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3309|回复: 27

【七夕】收藏者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1 00: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郴某无业,一日在村头小河边濯足,见柳根旁有一圆形物,捡起一看竟是一枚古铜钱。该币直径30多公分,上有楷书“阜昌重宝”4字,且品相完好,包浆油亮。郴某请市里收藏专家过目,专家称此为罕见珍品。言此为阜昌钱,铸造于南宋绍兴初年。是南宋叛臣刘豫伪政权铸造的。宋高宗建炎2年(公元1129年),金兵南下,当时的济南知府刘豫,不顾众人反对,竟然开城降金,被金人册封为“皇帝”,建都大名府,傀垒政权国号“大齐”。刘豫多次配合金兵攻宋,均失败,终被金人废黜。刘豫的伪政权只存活了7年,所辖也就是北方的局部地区,当然它铸的钱币也不多。资料表明仅有阜昌通宝、元宝、重宝三种,阜昌重宝乃为最大之一种,应该有相当高之价格。郴某出了专家门,即被一钱币收藏者盯上,郴某经不住软磨硬缠, 终以千元卖给了他。几天后,听说此钱存世稀少十分珍贵,市场价格在8千元以上。郴某懊恼不已,终日茶饭不进,乃至神情恍惚,天天在柳树边转悠,心想这里出“阜昌重宝”,肯定不止一枚。遂望眼欲穿地守候河边,等待第2枚出现,人称郴某在此“守株待币”。
太史公曰:收藏是智者的行为,得宝有偶然的机缘更是必然的结果,没有智力投入即使得宝也会失去。指望一锹挖个金娃娃,是愚人的妄想。

张公祖传一幅明代徐渭的《牧归图》,此图构图精当,运笔潇洒,一牵牛牧童在前,水牛在后,旁衬大写意之花卉,西方一抹夕阳,更交代了黄昏牧归。此画作于丁丑年(1577年)冬月,逃过数百年兵戎战火,躲过文革浩劫,保留至今实属难得。张公每逢要好友人来访,都要拿出传家宝让诸位赏心悦目。有多年老友成某系小有名望之画家,一日专程向张公借画,说是要临摹。张公为人素来豪爽,应允借他十天。十日后成某登门还画,张公展画仔细端详,抚掌笑曰:“临得好,临得好,惟妙惟肖!”成某变色道:什么临得好,这分明是你的原画!你看这纸、这墨、这印泥绝对是嘉靖年的,难道我会“狸猫换太子”不成?!两人舌枪唇剑一番,不欢而散,多年老友由此反目成仇。
未几,张公一纸诉状将成某告上法庭。对簿公堂时双方各执一词,法官问张公你说此画为仿品有何依据。张公道:徐渭仕途不顺,又失手杀妻,获刑7年,出狱时已五十有三,靠卖画为生,与命运抗争。他画之牛虽牵在牧童之手,实不肯前行,不经意中流露出画家不认命的性格,而仿画中却没有表现;再则,原画细致入微,牛眼中有牧童影子,而仿画中没有。说着拿出原画的照片,请法官审看。成某没料到张公有此“杀手锏”,顿时理屈词穷,瘫软下来。
太史公曰:人家对传家宝研究得入木三分,一幅古画早已融进自己生命,你岂能以伪品“鱼目混珠”。君子不夺人所好,你夺友人之爱,岂为君子乎,岂为人乎?


淮海某地陈姓人家祖辈曾于乾隆年间任福建寿山县丞,其人为官清廉,卸任后竟无箱笼细软。为谢其廉政三年,当地有识之士集资送其寿山石一担。寿山石又名田黄石,是刻制印章之上品,自古即为皇室贡品,并为文人雅士所收藏。土改时,农民分了陈家田产,将这堆黄色石头弃置墙角,后在平整场地时被赵姓老农拾回垒做猪圈。文革时省城下放干部贡同在此落户,发觉赵老汉家石头有些异样,遂敲下一小块进城请教专家。其友为某文化馆长,略识金石,见此石大惊,言此石价同黄金云云。
文革后,贡同回省城复职,将此事汇报文管会,经研究决定政府出资收购,由贡同出面办理收购事宜。为怕走漏风声引起文物哄抢,贡同对赵老汉言城里建筑部门欲出价200元收购此石。淳朴的赵老汉喜出望外,感谢省里厚待贫下中农,主动将石价降至150元。贡同与其言明3日后省里派车来拖。贡同走后老汉全家商议:公家出大价买石头,咱不能亏待公家,石头既是建筑用,自是要敲成“三合土”,于是,全家老小五口连夜将田黄石敲成碎块……
太史公曰:文化的差异常常会“好心办坏事”。贡同好心,缺了句智慧叮嘱;老汉好心,少了些文化知识。愿这种遗憾事不再发生。

