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886|回复: 11

中国传统文化之源在先秦,读老子《道德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8 16: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老聃长寿,一百零一岁仙逝老子墓在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西约3公里西楼观台西300米):字伯阳,谥号聃(dān),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注)。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 ^9 p( U" G% q, r2 P0 r6 R( d! A4 [7 M
      老子针对统治者第一次提出了“无为”的主张,认为君主无为,百姓可以自化、自正、自富、自朴。老子的无为主要是想消解统治者对百姓过多的控制与干涉,给百姓以更多的生存空间,以使社会恢复并保持和谐与秩序。
6 u' J/ b! M3 m3 c, O       庄子学派作品《庄子·天道》及黄老学派作品《管子》都明确提出了这一原则。《天道》说:“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2 Q, I; n7 c- m1 L6 |
0 I- k& s7 ~. T) L7 D4 `" s. X
注: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此地本是封于西周的陈国,今河南鹿邑,安徽涡阳存有争议)
0 S5 }1 N8 O/ p( c" h4 |0 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8 16: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粗略地说是五千言,但是具体的不同版本有很大的不同,有些版本有很多的“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比如马王堆帛书本、王弼本等,总道德经字数可达到五千四五百字左右,但也有些版本虚词较少,接近五千字的数目,比如河上公系统的诸本,最为接近的是敦煌的一个写本,总字数4999字.0 a% ~- n2 h8 Y- i  R
后来发现的战国时期的郭店楚简本,内容和篇幅都和现今的通行本有很大的差异(马王堆帛书本虽然也有差异,但基本上都是具体词句的差异,郭店楚简则有大量和今本完全不同的段落).最为让人困惑的是,它的总字数只有1700多,编排的顺序也和今本大不相同.现在由于缺乏更多的考古发现作为佐证,所以不好说究竟是郭店楚简本更接近于原貌,还是说这个本子在当时就只是一种“非主流”.但是这个本子确实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版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8 16: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通行本(晋代,王弼本). Y" P$ O. _4 m& m9 Z) u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4 Q2 w7 R( W; O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3 M5 r( S9 y! }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3 w2 k4 ?6 O2 Q+ s" s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 c* z) \. J& W* C0 s& K; L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8 v9 v* v* e  X( s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 M6 S6 d- i8 O9 q  C% s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x% @) d  q( m6 }9 h$ d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_9 u9 k; Q) k+ j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3 Y3 N; B) B% F- x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9 n; ~: z7 L( ~8 A# t5 N* c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用。 4 r' M, c/ o/ l, k, F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V6 p+ a/ m& ]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9 Q4 R9 M% K7 b  C6 H+ }3 `& A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5 C2 k+ {: B* f6 A2 Z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5 V! ^* V- _: n: J* m8 r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Z* G9 F/ D* R0 d" Y
  第十七章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 w* R) G9 f( g+ U- s8 w, D/ _0 C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T8 m# u) K: X5 y) P* j4 T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X1 M0 V# g$ |- |8 ^; ~+ F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欲)异于人,而贵食母。* Z) d' P1 k3 w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J- C0 Y  p! y( t: Z  f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4 A+ g* P& J5 |. f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 G, b+ q! Z( }1 C0 i0 |: _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 S3 K: w6 G7 D0 T* }9 t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p- A% A+ S7 R# b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 |' f% O9 r. E1 l! N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b0 y+ }! F7 i. Z. }" V( ~# c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2 q, U, k' ]" d+ Y! K, u* `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7 n- p8 S* ^! m, T2 y1 h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v& _& O: f! s$ q% u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W. R0 M% J2 k9 [9 p9 P" k5 E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5 ^: [3 i% p& c' }3 m2 J$ [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4 a' G3 Y: B. a- `4 u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T! J9 L; Y$ V. I' v+ c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 D. M9 w9 h4 _  \" q; [1 {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f% S2 q- ~" ?7 R/ U: T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 g# C% }! z5 G4 A, f5 |! v; X+ \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 p$ v  G& q( x, H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5 g* m( e2 J: H% E* U+ y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0 l5 i- p  b  B- J' K. g# s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5 T# Y! x- C* K$ v9 [. r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1 q/ Q. o, W. M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人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 F/ k2 L3 w, Q) y# F8 d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9 s8 O  j$ E9 B) j3 P% I2 l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 B0 P5 u2 _1 t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R- v& a: J3 `2 Z+ ]' E& o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 y: E' P$ U# l$ U9 K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 _8 u9 d' \" b7 g9 g% F3 ~+ w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8 T% Y, k! m+ p# B, x& m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人军不被甲兵;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6 r& |/ P, D7 N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为而不有。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 D. W' j; G0 Q: _# k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7 e8 m  j  z' K* Y5 v3 m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夸盗。非道也哉﹗
