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拜专家.不要迷信专家.我们不可否认专家在他所掌握的专业领域.有独到而专业的眼光.无疑是最具权威的.但专家也并非是万能的百事通.离开了他所汲及的领域.他所做出的判断.也只能权当参考.未必真正使人信服.笔者这次也带了件,天然沉香木雕双龙戏珠去参加寻宝走进莆田鉴定现场。但专家的言论令人大为不解.沉香木如何形成的最基本特征.他却视而不见。尽管对沉香形成发表了一些客观存在观点。但无疑对天然沉香知之甚少。沉香是自然界中极为稀少、极为珍贵的物质。它的产生也颇为复杂,沉香树在遭受到雷击、风折、虫害感染或人畜危害等各种伤害时,自身会分泌树脂修补受伤部位。而某些伤口由于在开放期感染真菌,受伤部位难以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愈合,因此开启了为治疗创伤持久的、奇妙的沉香制造与累积的过程,有的优质沉香需要经过数百年的漫长岁月才能形成。正因为其原料珍稀、功效卓实、香品高雅,作为香料,沉香自古以来都被列为香中极品.沉香木的雕刻因受材质限制,大多无法精雕细刻.因上等天然的沉香木材料几乎都有缺陷,如虫蚁蛀孔等.如单纯的以红木家具精雕细刻为标准.那绝对是错误的.据资料显示在世界各地有多达数十种的树木在外力的作用下具备有成为沉香木的可能.因此评判沉香木无法用单一的为标准.重要在于综合的研判.: ^/ ?* g- w; a" W& h: x2 q1 U
沉香等级鉴别与产地的关系 . I2 X1 T5 P' d# n' `5 q5 G
沉香因其气味美好,以及浓郁沁雅的独特香味,能袪除人生命中的种种不洁,并且是非常珍贵的中药药材,被地毯式的搜括,已几近绝迹。质量较优的沉香稀少且昂贵,自古以来也是收藏家把玩的稀世珍品。
. v# x' H5 ]8 A/ o; B) ^/ P沉香产地有印度尼西亚、越南、寮国、高棉(柬埔寨)、马来西亚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但多属野生来源,这些国家近年来已积极进行沉香树的复育。沉香树因品种、产地、气候、水质及土壤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香味。
/ u! a* D) e' M' H沉香属中有三种确定不具经济价值,分别为越南产地之毒沉香、中国云南广东及广西所产之白木香以及台湾兰屿出产之土沉香(大戢科)。
. T" T. {2 Z' C4 n, [# v2 H有人认为,沉香品种以越南胡卡因省产之奇楠沉香为上品。而柬埔寨所产之蚁沉,香味极淳。寮国及缅甸质量与柬国等级在伯仲之间。新兴产地则有巴布亚新几内亚伊利安河、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苏门答腊、马来西亚之沙涝越、婆罗洲等地。其中巴布亚新几内亚伊利安河之沉香产品,质地较差,而马来西亚之沙涝越、婆罗洲的沉香与沉香树,则因近年越南沉香的锐减,已被很多人拿来彷充越南沉香,购买时应特别小心。
4 l# [4 q0 x! a/ m$ y( ?7 D3 q沉香品质等级与其产地的关系,只是一个大致的关系,同一个产地的品质都会有偏差,无法很笼统地进行比较,因其香结部位、香结年份长短、醇化时间不同、源种不同等等。只能以实物比实物,辩香斗香之时,才能得以鉴别好坏优劣。这个道理相信朋友们推理一下便可得知。
; R% d# H# f2 j& D- P3 r. b具体来说,世界上的沉香产地,其每个产区的沉香品质有高有低,没法比。每个产地的沉香,都有质高如奇楠者,亦有品质如白木的。就算是同个产区的同节材质,不同部位的结油情况也不大一样,其品质也会相差不少。打个比方:若拿同样油脂含量在80%的,质地密度差不多的不同产地沉香材质也无法相比,每个产地的沉香都会有它的特性。只能说其品质和味道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众口难调,各香入各鼻,每个人所喜欢的味道品质也不尽相同,看个人的偏好而定。
