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2359|回复: 4

寻宝小心赝品陷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23 14: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画外音 年关将近,各类骗子纷纷显身,趁年前捞一把。常言道,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但在收藏界,几乎人人都有便宜买到好货的想头,这用行话来说,叫“捡漏”。尤其是一些“捡漏”的故事,经口头和媒体的宣扬,被传得神乎其神。一夜暴富成了部分人涉足收藏的动机和目的,这更加深了人们“捡漏”的情结。
3 |' ~( ]' T; _$ T+ t  {<> <!--ADV_CONTENT--> 其实,在收藏中,“捡漏”的机会几乎和中彩票大奖一样渺茫,“捡漏”要有不凡的眼力,还要有不错的运气。但不管眼力如何,人们的心里还是在不住地祈祷着“捡漏”尽快变成现实,使自己在藏市中功成名就。正是因迎合一些人“捡漏”的心态,某些不法的古董贩子,将不值钱的赝品乔装打扮当作真品,并以远远低于真品的价格出售,造成卖“漏”了的假象,以售其奸。而有些人,看到“稀奇”的东西心就动,见有便宜更动心,结果是反而被“漏”捡了。
8 @$ C9 ]# f8 S% H+ W- I<>    在收藏中,端正心态,摆正位置。收藏的主要功用在于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提升文化,而经济功能应是其次的。我们普通人,将发财梦寄托在收藏上,不仅不切实际,而且贻害多多。尤其是对那些轻易送上门来的“漏”,应该毫不犹豫地说NO。
% v8 \$ t. K9 c2 d1 e' g; k<>    <STRONG>最新剧情:二万元淘来的“鎏金玉鼎”</STRONG>
' X8 F) X6 R- }9 Q7 @3 |<P>    人物:李先生古董贩叶先生 + e! G- X- I3 {& T3 {! e
<P>    时间:12月10日 地点:妙果寺古玩市场——清明桥一小旅馆——李先生家
- i; H7 U& w9 {3 U. M' G0 l<P>    步入中年的李先生,妻子开有一间收入颇丰的商铺,加上儿子大学毕业后,又营求了一份让人眼羡的工作,可以家庭没拖累,手头有闲钱。
( t4 D6 D! s! h+ i" p3 h/ O<P>    偏偏老李是一个一有钱心就慌的人。又巧老李的身边有一两个搞收藏的朋友,出入藏市和艺术品拍卖行,腾来倒去,腰包还真鼓了起来。于是老李也跟着听了几回收藏讲座,又泡了几次收藏沙龙,自以为有了一些手眼。 ) i+ s; r& P" f" g
<P>    这天,老李照例逛至妙果寺古玩市场,在一巷弄的拐角处,一精瘦而衣着模样像是农民的年轻人,闪到李先生的跟前,招呼道:“先生,要好东西吗?”老李疑惑地扫了一眼古董贩。古董贩很会说话:“旁边旅馆里有件稀奇货,不妨去看一下,包你开眼界。”
7 l0 U5 Z; |' l<P>    老李不由自主地跟着小贩,来到了清明桥附近的一家小旅馆。小贩从床底下拉出一个用绳索捆绑的纸板箱。打开后,里面露出了一个锈迹斑斑的大香炉。李先生不觉眼前一亮。小贩一边将“宝物”搬上床来,一边神秘兮兮地对老李说:“这是鎏金玉鼎,是今年夏天我冒死从老家后山上一个明代的大墓里挖出来的,一直藏着。不巧上个月,老婆得了肝硬化,要钱治病,只好抛啦。” 7 ]5 C# _9 W+ U
<P>    老李一察看,鎏金玉鼎文饰古朴,掏出随身携带的手电筒,对着鼎耳等处照了照,没鎏金的地方果然微微透光,据老李的经验,这应该是玉。而外面鎏金的地方,用旧报纸擦一擦,就金光耀眼,老李觉得这回捡到好东西了。
3 E4 w4 V0 N! H<P>    老李定定神,询问起这件鎏金玉鼎的价格。小贩说:“这本是无价之宝。只是医生说了,我老婆的病等不得,你就给个5万元吧。”
7 }/ w4 s: J3 C$ P# ?<P>    在老李的眼里,这鎏金玉鼎是几十万上百万的东西。他便来来回回与小贩砍起了价来。几个回合下来,以两万元成交了。 . l; L& ]9 y/ @; \
