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楼主: 止水

近距离接触一下吴王夫差予及越王勾浅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4 11: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好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4 12: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摄影技术一级棒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4 12: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够近的!顶顶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4 15: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宝就是不同凡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4 16: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初看是没问题,开门。关键的部位没拍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4 17: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4 18: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玩古人生[/I]在2006-1-4 11:57:26的发言:[/B][BR]好帖,好图!
[em17][em17][em23][em23][em22][em22][em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5 13: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止水[/I]在2006-1-3 20:32:37的发言:[/B][BR]时逢湖北省博物院新馆开张,在下有幸提前一天饱了眼福,特向铜友献上几幅近照以作交待!

! T9 v6 z  f0 f" r# i: [9 P
6 n4 s0 U' f+ k感谢止水先生610万相素尼康专业单反相机精美照片!赏心悦目。[em23]
3 m# p  L# A* E6 ?在下有幸在湖北省博楚文化新馆开馆错后一天,再饱眼福。和拙图几幅凑个热闹:
: K7 I) N3 p& W3 w6 Q1 Y. e: a7 y. ]9 o(非专业的510万相素中端佳能机,手动功能不强。与止水先生作品比起来相去甚远)0 L9 |$ s4 H$ {' E
2 d5 D. a& I$ i

7 B% B8 p0 w  a4 m8 c% w- i9 O. |2 z5 h4 w6 \3 M8 M# W
+ p6 B/ n2 w4 I% W
  U/ @# l6 [  M, r9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5 13: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越王勾践剑剑刃开锋处的打磨痕!

[B]以下是引用[I]老李飞刀[/I]在2006-1-3 23:35:24的发言:[/B][BR]再问各位大侠,此剑开过刃沒有,希望睁大眼睛看清楚!
; _1 k5 j( H+ b+ j

# C* K0 M; P. \- R. r/ [
+ r/ D/ k5 r6 \$ h- R4 Z/ v: ?, g8 V
  N6 Q% ?; \. ~) p. Y1 [; ?, {7 @
4 ^" `* v9 n7 G1 q(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5 14: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1 ~0 o/ s+ B+ w0 \# m6 Y+ Q
& h: V0 f2 j1 T5 H% r

( v+ Z; w' X2 R  T* D* J7 ^* [' ^( M+ o4 Y; G: @
3 K$ R: \( e6 m7 h: I" d& Z
这张更清晰,铸痕历历在目,请越王勾践兄说说。
: ~' _7 c% Y$ m. F3 Q, R9 n[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5 14:19:00编辑过]# |* u0 `' n& K# n2 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5 14: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5 15: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老李飞刀[/I]在2006-1-5 14:11:32的发言:[/B]这张更清晰,铸痕历历在目,请越王勾践兄说说。
% V) V( z8 s; R0 \0 h! R1 L
! w9 m4 A( [: D+ y1 S( Z

6 y# _( s; i" d8 h0 F/ N0 F3 h" u+ N
老李兄您好!# l9 k% O4 D/ q1 {; W3 G
, v* `) Q! n- O. T
" m' Q/ l! o2 D+ q+ u

; X$ b$ b' q: H  Z    早就估计到您要转止水兄这张剑尖照片来辩论。呵呵……其实刚才我已就此图做好了图版和说明,后来考虑到前面我发的那两张砂轮垂直开锋打磨痕已经很清楚的照片,可以说明问题了。于是就放弃了做好的图。觉得前两张照片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U$ t: X* D- E% x

6 h" }+ j5 I, s. f& {7 U5 M
9 g6 c$ S; r$ a( R: P. U) E1 B& w- T1 s* F4 b! u& U0 {  @
    既然您非要讨论一下此图,在下遵命便是。止水兄拍摄的这张剑尖局部的展柜自然光线照片,乍一看锋刃部分好象确实看不出明显的垂直轴向打磨痕迹。反而表面上有一些如水流冲刷出来的细小沟壑(实际上这些沟壑比头发丝还要细小)。对于这种情况,我不可能视而不见。但是我的答案(估计您依然不肯同意)却是——
  Q1 K, ?5 @6 p
4 l8 j3 _- f1 c6 r' y' p1 j* v. ]

' Q8 l; ~: Q6 q( Y; f' F* i5 _    1、越王勾践剑出土40年来,表面已经在缓慢氧化。只不过锈蚀程度微乎其微,肉眼几乎觉察不到。但止水兄这张高清晰的微距照片却很好的体现了这个进程。剑尖上的河流般的细小沟壑(是不是有些象“冰裂纹”?呵呵……),那是主要2400多年的埋藏过程中水蚀和铜质游离的痕迹,少数痕迹则是剑刃和剑鞘刮擦留下的。并不是什么“铸造的痕迹”;
- V3 Y  m$ ^9 u- s* h6 \
& U" k1 n4 w. i4 Z6 S( Z6 Q& t
+ m' t- `" q% K. P7 G( F
0 P( f- z4 h+ p. t% ?$ q    2、剑尖处的开锋部分,当年在打磨的时候就比较致密细腻(有很多当时的青铜剑剑刃开锋处打磨平面已经达到准镜面程度,远看极其光华如镜),而贴近后也得在侧面的一个合适角度才可以观察到细密的垂直打磨痕。很多了解青铜剑机械加工性能的学者和藏家都有这个经验——您可以注意到,我的照片摄影角度和止水兄是不同的;
- @: s" B5 E/ D) q# {) v! q' s/ }+ Y6 L0 O) H