" y8 w; e1 r& u! Q  F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7 e( N4 s) h9 i8 _: h* Z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 t9 Y+ ?; Y9 M1 n% j- K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O9 T+ K0 T# {- f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8 T. H) k* s( ]5 \& T* I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9 e  u' @' t0 E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 G( L" ^* v$ A0 w8 y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T1 U* ^6 g; M5 _5 b
  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人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 T: m3 j( f: B5 R" T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8 N; f; L6 }9 ]% W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2 n9 i  a/ t4 r: ~+ z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不慎终也。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Y3 A' F& w$ @5 K. _. `/ S- V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0 N- ]1 {6 @/ c% _" f9 ~  F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J& ?. \4 L: F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v' v6 B. q8 o) Z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 t* m8 H$ h' i$ M. a/ J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 l5 D: C; Z" I9 T5 v- s$ k3 w5 L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3 t8 Q& \% W  |& Y$ f- @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7 M! }7 y; B( V: Y) C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I# i% q7 |6 w0 p& U) Q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h  H4 B) ^, p( R/ q8 G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3 w$ X/ _# M+ F( s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w0 F8 n; \1 X, V. t$ T, z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 l7 Q0 S* q7 k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 x. u/ y& C5 w" f6 O4 }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3 i1 k1 u4 ?! J1 \4 r+ d# c/ ?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7 B9 W# v! ~8 I2 C* _% Q; }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6 k! s& j; v. q0 ]9 \0 s9 h0 ~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8 16: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夜里 于 2017-6-28 16:48 编辑 : q0 y! c' s" |3 Z' s, ^8 i

6 p' @3 m5 P4 I* }* f帛书版道德经8 A" {8 F# m3 `1 x2 O8 v* h* X
1]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 j/ S. Z9 \1 R/ ^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倾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治、乿/ 辞)也,为而弗恃也,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4 f: l3 I& e2 E: X# z* J7 B  [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k9 W3 ^0 @$ l! w6 k6 |6 Y) Z
  [4]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6 j4 J5 W9 `) @7 w' l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欤?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为、/ 言)数穷,不若守于中(~冲)。
1 k1 t* e& i4 Q5 Q' V0 L# L  [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兮其若存,用之不堇(/勤)。
' ~. w% ^, U* t8 i# c( |  [7]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欤?故能成其私。
7 D. O; T0 B2 ~! o4 h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4 t. D: ^; y- v+ x, Q
  [9]持而盈之,不若其已也;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也。金玉盈室,莫之守也。富贵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O" |2 T$ T: b  t
  [10]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毋有疵乎?爱民治邦,能毋以智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弗宰,是谓玄德。
! G0 M  @: b  r" I  [11]卅(三十)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然(扌然)埴而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而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5 t/ i: Z, U, |( d9 c: i  [12]五色,使人之目盲;五音,使人之耳聋;五味,使人之口爽;驰骋畋猎,使人之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 L7 I/ X2 y3 R  [1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上也,辱之为】下也,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矣。8 A/ }/ [* Y; {- R3 R7 x4 f7 |
  [14]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揗)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漻,其下不忽(曶),寻寻兮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芴芒(惚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0 c0 M' Z! }2 o2 X6 v  [15]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曰: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沌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久?静之将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将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新成。% w8 O4 p& f" w: T2 |4 f
  [16]致虚极也,守静笃也。万物傍作,吾以观其复也。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8 h' S" l3 ]5 t  [17]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之不足,焉有不信!犹兮,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也】。& g5 A' T; N4 D/ L" f
  [18][故]大道废,焉有仁义;智慧出,焉有大伪;六亲不和,焉有孝慈;邦家昏乱,焉有贞臣。
1 x' R0 ?0 ]9 F% c% u- T  [19]绝智弃便(/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父未足,故令之有所嘱: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9 `/ p+ C1 T% y( H+ x4 b% \, w  [20]绝学无忧。唯与呵,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恍(慌)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享太牢,若春登台;我独泊焉,其未兆若婴儿之未咳。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湷湷(蠢蠢)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兮;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兮。沕(惚)兮,其若海;望(恍)兮,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鄙。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y6 G, f6 v/ n! l1 K