江南某市为杜绝春节期间公务员收受贿赂,特下发一道红头文件,在机关干部宿舍门口设卡,严禁提篮挎包进入社区。传达室值班人员全部换成纪委干部,出入大门都要登记。文件一发,第二天的市报就大肆宣传:我市反腐出新招。
有艺术品商店老板胡某,看报大笑:这种反腐查贿法真是莫名其妙!言前日有位干部模样之人来购名家书画,再三叮嘱不管价格多少,一定要保证是真品。说是过年时要送给一位喜爱书画之领导,事关重大,万万不可以赝品鱼目混珠。最后选中陈大羽一幅80年代初画的公鸡;另外还有一张大书法家林散之于70年代末书写的唐诗条幅。两件成交价6万元,胡某连呼卖便宜了,这两件拍卖价起码十万!怪不得他选中这两幅,因这一书一画均未装裱,折叠起来夹在书中神不知鬼不觉,轻易混过传达室。这门口的查礼人,岂有火眼金睛?!胡某与诸位老板谈起,大家均觉节前生意特好,估计皆与向领导送礼有关。这个红头文件纯粹是自欺欺人。
太史公曰:反腐要反在根子上,这种搞形式、走过场的把戏可以休矣!如若这也算作反腐新招,说不定哪天又出新招,传达室装一台安检机,或在各文物商店再设卡登记购买文物用途,那岂不滑天下之大稽!


省电视台张导演,执导文物收藏类节目,在省内颇有知名度。其本人也爱好收藏票证,什么粮票、油票、布票等等见好就买。民国时期的纸币、各种版本之人民币,也尽量收罗。自然其妻也成为其收藏之志愿者。
一日,张导从单位打车回家,下车时计价器显示19.8元,付款时一张百元大钞“的哥”找不开,张导遂带“的哥”上楼去取。张导在桌上见一书中夹着一张20元钞票,就顺手抽给了“的哥”,匆忙之中也忘了取发票。
其妻回家后惊呼,我的20元钱呢?!张导说有什么大惊小怪的,20块钱我付了打的费,怎么啦?其妻忙问:打车的发票呢,张导说没要。其妻闻言懊悔不迭。原来,其妻上午从银行取出一笔钱,发现其中一张有点异样。这是张第四版的人民币,面值20元,下方两个外文字后的编号竟为00000001,这是这个系列的第1号钞票。张导也顿时傻了眼,埋怨其妻怎么不早说。一件有价值的藏品,就这样得而复失。
太史公曰:收藏是个动眼神的事业,留心处处有宝藏,走神就会与宝物失之交臂。张导真应现身说法将此事的教训转达给诸多收藏爱好者。

某地博物馆管理不善,一批文物失窃。计有明清官窑瓷器各1件,明代画家仇英的画作立轴一帧,西周青铜簋一只。犯罪分子选择凌晨2时作案,是时线路中断,警铃未响。犯罪嫌疑人避开红外探头,打开保险柜,得手后挟物越墙,门外有专用车接应,作案者至少应该有5人。公安部门初步分析,认为是内外勾结作案。因案情重大,暂时未向媒体披露。经一周侦察,案件未能破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包括离退休人员,几经排查均无作案可能,市委有关部门限期破案,公安部门压力很大。博物馆长自然更是坐立不安,忽而急中生智,想出破案之法,遂向公安部门献计。次日当地报纸刊登博物馆被盗情况,言其中一件稀世珍宝唐代纯金镇墓兽,价值1000万元以上,敬希广大市民提供破案线索云云。不几天,有一被钝器击伤头部之 青年住进市立医院,并很快进入警方视线,经盘查确定为犯罪嫌疑人。据交待,盗窃文物共有5人,他为入室掠物者。前日见报上说有纯金镇墓兽,团伙成员认为他隐瞒私呑,故而将其打伤。至此案件很快告破,为首者是两年前为博物馆维修线路之电工。
太史公曰:因贪财而盗,钱财使这几人铤而走险,钱财也使他们拳脚相向分崩离析。博物馆长是个胡凃人,制度不严管理混乱,总算还有一丝聪明,其实馆里并无什么镇墓兽,只是虚晃一枪钓出了罪犯。