) R) L* B5 f! D7 u+ [如果拿越南系油脂量80%的和马来系或是印度尼西亚系20%的相比,不用多想,其结果当然是越南系的为佳,反过来,当然是马来系或是印度尼西亚系的为佳。如果油脂量差不多对等之时,看个人喜爱了。
" l) N1 u, r; m X% _& P v星洲系别中档次较高者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星洲档次较低者:较低油量的此种星洲沉香,只有外皮一层有油脂存在,内里没有多大的油性。加里曼丹的沉香大者含油量较高,味道也十分纯正,沉水者居多。达拉干产地的沉香,油脂和木质界线分明。甲布拉:07年此产地的沉香品质较高的被炒到新高。高品质的沉香市价贵比黄金。+ ]0 |% n4 A: y# w* M, M" W0 K
就印度尼西亚沉香(生长环境:热带雨林气候)而言,其沉香的种类很多,中部,南部,中部,西部皆有出产,见以上地图,每个产地的沉香区别很大,往往同一个产区,东西两边的沉香品质就有很大的差别,具体分别还得看实物辩香来鉴别。其品种例如加里曼丹,达拉干,伊利安,加雅布拉,文莱,等等产地,其每个品种里都有着档次之差异(指含油量的高低,材质结构的紧实疏松,油脂香味头尾的强弱,香味型别的不同等等)。沉香油结年份越长,其内里的色泽亦就越深,油脂含量就越高,味道就越醇和芳香。+ W, H5 H1 w0 u2 P
借助网上的地图,大家会发现,沉香出产区的经纬度总在乎那么几块地区。越南系的味道较为醇厚芳实,味道多变。马来系的较为辛辣,印度尼西亚系的较为飘浮,此指普遍上,当然每个产区的沉香都会有很顶极的存在,也有很普通档次之物,具体以实物为准。9 S7 T7 O4 a$ H U, p3 M
每个产区的同一节材质来讲,结香部位的不同,结香年限长短,往往都会有小差别。所以很多时候在同一节材质上面,可以闻出二种或是更多种味道,一种香味的强弱上也有分别。原因和其油结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沉香的油脂往往不是呈均匀分布,有点像玉石中的翠那样,不规则散布,所以在油结多的部位和油结少的部位会有着味道强弱和香型方面的区别。
+ A6 I2 A6 c2 |; `# N沉香的油脂含量真接关系到一节沉香品质的好坏。油脂的味型有的淡雅,有的醇沉,有的浓香,各人形容不一。但不管沉香的味道如何千变万化,总脱离不了最基本的“沉”味,不管味道如何变化,木味少,油脂多且气味醇芳,天然的,就是好沉香。
; F1 @+ z& @8 ]2 x3 k0 f f+ _一般来讲,沉香油脂含量越高的,其色就偏深。油脂的颜色也有好几种。黑色。褐红。褐黄。深褐色等。色泽并不是决定一块沉香的好与坏,味道好,木味少,油脂量高者为佳品。沉香的含油量并不只是表现在体表,更多的是要注重内里的油脂度,所以每节沉香的品质还得看实物以经验才能述说评断。4 z- [, r7 o3 g
沉香的油脂分布大体上有如下几种格局:5 Y; _- w! x7 u3 }1 g
a等:油脂均匀分布3 t9 o1 A8 t2 a' ~# F/ b) ?
b等:油脂主要集中在树心部位: p8 s& R+ D/ H, C; K
c等:油脂主要集中在体表,亦就是皮层
! P! s s$ v; f d等:油脂呈不规格分布
% a. D. ]5 {/ Y1 [0 k/ N e等:放在最后的,就是没啥油脂的沉香木了。
7 h2 ^- h5 V# t4 G R沉香等级和密度的关系,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材质坚硬的,和材质酥软的都会有中高低档之区别。另外,比重感也是个很好的参照物,正常情况下,在没有含有水份之时,含油脂多,色较深的其油量也较高,品质也较为上乘。 3 } \+ E' F2 H, w
鉴定沉香诀窍多
! S, q3 Z$ c" Z5 v% l O 沉香虽然在投资市场上十分火热,但是仿冒品也不少,因此投资者需要谨慎鉴别。对沉香价值的评估主要以香味、产地和含油量来综合评判。好沉香的材质需以天然香材研磨制成,原料使用纯度高。外观上,好沉香表面匀称,不染色,不掉粉,不沾手。好沉香味道清雅耐闻、舒爽。2 Y: L9 g g$ [