  [21]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望(恍)唯沕(惚)。沕(惚)兮望(恍)兮,中有象兮;望(恍)兮沕(惚)兮,中有物兮。窈兮冥兮,中有精兮。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也【哉】?以此。 % ]; N) ]7 n. F
  [2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示者不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弗居。: C. q- t5 A; P
  [22]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不自示,故彰;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语哉?诚全而归之。8 \: p# r5 A+ Q5 y
  [23]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弗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得者同于得,失者同于失。同于得者,道亦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1 f' r9 c3 o3 g* t# R$ \0 L# U$ N  [2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纟肃(潇)兮缪(漻)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S# j! b$ f. \# @7 y
  [26]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虽有荣观,燕(讌)处则超若。若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4 G2 C2 W( ~9 Y' T
  [27]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用筹策。善闭者,无关钥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恒善救物而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乎(而)大迷,是谓妙要。/ e2 A. y2 b: d  t
  [28]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S# B2 \4 I1 {0 E; K1 [* G
  [29]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物或行或随,或呴或吹,或强或挫,或培或堕。是以圣人去甚,去太,去奢。$ y! ?1 |  e; ]1 {) s$ a" }4 s9 r- d
  [30]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之。【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果而毋骄,果而毋矜,果而毋伐,果而毋得以居,是谓果而不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5 J: \( H: x  z  y
  [31]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道者弗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曰>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恬憺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丧事尚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7 h; |$ K- E  `1 n  K1 p* J
  [32]道恒无名<曰>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川谷之与江海也。9 k7 h; V9 ~% V8 Z6 d
  [33]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忘者,寿也。; D6 C- \- L3 s5 V
  [34]道泛【泛】兮,其可左右也。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衣(爱)养万物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0 K; T/ f; q2 c% N  [35]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故道之出言也,曰:淡兮,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 E5 B, {' l2 X! C
  [36]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去之,必故与之。将欲夺之,必故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 v- v- Q, w, @8 ?. X0 |& H  [37]道恒无为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知足)。不欲(/ 知足)以静,天地(/万物)将自定(正)。
- x& Z3 h) n* X7 P. J: k  =========& y7 i4 Y8 E$ M" W' g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 l+ |& w6 U9 k  [3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一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谷毋已盈,将恐竭;【谓万物毋已生,将恐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故必贵矣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与非(~基)也。故致数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若玉、硌硌若石。7 m% {: R' S: a5 t6 |2 i- [
  [41]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明道如费(靅/ 昧),进道如退,夷道如纇;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输);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曼(慢/ 免、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J# E6 y6 f6 F3 }8 r! k
  [40]反(返)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X0 x) a" w% ~* p  [4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冲)气以为和。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称也。物或益之而损,或损之而益。故人之所教,<我>亦议而教人: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敩(教)父。8 W# d' s3 K/ p# u4 |& A
  [43]天下之至柔,驰骋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 N( b- m  _/ ^
  [4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 ?$ X5 w! A  O" n4 T- I  [4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赢若绌【,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知>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 Z; F$ ~# L0 r& m& n4 B  [46]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6 J2 b( O: [0 g/ a! g5 R  [47]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弥远者,其知弥少。是以圣人弗行而知,弗见而名(明),弗为而成。7 K6 W8 ^/ m% B( V3 A
  [48]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故】将欲取天下也,恒【以】无事;及其有事也,则不足以取天下矣。
' r: H7 s/ |( P, C. p1 j" b  [49]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得)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得)信也。圣人之在天下也,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属(瞩)其耳目焉,圣人皆孩之。
' G! G' H) p8 c# I5 P2 F% m( q  [5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之生生【而】动,皆之死地者亦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之厚也。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避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揣(/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 i% G: R' @* C, H. Q. a
  [51]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刑(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9 j, ^6 K% S$ r7 @9 E: e  [52]天下有始,<可>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阅(穴),闭其门,终身不堇(/勤);启其阅(穴),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 c3 \* o! j3 A  [53]使我介(芥)【然】有知也,【吾将】行于大道,唯施(~迤)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资财有余,是谓盗夸。盗夸,非道也【哉】!8 M5 b1 Y0 O5 z6 L8 O) o
  [54]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溥(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也哉?以此。) J7 K/ C( O0 G( M2 F! @
