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2278|回复: 7

民间收藏去向何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5 09: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个人收藏应该如何搞好,如何提高自己的收藏品位?现如今已经成了困惑收藏爱好者的首要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几位收藏界专业人士,他们提出两点意见。 <p>&nbsp;&nbsp;&nbsp;&nbsp;首先,爱好决定收藏方向,收藏应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藏品。比如说有些人比较喜欢研究青铜器,对古代的铸造工业比较感兴趣,同时又比较喜欢一个特定时期的<!--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外观造型,因为喜欢,出去转的时候就比较留心这个方面的古玩,同时比较喜欢看这些方面的书籍,自然而然就提高了收藏的档次和对收藏的专业性。 </p><p>&nbsp;&nbsp;&nbsp;&nbsp;其次,什么样东西出什么样的价,应在自己的经济能力范围内去收藏古玩,这一点相当重要。收藏本身就是一种休闲娱乐,要在自身经济宽余的条件下才去搞。如果经济实力不是很强,选择藏品时就要多选择一些价位低的,如近代古玩意,小型古字画、玉器等等。如果资金量大,周转能力强,那就应该集中购藏精品如名家字画、古字画、高价位古陶瓷等。但是,遇到超出自己力所能及范围的藏品千万不要心动,不要盲目收藏。 </p><p>&nbsp;&nbsp;&nbsp;&nbsp;专家还指出,民间收藏应该注意走出以下几个误区: </p><p>&nbsp;&nbsp;&nbsp;&nbsp;一、“照图找宝”。看到哪个杂志上或者是民间传闻一个什么样的钱币价多少钱,就赶紧按照提供的图片去古玩市场寻找。或者看到与相关书籍上的图片相一致的就认为是真货。殊不知,有些不是正规单位出版的古玩书籍,由于没有专业人士的把关和相关专家的指点,往往带有很大的片面性。照图找宝是收藏中的大忌。 </p><p>&nbsp;&nbsp;&nbsp;&nbsp;二、捡漏心理不可取。捡漏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在收藏日益火爆的今天,随着懂行的人越来越多,在古玩市场地摊上捡漏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少。 </p><p>&nbsp;&nbsp;&nbsp;&nbsp;三、自以为是最害人。见过几件真品搞过两年收藏就认为自己也是专家了,古玩市场一逛就能发现好东西,还能看到别人发现不了的一些珍品,这些做法不可取。在收藏的任何一个领域都要求收藏者有相对广博的领域知识和长时间的操作积累,绝对不能刚知道一点就自以为是,过于相信自己的眼力,在收藏的实际操作中是不可取的。 </p><p>&nbsp;&nbsp;&nbsp;&nbsp;此外,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副研究员潘深亮也呼吁对艺术品市场必须打假,为民间收藏提供一个好的环境。“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四次作假高潮,即宋、明、清末和20世纪90年代以后。要保护民族艺术品的严肃性,保护艺术家的正当权益,必须坚决反对作假,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br/><br/></p><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crip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2 23: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8 01: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 21: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5 16: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7 14: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4 18: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9 16: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lovelines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1 13:29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