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的这一批珍宝历经劫难、重现光芒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我也有《国家地理》出版的精美图录,但是,见到实物,还是非常震撼。直观的印象:一是工艺精美,艺术价值很高,二是很多艺术品的尺寸体量要比想象中来的大,比如那三条玻璃鱼。当然,最重要的,我认为是,大部分珍宝都是希腊化的古典艺术造形,在大都会博物馆的古希腊展厅里面就可以找到原型,这也是西方人感兴趣的主要原因。这些文物的年代,据图录介绍都在公元一世纪。 " M! [' _& ~3 T* t( I G6 b4 S3 I# S3 @; `3 _* q) N' s
公元前四世纪早期,亚历山大在征服了波斯之后,继续东征印度,到达了今天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的部分地区。据文献记载,古希腊联军一共建立了70多座亚历山大城,如今,考古发掘已经发现了40多座。在“希腊化时期”,酷爱艺术的希腊人将古典艺术带到了东方,影响到佛教艺术,形成了所谓“犍陀罗风格”,进而通过佛教传播到中国。许多中国古代艺术品的造形都受到“西方”影响,比如带翅膀的“有翼神兽”(李零、林梅村和孙机等都曾著文讨论)。当然,这种交流是互相的,在席巴尔甘的黄金之丘出土的墓葬里,墓主人胸前就有一面西汉的铭文镜,其铭文还比较罕见(李学勤先生数次著文讨论其铭文)。希腊化艺术是如何传播到中国的,林梅村老师是这方面的专家,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找他的书看看。& _8 w9 r. S! r9 p+ X. Q2 V ; y+ p ]* q, {% a+ A+ |& ~ ; W7 h: a$ j& u2 Q& } % A q! c' y. q: t 1 a6 P2 H4 `/ A4 E. Y# l9 o ; }0 e* B! K2 R I+ ^0 e 7 N4 s) O! o/ e.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