  [55]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虺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嚘,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 d4 m) ]3 Q7 r6 A" k" w, v) v% d  [56]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阅(穴),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 q( x! i" P9 K* x4 @$ Z4 Q+ u  [57]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智<能>,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我无情而民自清】。& m; ^* x1 c1 P9 b* D
  [58]其政闷闷,其邦(/民)淳淳;其政察察,其邦(/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已】久矣。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曜(耀)。
* e( Q( u0 v, f$ h- H  [59]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之母】。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 A& t. M7 h( O# o- d5 L# s! T( c6 _  [60]治大邦,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民>)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3 A3 m- X; s( _- [6 R, J# A9 i
  [61]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所】欲,则大者宜为下。% ]/ |& z4 S  A  E& {- r8 e: D4 N6 y
  [62]道者,万物之注(/ 澳~奥)也。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拱<抱>之璧以先驷马,不若坐而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也?不谓‘【有】求以得,有罪以免’欤?故为天下贵。, ^; K* m* n# Q: r! v! }* [: X
  [63]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必】作于易,天下之大【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x- K, a/ g6 h) f
  [64]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泮)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累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几】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敩)不学(/~敩),而复众人之所过。是以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也】。9 o' s- W$ [; l: y+ |' q
  [65]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智【多】也。故以智知邦,邦之贼也;以不智知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 V5 L  R! M: l, f0 y! r  [66]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是以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也。非以其无争欤?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 w. @3 S( e7 ~) e7 F, I  [67]天下皆谓我【道】大,大而不肖。夫唯不肖,故能大;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如以慈垣之。( A0 c" A* b. U& K$ Y/ p9 N* C' D
  [6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f4 O; {. C' {4 n1 X" v$ N
  [69]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祸莫大于无适(/敌),无适(/敌)近亡吾宝矣。故称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2 H& v1 d2 B+ F% p1 F  [70]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天下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言有宗,事有君。其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矣,则我【者】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v; b: G6 Y  \  t
  [71]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 w$ a% o+ a& Q6 F5 ]9 |
  [72]民之不畏畏(威),则大畏(威)将至矣!毋狎其所居,毋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取此。
' O4 D$ B# i7 i3 d* P5 J$ H; A! d  [73]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Z3 ]; K! D6 |0 b/ Y
  [74]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使民恒畏死,而为奇者吾将得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斲也。夫代大匠斲者,则希不伤其手矣。
5 H" e; b" }& |$ ~% F5 [. v  [75]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哾)】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之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轻死也,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c( l" N9 k- G, r" t/ m9 ?
  [7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挺仞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者,生之徒也。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故强大居下,柔弱[微细]居上。8 h, s& ]7 W. A6 r8 c9 j
  [77]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唯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 `) M4 w6 I. u  y  [7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也,以其无以易(~伤)之也。故水(/ 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也。是故圣人之言曰:受邦之诟,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正言若反。
" P% j' Z9 x4 e2 [% R# \" K  [79]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右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 V+ l  `- S5 j2 P
  [80]小邦寡民。使有十百人器而毋用,使民重死而【弗】远徙。【虽】有车舟,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q6 Z. Q6 @; s" D  h
  [8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矣己愈有,既以予人矣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弗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8 16: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3 [& [) |' y& w
4 }3 \* s3 m1 n% K
甲本1组
4 Y* k' l7 ?6 ]! u1 a" g
" w/ A" P% s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
5 |4 Z& ?5 }/ f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为弃虑,民复季子。 6 T! [; f- V. A' S( D$ ^* u$ }  M
三言以为使不足,或命之或呼属。 # |; `8 Y4 x0 i7 b
视素保朴,少私寡欲。
* ~1 X+ y5 [5 D2 C) z6 H, C/ Z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
. c  n4 U: \+ e3 a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
& H4 a, f: R3 l2 ]& s$ J5 p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民弗害也。天下乐进而弗厌。 # ^8 N5 [2 I8 m, E% y" n
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Z0 _+ J0 x0 f% X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险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
! I* s+ j8 z, \7 M" X/ Z( g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
0 \+ [" b7 s; L7 u: g  A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于天下。
4 x" q) F% ~5 Q0 a8 n' f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
* p& v! }; L1 O; f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其事好。
! U9 l5 _7 S0 J% t# q$ _长古之善为士者,必微妙玄远,深不可识,是以为之容。 9 g2 Q" t, N+ A* F) y, U: A
豫乎(其)若冬涉川,犹乎其若畏四邻,俨乎其若客。 + J( p" |  G' {) g( q, F( I. v5 g4 Q
涣乎其若释,敦乎其若朴,沌乎其若浊。 5 ?8 q6 Z6 W1 y5 l# D% d0 K! d" Z2 `4 g
