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5800|回复: 52

古玉鉴定解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7 13: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828d28139133f51b38af201e8c97747.jpg
7 h# t, B2 U. ?% [3 _3 ]* V) b  1、什么是古玉: ' O; E) l& Y0 b# Q/ G5 i# C

9 G! f' r' {. ]! i1 l5 g* a7 u  古玉是出自古人之手,反映古人心声的玉雕。不是你、我、他想像出来的或理论出来的。现代玉雕和仿古玉雕就不具备这个特征。玉玩的是文化含量,越古越好。 仿品多,长眼哪! 9 N- P% N1 L1 v; D( `  z: W9 d+ z: @

+ C' B: l+ Q1 I8 q7 Y
- z" n' e9 V4 M* k; j- [3 G 12.jpg / R) w8 l9 I* A8 h

5 q! L( j- }& x  n$ J* Q3 Y  2、什么是鉴定 : * ]" Q9 y1 `5 j

: P7 ^$ W" a8 e* D  鉴定并不神秘,简单的说就是:用标形器和被鉴定器对比。实际要复杂一些,要经过:立标、观察、涉猎、积淀、总结、反馈、否定、精练、反复、对比。每个阶段都有可能误入歧途。如果说自我否定是进步的关键,那么有几个人有勇气;有能力面对自己的失误,而能保持好自己的心态哪。多数人误入歧途并不奇怪。十条老牛也拉不回来。
  y9 d& C3 M0 M8 s) |  L  g# `
0 [- \4 x% w$ x7 b
$ d( I4 ]( _3 h& g6 Q4 B 22.jpg
& c+ f* ^( o! X0 l  3、长眼靠什么: + B- H6 H5 c  G; \, I2 O

, l' S7 A( d' m: {6 x+ g  一不靠老师;二不靠书本。[书不能一点不看] 靠真标本自悟,不断扩大标本品种。不怕鬼,不信斜,错了从新来。茅台酒的味道靠自己品。没有悟性就分不清忠告和骗术;没有悟性是一片黑暗。 7 _! F7 B4 `, z' g  @/ W* u6 n

7 y7 a: W6 X. U4 n4 d9 H 33.jpg $ t3 M- l, q2 Q# M
  4、悟性从那里来:
- y  U5 \- H. d0 K: }1 L% b0 @' ~. a8 h: [9 f: g) a
  有人叫境界,有人叫慧根。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足以,那就是你的悟性使然。人们注定要在大多数事上一塌糊涂。这和智慧、文化水平无关,没什么不服的,越不服越陷的深。悟性就是指引你的上帝之手。 " ]5 p# t) {5 Y8 Z3 n* \
1 q! k0 y7 |5 }8 ~+ G+ x
* g% r+ d! J7 y5 q" m( }
42bc674f9a39c720e233465c7f0f7e1e.jpg
; `) p& ]- D0 z' z% q  5、会与不会之间: ; R* m# e$ H+ F0 ?9 y* R/ |% b6 R

# W2 d  n' S" k5 N  玩古玉的人中,多数人终生入不了道[百分之九十]。部分人摆脱不了二把刀[百分之十]。不到百分之一的人能成手,也就是鉴定准确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只有难断没有错断的人,这就是现实。但愿能改变之,这不是单方所能为的。
4 [- H* m" I* E" D6 t4 V4 |7 g# D# v, n. l. i" G  o
! X# E: U2 E" I" O1 A8 _
2011-8-8-9.53.53.jpg
) u& |& |: R: _) b% m+ T  6、有那么多古玉吗: ! W* |' ?8 ], {, b6 g
$ s5 N0 U* ~8 W# O' L: `0 Z
  有了眼就知道有多少古玉了。现在是收藏古玉的最好时机,假的比真的卖的好。
6 [( A4 y/ g+ s% G6 i
- Z' H  _$ h% f: v
2 a7 h% a5 L6 w5 L/ W$ q 2011-8-8-9.54.00.jpg
1 p  N0 w8 |/ R7 I  7、收藏者的难处: 5 p  v. h* p: j, Q6 X
" a" S, O& i: j
  普通收藏者的最大难处就是,找不到标形器。博物馆的展品不能成为标形器,因为标形器必须能长期密切接触。不要小瞧真品碎片,那是长眼的利器。盲目拜师是第二个误区,他的老师就走偏道了。 3 W9 v9 ?/ O. s1 q; ~$ w

