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很多玩史前石器、玉器玩的很好的朋友,他们几乎都有一个愿望:出书----把自己收藏的石器、玉器拍成图册,然后分享石器特征、鉴别要点等。看似很容易,其实很难,最后真正出书成功的,只有三个。这不是找个摄影师对宝物拍照,再整理点文字,找个出版社印刷······就可以完成的工作。
0 g9 R% q/ Y. `) V4 ?/ b- S# U这是一项大工程。在我的理解里,要出书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质:
" \$ ^( i$ d T* h# N: M) X一、收藏量足够大,并且标本、普品、次品、好东西都有。有的朋友有几仓库的石器,但是好东西几乎没有,这样的藏品结构,是很难写成书的。即使勉强出书,也会让刚接触石器的朋友走偏,以为好的东西就是书上介绍的这些,造成财力、精力上的浪费,并且不会、或者很长一段时间后才知道还有更好的东西。# w" {1 p0 G U6 F+ t4 a
二、要有一个健康的圈子。就是手里没有高级藏品,如果认识的朋友手里有,也可以借来拍照出书,前提不是“国宝帮”。那些出书的朋友,书上介绍的藏品,并不全是他们的,也有很多是他们借来拍照的。玩石器,有个乐于分享、痛恨假货、刚正不阿的朋友圈很重要。7 r! G6 j; j2 \6 k# y- C) C7 a
三、真诚、实在。真诚、实在的气质,一个散发着一种让人舒服的磁场,让人喜欢和你交朋友,才能真正形成上面所说的健康圈子,这是无法装出来的。有的人一开始就装着很热情、很真诚、很专业的样子,但他内心的阴暗面始终无法藏住,最后一旦暴露,便会引起公愤,遭到大家的唾弃。
& q1 z2 S" l2 U2 Z4 l& y$ d四、心态积极,健康、阳光。有的人出书,或许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影响力,方便高价出货,好把价值不高的物品高价卖出去;又或许是为了带货、甚至是带假货。而有的,纯粹是出于对某种石器的热爱。当然,石器与金钱永远分不开,只有手里有足够的资金,才能买到心爱的宝贝。如果自己手上的宝物被人愿意高价收走,那是好事,这既证明了收藏者的眼光和水平得到认可,也有了更多资金周转。但如果玩石器、出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认为你手里的东西很值钱、或者你手里的东西可以高价卖出去、可以“削更多凯子”,那这样的书没法看。
, w2 L2 ~4 c4 O" u4 O) M五、还要有一颗顺其自然的心。上面四点,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做到的,这个急不来。你的收藏水平和经验会随着你的藏品品质、交的藏友而不断发生变化。不要着急去买你认为的高级货。也不要着急去结交你认为的高手。每个玩古玩的朋友,都有一套符合自己性格、玩法、喜好等要素的无形的体系,并且别人很难、甚至无法完全复制。玩古董,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到藏品本身,当你对某种东西玩的足够精,并且很谦逊,自然会结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 l4 M8 s$ ]5 W4 C; |六、在网络上写几篇抒情、多愁善感的短文,说玩石器“是要找回最初的自己”、“它在诉说着历史、轻轻地、美丽着”等等,是出不了书的。比如我,洋洋洒洒写这么一篇文字,比消费情怀强多了,但离出书起码还有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不是善于抒发情怀、多愁善感就可以出古玩硬货的书。出书不一定要会写文章,可以找人帮你写。尤其是写古玩的书,文字再好看,但手里如果都是瞎货,出书也白费。. C9 h7 F8 |! f1 _
以上特质,缺一不可,并且要同时兼具。
) v% \; X2 ^, k& M9 e; U而我正好有一个这样的朋友,刘珞雯(网名大石锛),他出了一本书,开创了介绍右江出水石器的图册的先河,同时也是这个领域里目前最好的一本图书:《百越江流远古时期启示录》。书里面介绍的石器、对右江石器的分类、特点、鉴别方法等,真诚且通俗易懂。并且,这本书的编写团队,有远航先生、运指等业内的大咖,他们就是我所说见过很多好东西,也见过很多普品/次品/假货,并且圈子健康、心态好、性格谦虚的那种人。
( a0 M) l3 R7 T; v我跟大石锛在**群里认识。我们同在几个**群里,我属于天天在群里吹牛的人,大石锛则属于沉默寡欲、深沉稳重的人。我很少见他在群里说话,但是他一旦说话,对石器发表的看法很独到,并且说的很到位,让我敬佩不已。于是决定加他**试试,没想到大石锛爽快的通过了。交谈中得知,他写了几本关于右江出水石器、铜器的书,于是问他能不能让我一本?没想到他爽快的送了我这本《百越江流远古时期启示录》,还很谦逊地说看完后请多提意见。
- D K) {) T2 f+ \8 F* n几天之后,书本快递到了我手上。我随手从中间翻了几页查看,一看就激动不已。里面介绍的石器很精美,并且文字朴实、真诚。就像一个穿着朴素,且彬彬有礼的黑道大哥对周围的人客客气气、很谦逊的样子,完全看没有一丝嚣张跋扈、杀气重重的感觉。
$ d% U, Y. U5 k& |8 W. V4 P书中对右江特有的双肩石器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另外对拨饭器、渔网坠等右江独有的器型进行了介绍,以及结合人类的各个进化阶段对应不同的石器进行介绍等等,让人眼界大开。另外,书中还对右江出水石器的种类、当地石器与当地悠久的民间习俗间的联系、辨别技巧、沁色的形成等等,介绍的很真诚、很地道,可以帮助读者对右江石器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 S, @- j! R- \书中有些排版上的不足,比如有几张图片的介绍明显却了一个石器的“器”字等等,但这并不影响整本书的品质。作者的诚恳和谦逊已经融入了到了整本书中,即使出现个别错别字,也不会对阅读产生什么影响。喜欢右江出水石器的朋友,此书不可或缺。. A6 [' ?( N3 t1 } z
大石锛在我收到书前、后,两次跟我说请多提意见建议。看完之后我在想,在这样一本真诚的书和谦虚的作者面前,我能有什么意见?!如果真要有建议,那就是:能不能在书上给我签个名?以及,后续再出书,如果可以,文字部分可以让我帮忙校对。) _9 v3 I0 l' N: d! X% s1 U+ ?
最后,祝大家玩石愉快!
) B8 n% N+ ^+ R; | : z% U! z$ y* s+ i: k7 q7 Y7 B
1 e! ^' O. g. v, c$ \
8 i$ S0 b, f f: z( Z8 [3 L% m & Z' X7 ^1 D& v Z& x6 T
玩石不功) B {8 r* J* j9 I5 a' E+ a" ^
2022年6月·海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