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6078|回复: 32

生坑青铜器的保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16 20: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影响考古青铜文物的腐蚀损坏的因素
, ~; I2 G1 {% @$ J+ I' N# \" U* |' P6 b* R! I* C2 q
  考古青铜器表面腐蚀很复杂,用XPS分析表面化组成,发现是一些氧化物、氯化物,这些腐蚀表层是在地下埋藏上千年的环境下形成的。其结构松散,孔隙分布广,对水、气都具有吸附作用。一旦文物出土,这个锈层暴露在大气环境下,空气中的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都在表面有强附作用,那么表面不仅存在电化学,而且发生化学腐蚀和光腐蚀。从以上分析,影响青铜文物腐蚀取决于两方面因素:即文物材料自身的特性和文物所处的环境。考古青铜文物能保存下来,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抗腐蚀性及所处的环境。环境中有能影响考古青铜文物腐蚀因素,如温度、湿度、气体酸、碱、盐、有机体、光等。腐蚀的产生往往是各种环境因素并存时产生的协同效应。
2 `5 d& H5 `" N' @
! x7 z5 }( c. K( }4 v1 d  (1)温度、湿度。文物在自然环境中起化学反应这就意味着文物受到损害。而化学反应的速度与温度有关。Arrhenius经验公式,以活化能相关温度,反应速度表示其关系式为:log10R1/R2=52E(1/T2/1/T1)式中,R1、R2分别为T1、T2温度时的反应速率。E为活化能:KJ/mol温度升高10℃,反应速度成倍增长。湿度与“青铜病”:青铜器潜伏的“粉装锈”其保存的临界状态相对湿度为42%RH—46%RH,相对湿度超过55%RH,氯化亚铜迅速与空气中的水反应:CuCl+H2O←→Cu2O+HCl.随着湿度的加大,其反应速度加快。不同相对湿度的实验结果是氯化亚铜在97%、78%、58%RH环境中分别经2、4、24h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铜。而在此35%RH中氯化物是无限稳定。实验还证明相对湿度RH为55%时,氯化亚铜将非常快地反应。然而潮湿的空气含水率高达80%-90%以上,水分常被称为“通用催化剂”,它不但可以促使许多化学反应发生,同时还能使有机体滋生。
: E% s3 t6 _4 e" B) e3 I: r
/ @# ~$ w' {; e; V/ e; M1 n  (2)气体:氧气占大气含量的21%,氧作为一种气体主要存留在存放考古青铜器的环境中,被发掘出来的考古青铜器平衡破环后,不稳定的氯化亚铜与潮湿的空气中的水、氧相互作用会立即和新的铜体表面发生反应形成白色粉状锈[CuCl2 3Cu(OH)2]。反应式:4CuCl(s)+4H2O+02(g)→CuCl2 3Cu(OH)2(s)+ 2HCl(aq),白绿色的粉状锈CuCl2 3Cu(OH)2俗称“青铜病”又叫“粉状锈”。粉状锈在形成初期,其颗粒度极为微小,略近于球形的锈体颗粒径大约为0.8—1.2nm,均匀一致。此微小的粒子有两个突出特点:基本可摆脱重力场的影响而随空气的流动迁移,在适当的条件下,落在其他铜器上可进行下述反应:2Cu2(OH)3Cl+Cu+6H+→2CuCl+3Cu++6H2O(酸性环境),4CuCl+O2+4H2O→2Cu2(OH)3Cl+2H++2Cl-(碱性或中性环境)这就是为什么称“青铜病”像瘟疫一样的传染和蔓延的原因。
- z) ?; ]3 ?: g* O
, q  \/ J, Y% h' n) _0 W; I  利用CO2、O2和H2O以及一些可利用的微量元素,微生物菌体增殖繁衍。在这一过程中,将其代谢产物逐步释放出来,堆积在青铜表面,代谢产物有微酸性,能在漫长的岁月里对青铜进行腐蚀形成锈状物。微生物菌体在干燥的环境中一般是呈孢子状态存在,一旦条件适宜,特别是环境湿度增大的条件,微生物容易随空气飘浮和流动在青铜器上大量滋生。这可能是“青铜病”传染和蔓延的另一个原因。
  W6 t& m$ u$ _+ ~) x) [# q+ E# }  B$ }
  氮氧化物:氮氧化物是主要来源于汽车排放的废气。发动机高速运转时排放出的NOX含量高。NO2气体在空气中或物体表面形成硝酸、亚硝酸、硝酸盐。加速青铜腐蚀。4 N7 @! y5 G' d2 H6 w
: U5 C( r# u  @
  二氧化硫:SO2气体在温度、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腐蚀青铜器。实验表明当RH75%-96%时青铜腐蚀速度显著增加,这是SO2参与阴极去极化作用使松散腐蚀产物吸湿能力加快所致。
; x+ A4 O, j- N: O# g( @: e% X# B* K7 q& l) e
  (3)光:考古青铜器表面紧贴基体部位有氧化亚铜存在,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光生空穴和光生电子,高能量的光生空穴可以从金属原子得到电子发生腐蚀。同时在光的照射下,氧化亚铜可吸附氧,高活性的吸附氧就会沿着松散的孔隙向铜合金基体接近,腐蚀合金组份,使表面锈刨层不断增厚。" e% U4 n3 H3 S& j1 p$ @
. A3 Z4 a$ ~* E! E/ v9 M5 A: L2 ^
  二、考古青铜器锈色辩析
4 i3 Y# P9 s, o3 _: Q& l+ ^! t, s9 B( I/ q  H9 g
  考古青铜器年代不同,铸造工艺不同及所处的环境不同,形成的锈层很复杂。常见的有:黑色的氧化铜:CuO(黑铜矿);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赤铜矿);靛蓝色的硫化铜:CuS(靛铜矿、方蓝铜矿);黑色的硫化亚铜:CU2S(辉铜矿);碱式碳酸铜(有三种):暗绿色的CuCO3 Cu(OH)2(孔雀石、石绿);蓝色的2CuCO3 Cu(OH)2(蓝铜矿、石青);蓝色的2CuCO3 3Cu(OH)2;碱式氯化铜(有两种同分异构体):绿至墨绿色的Cu2(OH)3Cl(氯铜矿);淡绿色的Cu2(OH)3Cl(副绿铜矿);蓝色的硫酸铜CuSO4 5H2O(胆矾);绿色的碱式硫酸铜:CuSO4 3Cu(OH)2(水硫酸铜矿);白色的氯化亚铜:CuCl(氯化亚铜矿);白色的氧化锡:SnO2(锡石)等。这些组成各异的青铜锈分为有害锈和无害锈两种。无害锈,又称元素锈 或非活性锈,主要为铜的氧化物、碱式碳酸铜等。这些锈无害,又古香古色,是年代久远的象征。有害锈,也称“粉状锈”,是碱式氯化铜、氯化亚铜、氧化铅、二氧化锡等的混合物。
