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万两纯金运抵台湾
* d$ U* d* Q- ]7 b( _6 }8 t, [, ?! b/ p& d% K; |% d
“黄金运台是绝对机密,每个环节都是高度秘密作业,只有上层少数人知道。”时任上海中央银行稽核处稽核员,现已95岁的张继凤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3 _: X: w3 p k
( a% ]1 }. y7 [' |% z9 U2 C7 t8 { 这个高度机密被偶然捅破了。1948年12月2日凌晨,上海外滩全面戒严。挑夫或两人挑一箱,或一人挑两箱,从滇池路走向海边,一艘500吨级的海关缉私舰停靠在黄浦江边上。碰巧目击此事的英国记者乔治·瓦因凭直觉断定箱子里是黄金,他便立刻发出电讯:“……中国的全部黄金正在用传统的方式—— 苦力运走”。
4 W# {% M, K8 c$ M# v
/ ~1 f: G7 L; {2 |. Z: W6 ^ 运金行动震惊了全中国。湖南省参议会首先通电全国:“这些金子都属于全国人民所有,是三个半月前以发行金圆券强迫收购来的,来自民间,作为金圆券的准备金,随意移动会影响老百姓对金圆券的信心。”上海则人心惶惶,没过几天就在中国银行门前发生了震撼世界的黄金挤兑事件,挤死挤伤多人。, n; o! }# U. U v3 K. c' Z( ?/ f# H0 m
( [& W+ C, a- ~0 G4 a% k 上海国库黄金共分四批运出,这不过是运往台湾的第一批黄金,由俞鸿钧主持,第一船次搬出库存黄金774箱,计200万余两;第二船次则于1949年1月,运黄金57.3万两。
% U( I. C& i j# B- F1 z/ Q
# N0 x7 h* f8 ?# c4 B 与此同时,蒋介石委派吴嵩庆负责第二批上海国库黄金运送,1949年1月至2月,吴嵩庆以军费名义,自上海运走黄金90万两,并经管第二至第四批金银,运至台湾、厦门,做为“预支”军费。彼时国共内战白热化,国民党政府为了维持士气,对主要作战部队发放黄金、银元。身为“总账房”,他也只能勉力为之。
& g$ S/ l' d2 w% `! U
% z3 \. j3 i. H, c9 c+ {: H, t 蒋介石本人至为关切上海所存金银外汇。他于下野前五天,即1949年1月16日,亲自约见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和中国银行总经理席德懋,“指示两行外汇处理要旨,盖欲为国家保留一线生机也”。
3 i7 J$ O% }, y8 X* N8 c% q0 h/ E
1 p8 M0 |/ y" e& }2 c7 p# d 根据吴嵩庆之子吴兴镛多年追踪黄金密档、采访相关见证者后的估算,且比较整理了《中央档案馆与大溪档案馆记载黄金量对照表》,吴兴镛提出,如果再算上1949年8月从美国运来的黄金,全部运送到台湾的黄金共六批,总数量约400余万两,当年共值约4亿美元。考虑到其中约60万两黄金又被回运到大陆,作为国民党政府撤离前的行政费用,加上另外约等值于350万两黄金之外汇和银,最后运存台湾的资金数量约等值于700万两黄金之巨。, _/ {, {# o& x/ G
6 ~. I6 X- \/ y: u3 w
吴兴镛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透露,有些只是他通过经手人的口述推测出来的,并没有原件的印证。但幸运的是台湾国史馆最近向他提供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比如有一批黄金账上没有的约150万两,其中78万两找到了原件佐证。另外一批黄金曾由其父亲吴嵩庆保管,他通过经手人的口述,推测有100万两,现在已经有原件证明,有103万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