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1247|回复: 2

书法理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9 11: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者欲影响别人得先改造自己  
, z$ B) K1 a/ B. u# A) P- b& c+ }. I书者主要通过书法语言(线条、造型、构图、笔、墨、纸、形制等)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尤其线条乃作者心迹的直接表露,道德败坏、品格低下、邪恶无耻之徒无论怎样“聪明”地掩饰,试图把字写得光、正、雅但字的气韵、节奏始终会让其露出尾巴。敏感的欣赏者一看即知。此正所谓“风格即人”。 所以期望作品产生正的社会效益,必得不断超越自我、完善人格、追求“让我今天活得尽善尽美”。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8 n1 z% X& e# \8 W8 N

" u9 f- v+ o2 B* e, t) Z& U9 d2 S6 W# ]9 }3 }/ R. w
风格的“四统一”  5 m1 f% q7 h( g4 e
民族性与世界性、地域性与广域性、时代性与越时性、共性与个性四组关系的辩证统一,其差异影响着作品风格的差异。 0 G) h/ x$ S3 S4 g

+ l5 }3 i( l. b+ m) g7 M+ {$ }9 r3 X  @. Q( U8 `2 ?8 [
谈“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1 c# P" G! ^  p- c' ~
笔心:笔毫中心的一小撮,既包括笔尖也包括笔根。“常”不是说“只”,既包括“在” 也“包括“不在”点画中行。 ; F. v9 W# E$ v( ~2 y" [6 N
& G# ^4 S$ @& l6 X" e5 F
8 {# z# b6 [6 x, o' X+ \
晋人用“单勾斜执”执笔法  
  h. i  Q: m5 M8 m: O, y& H单勾斜执就是今人一般的硬笔执笔法,主要由拇、食、中三指着力,笔杆斜靠在虎口内。这从古画上可以得到证实。再就是通过实践经验及对晋人书作的研究。
0 e0 W' A* {; v6 G5 ?  x# m$ ~5 ^7 b, x$ R- y7 A5 k; c
/ R2 H) b' n+ A$ z; E
艺道震撼  
; @0 {( g, L; v  w古今中外凡不朽的艺术杰作,无不以内容和形式共同作用感官,震撼人心。
8 C9 l; a0 u- I, p1 M
( B" K6 T/ Q* `5 s4 j! L“ 米字形”造型法  % e1 }: `2 y7 C
米字形(八个角都是45度)不同于所有的格、圈、形、线、点的是它能够协调地处理聚散、正斜、方圆、宽窄、疏密、大小、自由与规范等的辩证统一。 & @5 R2 j! M' g: g/ {, |

