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镜奇缘 * W2 |2 P/ d" E. b0 k
/ D3 I5 f8 f8 O. c
唐玄宗天宝年间,金陵城有一个叫陈仲躬的,父亲是个绸布商人,家中富有,金银绸缎无数。但仲躬并不想继承父业,他自幼好学,想考科举求功名,但很不幸,几次应试都落了第。仲躬并不灰心,他认为金陵城过于嘈杂繁华,不是个读书的好场所,干脆带足银两,在洛阳的清化租了一所宅院,在那里安心读书。 / @6 i1 j7 p" | M5 V& l
$ g/ o" H3 ^: ~2 \3 M! v 清化果然清静,周围没有街市,只有散落的几家店铺。仲躬租的房子的院子很大,院子正中有一口井,井口比起一般的井口要大两倍,也要深很多。仲躬刚来时,房东就告诉他,这口井过去曾淹死过好几个人,叫他小心。仲躬想,自己孤身一人,没有家眷,想自己是不会掉到井中的,也就没有放在心上。每日仲躬只在书房中苦读,很少出门。房东家有一个小女孩,也就十一二岁,长得聪明伶俐,常常跑到他的书房里玩。仲躬也十分喜欢她,常教她习字作画。可是,初夏的一天,那小孩到井台上打水,就再也没有回来。因为井水太深,直到第二天,人们才从井里捞出她的尸体。一家人哭得死去活来,仲躬也感到十分难过,但又十分纳闷,如此伶俐的小姑娘,怎会落井而亡呢? & d8 }2 ~6 c2 V) a$ [# v+ D. b) @. w
3 f- ]. e$ K* k# T
过了几天,陈仲躬去井台打水,又想起那个小女孩来,就伏在井台上朝井中张望。当时正是中午,太阳的倒影正好落在井中,光闪闪的一片。突然,他发现井中有一年轻美丽的女子,打扮得华丽入时,一对樱唇挂着迷人的笑,一双杏眼频送秋波,又用红袖掩面作娇羞状,真是挡不住的诱惑,说不尽的风流。仲躬只觉得心 旌摇动,神魂恍惚。过了好久,方才定住了神,起身长叹道:"这就是许多人落井的原因呀!"他不敢停留,连忙返身回房读书。
. {4 n# l" S' N. D* S6 S" h) k4 J5 G; D) k8 c
以后的几个月,河南一带大旱,几个月来竟滴雨未下。许多井都干涸了,但陈仲躬院中这口井却始终能打出水来,附近的居民都靠着这口井勉强度日。 7 r1 x# ^$ f; ~* R
8 e2 v* H: d& _( Q* b3 H) n" @
有一天,陈仲躬又去打水,连下几桶,却没有打上一滴水来----井竟干了。陈仲躬无奈,只好回屋。刚刚坐定,就听见有人叩门。
: q& g+ L7 @. l; F; x' y1 Z( M
1 A/ r/ F. o5 e1 ~- p8 Y1 Z! z8 ? "谁?"陈仲躬隔门问。
" Z$ ~" k' \ A7 L3 Z+ R- A4 L1 u& i6 L. e3 Z4 o
"小女敬元颖。"门外的声音十分地轻柔。 7 H+ K* S2 |* t8 d' F' @" I
) Q2 {" a1 t* r+ W& t; ]9 F
陈仲躬想了一下,自己并不认得一个叫敬元颖的,但既是女子,料也无大碍,就打开房门,让那人进来。 , G/ Z7 [: O# k$ O' |; p0 c6 ^3 k7 x
! |- v1 `5 B$ G- R
进来的却正是那日所见的井中女子,陈仲躬先是吃了一惊,又见今天这女子仿佛比那日更艳丽了许多,心里竟有些紧张。但由于已经打过一次交道,仲躬虽明知此女子并非人类,却也并不害怕,将她请至屋中,让座上茶。然后才冷然问道:"我看你年纪轻轻,为何要干这杀人的勾当?"
: \& W* w' }0 B4 B( }2 B9 H5 Z7 k1 e
' t" c; i6 M, ?! y6 ?/ o4 H 元颖急忙辩解道:"小女并没有杀过人!" 仲躬怒道:"你还抵赖,难道不是有许多人落井吗?" ) X6 m, A8 Q/ G0 h* t
5 D6 G8 `! j5 d5 [
元颖承认道:"是有许多人落井。" 4 g$ [7 [* n1 i. N, c/ v" f
5 G% o: Q! x7 ^( ~
"难道你不是身居井中?难道你不是靠妖媚迷惑打水之人,使人落井吗?"