, ~, {6 O+ d  f
) \0 N  C7 i' `0 t/ |
5 G2 [# P/ g' j5 |1 T1 v  N 2011-8-8-9.55.26.jpg * Y6 F$ S. Z! k- s7 g
   8、专业人士的常见误区:
3 d4 t$ n: V! j# u: ~
) y! W& S" M& D3 G" w# t  专业人士不存在标形器的困惑。但是他们容易对市场不敏感;对高仿品缺乏研究。只有知道假的为什么假,才能对真的为什么真有更深刻的认识。专业人员有高有低很正常。[希望上述评论没有得罪专家和老师] ' b7 t# P$ Q( g( F

9 _: Y7 g/ g, J. o+ _/ c# t0 \  9、长眼有诀巧吗: $ F7 r. E+ u- O/ _8 S0 e

3 J; H' }% n8 `4 m" K- z+ Q  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说有是因为悟道的过程各不相同,各有个的特点。说没有是因为茅台酒的味道没人能说清楚。同饮一杯酒的人表述也各不相同。鉴定是工匠之述,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也有好眼力的。信息是直观的,理论多了可能是好事,也可能画蛇添足。这就是有些高级文化人入不了套的原因。 ( X& V, L6 _" }( F& Z' x

3 }- p( D5 a' c2 K3 j6 s" v; ]  10、打眼的启示: $ Q; O# G# C  `3 E1 t

8 _# K4 z) g! K2 V& s3 S  打眼是必须的,打疼了就长记性了[多数专业人士缺乏这个刺激],悟性好损失就会小。 二把刀打眼有两种:一是非买不可,买到手就明白了。二是买后怎么看怎么对,经过别人的点评和时间的沉淀才会明白。初学者不存在打眼,买前买后都要经过充分论证,立标是最关键时期,好的专业人士是最好的征询对象[注意专业人士的关键作用]。不要乱投师,不要怕多跑路,不要怕多花成本。 7 X( r, i5 ]# M3 T5 Y/ V
1 G& {/ ~& S1 N+ ^
  11、捡漏: $ n9 r  N- O7 B4 Q; }
2 d8 g6 `& i+ |# ]
  很多人讲故事说:他花百、八十元就买了个大国宝,还编一套理论以证之。你信吗。成手也不敢轻言捡漏,卖的总比买的精。他可能低价给你,那是他没有回家路费了,东西他很清楚是什么。这等事太难了。初学者千万不要做梦取媳妇,这是走瞎道的上帝之手。
8 U. ^2 I( x+ B' d7 I
; p- W; n# b8 a4 O4 Y  12、古玉鉴定的步骤:
( D' w  R! I2 ?- u1 k0 ?4 _( b$ g2 f- ^
  专业人士鉴定多从断代开始,教科书对文饰的研究很多,正统学者深受其害。非专业人士多从真伪开始。但殊途同归。 # Q5 Y2 i) }1 c# w& D" j

