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5363|回复: 23

“盛世收藏”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26 11: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able width="90%"><tbody><tr><td valign="top" align="left"><p class="wtext">“盛世收藏”已成为当今社会收藏界常用的字眼,有关收藏类刊物也时有著文阐述。笔者谈一点不同的观点,就教于同好。</p><p class="wtext">何谓“盛世”?顾名思义,在某一个社会阶段,国家外无异国入侵,内无异族、暴民骚乱,或虽有入侵者、骚乱现象发生而凭借国力能予以击退、消弥;举国上下同心同德、政通人和、广开言路、招贤纳士,得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富民殷、百姓安居乐业。这样的社会环境才堪称太平“盛世”。</p><p class="wtext">中国古、近代历史上“盛世”知多少。提到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少不了会提“贞观之治”、“康雍乾盛世”;或者从收藏角度总结出“在中国历史上共形成过三次全国性收藏热潮,分别是北宋晚期、清代乾隆时期和清末民初时期。”(引自《收藏》王志军文《也谈“盛世收藏”》)。以愚之见,上述两个时期称得“盛世”均属勉强。至于从收藏观点出发,把北宋末年、清末民初也引申为“盛世”、“盛世收藏热潮”,笔者殊不敢苟同。笔者以为,只有在新时期改革开放以后的当今社会才堪称真正的“盛世”,才形成了“全国性的盛世收藏的热潮”。</p><p class="wtext">形成“盛世收藏”、“全国性的收藏热潮”有几个标志。</p><p class="wtext">其一,地域的涉及面广。虽然中国地大“藏”博,但长期以来文物或藏于地下,或藏于皇宫内院,或藏于达官显吏、富豪士绅的广厦深院,只限于皇陵、古墓、故都、大城。全国960万平方公里广袤的土地上相对而言毕竟是少得很。而进入新时期则相反,其涉及面广而又广,除了未挖掘出土的文物之外,大量文物古玩都为各地国家博物馆收藏,官宦、豪富的收藏品也流入民间。于是乎地地有古玩市场,处处有民间收藏馆、收藏爱好者。</p><p class="wtext">其二,民间收藏队伍的庞大、民间收藏的崛起。在古代社会,收藏俨然是皇家、达官、豪富的专利。他们以古物为“玩”,是除权、财、色之外的重要癖好,或以古物的多少、珍贵程度炫耀,或以此作阿谀奉承主子上司的手段,或以古玩为升迁的敲门砖……而文人雅士即使喜好收藏数量不过数件而已,不可能和赵佶、和坤等辈相比,至于平民百姓藏有一二件“传家宝”,那简直是了不得的事了。进入新时期,进入当今盛世,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追求精神文明、陶冶情操成为一种需要,收藏文化自然地兴起了热潮。交流、交易的收藏活动频繁开展,无形中形成了一支庞大的收藏队伍。据统计,全国各地收藏家和收藏爱好者竟达6.70万人之巨,各类民间收藏馆有300多家。</p><p class="wtext">其三,收藏品类的多样化、系列化。古代传统藏品较狭窄,只限于书画、器物、珠宝玉石等物。而今日之盛世,人们对上述古玩也视为至宝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价值观的变化、视野的开阔、收藏文化底蕴的探究,有许多素不受青睐的“老东西”(包括近代的物品)也成了收藏目标,甚至奉为至宝。据统计,今之收藏品种达700多种,而且分门别类地收藏。专业化、系列化便是民间收藏馆形成的基础。</p><p class="wtext">其四,民间收藏组织的崛起。在古代乃至改革开放以前,一些藏家或者文人雅士只不过在茶余饭后、论诗作对之时,偶而对古物、文房、古玩之类欣赏、交流和把玩而已;古董商们只是辨真识伪,交换行情,只三五同行而无有什么组织者。只有在现今的盛世,有了生活的基本保证,才有“闲情逸致”执着于收藏的众多者,才有可能纷纷成立组织,借此广泛交流、探讨,以提高鉴赏水平,掌握收藏文化的底蕴、陶冶情操并激发热爱民族文化、热爱祖国的深情。据统计,全国各地民间收藏组织(各类协会)有500多个,出版刊物达130多种。</p><p class="wtext">其五,收藏文化研究蔚然成风。有众多的收藏爱好者、收藏家、收藏组织纷纷开展研究活动是势所必然的事。北京、西安、上海等地经常举行全国性的研讨活动,地方性的活动更是频繁举行。这般亘古未有的局面,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人们识宝、辨宝、爱宝、护宝的能力和热情大有裨益。只有在盛世的今日才有可能形成如此的社会氛围。这才是“热潮”耳!还值得一提的是,笔者也关注并经常收看中央电视台二套周一到周五下午的《艺术品投资》,上海电视台逢周一、三的《好运传家宝》,湖南电视台等的类似节目,收视率都很高;各地的“鉴宝”活动异常活跃,如在上海开展时竟门庭若市排起长队。可见收藏文化受到重视之程度。</p><p class="wtext">其六,传统收藏模式向学术型转化。千百年来,绝大多数藏家要么把藏品作为财富来炫耀或作为馈赠、贿赂之用;要么藉以牟利;只一部分藉以把玩消闲。而真正从事潜心研究、考证者毕竟寥若晨星,收藏类专著更是凤毛鳞角。居多的不过是说陶瓷、谈钱币、论书画之类,作者也仅限于士大夫、大学者,大凡民间藏家莫不囿于传统的收藏,只收藏,不研究学问。</p><p class="wtext">随着时代的变化,收藏大军的形成,研究之风的盛行,藏家著书立说者多如过江之鲫,更令人欣喜的是他们大多不是学者、教授,而是从痴迷收藏开始,积几十年之经验,潜心研究、百问不厌,从而把所得升华,跳出传统的窠巢,形成学术著作。