陶瓷专家李某,终生研究古陶瓷,教书育人、著书立说,颇有名望。近年收藏大热,一夜暴富者已屡见不鲜,且多人均系其学生,李某心里渐渐失衡。也想合适时下海赌一把,但碍于面子不便下手。一日,向登门求教的学生小陈透露了几句,小陈道:恩师怎不早说,您老也早该宽松一下,这事包在我身上了。然后附耳低言,如此这般就可让师母天天在家数钱也。
未几日,小陈带一批古瓷器及一位买主到李某处请求专家鉴定。小陈介绍买主是经营钢铁生意的大款,近年投资古瓷,家中藏品已具相当规模。今日带几件请专家过目。李某一看,带来的三件全是景德镇的新仿品。分别为“乾隆官窑青花缠枝花卉玉壶春瓶”、“北宋紫定茶盏”和“湖田窑双鱼洗”。这时小陈向李某眨眼,李某会意,遂故做惊异状:此三件系难得珍品,三件20万元绝对便宜!于是一桩专家当“托儿”的骯脏交易拍板了。这批货是小陈在景德镇樊家井购来的仿古工艺瓷,大款急于暴富增值,小陈投其所爱,李某成了主凶。蒙在鼓里的大款,临走还感谢李专家的关照,丢下5000元算作鉴定费,李某坚辞不受。殊不知仅此一笔李某收了好处费10万元。从此李专家亦成大款。
太史公曰:钱能把人扭曲,钱人使人堕落。钱,使这位陶瓷专家颠倒黑白,把假的说成真的,也会把真的说成假的。李某之流的学术腐败,搅乱了文物市场,亵渎了学术的神圣,同时也使自己学术成就付之东流。


[ 本帖最后由 fatphilip 于 2011-7-21 20:09 编辑 ]
20090103_8071889d1d7a9c60c37bE2Y5EgbSf02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00: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古镇有收藏家张某,专集古今中外之货币。“四清”时即有人举报其收藏外币准备“变天”,公安局几次查抄,抄走大部藏品,并以“里通外国”罪将张某收审,后因查无实据,1966年保释出狱。出狱后,张某矢志不渝,仍从事钱币收藏,常扮收破烂者,走街串巷收购书卡票证。其时正值“文革”破“四旧”,人心惶惶,视美元外币如蛇蝎,留存此类物件无异自寻烦恼,遂作价卖给张某落得心理清静。
张某由是常获币中珍品,彻夜把玩视作人生一乐。诸多珍品皆被张某密藏板壁夹层,以防再次被抄。
文革后唤回春风。张某拆除板壁得欧美多种货币,其中还有一张1943年7月“BANK OF ENGLAND”票卡,上印750字样,经人翻译、考证系渣打银行汇票750英磅。40多年连本带利早已翻几番。1984年,张某将此汇票和多余之外币通过有关部门,兑换成人民币,得款10余万元。张某用此款建立了一座钱币展览馆,又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繁荣文化、发展教育造福一隅。
太史公曰:鉴定真伪靠眼力,收藏品类靠眼界。张某在那种特定历史环境里爱上钱币收藏,历经磨难饱受铁窗之苦且矢志不渝,终成大家。眼界和毅力是其成功的原动力。


中国历史上曾受外国列强欺侮,八国联军、日本侵略者都曾掠去许多国宝珍玩。还有许多珍品通过各种渠道流散到国外。改革开放以来,不少有识之士花巨资从国外购回流失文物,带回国内。有的捐赠国家文博单位,有的转由私人收藏。为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立下汗马功劳。时间一长,有人从其中嗅出名利双收之道。
有钱姓古玩商,山西人。在景德镇仿古一条街定制一批仿古陶瓷器,经做旧消光处理,如同新出土一般。再通过内线以工艺陶瓷带到外国,然后从外国做为海归文物带回国内,以文物价卖给国内大款藏家。
今年春,钱某从横滨归来,带回成化斗彩高足杯一对,哥窑出戟尊一只,一对高足杯捐献给家乡博物馆,是时县长为其披红挂彩,发给烫金证书;出戟尊一只卖给当地一位酷爱古玩的房地产开发商,得款84万元。原来该地明代起就建有毗卢寺一座,香火鼎盛。1938年日本鬼子在该寺掠走地宫中藏文物一批,钱某了解到这一史实,遂将故事编得天衣无缝。钱某也因此名利双收,被封为“爱国收藏家”,当上了县政协委员。
太史公曰:文物海归,原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经钱某们炒作现已变成生财之道。博物馆出于扩充藏品,大款是出于投资升值,全都忽略了鉴定,乃被钱某的故事和身上的光环所迷惑,可悲也!警惕呵,“海归”文物!