! V, `" }; {2 i' K* f  鉴定有这样几个步骤:包浆、沁蚀、玉质、形神、腐蚀、文饰、刀痕。成手远远扫一眼就知有没有,这只能看个大致。鉴定是很严紧的。没有微观就没有断案的证据。[所以鉴定要学会用放大镜]
1 _  J/ n, a2 Q1 L" h5 w( r
6 c, y. K0 ]/ r6 @4 ?6 X$ @, C9 y  a、古玉包浆说穿了就是氧化膜,其又分为软包浆和硬包浆,软包浆手头有肉涩感(北方话叫肉头儿),硬包浆有明显玻璃光。软硬包浆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手长期盘玩或药液侵泡可做仿包浆。有经验者可区分。自然状态的子料也有包浆,一般硬度较高。 " P! x' {# X+ p& P* b0 R) ^
7 O* p; _  c0 r% {( v9 O
  b、沁蚀可分为内沁和外沁,内沁就是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晶体酥松,白色絮状[玉内杂质不是沁而是脏,沁和脏要分清.]。外沁是外部介质的侵入。内沁由内向外发展,外沁由外向内发展,互相促进,直至钙化。有无外沁的古玉,玉质好可能内沁也不宜查觉。沁蚀状况和玉质密度分布、晶体酥松状况及外部介质性状有关。仿沁浮而真沁沉。沁真也不能断真(如老玉新工)。
) g5 y# r! p" m9 s  A  [8 p2 d
5 w* [4 |. ?  `  c、玉质: 1 a' v. v/ A5 V, E. X  y9 u8 C& G0 b
8 y, g2 J! a. R; i! [/ B
  新疆和田玉:是最美观,文化承载量最大的一种玉。商代以后的贵族器物多选此玉。其以今天的俄罗斯玉分子结构一致,仪器无法判别是和田料还是俄罗斯料。俄料多山料、和田多子料。西汉和田料品种最全、质量最好,常见黄玉、羊脂玉等。 辽宁岫崦玉:红山文化器物多采用此玉。古玉多料精工细。[注意区分岫崦黄玉、和田黄玉的区别]
- H; I) h8 l. L! w" y4 D5 a: c  r* ]( w5 I$ z4 P
  河南独山玉:主要有两种颜色,白青色和白绿色,白青色多做仿古器,白绿色多做抵挡仿翠件。古器中少见此玉。 / E$ k  s2 d& J! |8 `

  K$ T$ \1 i! ^- K# F( ?# ]  地方玉:各地产地方玉,多半石半玉。常见于高古器、良诸器、葬器等。 1 E0 L/ D2 a& p& I; c1 A

6 o0 i9 M/ l* Z! f0 e- }1 v$ i) M: g  阿富汗玉:密度、硬度低,很像玻璃。古器少见此玉。 * e0 ~! P/ r. `6 J$ X- k5 g
. R, n- x* [0 Y8 m# }5 x% |
  玻璃料器:料器装饰物[多战国]有大量出土。说起来是笑话,现在料器做的很像玉,很多行家打眼。[普通试硬度的方法必须在古玉鉴定中删除。古玉有包浆不能破坏之。]
  J7 `5 G8 k- ?: Q6 U3 d3 s: K3 O+ Q5 j" O/ Z% H% v# D" l" B# m
  d、形神: 1 P& z: N  F9 h9 p" n4 r, N
4 H3 H! t2 n) Y6 Z" `; X2 F
  如果说神是艺术之魂,那么古人之魂必不同于现在之魂。故再好的工匠也仿不出古人之魂。此魂必丛真品中领悟,不可自以为是。
4 C5 E% Q- s2 O3 I. i
3 P' v6 C+ w8 ]/ n' y  e、腐蚀:
# `) V5 t* ]$ ?+ G, W) g: ~
4 j7 T+ x, A5 y6 m- M( h  某些介质对玉表面有腐蚀作用。土中玉器的腐蚀痕迹多为点状分布,像天上的星星或星星的集中;而非连续片状。汉墓中的铁器腐烂后形成的硫酸铁、亚硫酸铁,对玉的腐蚀作用最大。 9 V' d5 j, r( U& g

