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1399|回复: 0

看壷而知“壷”字何以如此写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7 14: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得一壶,卖家不知该器该称何名。笑答:“壶”,酒壶。出此一笑不怨卖家。于今言壶,人们的观念大多都聚焦于我们习以为常,日常所见的饮水之壶。这些壶无论何型,都有一“流”,即我们常说的壶嘴。人们早已忘却壶的原型。
1 m" B4 Y& n5 B8 J) n      我们现在日常所见之壶,原是从唐宋前的“春”瓶演变而来;即在玉壶春瓶上先只加了一“流”,后再添一“执”;即我们常说的“柄”。道为执壶。因该器使用便捷,多受一般百姓欢迎,故推广开来。而体型较大,使用环节繁琐的“壶”逐步淡出百姓生活,这便造就了今日百姓知彼“壶”而不知彼“壶”,更忘了“斛”的用法。致使诸多文娱节目里,多见“雅士”采用非“雅”的形态,执“斛”饮酒的画面。这要在古代,此人单以此式饮酒就已离了雅的范畴,已无了“雅”的概念。于主人,若按当时的礼仪习俗而言,这一举动,非但违“雅”,其实,已是“无理”、“挑衅”的范畴。为此,不知我们的文艺从业者,是否应多多参验参验我国的文化沉淀,让自己更有“文化”些,让自己也雅一点。别再整部戏的大道“大月(rou肉)氏”为“大月氏”;让世界华文化人士贻笑大方。
' j/ d; s, `1 ^7 h( o" e# |      作为中国人,却对自己的文化如此的浅薄,还要满世界的去散播,这实不能不令国人汗颜。2 f0 |# N$ N8 L7 _( ?
      玩古玩,还是多知点古为好。
% s9 D2 \8 e# m/ ~      在古代的中国,饮茶多有讲究,然饮酒,留下的理念大多已只有莽夫猛将的豪饮狂喝之念了。其实,我国古时不单饮茶十分讲究,饮酒亦十分的考究。
! _' @- I# H! n' d7 w9 ^2 R: v      饮茶器皿盏品繁多,壶具琳琅。然与饮酒相较,实是小巫而已。) |) ?3 C& D0 r
      于酒文化中,酒缸仅只为盛酒器皿,不登大雅。王公贵胄皆不与酒缸谋面,酒至台前,必已盛于“壶”内,搁于台侧。由婢女“斛”至斛中,再由饮者于斛倾至盃盏之内。整个过程怡情益趣,美女萦怀。正所谓对酒当歌。因为,婢女斛酒必鞠身合递,故而疏乳必于“鞠递”间呈现饮者眼前,从而使览者于雅态之下,尽览风情。正所谓温文尔雅不失大体,于风雅之中尽享风骚。据此一斑可祛古时“风雅”何论矣。
/ _: \+ C' K: E* u: R* N% b/ W) w( n
& r+ L' S2 o- f2 j% y, A[ 本帖最后由 老柴主 于 2009-12-17 15:05 编辑 ]
图像0455.jpg
图像0460.jpg
图像0455.jpg
图像046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1 16:10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