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2020|回复: 5

大冯西安夜访贾平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 23: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25429598.jpg
9 W$ L3 _3 U1 A4 X      在陕西文化界,冯骥才有一群挚友,贾平凹、陈忠实、赵季平,都是此次大冯到陕西进行文化考察时非见不可的重要人士。
( D  t/ H) p* [2 Y- Z  28日晚,他刚抵达下榻的西安曲江惠宾苑,便得到贾平凹因长篇小说《秦腔》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消息,当即拨通了贾平凹的电话:“我要先看你,再看兵马俑!”' _7 F) ~6 a" i
  翌日,贾平凹春风满面,如约来到当地领导为大冯和他举行的欢迎和庆祝晚宴上。席间,两位文坛大家频频接受大家的欢迎祝贺拍照采访,直到曲终人散,都感意犹未尽,于是连夜驱车直奔“贾府”而来。- H+ F; y7 W, }9 d! V4 d
  “贾府”位于西安雁塔区青松路一个居民小区,虽然早知贾平凹能写会画,多才多艺,更有玩石雅好,但一踏入他的家门,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在这套不足200平方米的复式居室内,除了厨房还像厨房外,客厅、书房、卧室、阳台、楼梯,几乎每个角落都堆满神佛造像、陶器石雕、民间工艺品和奇石怪石,琳琅满目,密集得令人喘不过气来。0 m  ^/ B! K6 X) X. U3 y
  大冯一进这半是库房、半是博物馆的“贾府”,便拍拍挚友的肩膀打趣道:“反正平凹说过,我要到他家来的话,不能多拿,只拿一件随便挑!”
3 |: A6 L8 [% c$ b8 S  贾平凹诚实而憨厚地点头微笑着,用浓重的陕西口音如数家珍般向大冯介绍自己的“宝贝”。5 d/ ?- _$ B8 X! X6 Q
  眼尖的冯夫人一眼见到门厅里简直被青蛙“占领”了,不仅有挂在墙上的布蛙,趴在地上的石蛙,还有装在竹筐中的“金蛙”,个个造型生动,妙趣横生。一打听,原来蛙同“凹”音,当属贾平凹的吉祥物。更奇的是在贾平凹自己命名题写的“上书房”里,摆放着一只硬木椅,椅背上竖着一幅贾平凹的照片,椅面上垫一块平滑的和田玉,而脚底下赫然横放着一根大象的腿骨!
9 t+ u) G! J% n9 r1 ~2 {+ w  “这是我的座位”,平凹平静地说。
6 t9 P+ o2 G; C3 n. \8 j- V  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在房间里辟出一角,让父母的遗像陪伴他走过人生之路。《秦腔》获茅盾文学奖后,他先回了一趟老家,直接到父母坟前烧纸焚香,把喜讯通知了老人。
. j0 ~+ e& e4 T  当大冯夫妇在平凹的书橱上发现二张“告示”时,众人忍不住哈哈大笑,着实拿他调侃了一番。“告示”上写的是:“四尺书法二万,三尺一万五,画五万起”;“写作专用,可看不可动”。大冯笑说:“价儿跟我差不多啦!”平凹并不辩解,只是跟着大家一起笑。真是性情中人!: F) F9 G; f! n8 C6 u
  在当代作家中,懂艺术、能写会画的不多,大冯与平凹恰是一对情趣相投、惺惺相惜的文友。而平凹在大冯面前,则像个谦恭的小学生,不仅件件“宝贝”欲请大冯过目,连自己心里没谱的东西,也一再讨教,请他辨别真伪。在一尊无头石佛前,平凹请大冯帮他断代。大冯说,这尊佛像的衣褶飘逸,线条挺拔,与敦煌壁画中的释迦牟尼风格相似,应是盛唐时的作品。而对一件平凹自认为是北魏时期的石雕,大冯仔细辨认看出若干破绽,认为其刻痕清晰可见,缺乏岁月沧桑感,有可能是今人仿造。而平凹收藏的那些古朴率真、造型奇异的民间工艺品,更反映出他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作家,深入骨髓和血液之中的浓浓乡土情结。
$ a  n" X6 x: j- D3 q/ V; N  临别,大冯平凹互赠礼品。大冯在赠给平凹的为纪念结婚40周年而为夫人顾同昭出版的工笔人物画集上写道:“谨以此书为平凹获大奖贺喜!”+ G4 i, Y" x: l' f
  作为回赠,平凹将他的获奖小说《秦腔》送给大冯,题字是:“大冯夫妇贾府一游留念”。当然,他也履行诺言,送给冯夫人一件漂亮的彩陶。
; L9 I2 H, M8 v- F2 @  大冯还为平凹准备了另外一份大礼:邀请他明年到天大北洋画馆举办贾平凹画展。" @+ {3 V5 U6 w: ?7 i- X4 e
  从“贾府”返回宾馆的路上,记者请大冯谈谈夜访“贾府”的感受。大冯说,平凹的眼光不错,他喜欢高古,喜欢元代以前的东西,口味与我很接近。8 r  X7 o& m$ Z- @% b
  他的收藏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品位,有历史和文化的信息在上边。他修养好,悟性好,视野宽,从精英文化到民间文化均有涉猎,这样的作家才有厚度。大冯认为,作家要关注社会生活,抓住时代最大的灵魂上的问题加以思考和反映。从《废都》到《浮躁》到《秦腔》,平凹走的正是这样一条创作之路。他是一位有社会良知的作家,他获得茅盾文学奖是当之无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 16: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7 20: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7 21: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茅盾文学奖的东西,有多少人看?有多大信誉?有多少人拿它当回事? ;P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9 14: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全心全意9 于 2008-11-17 21:57 发表 9 _" K/ D5 a* f" M( k% O) S" n
现在茅盾文学奖的东西,有多少人看?有多大信誉?有多少人拿它当回事? ;P ;P
. d* L' N$ L9 m+ [4 ^' {4 h' H
说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1 01: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7-4 06:52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