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1689|回复: 2

韩国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7 20: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z6 x; ?# b! O* ]+ ]' \: y5 T+ s; F! p. C; z, ]
韩国钧(1857年—1942年),字紫石,亦字止石,晚号止叟。江苏海安人。人们敬称其为紫老。1857329生于江苏海安镇。 商人家庭。清光绪五年(1879年)中举。先后任行政、矿务、军事、外交等职,曾任吉林省民政使。安徽巡按使,江苏巡按使、省长、督军等职。民国成立后,19224月任山东省省长,同年6月调任江苏省省长。
3 l" |! T' x. H. M; i8 E5 l: I$ B" d% _" @9 A) O: H7 L) r
  先生幼年入塾,学业辛勤,喜诗赋,爱绘画,二十二岁(1879)中举。先后于如皋、甘泉、六合、金陵、昭文等县幕任教读十年。1889年开始官场生活,曾任河南镇平、祥符等县知事、铸钱局总办、河北矿务局总办等职。他锐意吏治、善治民生,治事勤恪,在豫省留下清誉。   河南武陟县,滨临黄沁,雨河都挟带大量泥沙。“每一溃决,沙压平地数十里,弥望皆成石田。”韩国钧任武陟县知县期间,善治民生,决心为民除此害。他研究出一种治沙妙法:“令民间翻沙试种。每距三尺,掘 一沟。后掘之沙,填入先掘之沟。由前而后,随掘随填,更番叠进。”这种方法,成本小,见效快,不到三个月的工夫,武陟县境的“石田”大都得到改良。韩国钧办案,既准确又勤快。曾一日判26案,一切就绪已至午夜,还要“策马周巡三十里,翌日视事如故。”   在对外交涉方面,韩国钧坚持原则,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在办理道清铁路交涉时,初议地价,主持铁路事宜的英国工程师柯锐密允其:凡购土地,每亩私给5角,合计亩数将给韩国钧4万元。韩国钧迎头痛斥:“韩某非鄙贿者,汝以贿行,浅之乎视余矣。”结果道清铁路地价较昂,韩国钧为国家争得了利益。1905年,韩国钧辞差赴日本考察农工商诸要政90日,先后参观了帝国大学、工业大学、农科大学等高校,还参观了鹤枝小学和女子师范、聋哑学校等。他认为:“日之兴在教育”、“民智未开,宜等教育普及”。   1908年,慈禧太后召见韩国钧于颐和园,嘉勉道:“汝居官甚好,以后好为国家出力。”191396日,北京政府特任韩国钧为江苏民政长。1922年再掌苏政,任江苏省省长。两掌苏政期间,韩国钧积极恢复市面,医治战争创伤,先贷款于柴米各铺,继发贷于布业及各商店,总计20余万元,又与教育司长商议,先恢复初高等学校。韩国钧委托地方土绅,详细调查,兵灾损失计有1500万元。韩力请中央,允拔款180万元。按所查的实际情况,分别赏恤。未二月,市面渐趋恢复,人心安定。1925年韩国钧辞去本兼各职归里。退隐后的韩国钧并未恬于颐养。他热心衷于地方的许多新兴事业。他视察了海安电灯厂、通俗教育馆、泰源盐垦公司,并资助创办了泰县端本女校。他从1919年开始,经历10余年,编订皇皇巨著《海陵丛刻》,其主要部分均在第二次卸任后完成。他搜集考订,详征博引,精心编纂,倾注了生命最后的光华。《海安丛刻》是一部内容极为丰富庞杂、涉及各方面知识的地方文史丛书,集宋、元、明、清16家著述,共23种、67册,为后人研究苏北海陵地方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九一八”事变以后,韩国钧一直关注着中日关系的发展和变化。“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发动侵华战争。韩国钧极力主张抗日。当运送在沪抗战中牺牲的空军陈锡纯烈士的灵柩途经海安时,他商请地方各界人士特设公祭,表示哀忱,并以此动员各界民众奋起抗战;当国民党江苏省政府派人给他送来《救国公债委员会决案》时,他立即签字,并捐出一千元,支持抗敌。