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安以动者将徐生。
# r5 h$ E6 Z# X  M. n5 N. X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 [: C" B5 L$ ]; \) T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 * c; p" w& N8 D- y! \* }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w- e3 t  t! i9 i8 b8 w" _  h
临事之纪,慎冬如始,此无败事矣。
: D' a, b: e7 I1 |( ~( i1 P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 7 F/ S: p0 W4 U$ \+ B
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 7 @3 r# L5 Y0 W
道恒无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 3 E; l9 }  a5 _- ]* _  P
化而欲作,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0 q' ~0 Q7 ^8 _8 _) i7 i夫亦将知足,知以静,万物将自定。 + z4 P9 d" C3 |# Q9 {' i0 b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 z8 T/ f6 |  ?  e3 W( e
大,小之。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5 o6 s/ m9 g- H" N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丑矣;皆知善,此其不善矣。 9 h& u0 s* A" r+ N5 S" G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 6 X2 a. U  M1 [) y4 X* k6 f: n: |4 \
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   W( r/ y# F  q% c' \( a, t4 R% Z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5 t' h; t5 h) V8 D  a' [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
$ F) q; ?8 J- S8 s5 m! q9 N天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 I5 B8 {7 ?5 @7 M, Q" T道恒无名、朴,虽微,天地弗敢臣。 ' A, }. h) u9 Z& q9 ~: R+ V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 T0 ?. c4 }5 m# l" T. k) z) D天地相合也,以输甘露。民莫之命天自均焉。 3 c5 Q& j5 M2 S" h) Q$ m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 J9 J+ X0 T. F! |0 H  V' j. v9 ^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 E% ?& U/ d7 z' z$ ^( E$ }* v( N

% Y# B; E8 H! p, F- }
" Z9 J, Q4 b% S5 r/ s3 b4 h$ a( T' r1 `  \# \+ C
4 k; |" v$ N* ~9 U! f( n" }) 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8 16: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夜里 于 2017-6-29 18:03 编辑
: }( E; j& `4 w& m; k) X- y1 k( @9 t0 V. {8 u
甲本2组 , P% I8 J6 Y2 `. w; E
$ r0 k" y4 |4 J5 U4 ]! K
有状混成,先天地生。
% R  v" |# s" {* m& t寂寥,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 ! D: U9 z6 v, p3 e" @& B# o4 h
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勥为之名曰大。 ! N/ F( ^1 A# h# C- H' T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2 n5 v/ X7 L, L  s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
6 [# U, l' W) E  Q) c" b0 T* r国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
1 G: {! M: V+ h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_" p7 o* n7 V* ]8 i% \  _" h+ T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 yuè鼓风机)欤?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 y7 ?8 x4 j* ]' ^* P/ ^8 m- T' B2 L' Z" D) F- N
甲本3组
9 {1 H% h% p9 U' _1 b( o% k; A7 y2 H$ O
至虚,恒业。守中,笃也。万物方作,居以须复也。 ; N9 ?! {& u0 @% O6 V9 ^+ u
天道圆圆,各复其根。
! f: n6 @5 e# ~1 \5 ]/ q
- x* J' \' a. |甲本4组
- {) U1 X; f5 s, W: s
$ ^3 K- Q9 {0 `& q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 5 e1 t) m2 s0 R; s
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剪也。 8 w0 P5 J! X6 M7 F- l
为之于其无有也,治之于其未乱。 ; [9 h+ M/ {!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虆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 D  @8 z1 S0 g" d, ~
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
6 P) H6 F  r* ^/ _. A/ Z5 k0 r3 Y闭其兑,塞其门,和其光,同其尘。
# `! J! [) T% R  ^. U/ r! @' j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 ! a" w( b, t6 Q/ b" a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8 z  I6 `6 W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 X; `* }( h4 _: M( p" O9 M: B
吾何以知其然也?
& R4 W0 q- M# W, W; B. R* x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 . N/ m$ ~$ ^) ~8 U* K% Q
人多智,而奇物滋起。 3 y& \/ l1 T/ |, N; G' h
法物滋彰,盗贼多有。 ; g+ i7 G. ~5 ]: P
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 ]) ]4 M& i7 o7 P! A  u( W- Z8 H#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8 16: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甲本5组
5 f& E7 L* N  t; J; R+ h: t8 M+ V# T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1 o0 z  l, l7 t& c" D
螝虿虫蛇弗蠚,攫鸟猛兽弗扣。 8 n6 b+ t4 |& d  I
骨弱筋柔而捉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怒,精之至也。
, O& Y4 k. ?0 M0 |. p终日呼而不嚘,和之至也。
, o! N9 Y( z" @" Z9 E) ]% b* S, P+ k" M# p和曰常,知和曰明。
# p" G0 M4 v6 H& D; t. k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 \  Z9 }& t* M, A* k/ Y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4 c$ y$ P# |) W. h+ \. \* d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失孰病? & N1 F4 o3 \" i$ m
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失。
  s6 ^2 t- N: G6 e4 r/ q7 a1 `. r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o$ w! P( `# K/ I返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9 a: a" V( t, E
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
7 i5 w' Q8 [) b% a5 T持而盈之,{不}不若已。 8 R' L$ T; @4 I4 n1 f$ I- o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也。 ) ]! u: h% C2 d3 @
金玉盈室,莫能守也。贵福(而)骄。自遗咎也。
! h  W* ]: r  \/ _3 q3 Y* x# q! b; F& a4 z8 |; {% t# q" |
乙本1组 " v5 u% R/ y1 G# S
( L8 w, F9 @. B" A3 b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复,是以早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 9 G& G( {% n4 q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 s; d+ T) N# v8 U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2 F3 Z0 ^$ B- B4 Z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3 J9 x7 R  c4 i! e
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
8 s" A4 [* G* b/ m. b1 S. `. C8 b6 V. s损之又损,以至无为也,无为而无不为。
+ E2 {! T" B& s$ P$ O: H绝学无忧。唯与诃,相去几何? $ s8 V8 m% m; r/ S3 @
美与丑,相去何若?