郑君好古,开有一爿古玩店。前数年在收藏品市场淘得明崇祯青花花鸟纹莲子罐一只,罐身形如莲子,外壁口沿绘蕉叶纹,肩部有暗刻花卉边饰,罐身绘花鸟博古图,画工随意洒脱,青花色泽明亮艳丽,罐高约20CM,品相完整,当时购进价仅3000元。卖家在收款时不经意滑出一句:此罐若不缺盖,你3万元也别想拿走。言者无心,听者有意。郑君这几年在各个藏品市场遍寻罐盖,寄望莲子罐增值。孜孜以求,逢人便问,几同“祥林嫂”,圈内人为其取绰号“盖子”。“工夫不负有心人”,某日终在北桥藏品市场,觅到一只明末青花瓷盖,大小正好,美中不足的是盖子有冲线和一豁口。卖主知其为莲子罐配盖,且一年多来均未配中,遂开出高价:1500元。几经软磨硬泡,终以千元拿下。郑君将莲子盖罐摆上柜台,标价4万元。数 月来只有人摩挲而无人还价,抱怨:一只破罐子卖4万,太贵!又过半年,最高还价5千,郑君郁郁寡欢。适逢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的古董大腕徐老来此,郑君向其求教升值法,徐老接过莲子盖罐,释然道:把盖子砸了!郑君不解,千辛万苦配的盖子为何要砸?徐老说,有了破盖子你这莲子罐就是残器,不要破盖子,乃一完整无缺的莲子罐,此理浅显矣!郑君遵其言,果然在拍卖会上拍得3万2千元。
太史公曰:人们常常注意那些小小的缺陷,而忽略了大体的美好,徐老的一句话,真可谓返朴归真之计。


[ 本帖最后由 fatphilip 于 2011-11-11 00:27 编辑 ]
70a8d329a42e021585db1c0eed332439_thumb_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00: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待續。。。。來了!

时下盛行美女经济,产品促销、开业剪彩、广告宣传等,都要请美女模特走秀。有大型玉石工艺品市场总经理田某,也欲在周年庆典上请美女造势。他想卖车有“车模”、售房有“房模”,连足球都有“足球宝贝”,我何不也请模特来串一把?
庆典那天,田总精选18位丰乳肥臀之模特,穿着暴露,在丁字形舞台上走着猫步,只见模特头上顶着石头形状的牌子,原来这是田总命名的“玉石宝贝”。半天下来,观众只觉得此为时尚文艺表演,或曰性感作秀,不知其乃为玉石工艺品代言。
另一家陶瓷工艺品商场,也搞开业庆典,也在模特身上找卖点。是时,模特身着旗袍,鱼贯而出,曰青花小姐、曰斗彩小姐、曰釉里红小姐……人们在走台中感受元青花的雄浑大气、成化斗彩的绚丽多姿、釉里红的热烈沉着……在赏心悦目的观赏中,感悟中国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表演大获成功,陶瓷工艺品市场因此顾客爆满。田总百思不得其解,同为工艺品,同为模特走台,为何陶瓷成功,玉石失败?
太史公曰:性感、前卫不是万应灵丹,田总错在将“艺术”用错地方,而陶瓷市场的老总,则善于借用现代艺术表现传统文化,自然使陶瓷工艺品活色生香。





