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3028|回复: 17

王敬之:只恐振翅飞欲去——水银沁玉鹰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6 18: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480a437g7e25db9502fc&690&690.jpg * a: M4 K" r; Z, m5 r% d
6480a437g7e25dc6a97b2&690&690.jpg
4 i9 Q9 K! e$ m' y 6480a437g7e25dc891b48&690&690.jpg
  R. [2 T  x+ j4 `% W汉·玉鹰
$ Y# X0 D% B% }1 E% X3.4×3.1×1.55厘米重15.6克; X( d! M* d' ]& f3 F5 G0 G
原先玉色较白,经盘玩、佩戴现在是越来越黑,也越来越有熟旧感7 g- P4 \( s: x8 c/ \! o7 n
    这是一只很小的玉鹰,只有我一节大姆指那么大,但是玉质、琢工和沁色都很美。它是白玉质,钉金水银沁。玉鹰两眼呈环形,炯炯有神,一只精巧的嘴巴,上面还有一对小鼻孔,只可惜嘴巴断了一点点。它的头上长着一对与头不相称的大角,双翅完全对称,雕着一片片云头纹状的羽毛,羽毛及身上雕着细细的绒毛,两只脚爪呈环抱状放在腹下,在背部和两爪之间从上往下,钻了一个穿心孔,如果穿上绳子,活脱脱一只正在展翅飞翔的鹰。
- t9 O) G0 o# P- C   这只玉鹰,是1998年农历大年初八,在一个朋友处买的,有意识的买古玉,这在我是第一次,在此之前,我更喜欢白玉。这位朋友拿出好几块玉器让我看,并特别让我看看这只玉鹰的新老,我看了看认为是老玉,他说有好几个人看了,都说是新玉。我听了后,拿放大镜又在灯下仔细看了好一会,结论还是老玉。这位朋友听了说,你要喜欢,卖给你吧。我高高兴兴地付了钱,带着玉鹰回家了。
2 d. Z9 k9 U! u! N' E   一回到家,我就急不可耐地烧了一壶开水,泡玉。只见玉鹰身上泛出一层白灰,特别是黑色的水银沁部位,更是厚厚的一层白色粉末。这一晚我是泡了擦,擦了泡,玉鹰也不断地“出灰”,差不多泡了十来次,忙得我不亦乐乎。
* K9 S! V5 ?% e' q    “出灰”是古玉的一个标志。玉器在土中年代久远,会因为土地中的环境温度影响,与它相邻的其他物质会渗入到玉器中去,并使玉器发生某种变化,这在古玉鉴识中被称之为“沁变”。玉器因为“沁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色彩变化。古玉出土后,如果人们不断的盘玩,它就会发生变化,这就叫“盘变”。古人“盘玉”有“武盘”“文盘”和“意盘”。“武盘”就是雇请多人用白布昼夜不停地磨擦玉器,使之发热,吐出玉内的杂质,这样盘至少要二三年,才能使玉变得通透起来。“文盘”就是挂在身上,用人的精气体温去养玉,使之变得通透,这样盘,至少要十几年。“意盘”则是将玉佩在身上或拿在手中想像着玉的种种美德与神奇,与玉产生心灵上的交流,使之逐渐变得通透,这其实也就是“文盘”,只是被古人加了些神秘色彩而已。不过这些都是悠哉游哉的古代有闲人所做的了。现代人是急功近利,表现在盘玉上也如此,用滚水煮,用开水泡,即是一种办法,目的是一样的,将古玉中的杂质“逼”出来,逐渐恢复原先的模样,如果盘工到家,古玉就会呈现宝石样光泽,被称之为“脱胎’,意谓玉“冬眠”出土后“羽化而登仙”,是盘玩古玉的最高境界。) p: G; ^* X) D+ a0 H4 b# A0 s" A
   现在再回过头来说我的玉鹰,应该说这是一块十分“开门”的玉,玉是老玉,工是老工,整个玉有一种沧桑感,它的右翅边上及两翅的下部有一块块的水银沁,而且比其他地方低陷下去一点,有“萎缩”的现象,它的左腹及尾部是钉金水银沁,这都是无法伪造的。我估计前面那几位说它是新玉的人,肯定没有用放大镜,如果用十倍以上的放大镜仔细观察,是能看出这些古玉特征的。不过话也很难说,买玉靠“缘份”,鉴赏玉要靠“悟性’,就是这只玉鹰,我后来佩戴着它,让一些人看,告诉他们是古玉,他们竟然几个人“研究”了半天,还一口咬定是“新仿的”。其实“伪沁”和真正的沁色,只要细细地分辩,是不难区别的。( P% [( ~! Q/ Q# u1 U0 B% C5 O
   有一次,一个朋友带我去拜访杭州的一位“专家”,他拿在手上粗粗一看,就说是新的,我拿出放大镜让他看玉中的沁痕,他竟然挖苦说:“你要不要用40倍的显微镜看。”并向陪我去的朋友说:“看样子他家里没有一块古玉。”但奇怪的是,这位老兄的几位玩玉的朋友后来看到这个玉鹰时,都异口同声地认为绝对是古玉。我告诉他们这位老兄的意见,他们也都感到难以理解。在那次拜访中,这位老兄还口出狂言,海峡两岸的两位著名的古玉专家都被他骂了一通。骂北京的专家“不懂材料”;骂台湾的专家“没有文化”,连“沁”字都不懂。其实这位台湾专家曾在一本书里对“沁”字作了详细的说明,他或许连这些真正专家的著作都没有认真读过。这只能证明他自己的狂妄和肤浅,我后来也再没有见到过这位“专家”。" v1 n( d: \. |- w8 F( F
   有一段时间,我也感到很困惑,往往我们这个圈子里看好的东西,另外圈子里的人却一看即假,难道真是我们孤陋寡闻,两眼昏花。后来我干脆跳出杭州的圈子,专门去了一趟上海,请教上海的古玉收藏家,他们大多同我执相同的看法。& @+ d& I3 c7 m: R
    关于这只玉鹰的断代,一些鉴赏家最早的看到商代,最晚也看到宋代。多数人是看到汉代,我也是看到汉代。理由是:% _, O5 x: ^/ Q  N0 c( _. m; z