4 Y$ r; q. r$ Y$ w; ]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 % B/ A( T1 U& F
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 X2 X7 j! D: T8 A9 {$ J( u; p2 N何谓宠辱?宠为下也。
2 V* u$ |) A7 G; ], M( w( U* r5 R;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惊。 - Q6 \' w9 b2 B) j, q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 V9 J& {3 `5 m# M$ N: _3 j
及吾无身,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乃可以讬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乃可以寄天下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8 16: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夜里 于 2017-6-29 18:10 编辑 2 k2 `& \% ?; y. U5 M8 l

3 _- l0 {, E1 L% M; \' [0 y5 k乙本2组 % w# G1 N% Q' X  R3 |
上闻道,勤而行于其中。 ! M# t" R/ i5 ]+ L
中士闻道,若闻若无。
" e# w/ b5 _' e6 ]' P4 V( @下士闻道,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为道矣。 & L) j- O/ ]$ T+ m
是以建言有之:明道若昧,夷道若纇,进道若退。
, w$ R" H1 I9 L" R- k, a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3 Z6 D1 W! e' w2 j" S广德若不足,健德若偷,质真若渝。 2 c$ T9 l0 U, w3 V4 o1 P' j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 r" N2 H0 X2 t4 Q- I. m- J
道隐无名。
) c* b% b/ X2 e; o
% Q' Y+ `, @6 ?5 N) K$ A( f- l乙本3组
4 a8 I: C, V+ e9 e  b闭其门,塞其兑,终身不勤。
- Z8 Y2 @+ O& f7 h4 n- l1 [/ G启其兑,实其事,终身不复。
* w- n9 O. t% `$ Z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盅,其用不穷。
/ t- f/ Q# H4 f) Y大巧若拙,大赢若诎(qu),大直若屈。
/ d* d: D& y& L+ _+ r% s% W+ f- Z躁胜凔(cāng,本意为冷,寒),静胜热,清清为天下定。 ) p0 L, g7 o5 @* n
善建者不拔,善保者不脱,子孙以其祭祀不辍。 ) h9 H, ^! ~5 {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
: O8 M/ m2 W+ W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
% i0 q; X$ A5 \6 L$ b5 _) D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 M9 C) i" j/ b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 @* i# L: e1 h# c' b& A0 j% B! [+ |! ~
丙本1组
+ C* l! G: c5 ~- O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 B# J, S1 w1 U% M4 X# x信不足,安有不信。
2 p7 j* t, K' \, L: m1 V8 M犹乎其贵言也。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
! i3 y$ M! `+ T# i; R3 o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正臣。* s6 ^8 j: }6 Y: ?6 I

) j2 g* l) V8 C, j1 h+ V8 F: b丙本2组
* C/ K; N' Z0 `, Q+ t!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7 x! i# v1 R, N' n. m7 y乐与饵,过客止。故道之出言淡呵其无味也。 ) N- b5 l8 k% m# _1 x' J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而不可既也。8 |0 a; N6 r/ \  F/ r. y

- X4 A- v- m. `. F. Y丙本3组 ( _1 S0 H. U, b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6 q$ P5 [# ~+ v故曰兵者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4 w( h% L$ N8 D# K8 {弗美也,美之,是乐杀人。夫乐杀不可以得志于天下。