假沉香多半为水沉,但比重上往往超过正常水沉比重,手感上非常不自然。假沉香一般表皮很黑,但技术好的也会加上一般木纹或木斑,所以愈是有漂亮外形的沉香,愈是要注意。就算里面有木纹及含油者,都未必是真品。 假沉香燃烧时,香味多半带香水或香精味,有些还有酒精挥发性的气味,也有完全没香味者,但与真正沉香燃烧的香味就是不同,聪明的消费者选购时,可要求索取一点削片回家比较再决定。假沉香价格一般会较真品便宜几成,投资者购买时务必理解“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道理,切不可贪图小利。+ O: f2 }0 J+ o
小贴士
7 e9 a( U& k7 Y沉香的分类
1 _7 g s9 A. t) a因为目前沉香市场还不够成熟,分类极不统一,按结成情况不同,分为6种。第一种到第三种都是死沉香,自然状态就能散发出不同的香味来。第四到第六种为生沉香,只有点燃才会散发出香味来,是作为宗教的高级供香制品的最好原料,也是最珍贵的原料。
2 \: M! M2 w7 n& T- q; w( Q# S倒架:沉香木因年代及自然因素,倒伏经风吹雨淋后,剩余不朽之材;$ e3 O( f" [4 p e1 q
土沉:沉香木倒后埋进土中,受微生物分解腐朽,剩余未朽部分;
2 |/ |1 V6 ]0 _0 i' L$ L9 H, U% a水沉:倒伏后陷埋于沼泽,经生物分解,再从沼泽区捞起者;# J0 a! J9 w( i/ n
蚁沉:为活体树经人工砍伐,置地后经白蚁蛀食,所剩余部分;9 V+ k! M5 J* w2 `0 g. N
活沉:活树砍伐直接取得沉香者;/ \- ?5 x" W: d
白木:树龄十年以下,已稍具香气者。# g% I5 `% ?2 a- e" E" }* W3 S
沉香的化学成分鉴定:
6 \4 l! r) {1 A f(一)中药化学成分 3 C3 c( r5 L2 l$ A4 N8 T
沉香的丙酮提取物(40~50%)经皂化后蒸馏,得挥发油13%,中含苄基丙酮、对甲氧基苄基丙酮等,残渣中有氢化桂皮酸、对甲氧基氢化桂皮酸等。霉菌感染的沉香含沉香螺醇(Agarospirol)、沉香醇(Agarol)、沉香呋喃(Aga-rofuran)、二氢沉香呋喃、4一羟基二氢沉香呋喃、3,4一二羟基二氢沉香呋喃、去甲沉香呋喃酮(Nor一ketoagaro-furan);未感染的含硫、芹子烷(Selinane)、沉香醇等。1、白木香:从含树脂的木质部石油醚提取物中分得三种沉香螺旋烷类倍半萜;白木香酸,白木香醛、沉香螺旋醇,又从含树脂木质部挥发油中分得两种沉香呋喃类倍半萜;白木香醇和去氢白木香醇。2、沉香:沉香的丙酮提取物,经皂化后蒸馏,提挥发油。其中含苄基丙酮,对甲氧基苄基丙酮等,残渣中有氢化桂皮酸,对甲氧基氢化桂皮酸。霉菌感染的沉香含沉香螺旋、沉香醇、沉香呋喃、二氢沉香呋喃、4-羟基二氢沉香呋喃、去甲沉香呋喃酮、3、4-二羟基二氢沉香呋喃、未感染的含硫、芹子烷,沉香醇等。中国药材学:(1)国产沉香心材中分离得白木香醇(baimuxinol)、去氢白木香醇(dehydrobaimux-inol)、白木香酸(baimuxinic acid)、白木香醛(baimuxinal)、沉香螺萜醇(agarospirol)、异白木香醇(isobaimuxinol)、苄基丙酮(benzylacetone)、对甲氧基苄基丙酮(p-methoxybenzylacetone)、茴香酸(anisic acid)及β-沉香萜呋喃(β-agarofuran);9个色酮类化合物,为6-羟基-[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2-(2-苯乙基)色酮、6-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6,7-二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6-甲氧基-2-[2-(3 ′-甲氧基苯)乙基]色酮、6-羟基-2-(2-苯乙基)色酮、5,8-二羟基-2-(2-对甲氧基苯乙基) 色酮及6,7- 二甲氧基苯乙基)色酮。挥发油中含倍半萜化合物呋喃白木香醛和呋喃白木香醇。(2)进口沉香含油树脂。