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九龙8226在2005-5-8 23:25:29的发言:. e7 M2 z; G: z
请教楼主及各位藏友,黑漆古是如何形成的? ! O. m' [! D+ T' s8 r1 u
+ ] O' f G! [4 `% m6 C+ k
9 R2 w" h T& e# _5 t9 k2 ~
8 k9 n' V! z; l' E+ X8 Y
简说黑漆古和水银古, g- N; s! j, B# J; _" \1 C
黑漆古与水银古说
$ F8 k+ @/ S# `0 i: ?% g$ ]3 h- i2 O说黑漆古和水银古
/ W3 i+ V4 `& J/ B6 [/ s. F中国古代铜镜因其铸造精巧,文饰铭文繁多,表面光亮美丽,越来越受到藏家所珍爱。但大多数的铜镜品相不能让收藏家所满意,唯有全品相的黑漆古和水银古才是大家梦寐以求的,但它们是怎样出现的哪?我说下自己的看法;' {. U0 W" Y( [3 V. z2 [
古代铜镜由于各地区埋藏情况不同,出土的情况也不同,藏家议论最多的还是黑漆古和水银古,黑漆古的生成要先考证镜子本身的工艺,首先是铸造,然后加锡汞人工打磨抛光这样表面才光亮可照面,也就使镜子表面生成保护膜,如果埋藏在南方经历数千年,在常年积水的墓葬或窖藏,由于外来的水土等物质因素,和镜子表面本身的铜的减少而锡的大量泛出,在加其他金属所分解,这样就形成了黑漆古。
4 h# g+ W3 }, h6 F/ J0 t水银古的产生是由于埋藏的条件比较好,保存在北方或南方干燥的地区没有水的浸泡,和常年的土壤覆盖,多保存在棺椁里,有的还裹上丝织品放在漆奁内,这样的品肯定要好于泡在水里和土里的。由于本身镜子是白光的所以基本保存了原貌只是表面有了一层氧化膜,所以也就没有当年那么明亮了。我由于经常处理铜镜所发现,水银古的下面还有一层黑漆古或褐漆古的颜色,无论是汉还是唐都有的,这可能就是当年打磨完所产生的保护膜,膜下才漏铜质。黑漆古的下面也有一层这样的保护膜,这就说明两种颜色的产生取决于不同的埋藏环境,主要在于是什么坑口出土,墓葬进水或空气否,南方如果保存好,也可能出土的是水银古,北方保存不好也会出黑漆古或重锈等原因。
: q' ?$ A" n/ X! i以上是个人寡见,请同好指正
) Z) S) A3 c( _* P, @ S4 O 以上摘自饕餮帖,请大家供赏 http://www.taotiewang.com/bbs/index.a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