; z5 s5 A3 O. x% u# p# N A! _. O- O% `1 E( m
元颖道:"公子所说的句句都是实情,但我确实不曾杀过人!否则,我今天就不会来找你了。" + l5 R6 B- y6 v) @6 f
& V8 f5 \/ j# W8 C 仲躬想了一想,觉得此话也有道理,就道:"好,你讲!" 0 j' c$ ]& }9 H# _$ P
- C' J% b) E: f$ q( e) s" E 元颖道:"这口井中有一条毒龙,自从汉朝周勃封绛侯的时候就住在这里,这口井就是这条毒龙开凿的,为的是它出入方便。这洛阳城内一共有五条毒龙,这只是其中的一条。本来,太一天神早就有心消灭它们,但太一天神左右侍龙却与这条毒龙是旧友,不但多次为它开脱,还几次故意阻挠剿龙的行动。因此,这条毒龙一直逍遥至今。" " T0 t2 B9 v& k' g! d+ {
: D0 A/ K, L6 Y& ?7 M9 t
仲躬道:"那么,你是说,杀人的是这条毒龙?"
0 p5 A* s6 m3 m6 N2 F( f5 y" L/ n/ _% ?
元颖道:"正是,这条毒龙喜好吃活人的血,从汉代到今天已经吃了三千七百人了。不过有龙在,这口井就永不会干涸,倒也是件好事。我是本朝初年不幸落入井中的,被那毒龙逼迫,靠妖术来诱人落井,供那毒龙吸血。那天若不是您定力好,早已成了毒龙的美味了。" ]; X7 X) e& E/ b+ f2 p
4 U; [2 [8 k3 O 仲躬听罢,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心道:"好悬!差一点儿就魂落异乡了。"
$ M7 }, v S u- y
9 w* Q: `( K/ h& u' [ 元颖又道:"因为河南大旱,昨天太一天神令天下之龙都去救旱。昨夜,那毒龙便去朝见太一天神了,所以今天井中没有水。我也乘机出井与您相见。"
% c" y0 o# Z0 ~. ]8 j( r7 g
) ]% y n0 {. d8 t; v6 R( d- u 仲躬道:"那么,我怎么才能救你呢?"
# L" r* I0 o# z# o; _/ h& D5 l" U. b9 g f3 [- j* e4 F
元颖道:"我的真身还在井中,现在趁井内无水,您赶紧叫个公匠掏井,就一定能就我。"说罢,元颖双膝跪倒:"如果您果真能救我出井,我愿今生今世侍奉您,让您享尽人间荣华富贵。" % T/ w I9 L" o! |* \; t
' C4 ]* C& Z9 }
仲躬连忙将元颖扶起:"姑娘请起,这等小事,何足如此,您放心回去就是。"
1 e! ]3 A& H* w) ]9 `7 Z) M. ~
# @: o, F6 k0 A6 n- n& T3 s 元颖听了,深施一礼,转眼间不见了踪影。 ) z* L* X- a- m3 N+ }* _
. ~5 N8 V4 d: A
仲躬赶紧叫来一个掏井工匠,叮嘱道:"下井后只要见了有不寻常之物,就捡上来。" - o/ q% J: C, W0 [- o
- U2 y$ V' i% e' q 不久,工匠爬出井来,带上一面古铜镜。这铜镜只有七寸七分宽,除背面有简单的花纹外,朴实无华。仲躬将那古镜用水洗净,放在木匣之中,焚烧香烛祭拜---他知道这就是那敬元颖的真身,只等着她再度现身。
: a* s3 a( \ D' i1 C) R8 A
8 I3 m x8 B+ a! h) e5 j8 |! S 到了晚间,一更过后,敬元颖却从门外走了进来,径直走到供台前叩拜,然后回过身对仲躬道:"我本来是师旷师傅所铸的十二面古镜中的第七面。师傅铸镜的时候,都以见到的日月大小为尺寸,我是七月七日中午铸成的,因此有七寸七分宽。贞观初年,不幸被那许敬宗的婢女兰苕失手落入井中。因为这口井太深,里面又有毒龙的毒气,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