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面的孙行者,是不是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我不知道,也没研究。但是,我的确亲眼见识了,从84岁老匠人,也很有可能是最后一位末代最正宗的方城石猴“掌门”了。这就难怪有省城的名家能来到这个满村还是土路,不!是石头路的偏僻山村,来留下钱,抢购老人的作品了,有的几乎在半成品的时候就被拿走了。6 h) f$ ?1 G0 z& t9 r& ]1 c0 V) i# a
记者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从一个刚刚入门不久的小同行的口中得知的这个刻石猴的,记者驱车经过数小时,几百公里奔波,几经打探,才于日前在方城县与叶县交界处的独树镇砚山铺村找到了石猴老匠人王忠义。见到第一眼的王忠义时,他正坐在开着的屋门口,精力集中的刻着他的石猴,根本没有顾及记者的到来,直至到了他的近前时,老人才抬起头来,打量着记者,就在老人抬头的那一瞬间,记者看到了,被灰白的石墨布满的一张满是皱纹的沧桑老脸。
* }! y& Q' r6 i- b6 C8 J3 b+ l; v* a' k! h1 M1 Y; H- N! a$ J H8 ?: o
王忠义老人的“家”是一座很难见到的两间老屋,是依一座堂屋的东山墙而盖,比旁边的堂屋低很多。屋内异常简陋、黑暗,地面坑洼不平,清瘦的老人佝偻着身子正坐在一个小凳子上刻石猴,脸上、手上和身上都布满了白乎乎的石粉,旁边的沙罐里装满了小石猴,大大小小有十几个,大的高约10厘米,小的仅有大拇指大小,有单猴、双猴、猴背猴,猴撂猴、母子猴、还有狮背猴、猪背猴……个个猴子栩栩如生,憨态可掬。
1 \; v+ f& l ]8 D; i1 n. x* e( @$ J, |% M3 k9 h g1 G; ^
听说记者是来采访的,老人便边干活便聊起了他的石猴。4 b6 F, H! N4 n8 Y" o& L
1 o" ?" k* z9 {2 ~1 }
王忠义说,刻石猴的手艺是祖传的,原来他们这里的村人都会,可是到了后来,就越来越很少有人继续这门有苦又累又脏的活计了。他15岁时开始学习雕刻石猴,刻石猴的材料是只有他们这里的山上才有的石头,这种石料还具有药用的止血功效,所以,过去在豫东商丘、周口一带卖得尤其好。因为那一带土质比较硬,农民干农活时如果碰伤了,从小石猴底座上刮下来一些白色粉末就可以止血、祛痛。. y. w: {% e4 K E& W
d3 g" x" M6 H0 c& y+ h2 C 一个3厘米的小石猴得刻一天,一个稍高一点的得两三天。小石猴的原料是十多里外房山上的滑石,非常绵软。有经验的艺人很会挑石料,一看就知道能不能刻小石猴。刻石猴不仅费工费时,还费脑筋。老人说,得根据找来的石料琢磨刻成什么样子,没有图纸,也没有现成的花样可以模仿,所有的样子都印在脑子里。一个猴子一个样,所有的猴子都是天下无双。雕出猴子的大体形状,再用黄、绿、红、黑等颜料涂染勾画而成,故又称“画石猴”。给石头上颜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祖祖辈辈传下来诀窍:先上笼蒸十几分钟,蒸过的小石猴就容易上色了,还不容易掉色。( T% y$ n4 j8 f2 I
- e1 W3 K# ]. w8 B 老人刻石猴的工具主要是长短不一的铁铲、凿子和刻刀等。言谈间,只见老人随手拿起一块巴掌大小的白色石块,略一思忖,刻刀便一次次用力划下。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雕刻起来仍刀法娴熟,功力深厚。几刀下去,一个石猴身体的轮廓已大致显现。老人说,最麻烦的是接下来的工作,石猴的神态、动作都要细细打磨,才能做出一个小石猴。刻小石猴季节性很强。农忙不干,天热干不成——手汗会把白色小石猴弄上黄渍,上颜色就不好看了。
) g( C( G0 t$ t$ [$ ?" |0 s7 ^7 ]/ g, }1 G0 B3 E
老人指点着石猴告诉记者,猴背猴寓意“辈辈封侯”;猴子骑马表示“马上封侯”,猴子捧寿桃,意为“猴桃瑞寿”……不光每个造型有一个吉祥的寓意,送给别人石猴还被称为送一个“好时候”,寄托着美好的祝愿。2 B5 L6 G6 i7 }; E5 J3 q# ~, ^. p' |: k
+ a) y" m/ r" U, W: w
这几年,方城小石猴引起外界尤其是艺术界、收藏界的兴趣及喜爱。北京、上海、西安、郑州、洛阳等地搞收藏的人来成批购买。% r+ d3 ^" ]. _' _8 d, i
% c; W9 W4 q& z R# L7 A, m S 一个小石猴卖一两块钱,大的能卖几十元。王忠义每年能刻几百个,挣几千块钱。说到这些,老人叹息一声:愿意干这活的人不多了。
9 p1 F8 ^7 Q9 i0 m* |9 { 王忠义虽然今年84岁了,但也是该县为数不多的石猴雕刻艺人之一,直至他获得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后,这位雕刻了一辈子石猴的老匠人和他的石猴才被公众所关注。
; j0 ~) w2 y8 s/ W/ W7 B# K4 Q% b- V' r6 x+ {% L
在石猴雕刻费时又缺乏经济前景的环境下,当地大部分人已经放弃了这门传统手工艺,王忠义的儿子不愿学父亲的手艺,开了一家小工厂———这比刻石猴挣钱多了;孙子也坚决不学爷爷的手艺。3 ]; G* ^2 ~9 E9 l6 z. s
$ i9 D) \( A! v8 q8 `' c[ 本帖最后由 且听风语 于 2014-1-8 09:05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