. B6 `. R7 c+ g5 r8 `
$ `8 n$ g0 j8 U9 `  三、考古青铜器的保护
( V% F0 _! {0 n" i" U  _! k2 `+ l. v, }
  1. 考古青铜器的现场保护
9 j* O. n2 {% m6 ~) A0 U
4 U: r: A5 @. l, ~* X9 Y  田野考古现场的文物保护工作越来越引起重视。考古青铜器埋藏在地下几千年基本是处于一种比较稳定的环境中,其腐蚀过程已经趋于平衡。青铜器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6 21: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此类文章,读之有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17 19: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好文,怎么没人读。。。。失望[em06][em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7 19: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8 10: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好文,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8 15: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有点看不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8 17: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潇湘一舟在2005-6-16 21:07:17的发言:! D! x1 c5 v+ ?1 d
喜欢此类文章,读之有收获!!
7 `' c& U- P+ T, @* ?

& Y/ C( l; }* Q' }, j6 _3 F!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0 17: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0 20: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偶眼睛近视,好文这才看到,顶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1 15: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这位朋友,以后多发点,受益非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1 17: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hao  贴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1 18: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涅磐的泪在2005-6-21 15:23:39的发言:
* l5 x# b* H! b$ P7 L: F谢谢这位朋友,以后多发点,受益非浅

: o0 N& _$ V& [# E- h( E& f/ q# k; e3 B. e  h! @$ W5 M
[em27][em27][em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2 20: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5][em05][em05]顶上来给朋友看看,很值得学习的文章[em07][em07][em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12 17: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应网友项上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2 17: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要顶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2 22: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3 18: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潇湘一舟在2005-6-16 21:07:17的发言:. h  r# ?2 R+ K
喜欢此类文章,读之有收获!!

( k4 t3 W2 f0 l+ K4 N( ?0 y1 i6 a& ?/ e+ O)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5 14: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了,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5 17: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文章主要是谈生坑,能否谈谈熟坑器的判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7 16: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1 14:04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