某市级日报接一公务员报料,言本市一居民藏有一批国宝古瓷,多为北宋五大名窑器物,请记者前往采访。记者闻讯前往,发现藏家李某果然有大批宋代古瓷。据李某介绍,这批古瓷是其祖先遗物,其先祖为祖传郎中,在当地悬壶济世颇具医名,曾将一垂危的宫廷太监治愈,该太监因此多活了10年,临终前为答恩人,将一窖瓷器悉数相赠,时间久远已无人记起。新近祖屋拆迁,将地窖中瓷器送给了李某,经李某整理,发现有“稀世珍宝”,如一只北宋定窑白釉花瓶,腹部刻有王安石的名诗《泊船瓜州》“…………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的落款是“王介甫(王安石的字)”瓶底部刻款是:“大宋元丰二年 相国府”。问起这批瓷器真伪,李某信誓旦旦,言许多知名专家皆惊叹不已,并出示有知名陶瓷专家亲笔签名的鉴定证书。消息传出,各路记者趋之若骛,大小报纸炒得沸沸扬扬。
有人为此向宋史研究专家徐教授请教。徐教授笑曰:在下不懂陶瓷不敢妄断真伪,但从其文字落款来说,有多重错误。其一为全诗28字竟有2个错别字,莫名其妙;其二,王安石熙宁九年(1076)被罢相,元丰二年(1079)岂敢妄称“相国”。王安石系因施行变法而罢相,怎会在这些小事上授政敌以柄?
 太史公曰:有人挖空心思借助媒体炒作,以提高赝品身价,此例为典型矣!或问名家签名之鉴定证明何来?君不见街头巷尾的办假证、刻公章的“牛皮癣”何其顽固乃尔!





蒋公为某博物院研究员,系玉器研究专家,多年教书育人,口碑颇好。前年7月在一培训班上,学员陈某附耳低告:有一批四川出土玉器,请老师过目。遂将蒋某引至密室,蒋某见有30多件玉琮、玉璧、玉璜、玉环果然与古蜀玉器形制相同。陈学员告知此系友人托售,老师若要可低价转让。蒋某大喜,双方商定40万元成交。此后,蒋公以此为研究对象,撰写论文多篇并出版专著图录两册。
一日,蒋公偶过一收藏品市场,见一玉器摊位竟摆出和自家珍藏的古蜀玉器相同!心中纳闷,遂打听价格,摊主道:5 块钱一件随便挑。蒋公挑了几件回家和家藏珍品比对,顿感天旋地转,5元钱一件之物竟和40万元的“国宝”如出一炉!蒋公落入陷阱,但碍于自己是玉石专家权威,又不便声张。是夜,蒋公找到小陈家,厉声责问:为何拿假物蒙骗钱财?陈学员忙陪笑脸:学生哪有这大胆量,这些东西皆为老师自己看中,价格也系老师自定,学生只是代售,收一点供货商的佣金而已。蒋公要退货,陈学员掏出供货商的名片,请蒋老师到蚌埠去找。语言不合,蒋公拂袖而去。未几日,蒋公 以诈骗罪将陈学员告上法庭。开庭那天,法官让蒋公出示交易证据,蒋公拿出一张收条,上书“卖给蒋先生玉器一批,总价40万元,银货两 讫。2003年4月18日”落款是蚌埠多宝斋 王大明 证明人陈某某。法官认为蒋公告陈某欺诈证据不足,因收条上没有标明玉器为古蜀国文物,不构成欺诈,让蒋重新寻找证明,择日再审。
太史公曰:时下,鉴古水平远远滞后于造假水平。蒋公因不跑市场,不懂高科技造假,又放不下专家的架子,重复几十年前的鉴定方法,栽进“所知障”的泥潭,可悲!




天宫收藏品市场,有一农民模样之人,拎着一只旧包袱像在等人。大款褚某上前打问,那农民说有绝世藏品,遂神秘兮兮地将褚某领至附近一旅社,从一纸箱中取出两只金碗,言金碗系从河南一宋代侯王墓中出土。金碗做工精致,一只主图刻有双凤戏珠纹,一只刻有双凤齐飞纹,上下满工,手感沉重。农民介绍:我等系河南偃师人士,前月在县百货大楼工地,挖得一宋代古墓,引起文物哄抢,我们弟兄俩抢得金碗一对,为防公安追查我弟弟巧计逃脱。在当地不敢出手,千里迢迢来本地,老板看您是个识货之人,这一对金碗价值百万,您老起码出个“对折拦腰砍”。并表示随便到何地检 测,我们兄弟俩奉陪,保真无疑。
褚大款因房地产发了财,手头资金雄厚,因银行利息微薄,股市又冒风险,早几年200多万投资陶瓷古董,几乎全军覆没,感到陶瓷学问太深,遂金盆洗手,发誓再不玩古董。今日偶逢金碗,心想即使不是宋代古董,金子同样保值,当即又心动手痒。于是带着这弟兄俩先后跑了一家银行和两家银楼,鉴定结论都是24K纯金。褚大款看弟兄俩一脸憨厚相,心中最后一丝疑云也被扫光。

双方讨价还价,最后以32万元成交,但褚大款卡上只有28万元,悉数打进弟兄俩账号。双方互留手机号码,约定明天补齐。自此弟兄俩人间蒸发,手机关机,褚大款请专家鉴定,乃为现代工艺包金铅碗!
太史公曰:发财的心不死,上当的事就没完,天下事概莫能外!。。。。。
:lol fatphilip 曰:此君又中地雷也!