其醇浸提物(达48%)经皂化后,通水蒸馏得挥发油约13%,油中含有苄基丙酮(benzylacetone)、对甲氧基苄基丙酮、倍半萜烯醇等;蒸馏后残渣中有氢化桂皮酸(hy-drocinnamic acid)、对甲氧基氢化桂皮酸。受霉菌感染的沉香的挥发油中分离得沉香螺萜醇(agarospirol)、沉香萜醇(agarol)、α- 及β-沉香萜呋喃(α-,β-agarofuran)、二氢沉香萜呋喃(dihydro-agarofuran)、去甲基沉香萜呋喃酮(nor-ketoagarofuran)、4-羟基二氢沉香萜呋喃(4- hydroxydihydroagarofuran)及3,4-二羟基二氢沉香萜呋喃(3,4- dihydroxydihydroagarofuran)。又据报道,未受霉菌感染的沉香的挥发油中,尚分离出沉香萜醇、芹子烷(selinane)等萜类化合物以及癸烯的异构物,并含鹅掌楸碱。
4 h" Q! |" M" L) |" i, V
! f, L5 C( L/ |: T(二)沉香化学成分的有关报导
( T Z7 P$ _( `+ o沉香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倍半萜化合物。杨峻山等用气相色谱法比较了国产沉香和进口沉香的挥发油的组成,发现两者有差别;国产沉香的挥发油经硅胶柱和氧化铝柱层析得到两个新的倍半萜化合物为白木香酸和白木香醛;同时还首次从中分离到一已知化合物:沉香螺旋醇;以后,又经硅胶柱层析和制备性薄层层析分离到两个沉香呋喃倍半萜:白木香醇、去氢白木香醇和一个新的倍半萜:异白木香醇;同时还从该植物挥发油的低沸点部分得到四个已知化合物:苄基丙酮、对甲氧基苄基黄酮,茴香酸和 B-沉香呋喃;后又自国产沉香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 A.乙醚溶解部分:6-羟基-2-(2-对甲氧基苯乙基)色酮、同时还发现5种已知化合物:2-2-(2-苯乙基)色酮、6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6,7-二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6-甲氧基-2-[2-(3'-甲氧基苯)乙基]色酮、6-羟基-2-(2-苯乙基)色酮;B.醋酸乙酯溶解部分,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到三个2-(2-苯乙基)色酮衍生物:5,8-二羟基-2-(2-对甲氧基苯乙基)色酮、6,7-二羟基-2-(2-对甲氧基苯乙基)色酮、5,8-二羟基-2-(2-苯乙基)色酮。徐妍青采用GC及GC-MS方法,对沉香呋喃类中的(a-白木香,b-白木酸,去氢白木香醇)三对差向异构体进行了成功的分离鉴定,确定了每对异构体的比例,建立了倍半萜异构体的分析方法,从而有效地指导了合成反应,加快合成的进度,为产物合成提供可靠的依据。后来,徐金富等对沉香精油进行了深入地分离研究,得到两个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呋喃白木香醛、呋喃白木香醇,同时还得到二氢卡拉酮等已知化合物。林立东等从国产沉香中分离得到羟基何帕酮、6,7-二甲氧基-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6-甲氧基 -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等14个化合物。戚树源等应用色-质联用技术分析,在含有0.2mg/L NAA和1mg/L激素MS培养基中生长的白木香愈伤组织乙醚提取液的主要成分与健康白木香木材组织乙醚提取液的主要成分相同,它们是棕榈酸、十八碳烯--酸、十八碳二烯-[10,12]-酸。白木香愈伤组织的主要化学成分与健康白木香木材组织的主要化学成分相同的结果表明:白木香愈伤组织细胞的代谢分化与木材组织的代谢分化相似,白木香愈伤组织培养有可能成为研究沉香倍半萜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合适系统。 7 @! g3 ]9 J2 W! r. t p: H