8 }8 n" s) f0 R* \9 U/ X7 T“用笔千古不易”——变  5 I# {; U( `' Y% F; g0 `" S$ f' A0 U
线条的中侧、藏露、快慢、重轻、粗细、方圆、曲直、正斜、颤滑、顺拗、大小等皆因时、人、字千变万化。 & `5 ]( V* u% P2 D' ]& k
1 P5 ]6 j+ t$ X* H7 Q% ^
书法的复兴需要您的提问  
# U2 \; D  V+ e- E0 E提问往往比答问更需创见,思路更要开阔,对学术研究更显重要,尤其是重点、疑难、坚深、前沿、大家感兴趣,人们关注的问题其价值更是突出。让我们勤于思考,积极提问。我现在就有几个:为什么宋体字是秦桧创造?受书法影响最深的日本为什么对中国侵害最大?   
% E& I) @) c# a1 Y1 N; S# m
8 e5 F. Q3 _3 R' b% c5 z/ F, [高效地练字临帖  # s3 C* r1 y( }; u3 M$ n0 p
指划:在腿、掌、肚、床、桌、地等皆可用指练字。可触类旁通。  ' J( f, F6 C2 C& A! r+ n( D
虚临:执硬笔对帖字凌空虚写 。 . ]& q1 y) U1 i1 u) v9 W
其上的优点是便捷、环保,可与实写、实临结合练习。
  Z9 W# H# ]% w
: x! l, L3 l: r/ z/ N书法的发展趋势  
! g# d: |0 P. ^# m1.繁体、简体书法共存;
& l" I* {/ A) h9 {5 b" H5 h2.笔墨形式随内容;- ]9 B: C$ L6 D" P* O
3.所有文字皆可是书法 ;
+ K( r- ^7 y$ I. }/ m4.书法表演与电子、信息技术的结合 ;+ ^1 N( N7 w6 u  }  Q1 C
5.镜框形制增多 ; ; J8 y% \/ ^7 n! w4 V% s. F- c# I" I
6.短句、少字数内容渐多;  
' c( v& X* T. p7 `8 I6 ?; h- f7.面向市场,价位与绘画相当 ; 6 C7 @3 i! [! a( O! x' T
8.各国书法互相交流、学习、借鉴;  2 e6 Y' A+ m- Y  I& d$ g
9.天才、杰作灿若星辰;  
3 b8 S* `; ~1 `9 k10.创新、多元 。
. G6 x: G) B& }- ?……
+ z" D7 K, `* R; i( N, g; [/ R$ R6 x2 X7 |/ Q1 x# v" Q
简体书法——时代的呼唤
1 ^) M% A' o: {$ U1.简体字的应用;
3 T: i% @$ v, N- u2.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需要 ;
. {. Q+ P# u  e0 i4 [3.扫盲;    p! ?" w2 M  u9 M1 h. \8 P
4.时代审美趋于简约;  + k% T7 t( y0 W1 {! d1 [1 p* a  p
5.拓展创新的领域;  & H, U8 U3 g" j+ _7 ]
6.人民审美需求;
! M( z1 p8 E! M1 B6 a7.寓教于乐;  
2 h: P: k: G8 ^" j( ~/ @( T# t8.减少先辈遗产的束缚 ;
8 O, y* R. C# T7 v$ V9.与时俱进 ;5 F# |8 h% `3 x. l1 L, l  i7 n
10.多元。    . n/ _: E1 m0 Z! ?) w' Q7 K
…… . O1 u* ~. Z) b7 N

2 r3 M3 m1 o; {3 O创新的层次  # O2 q' c! ~. F% ^4 F
最高为原创,次为改造,再次为组合。一流的艺术品定是原创之作。  
4 D! `! A8 H2 m8 X9 X
  V) m1 \! i( c* S/ `; M9 u; v0 Q
7 M# _, k% y  y, `书法不只是装饰艺术  ; I, s) K! c8 }* I% t
书法不应过多停留在“装饰”层面,而应侧重创作反映生活,与时代人文精神和环境相协调,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作品。 $ J  S- n  j& w, U1 ?
, Y: M& x% y- s
钻研——灵感——杰作  
# Z0 b8 |* P% x- ?# r+ c唯有拼命钻研、关注社会、体察自然、感悟生活才是获得豁然开朗的灵感的不竭源泉,由此产生的超凡的思维和想像力才是可能的创出杰作的根本保证。 + Q  `4 y0 F- N
! z/ `% m; X9 w4 B
书法的构图与时空的关系  9 ^' @2 a5 x! {8 k  u
书法的构图每每是在理性与非理性,有序与无序,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对线条时空进行组合、排布、跳跃、流转、穿越的结果。
: S0 J* _: B: J' q
' f9 m& Z( Y5 z9 A- r. S5 k( T
2 q) H$ s9 P9 L( u0 S2 G* Q通感于书法的启示  ' N- x. W3 x/ B# ]
由于人们在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时,视、听、嗅、味、触等感觉会发生交流、转移、联系的现象,这就为书法的创作和欣赏带来一些启示:如创作书法时可自我朗诵;置于相关的书写环境,相关的音乐、视听放听;不用易渗化的纸张创作更彰显笔触;尝试多人或多笔创作一幅作品;用拇、食指蘸墨书写能表现无可比拟的人性触感美;墨汁里可搀和些相关的物质;对于作品的欣赏环境也可作联觉性布置,等等。
' I3 y  w5 C! H$ H) _
& c2 D3 r6 q3 M. F7 s5 N书写姿势要领 " D4 a# w3 z! V8 n: V
无论是站、坐、蹲的写姿,右手执笔则左脚跟抬起,反之亦然 。不可机械理解。- d2 B; w& v! _: v& E/ ~6 R