小翠与大翠系安徽泾县同乡,同到省城打工。小翠在一家大型工艺品商场当清洁工,大翠在一教授家当保姆。二人过往甚密,为知心好友。
上月工艺品商场开展有奖销售,设特等奖一名,系奖某知名画家《和合二仙图》一张,估计市值40多万元。抽奖须凭当日购物200元以上之购物小票,换取兑奖券一张,刮号兑奖。消息一出,商场人气大增,销售额直线上升。适逢大翠来商场找小翠玩,大翠感叹:我要能抽到就好了。说着与小翠做起了发财梦,把画卖了买一套三居室住房,把爹妈接来养老。但现在我哪有200元来购物呢?小翠说:我今天在垃圾箱里捡到两张顾客丢弃的购物小票,要不你拿去碰碰运气?“抽到特等奖把画画撕一半给我呵!”大翠高高兴兴地凭购物小票,换了两张兑奖券,刮开第二张时惊呆了,居然有个红桃A ――特等奖的标志!大翠的心狂跳不止,很快在兑奖处办好了《和合二仙图》折款37万元的手续。约定一周后来兑现,大翠旋即找到心仪已 久的现房,单等一周后来交款拿钥匙。小翠得知,向大翠索要一半款项,大翠不允,言奖是我抽到的,与你无关;小翠说,我要不给你购物小票,你怎会得奖?言来语去,两人反目成仇,小翠将大翠告上法庭,法庭受理此案,一周后开庭时,法庭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通知商场:法律规定:有奖销售奖额最大不得超过5000元。商场开出37万元奖金无效。
商场当场表示:同意法院裁决,撤回37万元奖金,改为5000元。大翠小翠对视良久,忽尔相拥而泣。小翠说,意外之财使我忘记友情;大翠说全怨我,是我见利忘义,险失知交。虽高额奖金失落,愿这幅“和合二仙图”永留心中。

太史公曰:大翠小翠难得有这分悟性。其实人与人之间都应有“和合”,社会的安定和谐,皆出于和合。“和合”图实为人生无价之宝也。
:lol:lol


[ 本帖最后由 fatphilip 于 2011-11-11 00:28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00: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待續!

“碰瓷”之诈骗手法,久已有之。即诈骗者捧一“贵重”物品撞向路人,器物打碎后,诈骗者高价索赔。此种手法久用不衰,只不过现在用得更其高妙。
有古陶瓷收藏家高某,在圈内小有名气,以收藏古代梅瓶著称,家藏梅瓶千余只,人皆呼其“高梅瓶”。平日梅瓶只进不出,经济十分拮据,看到别的藏家出手千金万金,不觉眼红手痒,遂动起了歪歪点子。
某日,市电视台欲为其做一档节目,从介绍高梅瓶为引子说起文化收藏。高梅瓶发觉摄像师是其表侄,遂在其身上花了点功夫。试拍时,他家厅堂的水泥地上放一小桌,桌上放着三只梅瓶,分别是明代宣德青花釉里红梅瓶、清代雍正年豇豆红梅瓶和五代秘色瓷梅瓶。在导演和剧务接线搬物试机时,小桌翻倒,梅瓶滚落水泥上,秘色瓷梅瓶跌碎,宣德梅瓶跌破。高梅瓶大惊失色,电视台人面面相觑,摄像师摄下了全过程。高梅瓶当场表示“节目不拍了”,但此档节目前期已有巨额投入,且早就打出预告,岂能中途变卦?电视台导演为补台,答应赔偿高梅瓶损失。高梅瓶此时也摆出高姿态 :工作忙中出错,可以理解,答应半额赔偿可也,也即折价20万元,导演与高梅瓶所居住的东篱小区开发商商定:电视片中背景镜头全为东 篱小区的建筑,广告费20万元打进高梅瓶的账号,几方约定,皆大欢喜。
事成后高梅瓶设宴款待表侄,酩酊大醉后吐露真言,三只梅瓶子全是新仿赝品,打碎的五代秘色瓷梅瓶,是30元在地摊买的!
太史公曰:碰瓷的诈骗手法,花样翻新,但万变不离其宗:骗钱。收藏界多为聪明人,谨防聪明用错地方,一切善良的人们也要学聪明一些,不要上当。



