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6438|回复: 31

收藏捡漏“三经” 其乐无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8 16: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捡漏有“三经”:一经是抓住机遇别放松,深入实践练内功;二经是细看藏品找特征,小贩的故事不要听。三经是多看真品心有数,仿品、赝品要门儿清。 </p><p>  以上是我的捡漏“秘诀”。 </p><p>  其实捡漏 <br/>&nbsp;<br/>主要在于良好的心态,在于收藏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于鉴赏技能与综合素质。一般用的资金并不多,而刻苦钻研付出的精力却是很多的。 </p><p>  想捡漏必须刻苦学习自己闯,根据捡漏实践我总结了二加一捡漏法。所谓“二”是陶瓷专家的理论与拍卖会预展的实物真品,这两者相结合犹如一对夫妻,时间长了这对夫妻必然就会有喜,您问他们宝贝儿子在哪里?就在我们常去的市场。我就是在拍卖会预展看了越窑青瓷碗拍品之后,结合陶瓷专家的有关理论为指导,再到市场有针对性地去捡漏淘宝。 </p><p>  还别说,我总结的这二加一捡漏法还真灵。去年春季的一个周六,我在潘家园市场意外地发现一只晚唐越窑青瓷印花碗,小贩也不大懂,我花100元捡了个漏儿。这只晚唐越窑印花碗口径16.2厘米,足径8厘米。青瓷碗胎质细腻致密,胎骨精细而轻盈。釉色青中泛灰,釉面温润如玉。碗心有圆形印花,印花雅致自然,另外碗底支烧,有5个凸起的小泥条。 </p><p>  越窑瓷器历史悠久影响很大,五代生产的龙泉瓷是继承了越窑的传统,但底足又不相同。“龙泉底部露胎,呈赭褐色,无支烧印痕,周身青黄斑驳,釉色不均。而越州青瓷多数为釉底,底面或足端有支烧印。”(《中国瓷器鉴定与欣赏》104页,朱裕平著,上海古籍出版社)我捡漏的这只晚唐越窑青瓷印花碗底足特征和有关专家的论述完全一致。</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6 16: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诚哉斯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9 13: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3 12: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图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6 17: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7 20: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5 16: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机缘难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4 21: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4 00: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8 22: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图来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5-11 13: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9 00: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7 14: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7 14: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9 23: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4 21: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30 21: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em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 11: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图共赏,分享快乐[lovelines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8 18: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9 09: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2 18:13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