# a3 M+ Z6 ~5 G; H3 n1 H& k. f目光变化于书法创作的影响
; L& K/ t# g6 G6 A. p书者在进行书法创作时,目光于笔端会有三种状态:一是专注;二是游移、似看非看; 三是无视或闭眼。因创作字体、文字、内容、用品、风格等的不同而有别。目光变化越是靠前者,书作越多理性与必然性,越靠后者则相反。当然这一切都要自然而为 。& M2 z+ E6 R5 \7 k8 D2 `+ C

% ]/ {- E) k& E$ `2 c1 P) k2 q0 B7 I" _' Y$ O" C: v# c% n6 r9 Y

, K- n8 p% j2 g听音乐感受书法创作
9 x3 a0 \" f. w* v& j我素来喜在各种艺术中获取灵感、借鉴经验、寻找启发——虽然我别的艺术素养不济,但这并不影响我的上述冲动,尤其是感觉江南才尽、疑无前路时。 现在要谈的是音乐。我常坐电脑前戴上耳麦,点击不同风格、形式、题材、主题的音乐视听,把音量调到老大,这时或自己,或别人,或男女合作,或是多人创作书法的虚拟情境即在脑海浮现。由器乐、人声的音质音色想到笔毫的特性和运笔特色:长锋、短锋、狼毫、羊毫、兼毫、粗锋、细毫、中侧、藏露等;由旋律、和声想到线条的起伏、重轻、方圆、走停、急缓、浓淡、交叉、重叠、离合等;由音调想到线条的大小、提按、抑扬等;由节奏变化想到书写的点、线、面、顿挫、交替等等。上述对应不一定准,只是感觉随着乐音的流动,仿佛自己或设身处境感受其书写正酣:情感、姿势、状态、环境、行笔(点、推、抵、挑、滚、转、翻、畅、滞、拖、滴、摆、划、刷、晃、抖、颤 、留、回、扫、擦、跳等)“历历在目”。此妙难以道清,唯亲身体验方得其趣 。# {! J. ]- U+ O: Y) P! E7 i

. J2 O: `* F, r8 c, Q: P% T' H书法创作的最佳状态:自然
9 I) _0 h$ y# H2 t) \  O+ C书者真正进入创作的最佳状态时是完全自然、天人合一、心手双畅的境界,作品恰似天成、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痕迹,无论是反映客观世界还是表达思想与情感都是其自然流露,可谓已臻化境。这需要一定的天赋,不错的才艺,相当的生活积累作为支撑。它的出现并非随时招之即来,是创作环境、艺术用品、书者心境等诸多内外因的巧妙结合所致。
' c4 m; v  N8 G/ |% ~
* ~! f8 d; q5 d, q谈“一笔书”
9 z7 r: Y+ j5 D4 Q, l2 O自张芝创“一笔书”以来,其多用于狂草创作。其实“一笔书 ”并非指真的一笔到头,它是指线条的行气、神采、笔势的连贯与呼应,既有行也有停,既有断也有连。其不仅适用于草书,同样适用于其它字体的创作。
' K! [3 U( L7 U8 d9 r6 M" Y; M" g7 c& v- Q* e0 M/ J3 ^  x. ^' s/ I
艺术创作离不开“意象” 0 L* d8 F8 ]. Z- ~7 m. z1 O- @2 h
“意”指心灵、思维活动 ,“象”指客观形象 ,“意象”则为二者的结合,是人的精神、行动积累的总和在头脑中的自然生成。艺术创作者的脑海中总会自觉或不自觉闪现,或清晰或模糊,然后运用创作技巧和手段使之转化为艺术形象。作品是否具有感染力与“意象”的质量有重要关系。 + R9 P% o: e2 m" g

, L; ~5 _; o6 T; }+ o
9 p/ Z: W7 X% _; J( `0 \公正而全面地评论  
: `/ Q+ M6 n6 |7 E/ Q对文艺作品的社会价值(知识价值、道德价值 、娱乐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创新价值、审美价值)应公正而全面地评论。但因评论者的偏好、学识、修养、目的、时代、民族、阶层、性别、年龄、意识形态等可能出现误评、错评或偏差,不过时间终会还以公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9 14: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2 08: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7-4 06:36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