藏品市场繁荣、文物价格上扬,不少人因之发财。某地文物局局长张某,心中颇不平衡:管文物的清贫如水,倒文物的横财暴富,我等是捧着金饭碗讨饭!遂与同僚商议如何“名正言顺”地捞钱:倒卖罚没文物风险太大;私扣出土文物,容易走漏风声;收购民间文物时压价私留,操作起来又很困难。突然想起建筑工地,时下工程皆由建筑公司承包,如此这般一番,就可让承包商乖乖掏钱。
次日,张局长一行数人,拎着石灰桶将工地画在白圈内。公司主管闻讯赶来,张局长拿出一纸公文,言此地属文物保护地段,必须立即停工。公司主管极力辩解:工程施工前已经多方认证,并无文物保护之说。张局长乃言,考古有新发现,此工地属宋代土层延伸段,估计有文物出土,报请上级批准,决定暂停施工。公司主管心想:现已是深秋,宜加紧抢工期,入冬后天寒地冻无法施工,现在停工势必前功尽弃,这如何是好?遂陪着笑脸央求张局长变通一下。张局长故意卖关子道:“按规定要交15万元文物保护费,方可继续施工。如若发现文物遗迹,则立即停工。”此地黄土已达7米,根 本没有宋代遗迹,分明是逼人放血,但此刻公司主管只有喏喏连而已。
  太史公曰:何谓巧取豪夺,此为范例。文物局长理应为保护文物殚精竭虑,岂能以权谋私!其作为正应了一首民谣:“公仆是块招牌,/公职方便发财。/公德垫了鞋底,/公理公道何在?!/公文投放市场,/公章给钱就盖。/公心一旦丢失,/公仆就成公害!”


小青年陈某酷爱书法,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家中虽贫穷,但都不遗余力为其购书买帖。打听到百里外的古寺里有位精通书法的高僧,陈某决心拜其为师。遂背起干粮步行数日,找到古寺,也终于在一间昏暗的寮房里见到高僧。寮房内一灯如豆,高僧正闭目趺坐。陈某上前问安,并说明来意。高僧微睁双眼,轻言一声:“有问题就问吧!”小青年说,古今书法家灿若星辰,我如何也成大家?高僧沉吟片刻说道:“把灯闭了!”一句话让小青年如醍壶灌顶。
陈某视苏、黄、米、蔡四大家为指路明灯。数年后摹仿四家之书体几可乱真。一日,自鸣得意地卷起近年摹写的书翰,又去古寺寻师。实指望得到师父赞誉,谁知高僧不屑一顾,拂袖而起,临走丢下一句话:“把灯闭了!”小青年心中一震。
又过多年,陈某又将自己作品捧去请师父批阅,高僧展卷细心过目,露出微微一笑。问起下面的路该如何走,高僧又是一句:“把灯闭了!”陈某闻言顿悟。
多少年后,中年书法家陈某声名远播,其书作多被美术馆与私人收藏。书家纷纷打听陈某之高师是何人,欲去请教成名捷径。陈某说:“捷径没有,那三句‘把灯闭了’实可受用终生。”
太史公曰:高僧一言如金!第一句是让其不要徘徊在光影里,而要摸索前行;第二句是嘱其不要亦步亦趋,而要自成一体;第三句言下之意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自可纵横恣肆,灯就成了多余之物。”书家成功之道,应对藏家也有启迪。



