奉的旗帜。. }- ?2 [: {' L' n
龙,在我国历代是皇帝的代表、或代名词;人们把各种优秀的德操与品质等,都集中到了龙的身上;如龙是足智多谋的,是富裕强健的,是正直善良的、是为民着想的,是本领高强的,是英勇善战的。。。总之,在龙的身上、集中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也常把世间的杰出人物称为人中之龙,诸葛亮号称卧龙先生,就是大家熟知的例子。
3 p/ Q! T. Y: m! _2 K5 y2 X5 Q& I# L% r 至于龙的传说,有“龙帝,即天帝,也叫玉皇大帝”、“蛮龙归正的神话”、各种“龙王”、“龙女拜观音”、“龙生九子”,“岑港白老龙”等,不胜枚举。* y) L" g9 Q" M, J) D+ {/ n
在神州大地上,到处都有龙的踪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普显龙的身影。。。。。。由此可见,亘古及今、龙为世人所崇奉之程(广)度。" R5 P& R& Q: F. {& W1 C
: B& c( n2 j! v9 ]
. a+ `9 t# P3 x: s& l3 `- G
图4 正面全图 9 |* I3 s9 z* a4 z8 _
, w7 i' O0 a# J3 H& B' K4 C
图5 龙头部前侧图 7 b7 Q$ J# C; b! ?" t0 `: k$ F
. N* o7 p; M R9 q* N" d 2.《龙》根雕概况与寓意—— 6 n9 Q+ j8 s _) |' L* h
9 X& }+ y- f- H a7 o 图6 龙崽特写图。 注:此图是不是寓意,古老而神奇的“中华巨龙”,五千多年以来,养育和爱恋着我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呢?。。。 1 c% c2 g& [& j3 t) Z
C+ U8 H/ H9 ]& u' E+ e1 m 图7 “显龙石”特写图。
2 _, b! S+ I9 d: \9 [
4 `) g: B0 a! I+ v- U- y9 @- V
图8 “显龙石”特写图。 1 p# t4 R; L' p. x8 d8 S- n
这根雕(注:中号尺寸)的阴沉木树根,是2008年冬至2013年春,本人坚持不懈在我国(偏)西部地震带、即欧亚地震带的一段,深山峡谷、断续管理国家水利工程施工现场时,在古河床底、艰险深掘的70多个树根里,用我知晓的一些实用办法,反复、仔细作了“名贵与否”的鉴定,最终留下近20个“宝贝”中的一个。 该作品中的大、小共5个阴沉木树根,均机掘于上述的“古河床底”深处。其中的“大龙、龙崽和大龙前脚下的树根”,均被深埋于靠近一瀑布的乱石泥砂里;而大龙后脚下的“两个小微树根”,掘于河底它处。根雕上所见的“大龙和龙崽树根”之主体形状、或轮廓,与出土时相同;就“大龙和龙崽”的具体构成而言,只对它们的头部、腿脚和尾巴,有少许辅助性雕刻;“大龙和龙崽”头(尾)部的部分胡须类细根枝,多为出土现场捡(寻)而得。 另外,大龙出土时,在靠近其头的背部凹槽中、所夹的一块“显龙古石”有所松动,为保护等起见、将它取了下来,另布于了现在您在根雕中的所见之处。。。而将大龙托于“三个小微树根”之意(用):首先是为了托举“大龙和龙崽”正在腾飞之中。其次,大龙头部下方的那硬(强)度很高的小微树根(注:当我雕刻、用电鉆鉆孔时都冒烟了。。。看不出吧?),是不是象一个坚实的“三足之鼎”、或众多手(眼)呢?而依次顶托着大龙后脚的那两个小微树根,是否分别酷似动物和海贝呀?因此,此布局、寓意我中华巨龙,在从陆地到海洋,正得道多助地由亿万生灵、齐心协力奉擎着、腾飞复兴!