; I6 C( V; P4 O+ t. X5 H6 Q
, a+ N7 w7 t# T4 `( [$ P* k% W5 [0 Z    3、由于剑尖处这个局部的打磨本来就较致密细腻,再加上埋藏过程中形成的水蚀沟壑和出土后形成的浅表氧化层,兼之摄影角度之局限。止水兄这张微距照上确实看不出明显的剑尖锋刃机械打磨痕,这是事实;但如果加打闪光灯、改变摄影角度,而且将剑尖的四个锋刃面全部拍摄到位——您绝对可以看见清晰的机械打磨开锋的痕迹;
0 K" g) Y8 A+ }1 ~2 K! Z' `! Z6 }3 u7 O

0 Z' ?; N# _! N! M2 j7 s# S4 {  @3 q
    4、我再重申一次——春秋战国青铜剑,只要是实用器,必须打磨开锋。否则就算是干将莫邪,也无法锯段一根绳子。这是颠仆不破的科学真理;如果老李兄还不肯相信这个实践检验出的真理,我无话可说;+ o+ q7 h, X# u+ @

7 j% i0 y' g; y! ~) d7 {% e" C
6 v) q7 Z) [- R/ x
7 b* x7 c; ]5 d' }$ S# c. p7 F  M    5、用反证法(其实这根本是画蛇添足的做法了)——就假定按老李兄所言,剑尖处是纯粹铸造出来的“没有打磨就这么锋利”,那么剑身上其他部位锋刃处通体致密细过发丝的垂直打磨痕(见我拍摄的照片),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呵呵。
2 C( E# s  n/ e9 q$ L
1 I' H8 Q$ T3 N& l. R- e' {! M6 w2 ]' p& p
  T; _6 {, B* X3 A
5 R# i# ]# q' w. V7 n  L    6、越王勾践剑作为我国古代名剑之王,它所体现的先秦兵器工业科技含量和技术特征也是最丰富、最全面、最无可辩驳的。如果您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勾践剑剑刃上的摩擦痕迹上下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当年铸造好后的垂直与剑身轴向的精密打磨痕;覆盖在这个层次之上的,是第二个层次,即与剑身轴向平行的剑鞘摩擦痕迹。这是反复拔剑、插剑造成的极其轻微、细腻的痕迹,比开锋打磨痕迹还要轻微,但是普遍存在着;第三个层次,是2400多年的埋藏水蚀痕(铜质游离形成的沟壑)和浅表氧化层。6 W; b5 \3 d, B8 x1 }" u
0 B! j$ H8 i3 h3 d! S* r
+ r1 A. K7 H" p) x* \
, ?; |$ b2 I9 e- g9 i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答卷。衷心羡慕止水兄有如此好的专业相机、可以拍摄出如此精美的专业微距照片;衷心羡慕您们可以在开馆(12月27日)前的12月25日晚20:00,就优先进馆,内部进距离接触欣赏越王勾践剑与吴王夫差矛。如果我也有幸得到这样的机会,一定做出更多的研究成果来。[B]恭祝2006新年快乐![em23][em23][/B]
7 Y( K: N. @& i3 i- k! r[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5 15:36:46编辑过]
/ j) C3 n+ |2 o&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5 17: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敬佩敬佩!
1 s# _- q% E6 V+ t2 `& \越王勾践先生,您能为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尽心诲之,而且如此详细,难得难得....可见您的认真程度...
+ [& [# X. g) I, C% K在下景仰啊.; J+ q( u# A* `/ |3 a