某地文化馆“县文物精品展”正在布展,水电工、美工、勤杂工出出进进,忙乱中馆长将手机丢失。细查,备展的沈周《雨牧图》一幅也不见踪影。馆长大惊,即刻向110报警。沈周字启南,自称白石翁,江苏吴县人,是明代著名画家,为“吴门四家”之首,其作品存世不多,《雨牧图》估价在百万元以上。110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勘察、布控排查,但线索渺茫。刑侦队长在公用电话亭拨通了馆长丢失的手机,但小偷接听后立即关机。队长忽发奇想,当晚以“同行”的名义给该手机发了一条短信,约小偷今晚见面。
是时,队长着便服在县前街阴影里等候。10分钟后,小偷来电话要求更换地点,队长依约来到县东头破房。又过20分钟,从暗处闪出一人,说时迟那时快,队长一把将其擒获。此人姓顾,曾有前科,经审问正是偷古画的犯罪嫌疑人。顾某还交代了以前六次偷盗文物的作案经过。刑侦队的同志十分奇怪:为何队长一则短信息居然能将小偷钓来。队长打开手机,短信是这样写的:“哥们,你下手时我在场,全看在眼里。有好果子大家吃,今晚10时带200元,放在县前街石狮子肚子里。否则公安来请!”落款是“花钱消灾”。
太史公曰:花钱岂能消灾,有德方能免灾。刑侦队长的一条短信之所以能破七件盗窃案,是因为击中盗贼软肋,这软肋就是“贼人心虚”。对付形形色色的文物盗窃分子,单凭大勇不行,还要靠大智,刑侦队长是为楷模。



古城某游览胜地,有山有水,山上多有历代名人手书的碑刻题跋,池水一泓,也被多首唐诗渲染。近年淤塞,杂草丛生,臭气扑鼻,风光不再。公园管理部门拨款疏浚,由皖南一民工队承包。在修整岸边高坡时,发现古墓一座。从残碑上粗粗辨认为宋代大观三年一知府之墓。该知府诗文俱佳,碑刻上是其手书行楷,碑额上有宋徽宗御笔瘦金体“妙”字。记载宋崇宁年间,官府征集佳联,该知府巧对一联被宋徽宗看好,御赐一“妙”字。民工还淘得湖田窑影青瓷残器及铜钱等陪葬物。有人报知市文管会,请求速来考查鉴定。

三日后,文管会派人来时,其墓已被民工用石块、水泥封死。墓碑也被封进墓穴,一桩千古佳话也重新被湮埋。文管会来人质问公园主任,公园主任质问包工头。包工头对曰:“当初包工合同明文规定,工期70天,期内完工园方付工费6万元。如若开挖古墓,势必停工;挖出文物,没有奖励;耽误工期,谁付工钱?本队80多民工衣食何来?家中老小百十口,谁来养育?”问者哑然。
太史公曰:保护文物与市政建设始终是一对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还必须有一些人性化的实施细则。人们解决了后顾之忧,才有提高文化素质的可能,文物保护才不至于落空。-
:lol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上,真货寥若晨星,假货泛滥成灾,书画尤甚。造假系统成龙配套,这一切无非一个“钱”字作怪。先是假造古人书画,但成本高、风险大;转而伪造近现代名家书画,但造假的人多了,购画者都成了“明眼人”,可信度一落千丈;造假窝点则将造假重点转移到当代健在的书画家身上。
某地拍卖公司举办当代著名书画家韩林书画拍卖,所拍卖韩林书画共24幅,经有关书画鉴定专家鉴定全为真品。无巧不成书,韩林外出写生偶过此地,饶有兴趣地参加拍卖前书画展览。发现24幅书画全为署自己名款之赝品。遂向拍卖公司提出质疑,指出赝品用纸不对,笔法不对,所押闲章也从未用过,请求保护作者名誉,撤销拍卖会,并要求与鉴定专家晤谈。鉴定专家钱某拒绝会见,自言其为国家认定批准的书画鉴定师,他的鉴定具有权威性,任何人不得饶舌。韩林一纸诉状将拍卖会总经理等告上法庭,鉴定师钱某成为第二被告。
钱某闻讯暴跳如雷,托其顾问律师放出口风:“谁能证明你韩林说的话是真的?!”一句话把韩林搞得哭笑不得,这等于自己身上害了个疔疮,要证明是害在自己身上,而且很痛。
太史公曰:学术腐败,导致是非颠倒。所谓专家,只要给足价码,就可在鉴定证书上签章,假货就成了真品。造假风愈演愈烈,利欲熏心的无良专家是总导演。
:lol:lol:lol


[ 本帖最后由 fatphilip 于 2011-11-11 00:2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1 0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rose] [ros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1 08: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1 09: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待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1 10: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1 12: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待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1 12: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字体编辑大点呗,有点费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1 12: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1 12: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1 13: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精品捕头 于 2011-7-21 12:05 发表
把字体编辑大点呗,有点费眼。


俺这眼花的油漆费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2 19: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待字闺中 我说的是州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2 19: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静修斋 于 2011-7-22 19:43 发表
待字闺中 我说的是州州
泥醒醒,早出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21: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6 10: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6 10: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3 13: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00: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2 18:07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