m; {; J5 S* p, V" Y 至于那依偎在大龙怀抱的龙崽,一是它们神奇地出土同处,理应是父(母)子(女)相依关系;二是再现了从人类到动(生)物,前辈无微不至育爱后代的美德和生生不息、后继有人的盛世。。。。。。 这根雕,是本人完成的第五个根雕作(精)品;此作品一改之前4件作品的雕刻技艺,大龙和龙崽及其它3个小微阴沉木树根,都未加盖色漆,除龙的局部略涂透明浅黄色,均为原色形。其它情况,请见中(英)文新体诗解说词。。。 从相关图片您可清晰的看出,这大龙和龙崽的龙身,都是浅黄色和乌黑色相间的花色吧?因其原色是乌黑色与黄褐色间有;为使龙身主要略显人们共识的浅黄色、但又不可覆盖原色,故成了照片中的“花色”;再说,假如龙真实存有的话,相信其周身颜色、也会似于世间的其它动(生)物,并非遍身黄色。。。, l! ^7 j4 k7 [( r. g/ _$ _
* e1 b! Z. Q- P" V/ K1 n
& g) r0 o0 Z; }3 z5 j# l, Y 图9 “三足鼎 小微树根”特写图
# l" |4 O0 m# N6 r7 y1 A
( G5 E8 g( ]+ S3 g3 {% [ 图10 “大龙后脚下两个小微树根”特写图
" ]) w L; ?( \& N
. Y8 M- a0 p& l9 N' [
图11 “大龙”头部特写图
; N' `. V" H$ ~/ i3 V6 B3.“龙”根雕作品的尺寸(mm)——! W& p0 a3 }& w- e) J
- m; g, b! H( ?5 F* Q7 }
' U6 m: _5 A. G8 R) R' e# |: h3 |' E 图12 “大龙”头部特写图
4 r, W/ |; ~ t9 c# L& M! S' p
1 g$ u" V+ T! D( N1 m
图13 “龙崽”头部特写图
% s0 S$ Z" ^5 k' n1 F 根雕的大概尺寸:长×宽×高≈640×310×270。
. s' D& c' r2 S$ t. x: w$ l, ^ 根雕的底座尺寸:长×宽×高≈745×385×345; 根雕木箱的尺寸:总长×总宽×总高≈890×455×510 4、此根雕的奇特之处—— + c% _9 Z. N: \ K7 X H
4 R$ i/ N$ t3 b- |! j: t 图14 根雕正面全图 " t* p6 J* e% Z. i( G! T! w/ R \
' J5 _, c; @- ~3 p: K/ `/ U
% W7 l. C; A0 D& V
图15 根雕+木箱图
- o. w: F# V! y3 X
* T+ a. z* E2 G7 t0 x 图16 “大龙”头部特写图 4 N/ B0 r4 X+ w
如前所述和从图中不难看出,这阴沉木根雕《龙》的奇特之处,主要有三:+ C" c4 \7 q6 ~% H4 m1 m# [4 n& X
一是“大龙和龙崽”与“三足鼎”,都掘于同一地点;且由乱石兼泥砂包裹、护育得基本完好。6 B" ]! T$ L' X4 z1 @: i
二是在大龙靠头背部的凹槽里,松夹着“显龙石”;其实,在出土时、因泥水覆满了其身表面,并未发现这古石上有着天生的一条龙形;当我用细毛刷轻慢洗掉其污迹、随着石块渐干、神奇出现了:栩栩如生的一条天生龙,愈来愈清晰地展现在了眼前;当我第一眼发现这神奇时,不禁“哇”地叫了一声后,大声说道:龙显灵了!。。。
* w: W4 ]. t2 V6 }9 E2 Y! a- [* R 三是这“三条龙”,均为天生而成;对其主体构成,雕刻时未作变动,其原形就是如此。。。; Q- c9 A0 K) \! c* J" c* O
( |; n; v( ~% ^3 N& i9 M. Z
9 [/ s6 B* X6 g2 x 图17 根雕特写图
7 k$ Q: _( Y ~$ |4 y/ V* v3 h: {. k# A# P* U
图18 根雕 木箱图
7 a6 B8 ~* C! P6 i5.“龙”根雕作品的中文和英文解说词——. e5 T0 B. } w
& M. v" P6 F& X- ^* S0 X 震带峡谷古河底,深掘喜获根石龙;0 G# N. r. y( x" `1 O; _
, ^5 l0 y" a8 {, V
阴沉木龙育爱崽,凹背罕夹显龙石;
$ Q/ L! I: g9 ~5 D! P 三龙飞天胜彩虹,老少赏龙尽欢颜; % c4 d6 k* n7 ^: i( d
祥龙独尊喻天子,伴龙富贵人上人。 2 z& C4 D6 W- M1 \3 L: t
( J. f" T1 j+ c+ E4 r & E. O/ R4 z9 e2 j5 W+ F
* k- L+ W, D7 m2 v
图19 根雕解说板图 0 r) F2 E) U1 }4 F
8 g4 d7 [8 v" M: b/ _& R3 Y( L 图20 根雕中文解说图(新体诗)
, k3 H- j) J. j' b" m; {) X6.关于根雕的收藏与转让——
2 A0 ]6 c6 M5 |4 S( v3 ] 对上述的近20个远古名贵小~偏中号树根;我将逐步把它们因根制宜、并力争雕刻成艺术珍品。对这些根雕艺术品,我将部分永久收藏和互惠互利、货真价实地转让一部分给慧眼识货、爱好收藏、有心增财福的朋友。 ' c3 u) r% y6 V# X# L
《龙》根雕可在转让之列;交易事宜,可在“盛世收藏网”等处、不折腾地诚信、友好商定。
' f( \2 L) d0 C# W; q4 E! z$ H4 W ~+ g! _7 e
+ T0 v: z. C' N; s4 | 图21 根雕 木箱图 , ]- G% d6 ~* r4 {! o- M
# ]' s m( g' M0 H 图22 根雕 木箱图
2 H9 U/ v% ~: U6 l$ z# {& W
/ b$ ~' r* J1 l+ S: ?# h) k 图23 根雕全图 $ d; v: t. d, F/ A( I; b# |
4 f* [! u* t2 Y5 [* v7 Q3 Z 图24 根雕全图
- |) Y; B4 _5 ^
1 D$ G) B! k; W" o3 V. O6 i: F. P* ~+ B. B6 [* G2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