' V: v" ]; b8 |0 [. Z  f、文饰: ' g2 o* y' U  W' b7 I

5 C" \- W2 E) V' D  文饰千变万化且易仿,不宜作为判断真伪的依据。对文饰的了解有助于断代。
, k/ i5 B- @" C3 b/ h! g( y/ V; U4 G4 i# ~: M8 a' Y( C9 n7 u
  g、刀痕: 8 G9 ^; c) m4 ]" i+ g
, U: N" G% u$ i* R5 h+ Y
  刀痕的研究对古玉鉴定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注意是刀痕不是刀工]。刀痕研究首先要掌握一点机械常识,如轴、轴套、转速、同轴度、跳动、偏摆,电动陀具、非电动陀机具结构特征、差别。陀具进化过程等。   @& x  j  M: Q3 |$ b9 n, Y
, S0 x* M2 |+ N$ f
  (1)陀机具进化简述 同轴度是陀盘中心和转轴中心的误差。跳动是陀盘每转一周的上下位移。偏摆是陀盘每转一周偏离其所处平面的误差。现在机戒有误差,古代机戒误差更大。从理论上讲,陀具应先于玉器出现,无陀具则无玉器。自从有了机器,高难度的玉器加工才有了可能。轴在轴套中转动,轴套是轴的支撑,轴和轴套发生摩擦。转动:古为手动,今为电动,一慢、一快相差数百倍。出土的管状、柱状玉器,很可能就是轴和轴套。商代以前的轴和轴套多为玉石器,商周多为铜器,汉以后多为锻打后的铁器。故汉代陀机具精度大为提高,加工能力明显增强。这不仅表现在轴和轴套的配合上,而且表现在机件加工工艺性能和机戒的结构精度;机戒品种等。汉代出现精美的高浮雕并不奇怪,这是中国玉器史上划时代的一页。唐宋时期陀机具结构、精度、种类更加完善,但少有突破。一直延续到清代,陀机具的精度才又有了新的进步。现代电动陀机具精度高、速度快、刀更硬,进给力大,切削力强,故常显刀痕粗大、崩茬。又因现代陀具精巧、灵活,也不乏精细之做。此类仿品成本必高,各项都仿到位是不可能的。没有仿到位,只有研究不到位。
1 d8 d9 T# a- s0 f% Z: O0 Z7 X; W0 K. q. g" b3 a! D% p
  (2)刀痕鉴别 机戒性能上的区别,必导致工艺方法的不同,刀痕特征不同。掌握了它就掌握了古玉鉴定的利器。这里也是传统古玉鉴定理论的缺憾,即刀痕研究理论的缺失 。战国以前的陀机具大同小异,一般只能进行粗加工。细部都是手工刀具加工的,那时的手工刀具,一刀只能划出一条白痕,一个局部就要千万、万万刀,可见时间和人力的投入。细如发丝的阴刻线,细看也是多刀完成。如此工艺自然精细工整。只有葬器较为粗糙,孔、边未精加工。汉代器物陀痕和手工刀痕交织,工艺能力大幅度提高。唐以后的器物以陀痕为主,仍能看出随着陀具的进步,器物表面痕迹的变化。[古玉即便有抛光,也不足以破坏表面刀痕。]崩茬、刀痕粗大是现在电动工具所为。无刀痕是现代抛光,菊皮状是过化学抛光。钻孔内壁有明显刀痕是电动钻头所为。陀痕和电动工具痕迹的区别只能在实践中逐渐掌握。 % s; h, k% m" {7 L

: N2 S8 V. T" M) {) p  13、生美、熟坑和盘玉:出土后未经过处理或盘玩的叫生美;否则叫熟坑。盘玉是国人玩玉的传统。盘:把玉攥在手里盘玩。新玉、老玉都要盘,盘过的玉润泽漂亮,盘后古玉比新玉变化更大 。所以有一部分人不赞成盘高古玉。甚至有人不认盘过的高古玉,这和港台的风气有关。以自我的审美去欣赏玉雕,并不为过。以自我的审美去欣赏古玉,就大错特错了,标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古玉好保存,文化承载量大。经过大家的努力,鉴定的问题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古玉鉴定争议多,权威大家要多找找原因。
4 z- z9 ?, j8 b8 T5 s7 m' Y  _+ C
  14、鉴定人员资格认证:现在不仅鉴定人员证有泛滥之势,而且资格认证本身犯了方向性的错误.现在的认证程序是:交学费\完成学时\发证.大谬!资历、学历、名气都不是认证标准。书本上的东西没有多少对鉴定有用.尤其是现在的教科书.茅台酒的味道,说出来就走样。认证不需要纸上谈兵[有些人就会纸上谈兵],要实物实战,用真本事说话.资格认证不解决,一切都无从谈起。鉴定人员资格认证标准只有一个-----实物鉴定准确率考核。

评分

参与人数 1粟米 +10 收起 理由
且听风语 + 10 言之有理,小学在书,大学在悟,古玩有时候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7 20: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8 15: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8 23: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9 09: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打眼是必须的,打疼了就长记性了[多数专业人士缺乏这个刺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9 10: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0 21: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1 12: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1 17: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2 19: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3 13: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3 14: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靠真标本自悟,不断扩大标本品种。不怕鬼,不信斜,错了从新来。茅台酒的味道靠自己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3 14: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喜读老木斋语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4 13: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7 21: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 09: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 10: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9 09: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9 14: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缺乏悟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9 23: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1 17:25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