与此同时,他连连去信,敦促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鲁苏皖边区游击副总指挥李明扬、李长江和税警总团陈泰运,要求他们抗日。   19409月中旬,韩国钧出面召集苏北各界知名人士参加海安召开的联合抗日座谈会。随后,又在曲塘召开了“苏北抗战和平会议”,韩国钧、李明扬主持了会议。此后,韩国钧为建立“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动员各界民众团结抗日,扩充地方武装,做了大量工作。   1941年初,紫老携家人,避居徐庄。1941年,紫老身陷日伪而坚贞不屈,严词痛斥敌伪的威逼利诱,拒绝出任伪江苏省省长。敌伪又以移家海安为请,妄图以软化政策欲污紫老清名。紫老厉声答日:“垂死之人,不愿再见海安惨状!”敌伪无可奈何,对紫老施行武装软禁。紫老病焉,终于不起。易箦时,紫老告家人曰:“抗日胜利之日,移家海安,始为余开吊,违此者不孝。”   1942123日紫老在忧愤中溘然辞世。
8 B$ s9 X4 f% C+ b% P% P  入仕后,因勤政廉洁,勇于任事,不久便成为晚清重臣;辛亥革命后,他顺应历史潮流,先后两次就任江苏省省长及其他要职,成为一名封疆大吏,颇有政声,受人尊敬。1915年,他因不愿卷入剧烈的党争,而愤然辞去安徽巡按使等职时,安徽士绅乡民“焚香跪者满途,穷民顶香者不下两千人,至大街,香案盈市,几乎无家不设”。# [+ u7 U4 [9 x
  20世纪初,韩国钧担任河北矿务局总办,在办理道清铁路交涉时,英国福公司的代表柯锐密提出,如果韩国钧同意,以他们提出的地价成交,那么,他们就以每亩5角的回扣返给韩国钧,就此一项,韩国钧从中可获4万元。韩国钧闻言,不禁大怒,当即迎头痛斥:“韩某非图贿者,汝以贿行,浅之乎视余矣!”结果迫使英方按我方的地价作了交易,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由于韩国钧勤政廉洁,加上其祖父、父亲皆为乐善好施之人,曾在家乡大灾时,拆卖主屋三楹换米麦,熬粥赈济灾民,故而家中生活常显拮据。1905年,他任河南永城知县时,就时常入不敷出,要靠借贷才能勉强维持县衙和家中一应开销。民国初年,他的长子成婚造房子,也是靠了向亲友借钱,才办成的。抗战爆发后,其家眷的生活甚至要靠苏北行政委员会拨公粮来维持。
9 l9 v6 [6 K) d% B  1909年,韩国钧任吉林巡按使时,正逢满州里发生大鼠疫。疫区里道殣相望,尸骸枕藉。医务人员稍有不慎,也会染病身亡。韩国钧却不听同僚劝阻,义无反顾地多次深入疫区,探望病人,了解疫情,与医务人员商量制订救治方案,迅速控制了疫情,解除了患病百姓的痛苦。百姓都视他为救命菩萨。抗战爆发后,韩国钧坚决拥护中共的抗日主张,主动与新四军领导人交朋友。1940年,陈毅率部移师海安时,韩国钧盛情邀请陈毅和张茜住进家中,与陈毅把酒论文,纵论天下大事。其间,刘少奇、陈毅、粟裕等新四军将领曾会集于韩公馆共商抗日大计。韩国钧的抗日言行,遭到日伪嫉恨。1941年,南京汪伪政权派人到韩国钧避居的城郊徐庄,威逼他出山担任伪江苏省省长,遭到韩国钧的严词拒绝。日伪除了以死相逼外,还利诱他说,你只要答应出任省长,你一家人就可以移居海安县城。韩国钧冷笑一声,怒声回道:“垂死之人,不愿再见海安惨状!”敌伪无奈,只得将他软禁起来。不久,韩国钧积郁成疾,终于不起。易箦时,他郑重嘱咐家人:“抗日胜利之日,移家海安,始为余开吊,违此者不孝。”1942123日,韩国钧在忧愤中逝世后。治丧期间,各方都派出代表,共同料理他的丧事。真是备极哀荣,实为罕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0 16: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31 09: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1 17:20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