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1155|回复: 2

走进汉代--包罗万象的汉代陶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6 21: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及时雨 于 2019-9-6 21:45 编辑


四川博物院馆藏了形形色色的汉代陶俑,有披坚执锐、英姿飒爽的武士俑,也有花容月貌、秀姿绰约的仕女俑,既有热火朝天、勤勤恳恳的劳动俑,也有袒胸露腹、载歌载舞的说唱俑,甚至还有成群成组、栩栩如生的动物俑。
相比秦始皇兵马俑刚硬的线条和肃杀的军阵之气,汉代陶俑的线条明显柔和许多,他们眉目宁静,表情从容,气质优雅。
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志成用“吃喝玩乐、应有尽有,包含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容汉陶俑。这些包罗万象的陶俑,是汉代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大多面带微笑,恬静温和。
这种一笑千年的表情刻画,一直为后人所关注:是幸福,是乐观,还是当时人们的审美时尚?我们不得而知。这无处不在的微笑,犹如达芬奇笔下蒙娜丽莎,给人以无限遐想。








陶狗
1972年出土于成都市天回山崖墓的东汉陶狗,高77厘米,长65厘米,腹围32厘米,尺寸比真犬略小。头身分塑,套合成形。这只陶狗昂头蹲坐,两耳高竖,双目炯炯,嘴大颚长,面象凶恶,似乎是在警惕周围的可疑分子。
有趣的是,这是陶狗的颈与前腹紧束套戴,装饰带清晰可见,专家猜测,这是一只家养的宠物狗。如果崖墓主人生前养狗,至少可以推测,其一,丰衣足食,有余粮喂狗;其二,云淡风轻,有雅兴养狗,生活情趣和审美品位从陶狗身上的装饰得以窥探。


陶庖厨俑
这件陶俑是三国蜀汉时期的作品,1981年重庆市忠县涂井崖墓出土。厨师头戴小方帽,面前摆着鸡、鸭、鱼、鳖、羊头、姜和饺子等食材。
著名的川菜起源于古代的巴国和蜀国,据《华阳国志》记载,巴国“土植五谷,牲具六畜”,蜀国则“山林泽鱼,园囿瓜果,四代节熟,靡不有焉”。
川菜系统的形成,正是秦、晋之间的汉代。根据《太平御览》记载,当时曹操(155-220年)在《四时食制》中特别提到:“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黄鱼大数百斤,骨软可食,出江阳、犍为。”郫县、江阳、犍为都是四川地名,可见当时川菜已名扬天下。
值得一提的是,庖厨俑面前摆放的一个饺子,是迄今现存的有实物可见的最早的饺子,堪称“天下第一饺”。同期出土托盘献食俑,头戴簪花,面容姣好,托盘里盛满桃子、石榴形状的水果,可见当时物产之丰富,职业分工之精细。




陶执镜俑
1964年出土于郫县宋家林。与普通的侍女俑有所不同,这座执镜俑有头饰,左右配花两朵,面带笑容,左手持一圆镜于胸前,右手放于右膝。她身着褶领大袖袍,衣褶与纹饰清晰,袍上的朱红色彩绘鲜明。
此俑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细节,即持镜女子左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上都戴着指环,可能是一名贵妇人。指环在我国已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但是,这种一千七百多年前把指环戴在手上的生动形象,难得一见。


陶说唱俑(复制品)
这件东汉击鼓说唱俑,1957年出土于成都市天回山崖墓。他头上戴帻,额前有花饰,袒胸露腹,两肩高耸,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动作夸张,活现一俳优正在说唱的形象。
古时俳优表演者多为侏儒,表演时,他们边击鼓边歌唱,大致以调谑、滑稽、讽刺为主,以此来博得主人和观赏者的笑颜。他们往往随侍主人左右,作即兴表演,随时供主人取乐。当时的皇室贵族、豪富大吏蓄养俳优之风甚盛。
说唱俑可以称为我国谐戏之祖,惟妙惟肖地塑造了汉代四川说书艺人形象。
四川地区出土了许多类似的击鼓说唱俑,汉代画像石乐舞百戏图中经常可以看见一些身材粗短、上身赤裸、动作滑稽的表演者,出土的汉代陶楼中,也经常有俳优演出的场面,均显示了俳优表演在当时的盛行。
难怪史学家司马迁对俳优有很高的评价,在《史记》中专辟《滑稽列传》,浓墨重彩地为俳优传神写照。