4 K* F/ @& |' S+ M" s3 q故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 1 I& R* C+ d6 t- q1 v9 ?
故杀人众则以哀悲莅之;战胜,则以丧礼居之。* k/ t! r( {4 p) ?$ w2 C( o5 E
. I0 j5 e4 k5 |$ [- k2 z9 [
丙本4组 & b+ v- q* Y0 T, w* K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 ( K0 k5 p' V/ a
圣人无为,故无败也;无执,古无远。
. H2 ^& w; J) u) l3 Z" {% `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人之败也,恒于其且成也败之。 : Y6 p, B! o$ l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众之所过。
) T6 _; U8 P$ ^% ?5 Y* T. ~9 I是以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8 j- g+ p& m( [/ Y  K/ c9 X

  v# T/ p. U) ]) Qhttp://www.bamboosilk.org/guodian.htm
. v3 i  C' s. H
  s: v3 o( @. ~% ~+ x( Q,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8 17: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古的华夏,直接承源宇宙自然天道,天人合一,充满了自由奔放,自在逍遥,是真正绚烂多彩的最美好的时期。
/ y  C0 e! C7 g7 X1 n" a+ e* Q  y
! G2 O$ B, b+ v& x- M; z老子《道德经》认为礼仪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万恶礼为首。上古华夏最遵从的是自由,最排斥的就是僵化教条的“礼”。天道生人,不是为了给人约束,而是要给人最充分的自由。
9 Q5 d- z7 m: v. T" d- s) H8 Z. g; P: b2 P
华夏的“夏”是玄关之意,万物通融,自由,通畅。现在的汉服复兴运动被儒教徒有意诱导到一个错误方向并且异化了,他们宣称“有衣冠之美,故称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h% U) T4 @5 @
: Y0 R  {7 f$ f+ `
老子作为真正上古华夏文明的承传者,《道德经》:  F) \- `+ j% T( `$ ~" t- y
“大道废,有仁义。”
2 D6 |+ G+ }( |! m; z- @* Q“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  `0 x$ D3 o+ J& q2 T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2 {( b6 b4 E2 z
……
: v. @9 \3 n6 v+ J0 S9 x( r8 j" m+ t5 }- B$ f( \0 Q0 r
用真正《老子》原文与《道德经》相对照,就可以看出重大隐情!
0 i, q- Y! h  S* M7 g
; V6 l3 J) R% L% C! }8 x  《老子》原文:
# W. |9 z' E9 _$ K& X5 n8 g! t  “至虚,极也;守情,表也;万物旁作 ,吾以观其复也。夫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情。情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亡亡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沕身不怠。”9 w/ O; c6 A) t" \, w2 k$ a8 w
. t9 l0 H( O: o0 p3 x
  《道德经》误传成:% M. z0 w, g" o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 E/ B! s! X- M% ]
) A# E6 t3 H2 u% ]
  老子本意:守情,归根曰情,情是谓复命
, o4 c9 A- Z. P2 w: X  被篡改后:守静,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T2 |+ V* m% A  o+ M

3 r. b8 d% M; w, _  老子告诉我们,真正的大道修炼,是守于情中的,归根就是情,情,就是复命,返还本命。) a; \) A. j$ r( T5 d1 r* }: h/ W- |
  $ e2 M: n5 e3 w" J5 I5 c2 R
  要在情中修炼,而不是在静中修炼!
( V3 `. ?& b8 Q" _- L- T  
! ?* w  s8 V7 J1 I  古华夏人最重最喜欢的就是情,后人把“情”都给误读为“静”。1 u4 U. E. n" }
  
+ F3 R- D# h; }; k& z  我们一会就可以详细看到,《老子》被大规模的误读,很多很多意思都完全反了!; h; b  Q  p9 o2 d
  
# a& v% A9 `. v1 v$ o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8 17: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张三丰《无根树》,
: @! |) V! g3 \. z+ v) z7 g; a" Z3 F3 v2 {) c
  无根树,花正孤,借问阴阳得类无。2 b' G# m9 r7 N* s/ B$ z. R
  雌鸡卵,难抱雏,背了阴阳造化炉。2 |9 U; h- A* }7 ~0 Z
  女子无夫为恕女,男子无妻是旷夫。
  ?+ t8 D! o: N4 t4 f  叹迷途,太模糊;静坐孤修气转枯。9 E1 M, d4 {: B8 n# a$ h2 X5 K* J) R, B
( M: k/ }! T  N( v
  讲的非常明确了。6 J$ q( N" t3 f2 C5 p8 R1 a

' A2 f# t0 m4 N8 y  “静坐孤修气转枯”!!!
; k. L8 H' k8 y, q& j
- }  W0 i. Z0 e  决不能静修!!!