一、从造型上看,玉鹰翅膀的造型有汉代玉雕的特征,这是一种“云头纹”,在汉代的玉马、玉兽中都反复出现。特别是鹰身及鹰翅上的满布的细毛,用极细小的短线砣出,这是汉代玉雕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 d  b3 i. x! w, N5 G% a- t
二、从沁色看,玉鹰翅膀上有一块块的水银沁,这是年代不太久远,不到“三代”但也不是太近的标志,宋代形成不了成块的水银沁。9 O/ f0 k7 a* S& w3 S! R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在台湾古玉鉴藏家徐正伦先生的《小古董赚大钱》一书中看到一只鹰纹笄,其纹饰和我的玉鹰十分相像,徐先生也将其定为汉代。
# b8 M0 u1 O( F9 L; B& B" z* }  1999年秋天,我在上海沪港三联书店购书,在翻看傅忠谟先生著的《古玉精英》时,突然眼睛一亮,竟然发现书中有一只和我的玉鹰极为相像的玉鹰。而且,傅先生也将其定为汉代。傅先生是古玉鉴藏的权威专家。他的著作在全世界的古玉鉴藏家中均被奉为圭臬。我真为我能收藏到与傅先生一样的玉鹰骄傲万分。
' c" b5 M3 d$ D! ]0 F9 _  W 6480a437g7e25dbe14785&690&690.jpg 9 D9 d" d1 e" z& p+ Z
6480a437g7e25dbffbe4f&690&690.jpg
# I& h. `& h; N) x 6480a437g7e25dc1e4799&690&690.jpg
1 M$ q1 a% m& m7 y& W. N* |这只玉鹰是古玉鉴藏家傅忠谟先生收藏的,为了展示玉鹰精美的纹饰,傅先生特地将它拓了两张拓片,从纹饰上看,两只玉鹰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z$ o" G* Z8 M/ h
8542992007134943_1.jpg 7 M$ F7 j2 o3 w
                             原载《王敬之说古玉》7 n, e# \. i. S
6480a437g7303cbeb4ca1&690.jpg # V( w, q& t( `
汉·瑞兽# q  b7 R- I) V! _  `( r. I
汉代的玉兽身上,云头纹可以说是极为普遍的装饰. c* R0 T1 a0 D- `, ^5 }. G) _
6480a437g7e2606ca5e70&690.jpg   ?% S$ t) m. y( h8 O# s- S) o
汉·玉马& d; p/ c6 R8 e
身上增加了云头纹,顿时赋予了它天马的属性。
5 U8 e) Y9 w; y; @! c. v* R/ Z 6480a437g7303ce7558e7&690.jpg , y- }; z$ m- Y, m( L9 s/ N$ |- @
汉·瑞兽- N+ _" r5 z' V, e" d
装饰云头纹,目的是增加这些兽的神秘感。
4 d0 M5 v% [9 V3 _: F9 S
) p0 ?* F3 Q+ B' I( D5 X2 c

9 j5 }0 {; d& @' [" K- l# c* l; x
$ y( h9 d1 O6 @0 P9 U  ]5 T[ 本帖最后由 无名艺术 于 2012-7-16 18:2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6 22: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6 22: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7 09: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7 21: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7 21: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0 12: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0 23: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0 21: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7 23: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 10: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5 09: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5 15: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7 20: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3 03: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 拜读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5 19: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7 16: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8 16: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1 23:13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