5 f Q9 ^4 b/ _5 f) K' _
以上结果表明,沉香的有效成分主要是挥发油, 其中酸性成分研究较多;沉香还含有许多酚性成分,有待进一步研究。
' ^$ i/ t3 \) \0 B0 D2 U# O* t: k
(三)中药化学鉴定
9 ~. M( S6 ~2 T2 G& X取本品醇浸出物进行微量升华,得黄褐色油状物,香气浓郁;在油状物中加盐酸1滴与香兰醛颗粒少量,再滴加乙醇1-2滴,渐显樱红色,放置后颜色加深。
% e# [8 Q, L. l7 |" N
! n/ p6 n+ r9 _$ v$ D(四)生药材鉴定 + r2 T; l _' V+ N. F
①进口沉香 为植物沉香的含有树脂的木材,多呈盔帽形、棒状或片状,外形极不规则,长7~20厘米,直径1.5~6厘米。表面褐色,常有黑色与黄色交错的纹理,平滑光润。质坚实,沉重,难折断,用刀劈开,破开面呈灰褐色。能沉于水或半沉半浮。有特殊香气,味苦。燃烧时有油渗出,香气浓烈。主产印度、马来西亚等地。②国产沉香 又名:海南沉香。为植物白木香的含有树脂的木材,多呈不规则块状或片状,长3~15厘米,直径3~6厘米。表面凹凸不平,有加工的刀痕。可见黑褐色的含树脂部分与黄色的木部柏间,形成斑纹,其孔洞及凹窝的表面呈朽木状。质较轻,折断面刺状,棕色。大多不能沉水。有特殊香气,味苦,燃烧时有油渗出,发浓烟,香气浓烈。主产广东海南岛,广西亦产。沉香中油性足、体质重而性糯者,经精选加工后即为伽南香。
/ j+ g0 M8 I1 ~4 \# z* J
+ Y0 A& @3 C+ a! }, j5 j(五)显微特征
* S/ d4 \/ g6 X0 ~ I0 @( P①白木香:横切面木射线宽1-2列细胞,细胞呈径向延长,壁非木化至微木化,有的具壁孔,含水量棕色树脂状物质。木纤维呈多角形,壁不甚厚,木化。导管呈圆多角形至类方形,往往2-10 个相集成群,偶有单个散在;有的导管中充满树脂状物质。木薄壁细胞壁薄,非木化。大多数10个成群,也有少数围在导管四周;内含棕色树脂物质。切向切面;木射线宽1-2列细胞,高4-15个细胞。导管节长短不一,具缘纹孔。木薄壁细胞呈长方形。木纤维细长,直径约20-30毫微米;有壁 孔;径向切面除木射线呈横向联合带外,余与切向切面类同。② 白木香粉末:粉末黑棕色;纤维管胞多成束,呈长棱形,壁 较薄,径向壁 上缘纹孔,切向壁 上少见。韧型纤维较少见,多离散,直径25-45微毫米;切向壁上单斜纹孔。具缘纹孔管多见,直径约至于28微毫米,具缘纹排列紧密,互列,导管内含黄棕色树脂团块,常破碎脱出。木射线宽1-2列细胞,高约至20个细胞。单雠孔较密,内函韧皮薄壁细胞含黄棕色物;壁非木化,可见菌丝腐蚀形成纵横交错的纹理,草酸钙柱晶少见。为四面柱体,长至 68微毫米;直径9-15微毫米。③沉香粉末:深棕色,与白木香粉末的区别是:韧型纤维较细,直径6-40微毫米,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50微毫米,木射线大多宽1列细胞,高以5个细胞为多见。柱晶极小,长至80微毫米。显微鉴定:(1)国产沉香(白木香) 粉末:黑末:黑棕色。①纤维管胞多成束,长梭形,直径22-29μm,壁稍厚,木化,径向壁有具缘纹孔,切向壁少见。②韧型纤维较少见,多散离,直径25-45μm,径向壁有单斜纹孔。 ③具缘纹孔导管直径约至128μm,具缘纹孔排列紧密,互列,导管内含黄棕色树脂团块,常破碎脱出,④木射线宽1-2列细胞,高约至20个细胞,单纹孔较密。⑤木间韧皮薄壁细胞含黄棕色物,壁非木化,可见菌丝及纵横交错的纹理。⑥草酸钙柱晶少见,为四面柱体,长至68μm,直径9-18μm。此外,可见树脂团块。(2)进口沉香 粉末:深棕色。韧型纤维较细,直径16-40μm;具缘纹孔导管直径至150 μm;木射线大多宽1-2列细胞,高以5个细胞为多见。柱晶极少,长至80μm。饮片:国产沉香纵刨或斜刨的菲薄片,纵刨片表面可见淡棕色组织中密布棕黑色纵条纹;斜刨或横刨片表面,可见棕黑色斑纹。
# B+ |" P. h6 G9 D. ?/ s9 p*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