<P>    “宝物”驮回了家,老李马上打手机给藏友叶先生,让他过来鉴赏。不一会,老叶到了。进门一瞥见茶几上的“鎏金玉鼎”,就皱起了眉头。老叶告诉老李,这“鎏金玉鼎”是河南的一种白石头做的,不了几个钱。他拉起老李追至旅馆时,房间早已经是人去楼空了。
1 ^( K, T% U6 \9 e<P> <STRONG> 镜头回放: </STRONG>2 J6 t. q. o. `7 b; N
<P><STRONG>    古玩骗局防不胜防</STRONG>
4 F; _% t% d$ T<P>    老李受骗的情节,在古玩市场中可以说是老得掉牙。但不管是老戏老演还是老戏新编,受骗者仍是“前赴后继”,让人不胜唏嘘。 % S$ }* C) ]% m$ o1 _: A+ v
<P>    “出土金器”骗人30万元 ) B0 z" N( E: V4 j
<P>    今年3月份,鹿城警方成功破获了一起利用镏金工艺品冒充“出土金器”的诈骗案,涉案金额达30余万元。骗子张某、雷某均系江西省临川市人。今年1月份,张某将本案的事主骗至市区黎明西路某饭店房间内,称自己有一批含金量极高的“出土金器”,并将其中一件“出土金器”当着事主的面扳下一块,让事主拿着碎片去化验含金量。经化验后“出土金器”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含金量,事主就当场决定买下这批“出土金器”。 ; B9 [  S- W3 F  b
<P>    当日16时,事主将16.3万元的货款交与张某,从张某手中得到了18件麒麟、碗等“出土金器”。东西拿回家后,事主的家人和朋友在欣赏这批“出土金器”时,感到蹊跷,将其中一件扳下一块,发现所谓的“出土金器”是铜做的,外面裹着似金的外衣。事主马上向鹿城警方报了案。
0 \% O7 A! k  l) q' l3 T<P>    事有凑巧,今年春节后,骗子张某又给事主打电话探口风。在警方的周密部署下,3月15日,事主与张某约定在市区西站某饭店内看货,张某果然又故伎重演,拿出了一辆重达两公斤多的“出土金制马车”,在经过化验、砍价等环节后,以14万余元的价格成交,正当骗子以为发财梦圆之时,警察从天而降,将犯罪嫌疑人张某、雷某当场抓获。
7 X) m  h1 L. X<P> <STRONG> 摆正心态:</STRONG> ) [$ v5 N9 W+ k7 @
<P>    <STRONG>收藏不做发财梦</STRONG> " K- K; e3 p, ^; M4 F' h
<P>    由于这几年收藏趋热,藏品的经济价值连年提升是不争的事实。但作为收藏者,应该看到,正在升值的是那些真品和精品。在鉴定中,记者也发现,有的收藏者,对于自己的“一眼假”的藏品敝帚自珍;对自己被“漏”捡了还蒙在鼓里,点拨不醒。因此,鉴定专家提醒广大收藏者:搞收藏不能光做发财梦,老想着“捡漏”,这给售假者以可乘之机。眼下年关将近,各类骗子的活动更为猖獗。收藏者一定要摆正收藏的位置,提高自身的识骗、防骗、反骗能力,不为各种表象所迷惑,不要被“捡漏”的情结左右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只有这样,收藏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0 22: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正身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3 11: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3 18: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7 11: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1 13:26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