陶执锸俑
1950年出土于四川新津。这位身材魁梧、体格健壮的中年男子,身着交襟短袍,紧卷两袖,左手持箕,右手持锸,腰间佩刀,足穿草履,头戴平顶帻,一副田间劳动者的模样。锸是汉代的起土工具,就是后来的锹,用于深耕。在浚河、建土台、筑墙等土方工程中也需要锸。木柄铁口是汉代锸的主要式样。
这位汉子腰间那把约有半米之长的刀,格外引人注意。农夫为何佩刀?既是佃户又是家丁的双重身份,是当时社会关系的写照。
根据崔寔《四民月令》记载,公元39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实行度田的新举措后,豪强大族的私家武装不再是岁月不解,而是定期召集农民组成,称为“部曲”。
每当二三月青黄不接或八九月寒冻时,田庄主往往纠集一部分农民修门户,警设守备,来防御春饥草窃之寇,或者修缮五兵,练习战射,来防备寒冻穷厄之寇。
后来豪强大族的这种私人武装规模逐渐扩大,按军队编制组成部曲,招兵买马,扩充军备,独霸一方,从而形成地方的分裂割据势力。


陶方相氏俑头
1957年出土于成都市天回山崖墓,俑仅剩头部。从残破的身躯得知,俑高约1米,口中吐出的长舌悬至腰下,56厘米长。它右手执斧,左手握蛇,此类俑在四川东汉崖墓中多有出土,可能是我国古代用来驱逐疫鬼的方相氏,起镇墓作用。方相氏所戴面具叫魌头,十分凶恶恐怖。
在崇尚万物有灵的汉代,人们将那些不可理解的自然现象都视作神灵,并相信一切生物都有灵魂,而且相信灵魂不死,死后升天。为了维护自己死后的生活,保护灵魂的安宁,人们通过主观想象,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非自然界所有的神怪形象。
造型奇异、威猛狰狞的方相氏的职责是保护墓室不受恶魔侵扰,让墓主人的亡灵平安升天,享受和阳间同样太平的生活。
事死如生
汉人的生死哲学
无论是在四川博物院,还是在朱成的石刻博物馆,我们都讶异于那些拙朴、丰富而又有趣的陶俑与画像石。从这些随墓主人进入地下的东西身上,我们能读到的,不仅有当时工艺水平、墓主人的社会地位,还有当时人对死亡的态度,和对死后世界的想象。汉人的生死观,四川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的教授罗二虎说,就是五个字--事死如事生。
四川博物院研究员陈志学介绍,汉代人相信人是有灵魂的,人死后,灵魂是不灭的,肉体虽然灭于地,但灵魂依然存在,只是去往另一个世界生活。在汉墓的画像砖中,房门半开半闭,一人探出身子的“户人半启图”,车马出行图,都有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的说法。
随葬丰富
生前用品死后用
为了保证逝者能在死后过上生前那样富足甚至更好的生活,家人会在墓里陪葬丰富的物品。“陪葬品的丰俭依每家每户的财力状况决定。有钱的人陪葬品可能就更丰富全面,俑的种类、数量会比较丰富。而没钱人家的陪葬品就会少一些。”
尤其有钱的地主、官宦人家,随葬品里都会体现其身份地位。罗二虎说,汉代特别强调厚葬,所以这一点特别明显,在考古发掘过程中,有的墓葬里面有丰富的人物俑,例如有劳动俑、侍女俑、庖厨俑的,动物比较多的,乃至陪葬的陶房屋比较好的,都可以推测墓主人生前的生活比较富足的。有执锸俑这种部曲的,一般都是地主阶层。
这是自殷商以来人殉习俗在新时代以一种新形式的延续,陪葬这些人俑、动物俑,甚至陶房子、水田,是希望墓主人在死后的另一个世界里,依然能得到这些人的服侍、能拥有这些财产。
死后墓穴
按生前宅院布局
在四川,汉代的墓葬除了有砖石墓,还有特有的一种形式--崖墓。罗二虎说,无论是砖石墓还是崖墓,都有模仿地面建筑的痕迹。崖墓是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丧葬形式,在乐山、雅安、广元等地有成片分布,是在崖壁上开凿出墓穴,将棺木放进去。
与砖石墓相比,崖墓更为耗时耗力,与石棺、石函一样,是汉代兴厚葬的表现。崖墓一般是大户人家才建的,大的崖墓会进深几十米,高好几米。崖墓最里面放置棺木,类似逝者的卧室,前面有一个厅堂,类似客厅,里面有一些用于祭祀的用品,很明显是根据当时的宅院形制来的。
在崖壁上开凿出这么大的空间,显然不是几个工匠在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罗二虎推测,很可能是家族耗费数年乃至数十年才能营建出来的。
西王母像
对升仙充满向往
罗二虎介绍,汉代的人普遍有升仙信仰,也希望死后的灵魂能进入天界。而长生不死,则是古人一直以来的追求。这些,都在汉代的墓葬中有突出反映,尤其是从画像石,更是深刻直观读出当时人朴素的信仰。
汉代人认为,人修炼到长生不死的境界,就会生出羽毛,长出翅膀,飞翔上天,也即“羽化登仙”。陈志学说,在四川出土的画像石上,有一个形象特别有代表性,那就是西王母。传说中,西王母是掌管不死之药的神仙,也是神仙居住的天堂的象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6 22: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7 09: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4-4-16 16:32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