* |% M6 h) f7 Y' {% h, Q4 @7 Q- H* k* }: `(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5 17: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戌戊[/I]在2006-1-3 20:48:50的发言:[/B][BR]大师辛苦。[em27][em27][em27][em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5 20: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宝震撼人心,各位大师辛苦了。[em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5 21: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虽然我自愧无资格进入高端论坛,但在相对低端藏友论坛能与象越王勾剑兄这样的高手论剑也是一大快事!咱不必要躲着怕同我一样带钩级的网友看笑话!越王勾践兄您好!抛砖引玉能够得越王勾践兄用心的回复十分荣幸。在此还要衷心感谢止水兄拍的如此专业、水准之高的清晰照片!1、铸剑一般从剑首浇铜,从而到达剑尖的铜水温度最低,铸型也是剑尖部最冷,铜水量也是最少,于是造成剑尖部结晶凝固时的急冷,容易形成微观冷隔收缩线,这种现象呈梯度往剑首走也越耒越少。这就是青铜铸件常见的收缩铸痕之一。2、如越王勾剑兄说那是埋藏过程中水蚀和铜质游离的痕迹的话,那么它就不是河流般的细小沟壑,而应是一条参差不齐的毛沟,“冰裂纹"形容的不错,这正是铸件收缩痕特征之一。3、经过加水打磨的铜剑(必须加水才能不使刃口退火)不说埋在地下两千年,只埋1年你看它生不生锈。4、至于越王勾践兄再重申一次的第四条,根据实践检验出真理的原则,用造干将莫邪的方法只能铸出“无法锯断一根绳子"剑的低劣精度,肯定铸造不出越王勾践剑上高精度的鸟篆文和同心圆来!这说明此路不通,我们不能盲目的迷信!5、我说的“铸后沒有打磨就这么锋利"正是先秦铸剑工艺的独到之处,希望越王勾践兄成为第二个悟出越王勾践剑制作方法的人。最后敬祝越王勾践兄和所有藏友论坛的网友新年好!
9 B0 T( U0 O- i  x3 }!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6 8:58:00编辑过]. N6 }; z3 V! U7 B8 f7 G& 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6 11: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越王勾践[/I]在2006-1-5 13:48:15的发言:[/B][BR][B]以下是引用[I]老李飞刀[/I]在2006-1-3 23:35:24的发言:[/B][BR]再问各位大侠,此剑开过刃沒有,希望睁大眼睛看清楚!
  g! T8 l3 L  b0 ?6 ]
' C* l! a3 w" a8 M: }

7 u4 k! m( R' j; S
6 r" F$ y+ k. \( o' d
$ w, b  w5 ]% H3 R- P' E; d# z  ^. R! w" V5 _. X! r' t" P
[/QUOTE]
0 J! |) O5 i: z6 @/ {; o" ^% ~" y越王勾践兄的照片也非常不错,仔细查看不难发现有不少打磨平面上压看凸起的铸瘤,这也充分证明该剑是原始铸件,沒有经过后期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6 12: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6 14: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句话鬼斧神工,到于打磨过没有到真还没在意过,好提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6 21: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i 2
[B]以下是引用[I]老李飞刀[/I]在2006-1-6 11:56:14的发言:[/B]
$ E0 b  P  G" {/ O2 |: ~3 X# s0 I
4 C/ a+ }0 x% S+ B5 `8 g8 n* u, i# y) _  x9 P5 T
  F2 s% c9 G; g. K5 |1 Z0 e  s7 G
8 q3 @6 P$ T) X# m9 R3 j( [8 e
: m- h. {2 T  v; P! z+ y" Y3 \
越王勾践兄的照片也非常不错,仔细查看不难发现有不少打磨平面上压看凸起的铸瘤,这也充分证明该剑是原始铸件,沒有经过后期处理。[/QUOTE]3 e# H" G2 S0 M" E( G8 u

0 e: [$ b2 C" ^" e5 O& K- H; U0 H* P/ K5 M# h

1 `, y9 N9 U7 H9 n    拙照很平常,相机功能有限。老李兄谬赞了。在我拍摄的越王勾践剑照片上仔细看——谁都可以看得出,清晰得历历在目的开锋打磨痕(高度近视的朋友可能例外,呵呵……)。这确实充分证明了任何实用青铜剑都是必须开锋打磨的,必须经过后期处理的。% t% W7 ?8 r) Q. M1 e+ e6 H$ }3 A
# a5 M6 x4 W/ G+ B: @

) A: y! ^, Y( l4 b/ I# m
0 c9 U* ?; K5 x6 `    任何实用先秦两汉青铜兵器,不光是剑、戈、矛、铍、殳、钺,等等一切。全部是铸造好后打磨开锋了的——没有一件是能够例外的!没开锋的玩意,就是个棒槌。
7 X" }  |' X. o1 {9 T: Q* Q7 O2 a( p) [8 W& X) L4 z5 X3 `  \8 o
) m& I* |5 l& t  f+ h) ^( e

/ _; N3 n7 R' Q6 }& Y
! O( k# t( I% v    这样一个浅显得象小溪里的流水般地基本常识,我想用不着我再继续喋喋不休了——这论坛里明白的行家多着呢。只不过限于老祖宗“中庸”的教诲,做壁上观而已。
+ {, @. h5 a  t
: T# g! d( r% ]" n) y* b/ s
1 \8 S- ]  z2 J. w3 s1 Q2 p# Q
  d# d4 q" J' `* B; a$ ], y3 p    山上和墙头的各位朋友,祝大家新年好啊!!呵呵……好了,我该说的都说了,再罗嗦下去就惹人生厌了。真理是不以某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使可以被某些人刻意扭曲,但它依然永恒不变地存在着,并必将被大众所广泛认知。让时间和科学去检验吧!!!8 ~; A; e( V8 t% n0 J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6 21:54:22编辑过]4 c  U$ n+ \2 Q5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7-6 00:51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