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1420|回复: 18

? 黃 河 大 合 唱 ~ 黃 河 听 我 唱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4 00: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fatphilip 于 2015-2-4 00:56 编辑 7 {9 M+ F; C. v* O2 [! V0 J
' g. _# d  k$ Y. g
http://player.ku6.com/refer/Vm4KjBXFmDxev0bE/v.swf
* ]" z3 J( e. n( d9 r) o# q$ W1 H8 b1 a8 n" {0 B$ L, \1 X+ i; D
黃河是中華民族發揚的搖籃,也代表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 X6 r, H0 `; Q4 `5 w1 {
" h# B; O  N3 U" C" b; ]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交响乐代表作。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2 a) q% B$ |$ x8 |
: |. @: m& b1 U( N( U. g, j! A! o+ L5 m  A) k2 g
冼星海(1905.6.13-1945.10.30),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现南沙区榄核镇),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
3 e5 ]5 V7 q0 [3 J# J" a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师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赴延安,后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  E/ O  R" X7 K1 J6 T8 Q- |7 c
1945年10月因劳累和营养不良,他的肺病日益严重。无情的病魔让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
' T8 C" v4 q( f" T3 d$ i" F# v* O' H" r9 Z
@黄河听我说    $ c3 S+ o: `2 {5 }  J1 I4 Q+ ^
6 r3 ]3 d/ F. }5 V0 J' X+ q4 W. g* R
送贈此曲給黃河大哥!
- ?7 \9 e7 f4 h% m6 q
Screen Shot 2015-02-04 at 12.20.33 am.png
908253_174115621156_2.jpg
userid174909time20111122160818.jpg
822284_142808023_2.jpg
0013729928e60f974cfc05.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粟米 +10 收起 理由
黄河听我说 + 10 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4 00: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结构介绍
5 I" Y! x6 J" b# ?% K5 p( Y8 M! G5 n: ^) s! _2 U* ^* u
; s0 \' h5 x* j
全曲由《序曲》(管弦乐)、《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声合唱)、《河边对口曲》(对唱、轮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和《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八个乐章组成。各个乐章都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在表现内容、演唱形式和音乐形象等方面构成鲜明的对比。
. Z' r3 z% j6 c/ O% E9 X
0 e6 t; s% r* w同时,全曲又由表现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基本主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几个基本音调始终贯穿于整个大合唱,在音乐布局上以《序曲》呈示基本主题、首尾合唱呼应、中间各乐章交替发展和末乐章的总结概括,以及每乐章之前的朗诵为先导等,使整个作品具有高度的统一性。音乐语言明快简练、通俗易解并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合唱手法丰富多彩和乐队的交响性发挥,全曲的宏伟规模和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这部作品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特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4 00: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1905年6月13日,冼星海在澳门海边一个疍民的船上降生了(注:疍民,是对在沿海港湾和内河上从事渔业及水上运输,并以船为家的水上居民的称呼)一直到6岁,他基本上都是在澳门长大的。幼年的冼星海也随着母亲在海上漂荡,在祖父忧伤绵长的箫声中,在渔民喜忧参半的民谣中,一天天长大。4 J* c* a6 |+ _

2 Y8 i8 Y- k! u9 ~- k冼星海6岁就辗转随母亲到了新加坡,进入了新加坡的养正学校,也就是在学校的音乐课开始了音乐之旅。养正学校的区健夫老师,最先赏识冼星海的音乐秉赋,并选他进入学校军乐队,让他开始接触乐器和音乐训练。当时的养正校长林耀翔,接受岭南大学专为华侨子弟返国升学所设的华侨学校校长一职,冼星海正是他亲自带往广州升学的20名养正学生之一。
2 u0 s- R% a2 p: e7 Y
* I" a0 z4 j* ~+ }3 U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1918年,母亲黄苏英想方设法来到广州,把13岁的冼星海送进了岭南大学附中的义学学习小提琴,正式开始专业学习音乐。在这里,母子两人整整度过了6年。冼星海在学校努力学习,功课一直很好,而最令他着迷的是音乐课,这让他从小在祖父的箫声和教堂唱诗班里获得的音乐感受有了发展的天地,他参加了义校的唱诗班和管弦乐队。
' T& O/ k1 z9 `- H进入岭南大学附中本校后,为了贴补家用,冼星海依靠每天售卖两个钟头的书籍纸笔等物,和加入“岭南银行乐队”这两件工作,来维持学费和伙食费。他在乐队里担任演奏直箫,后来成了附中管弦乐队的指挥,被广州人称作“洋箫”的单簧管,他也吹得很有韵味,由此,他得到了一个雅号“南国箫手”,连有名的培正中学也请他去做音乐教员和乐队指挥。- s" ^4 X* g0 c8 m# x8 \3 Q
法国求学4 ~; h# Y* p7 u1 I