( |9 A) ]2 T8 g8 G1 a  z$ ]  `/ b1 k, P1 C* ^+ _( ^6 f
  而是要夫妻一起,守情,复命。
* ?5 w+ O4 l8 p; N" u; M# G  & W- c8 O: u7 e6 }) E; X
  这才是先天大道修炼正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8 17: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辨证
# U% B4 K) M5 Y  p/ V/ I  V第十六章(帛bo书第六十章)
5 t$ ^, Z% e2 }0 u' _- I
& ?9 C5 ]$ Q$ @) u2 R. J【郭店楚墓竹简本】: z8 n6 S2 W, `3 Z8 `
致虛恒也獸中篤也萬勿方作居以觀復也天道員員各復丌堇
7 O0 r) U5 o' {, l; S3 i( O【马王堆帛书甲本】
( b6 f$ q& A, Z# w" J  Q至虛極也守情表也萬物旁作吾以觀其復也天物雲﹦各復歸於其□□□﹦是胃復﹦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乃公﹦乃王﹦乃天﹦乃道□□□沕身不殆0 j$ a8 H9 ?: a& x8 Y0 \) i
【马王堆帛书乙本】7 P  y3 E8 R/ U: I! |2 L
至虛極也守靜督也萬物旁作吾以觀亓復也天物雲﹦各復歸於亓根曰靜﹦是胃復﹦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芒﹦作凶知常容﹦乃公﹦乃王□□天﹦乃道﹦乃沒身不殆4 c) y9 x6 l' P$ v
  B: T; s2 c4 g$ T
【三国王弼本】
% j8 M- i* b0 H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 }! f9 n9 D! x【辩证本】
. N0 X; x; t: q. t, O1 o0 Y! X8 M" Y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 n- K  ^9 A5 X% R" j
2 v; x! o- C: t- U& Q
【注解】
! J( v8 T$ T( V致①虚极,守静笃②。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③。8 W7 B8 _- ?! r& e9 v9 L
①致,《说文》云:送诣也。②笃,《广韵》云:厚也。③殆,《说文》云:危也。
) Q3 Z+ S* f& ]1 a5 M0 W至于空虚之极,保持沉静。万物生长,我借以观察他们(生命)的往复。那些芸芸众生,都再次回归到他们(生命)的起点。回归到起点叫做静,就是生命的循环往复。生命的循环往复是一个规律,懂得规律就是明智。不懂得规律,妄作则凶。懂得规律才能包容,能够包容才能够为公,能够为公才能够为王,能够为王才能够顺天,能够顺天才能够合乎道,合乎道才能够长久,终身都没有危险。
, f7 T* `. k/ p. q6 E0 V7 J' Y: g# K( }8 @: C: K% t
【辨证】
4 F; t. O6 T/ l. O致虚极,守静笃。& `8 h1 J) O/ @/ d) \9 f: I
从王弼本。
/ _+ Y1 |3 M1 g- B* d2 c* W致,帛书本作,至。4 H  w% z, u1 B4 q# n
致者,《说文》云:送诣也。1 n* Z# c9 J3 U) j; {6 C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诣,候至也。送诣者,送而必至其处也。引伸为召致之致。
0 p& o, z+ B) `% l1 K9 P8 E至者,《广韵》云:到也。/ ]' `4 q+ ]7 v8 ?6 c
致、至,于此句皆可也,而致之文意犹胜,故从王弼本。
3 i7 x5 R# |1 [; a. @( B. W2 T笃者,《广韵》云:厚也。+ S: L1 U* A; w4 v' F( ~" ~
静之笃者,沉静也。
- m( E+ r$ I4 r1 j) |% O2 k$ A! z) k& A' ]* z6 O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8 l7 M( L+ G5 i, `
从王弼本。
8 B- @" V7 D& u* g- r* r并,帛书本作,旁。
! x. D* A6 a9 R旁,通傍。; H7 f) \4 z1 E. G4 ^+ G; E
并、旁,意近,皆可也。
, |2 ^; ~$ y2 k" q) `并容易理解,故从之。
' w; _/ j2 N1 Y# B2 z* p8 Z
5 p+ A0 E5 z8 F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6 N1 u1 q) N: b+ J; L$ J从王弼本。. S1 g( _5 \3 x9 x! [+ K
4 v5 N# D) e* X6 l: d) \* |5 @
复命常也,知常明也。
; A, \1 R( Z8 D: N; N2 y: M从帛书本。) g6 T0 n0 j$ }1 F2 p  X
王弼本作: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W2 L* ]. z* j
意思上稍有出入。; F0 d8 ]6 c# L
曰,当译为,叫做。
' b" F: z) M1 z: `0 Q) M也,当译为,是。
" c: x8 F+ g6 H: R帛书本的用法更准确,故从之。
* u2 r, t% l0 ]: G
8 ^( j4 x! Q: N% Y% @不知常,妄作,凶。* U2 m" b# {& [+ `, l" F
从王弼本。& Y" c% v- Z0 e5 Z; R+ T: h8 H7 Y+ K1 `

0 Y: h7 u! Q0 |/ K  r7 l& G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 p3 {' k+ N6 q' R9 u' h% m8 \从王弼本。
- u6 c- G# n4 ~9 D6 K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9 i$ f' F3 W+ k, X4 k- O
《道德经》中第一次出现王。/ D5 h2 I, l% q
孰当为王?
: x0 {% B3 u* A5 {" R老子给出了递进的三个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9 11: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夜里 (本回复来自dajia.sssc.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4-4-19 15:07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