故而书店里收藏类新著作俯拾皆是。这一现象亦是历史上所罕见的。</p><p class="wtext">综上所述,笔者以为整部中国古、近代史实际上的“盛世”,所谓的“贞观之治”、“康雍乾”严格地评价都是勉强的存在,仅是历史学家习惯沿用之词。所谓的“宋末”、“清末民初”是“热潮”的提法更失偏颇。仅以后者为例,清末民初兴起的仅是盗古墓、走私文物的热潮而已。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新时期才堪称真正的盛世,“收藏热潮”也势不可挡地兴起。</p><br/><div align="right"><p>&nbsp;</p></div></td></tr><tr><td valign="top" align="left"><div class="14pix" align="right"><span class="wauthor">凌其成</span></div></td></tr></tbody></t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6 12: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6-29 17: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4 22: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战争和灾难才会有国家真正的盛世,也是我们藏家的幸事啊!祝祖国繁荣强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1 22: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青铜剑55</i>在2006-11-4 22:12:40的发言:</b><br/>没有战争和灾难才会有国家真正的盛世,也是我们藏家的幸事啊!祝祖国繁荣强大!!!</div><p></p>有同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3 22: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4 23: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是新人,慕名来到"盛世".一张白纸.感到"盛世"非常好.各位版主责任心强.尤其是<font color="#000000">Bill老兄,回帖认真,凡事有理有据.无真材之人是做不到的.我想有好的领导班子."盛世"会越办越好.</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5 16: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6 09: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洛泉轩 于 2007-5-5 16:38 发表 / i/ K9 W8 x4 u# t/ N) q6 s
好文章
% A; l2 f/ \8 Y3 P7 q5 ],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13: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em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0 11: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5 21: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身逢盛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6 13: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31 11: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2 19: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7 21: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8 23: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青铜剑55 于 2006-11-4 22:12 发表
6 ^7 m! K9 e( Y5 W/ C8 C没有战争和灾难才会有国家真正的盛世,也是我们藏家的幸事啊!祝祖国繁荣强大!!!
" |# t$ f* P% G, G有同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7 09: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2 22: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顾人类历史几千年,我们其实应该为能出生在这个年代而感到庆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3 16: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7-4 06:24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