+ I9 \- C9 v$ p# [青年冼星海8 @9 m- Y/ |- ]; Q- u' D# g/ c5 ^
1926年春,他卖掉了心爱的小提琴,在朋友的资助下来到北京,考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靠在学校图书馆任助理员维持生活。他师从萧友梅博士和知名俄籍小提琴教授托诺夫。
- q% l' M: y) x6 N1928年,冼星海进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主修小提琴和钢琴,后因参加学潮被迫退学。( C( h' D% Z" D& ?
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他靠在餐馆跑堂、在理发店做杂役等维持生活,在塞纳河畔梧桐树下几次晕倒,险些被法国警察送进陈尸所。' x8 F- O. K7 r2 `2 _" m( o0 f. d1 k
冼星海在20岁左右才开始学拉小提琴,被同事们戏谑地称为“宰鸡能手”——拉小提琴像杀鸡一样难听。后中国留学生马思聪引见了法国巴黎歌剧院首席小提琴奥别多菲尔和音乐大师加隆。大师们钦佩他的毅力,破例免学费教导他。他根据唐朝诗人杜甫著名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创作的奏鸣曲《风》,排上了巴黎音乐学院新作品演奏会节目单,并在电台播出,从此有了名气。' Y1 }$ m7 I- w4 W3 D
1934年,冼星海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学习作曲兼学指挥。他是该班几十年来的第一个中国考生,由于衣着不够华丽,险些被法国门警所阻而不得入考场。考试后,主考老师杜卡斯代表全体评委宣布:“我们决定给你荣誉奖,按照学院的传统规定,你可以自己提出物质方面的要求。”冼星海只说了“饭票”两个字,就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4 00: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冼星海回国痛感民族危亡和国家弱小的深重,深知民众的痛苦。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他站在民族斗争的前面。他确信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他纵笔谱写歌曲。1939年他去看望病床上的青年诗人光未然,听其朗诵《黄河吟》听其讲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遂荡其共鸣,乐思如潮。创作一星期,半月之内4 _! h# f% D0 J# f% t
7 e% v: A/ @( x8 Q, O
又完成了该作品八个乐章及伴奏音乐的全部乐谱。写就了这一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3 m2 }4 e7 i; V. k) B" ~# a1 i/ G! O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在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写出了《黄河》词作,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之后,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4 01: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4 06: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4 07: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4 10: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剑池砺 发表于 2015-2-4 04:09   [: @2 D% \5 ~! U4 R- H( D" e$ Y
黄钟大吕、汹涌澎湃,刚烈宏伟、气势若虹!天地灵秀、人间绝响,远古今世、唯此一人。 ...
1 @+ l: Q( k' Z2 W8 R9 u& f$ N# E(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4 15: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与F兄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4 15: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4 15: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河听我说 发表于 2015-2-4 15:10 # }% G% \) s: z/ ]' ^( u% T# L7 s
与F兄共勉
2 S# \! \( n7 |3 V" e2 G  W: g
“说 的没有唱 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4 19: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4 21: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5 17: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之后,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6 w; r2 w' s6 u. Y0 ~
——唱歌多多少少对那在前线进行血与火拼搏的军人们有点助力,对百姓有所激励。——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国内抗战政府及军队加国际援助(参战)促成的。真相仍有待披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5 22: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河听我说 发表于 2015-2-4 15:10 6 m. v' Q7 T0 m# F" x5 G
与F兄共勉

% V, A* M/ S. A8 P/ G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5 22: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河听我说 发表于 2015-2-4 15:10 ( O5 d/ }! \# F8 \* F
与F兄共勉
( p7 q6 G& j9 w/ W2 Y
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6 23:36:51 盛世论坛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 @金铭阁主人 的发言:
0 d9 K! A0 a! t“说 的没有唱 的好”
确实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7 16: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1 18:5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3 20:39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